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人皆焦慮的浮躁社會裡,純粹的初心與務實的英雄主義不失為一劑治癒焦慮的良方。」
同濟大學綜合MBA項目學員 朱嵐
朱嵐,正值不惑的年紀,2001年從大學畢業,進入全球紡織業出口巨頭企業後,從剛剛入職的基層業務員、業務經理一路晉升至分公司副經理兼部門經理。這樣的職場上升之路,似乎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但殊不知,初心易得,始終難守,朱嵐20年如一日的背後,不僅僅是出於對集團、對行業的認可和感恩,更是一個中年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乃至不負眾望的堅守。
生長於這個世人皆焦慮的社會,在人生的留白處保持初心、保持純粹,拂去功利的濾鏡,轉換角度看待周遭,總能尋到「初心盡不違」的踏實。
全球化浪潮中扶搖而上
1997年,全國都沉浸在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和香港回歸的信息旋渦中,走出去、與世界連接成了當下的時代主題。剛剛結束高考的朱嵐,義無反顧地將外貿專業填寫成第一志願專業,因為他看到中國經濟崛起下外貿的藍海與紅利。當然,朱嵐成功地被工業外貿這—高分專業錄取。
朱嵐更願意將他的職場生涯分為兩個階段,2001-2010的前10年,正值全球化如火如荼,中國GDP開啟了高速增長時代,中國外貿經濟也在加入WTO、國家扶持等利好政策和大環境下飛速發展,這一階段也是朱嵐事業的上升期。
在時代託舉的全球化大勢之下,朱嵐憑藉自己的踏實肯幹、勤勉鑽研,被評為「集團十佳業務新星」、「集團十佳外銷員之星」等集團最高戰略級榮譽。
回顧那段崢嶸歲月時,朱嵐感慨道,「當時自認為無所不能,其實並不知道,其實是時勢造英雄,我只不過是踩到了時代和集團高歌猛進的節點上,被動向前。」
10000小時定律下的持恆致遠
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中國外貿行業在2010開始受到明顯衝擊,接下來的10年成為朱嵐職場生涯的第二階段。這一階段由於地緣政治博弈,外貿大環境勢如破竹的高速增長勢頭逐漸放緩,朱嵐的工作重心也從外貿銷售逐漸轉移至分公司管理之上。
「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0000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中提出10000小時定律。
朱嵐在外貿行業20年的積澱,早已超過了10000小時。曾有公司前輩說過「滾石不長苔,轉業不聚財」,朱嵐從最基礎的崗位做起,深知每個崗位的核心職責與價值,與團隊同事一道,把紗線細分品類出口每年保持全球1億元以上的銷量。
朱嵐所在的分公司從開始的幾個人,逐步發展到目前的三十多人,分公司每年都隨著業務的擴招招募新人,完善分公司機制結構,努力從管理層推進分公司再上一個新臺階,輸入正確價值觀和戰略文化逐漸成為朱嵐的工作重心。
隨著公司擴張,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湧入公司,朱嵐在他們身上看到了年輕人的朝氣、個性與多樣性,然而帶領這樣年輕的團隊,對於朱嵐而言卻是莫大的挑戰。年齡的代溝,代際的差距,出生時代的不同,都無法令朱嵐找到最合適的切入點和共同語言。
這時,朱嵐發現自己在紗線外貿行業的經驗與優勢,不能全然照搬到企業管理和人才調配上來,也許是時候應該重新進行系統而專注的學習。
選擇同濟綜合MBA,繼續英雄主義的徵程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面目並且還足夠的熱愛它。」這是朱嵐的人生座右銘。
選擇同濟綜合MBA,選擇重新與90後一起重新回到象牙塔,這對朱嵐而言,的確是一場頗具英雄主義的徵程。
朱嵐眼中的同濟綜合MBA是:項目以強化管理能力為核心,為高級技術型人才轉為管理崗位、中高級管理者事業加速提供堅實基礎,注重用實際案例為學生創造更多價值,這些剛好適合朱嵐亟需系統全面補充的管理知識。
當朱嵐報到時,發現一大半同學都是「90」後,他不禁感慨,不只羨慕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試錯、去歷練,更羨慕他們能在這樣早的年紀發現自己的短板,及時補充知識儲備。同時,也很開心,可以和更多年輕人在一起去了解他們的想法、他們的圈層文化、他們的關注點,加深對年輕一代的理解。
同時,朱嵐更期待同濟綜合MBA的選修課,同濟綜合MBA設置了必修課程、選修課程、方向選修課等多維度內容,旨在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實戰、企業調研、論壇講座、海外遊學等更多可以挖掘自己潛力,看到自己能力的多維度課程。
渴望做個內心簡單而天真的讀書人
朱嵐與周圍大部分的同事、同學似乎有著迥異的人生哲學,當周圍人向他拋出「你去同濟綜合MBA學習到底想獲得什麼?」、「為什麼要選擇在這個年紀重新回到學校?」、「這樣每周奔波到底值不值得(朱嵐在外地工作,介於上課和工作,需要兩地往返)?」
他也這樣問過自己,是渴望百年名校的光環,是渴望龐大的校友網絡和人脈資源,抑或是只想給自己20年工作的一個交待。其實,朱嵐內心的答案,更加傾向於「我只想做個乾淨而純粹的讀書人,只想踏實而簡單坐在教室裡,心無旁騖的聽課、做筆記、完成作業。」
知世故而不世故,看繁華而不惹繁華。人到中年還能保持一顆澄澈之心,令人欽佩。
作為分公司副經理,朱嵐既要負責團隊外貿銷售,又要負責團隊管理、企業管理、人員分工,在家還要照顧家人。時間,之於朱嵐而言,是最需要爭搶的資源。可每天不管多晚,他總會一個人關上門,拿出一本書,在書房裡看上一陣,這是他每天最享受的賢者時間,不單單在汲取精神的養料,也在與自己內心對話。
與多數學長學姐有些區別,朱嵐對學弟學妹的寄語,更多的是關心他們飛得累不累,而不是高不高。「人在現實社會被社交、工作、網際網路重新定義著,每次遇到人生的岔路口,期待大家用更純真的初心看待問題,也許,整個人生會輕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