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期待一次拋下所有成就,重新歸零的契機,不可避免伴有拔根而起的陣痛,但終將換來浴火重生的成長。」
同濟大學IMBA2020級學員 肖玲
「後浪」、「95後」、「年輕一代」這樣的標籤,是時代給予肖玲的定義。可是,肖玲卻一路跳級,20歲便拿到了雙學位證書,歷時5年的醫藥行業職場生涯中,從管培生到總監助理的角色轉變中,她早已不再是那個需要照顧的小學妹,而是歷練成獨挑大梁、指點江山的白領精英。
如果說,年輕是後浪的資本,那時間便是對這代年輕人最美好的饋贈。肖玲剛好抓住這個契機,完成一次人生遷徙與轉折,從成都至上海,從天府之國至金融樞紐,帶著一腔孤勇,一往無前地投入全新的生活。
所有的人都是一棵樹,只有你才能決定自己如何生長。
01
「年輕」賦予我更多試錯的機會
初見肖玲履歷,就必然會被她20歲拿下英語語言文學和經濟學雙學位證書的經歷折服。在別人剛剛入學的年紀,她的本科學習生涯已經完美收官,即將步入社會。肖玲謙虛地說,自己並不是真正沉迷學習的學霸,只是剛好跟得上學習節奏,誤打誤撞的跳級,相比同齡人節約了一些時間。
「能力從來不按年齡匹配,年齡小也不是尋找藉口的理由」,年齡似乎從未成為肖玲的困擾,反而成了她的優勢與資本,她的學習能力和記憶力並沒有因為年齡遜色於同窗,反而更加出眾。在肖玲求學路上,她感謝那些曾經給與她照顧、鼓勵、安慰的同學,在職場經歷中,她亦感謝那些曾經引導她、提攜她、培養她的同路人。
時間,是這個世界中最金貴的寶藏。肖玲,卻比同輩人富餘出三至四年的美好時光,在這段的時光裡,足夠她不斷的思考、演繹,不斷的試錯、修整,不斷的嘗試、重塑,不斷的蛻變與生長。
02
跨界的試煉與時刻突破的邊界
20歲初闖社會的肖玲,拿到了成都科技企業管培生Offer,直接投身新產品的數據分析、良率改善、出廠測試、部門協調等環節。緊接著,她從科技製造業轉行到醫藥行業,跳槽到成都一家大型醫療器械企業,擔任總監助理,開啟了真正跨界與突破的職業生涯。
這家公司業務核心板塊以醫療器械為依託,向外延伸至公立醫院、連鎖藥店、口腔診所、自營酒店等多個商業版圖,同時眾多子公司事宜也需要總部打理,在這期間,肖玲還參與了大型併購交易。
在忙碌而充實的淬火試煉中,肖玲每天都會遇到全然不同的行業問題,而提供的解決方案也覆蓋了企業管理、媒體傳播、風險評估、服務運營等眾多維度。海量的信息與快節奏的生活,時刻的突破與跨界,令肖玲這個掌握經管類知識背景的畢業生,備受挑戰,也在工作中時刻意識到,大學四年的知識儲備並不足以支撐更高更遠的職業晉升之路。
03
從成都到上海,2000公裡的人生遷徙
與很多在職的考生不一樣,肖玲直接選擇了同濟大學IMBA全日制課程,這就意味著:肖玲將離開生活了十年的成都,拋下工作、圈子、人脈,隻身來到上海這座城市生活,移根換葉。面對換個城市按下重啟鍵的生活,頗有些一腔孤勇、一往無前、全部歸零的果敢和決斷,這種決斷背後,是肖玲波瀾壯闊生活的開啟鍵,我們更願意相信,同濟大學IMBA是她奔赴榮光、打開另一種精彩的人生序章。
肖玲選擇同濟大學IMBA課程,結合了自己未來的人生規劃,從課程架構、師資力量、人脈資源、課程設置、授課語言、國際交換和遊學機遇等方方面面進行了綜合考量。而肖玲在職場中的遇到的同濟人,用嚴謹、專業、低調的職場風格鍛造了同濟的金字背書。
肖玲更青睞同濟大學IMBA國際化的視野和培養理念,系統完備的課程將補足、提升肖玲經濟管理類的知識短板。同濟IMBA採用國際水準的最新教材和案例進行全英文授課,由國內外知名商學院教授以及具有企業實戰經驗的企業家擔任授課講師;課程設置理念秉承國際化創新理念,深度剖析企業案例,注重學生的國際化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讓肖玲無比期待的是同濟大學IMBA國際交換和遊學項目,同濟大學IMBA與全球50多家商學院達成戰略合作,提供高比例國際交換和遊學機會,將目光放遠,深度感受不同文化、不同商業背景、不同商業理念下碰撞的火花,站在全球化的角度揮斥方遒,轉換格局,延展思維的廣度,縱深思維的深度,形成全新的商業理解。
肖玲報到後,發現原來同班同學都是身懷絕技來自四海八荒、各行各業的實力派,其中不乏銀行高管、外貿電商CEO、外企中高管、海歸精英。與他們在行業上取得的成就與光環相比,肖玲暗忖,自己好像稍顯普通,而正是這種對比,更讓肖玲懷有一種空杯心態,向更多的身邊人學習,與優秀者比肩。
04
專註腳下才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在備考同濟大學IMBA的階段,肖玲做了大量的計劃與準備,她將複習內容拆解成一步步具體可行的計劃,每天完成哪些目標,完成多久的有效學習,條理明晰的計劃是她備考的基石。肖玲按照規定的任務量,心無旁騖、腳踏實地去執行,從不奢求一蹴而就,就這樣她在工作之餘完成了聯考備考。
在準備面試時,肖玲建議學弟學妹們一定要深入了解同濟經管院IMBA的歷史、經管院課程,尋找自己人生經歷與同濟MBA專業的契合點,只有重新回顧人生歷程,鳥瞰過往時,才會交出一份讓自己與面試官都滿意的答案。
「命運總是偏愛自律、專注的求知者,當下定決心全心投入時,人生總會給你不一樣的正反饋」,肖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