這是月球第161篇原創文章
好東西都是萬裡挑一
俗話說「金廚銀衛」,裝修廚房裡的事兒真多,別看它地兒不大要裝的東西可不少。
水槽就是廚房裝修最重要的地兒,下廚時65%的時間都是在和水槽打交道。廚房用得不順手,多半是水槽沒選對。選錯了想換,臺面、櫥櫃都要跟著改,後悔不已……
水槽這麼多,到底選哪個才不會後悔?
今天月球幸福研究所給你總結了市面上的熱門水槽材質的優缺點、單雙槽的使用心得,還有安裝時要注意的事。讓你在廚房裝修時,絕不在水槽這栽跟頭。
水槽材質哪個好?
常見的水槽材質有石材、不鏽鋼、陶瓷等。
/ 人造石 /
優點:好清洗、能做到無縫對接、顏色多樣
缺點:質地沒有鋼材堅硬
價格區間:5000~10000 元
人造石大單槽很多朋友都說好用,容量足夠大,自帶各種瀝水架,不怕燙,不會染色,每天2分鐘簡單清潔,就能擦得噌亮。
臺面材質亞克力或者石英石還可以做到無縫連結,不會有討厭的發黴的矽膠。
/ 花崗巖 /
優點:堅固耐劃耐磨、耐高溫
缺點:易刮花鍋碗餐具、要天天清理
價格區間:5000~10000 元
花崗巖也是石材的一種,同樣硬度高、耐磨、耐高溫的特點。
不過花崗巖的槽點也比較多。因為硬度高,所以洗碗絕對不能手滑,一摔一個沒。
因為它耐磨,耐磨的程度甚至到了能直接用水槽磨刀的程度,所以從另一面來說,像表面有塗料的鍋內膽洗的時候就要很小心,因為水槽會把它刮花!
而石材都有易滲色的特點,特別是水槽有了裂痕,帶色液體很容易滲透到石材裡面,像醬油這些有色液體或者是醋等有腐蝕性的液體絕對不能倒,不然就等著以後染色吧。(可是不倒在洗碗池裡面還能倒哪呢....)
最重要一點,石材滋生微生物的速度超快,要和浴缸一樣天天擦!
/ 不鏽鋼 /
優點:去油抗汙,酸鹼都不怕、價格實惠、堅固有彈性
缺點:容易有劃痕、水漬(拉絲不鏽鋼會好些)
價格區間:500~4000 元
不鏽鋼本身就有去油抗汙的特點,又因為硬度不高,很容易加工,所以造型各種各樣。現在很多一體成型直接用鋼板衝壓出一個水槽,大大節省了生產成本,不鏽鋼適合絕大部分家庭。
選不鏽鋼材質的水槽很重要一點就是要拉絲的啞光面,既耐髒又耐磨。試想下亮面的不鏽鋼用過幾次之後的水漬、手印、洗碗刷鍋留下的劃痕,簡直慘不忍睹。
質量好的不鏽鋼水槽,拉絲紋理是是均勻細膩的,摸起來手感很潤滑, 這樣油汙才能順暢流動不會掛油。
水槽內角要選呈圓角,這樣才不會藏汙納垢出現衛生死角。
選不鏽鋼要認準SUS304標誌,真正的304不鏽鋼才是品質保證。
/ 鑄鐵搪瓷 /
優點:堅固、耐酸鹼
缺點:比較重、易磕破、油汙較難清洗
價格區間:500~4000 元
鑄鐵搪瓷水槽最大的優點就是顏值高。陶瓷水槽比不鏽鋼重,比石材輕,重量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重的,而且帶前擋,所以安裝的時候很費力。
而最為詬病的一個地方是陶瓷對油汙有一種吸附力,一段時間不清潔,上沿一圈就會髒髒的,清潔的時候也很費勁。
▲不過是真的美
選單槽還是雙槽?
單槽還是雙槽,這是一個選水槽時大家都在爭論的永恆話題,看完下面的分析,你大概會知道什麼適合自己。
/ 單槽 /
優點:輕鬆放入大鍋
缺點:普通水龍頭照顧不到整個水池(可配拉伸龍頭解決)、功能不分區(可配移動水槽解決)
大單槽的粉絲超級多,因為它夠大夠深,中式大炒鍋也能塞下,搭配抽拉式龍頭,可以360度無死角清洗水槽的每個角落。
大單槽一般指長度大於60-65cm,寬度大於42-45cm的水槽,否則就是小單槽。很多家裡裝了70cm大單槽的朋友都表示爽得飛起。
▲裝得下喵星人的大單槽
但大單槽比較適合面積大於4平米的廚房,臺面狹小的廚房只能選小單槽。
市面上的水槽大多以套餐為單位,很多水槽套餐都包含了許多相應的配件和小工具。這些配件和小工具雖然是打著「贈送」的噱頭,實際上是水槽附加價值的體現,有了它們,水槽的功能才得以更完善。
▲各種配件
比如長方的瀝水架,可以容納下碗碟,蔬菜等,瀝水孔均勻分布,可以快速瀝水。
有些大單槽還配置了隱藏式刀架設計,更方便安全。
/ 雙槽 /
優點:功能分區
缺點:單個槽比較小,洗不了大件的東西
大雙槽只要大槽的容積足夠,也能輕鬆容納大鍋大盆,完全get到大單槽的功能體驗。小槽上用於過水和濾水,或者靈活安裝一個濾水盤(網),洗滌蔬菜水果時超級方便。
小雙槽則稍遜一些,可能不能容納炒菜鍋之類的,但有兩個槽還是很方便的,雙槽並用,省時省力,提高下廚效率。
雙槽原本就比單槽具備了更多功能性,因為大多數大雙槽都會有瀝水架、瀝水盤等基本設置,可以分區使用,是小單槽無法比擬的。
平時清洗蔬菜以及鍋碗瓢盆的時候,可以把兩者分開,避免蔬菜沾上油膩;也可以在單洗鍋碗瓢盆的時候分區使用,一個槽洗涮一個槽過水和瀝水,可以說是非常方便和實用了,而且還能節約水資源。
▲分區使用,一邊洗蔬果,一邊洗碗
雙槽長度一般在80cm左右,如果臺面長度大於1.2米可以裝雙槽。
很多雙槽被設計成大小槽,如果想塞的下炒鍋,大槽的長款最好能在35cm以上,因為一般炒鍋的尺寸都在28cm-34cm之間。
雙槽有個缺點就是下水管比較複雜,更容易出現垃圾堵塞、水滲漏問題。
所以選雙槽的話,買一個好的下水器很有必要,因為下水器內壁光滑才不容易堵。有些雙槽自帶的是螺紋管,或者比較細的管,就容易留油,反味。
臺上盆or臺中盆or臺下盆?
水槽無非有三種:臺上盆、臺中盆、臺下盆。
臺上盆大部分邊緣太厚不好看,直角的盆還會帶來衛生死角;臺中盆需要磨掉一些臺面,臺面結實程度多少受影響;臺下盆會有一圈早晚發黴的膠。
/ 臺上盆 /
水槽的一圈邊緣都裸露在檯面上
臺上盆打理十分不便,但是時間一久盆邊緣玻璃膠容易發黴發黑,就像這樣,下圖可能會引起情緒不安,但現實總是如此殘酷!
不過它的好處也很直觀呀,安裝簡單又便宜,而且因為跟臺面有部分接觸面,承重力很好,萬一哪天實在噁心的看不下去了,整個拆掉,拿走不謝。
臺上盆下空間要比臺下盆要高3公分左右,這說明什麼?說明水槽下方有一大塊空位可以做收納啊!
/ 臺中盆 /
跟臺面在同一水平
這樣的安裝方式,只能用一個詞表達:乾淨!
可是,安裝臺中盆需要磨掉一些臺面,要找工人切臺面,多少會影響臺面的結實度,安裝費也比較高。
而水槽和臺面的縫隙其實也可能會有衛生死角,就是下面箭頭指著的邊緣。
/ 臺下盆 /
一抹,啥都沒了
臺下盆低於臺面,檯面上的水、飯渣、菜葉輕輕一抹就到水盆裡了。超方便。
總體來說,臺下盆打理起來相當輕鬆,整體顏值也很高。
但臺下盆的安裝也是比較複雜,你不僅要多準備點安裝費用,還需要特別的提醒裝修師傅,否則,一般都會給你裝修成臺上盆。
而臺下安裝的方式承重力會比臺上盆差:臺上盆(掛在檯面上) > 臺下盆(懸空),所以臺下盆一般選材質較輕的不鏽鋼。
另外就是臺下盆一旦破損就無法修復,需要整個換掉。
臺下盆用久了,縫隙一樣會發黴,所以臺下盆和臺面之間還是要打防黴膠。
/ 一體盆 /
和臺面是一個整體
最後再順帶提一下一體盆,一體盆就是指和臺面是一個整體的水槽,通常出現在整體櫥具中,臺面和水槽是無縫連接的。
優點是沒有縫隙,完全不用擔心發黴,清理起來是真的省事。壞處就是更換非常麻煩,相當於把整個操作臺拆了,不過選擇大品牌的一體盆一般也比較長壽。
總之,無論是石材還是不鏽鋼還是搪瓷,無論是單槽還是雙槽,都要根據你家的情況而定。
只要選定了:
材質、單/雙槽、臺上/臺中/臺下
你就能選出最適合自己家的那款水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