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紙、火柴盒、螞蟻窩,沒有它們的童年怎可能完整

2020-12-03 菜鳥弟弟

重讀周作人介紹柳田國男所寫的《幼小者之聲》,柳田國男感慨,過去日本兒童所玩的一些遊戲,在都市生活成立後就窣地斷掉而失去了,這使我也起了記下我們的那份「始於遙遠的古昔之傳統的詩趣」的心。

這裡記錄的雖是我們小時候皖南鄉下一隅的遊戲,實際上,在城市經濟遠未像現在這樣發達的八九十年代,全國兒童的遊戲都大同小異。

起著記錄與保存的心,我儘量寫下了不同遊戲的玩法,並配以自己拙劣的小畫。只可惜年代雖還不十分久遠,我便已經不能準確或完備記憶,尤其是一些童謠,已很難記清。讀這本書的讀者,倘有興趣和更為精確的記憶,希望有以教我,俾其更加完備。

——沈書枝《拔蒲歌》

兒時我們還沒有「玩具」的概念,但凡玩時候要用到的工具,都是自己動手來做。

譬如路邊叢生的苦竹,折一枝來把梢頭彎圓綁住,嘯聚著去人家黑漆漆的廁所角落粘蜘蛛網。蜘蛛白天不在網上,興衝衝粘了幾張,小心用手指在上面點一點,於黃昏時舉著竹枝衝在門口無聲而迅速地高低起伏的蜻蜓後面,妄圖粘得一兩隻蜻蜓,最後蜘蛛網上粘滿的,只有成陣的蠓蠓子留下的黑點。

山上所長的櫟樹,夏來結滿樹的櫟子,我們稱為「橡櫟子」,是很好的玩具。下學路上隨手摘幾顆綠色的橡櫟子,折一小截苦竹最細的枝子,將橡櫟頂端的「帽子」揭掉,將竹枝當中插進去,捏住將橡櫟子放在地上輕輕一旋,便可以看它獨自在課桌或平坦的地面上旋轉些時。

還有另一種殼鬥科植物的果子,我們稱為「錐慄子」,大小仿佛圓而扁的板慄,摘來當中用大人納鞋底的錐子穿過,穿上毛線繩或麻繩,將之固定在繩子中間,然後雙手捏著繩子兩端繞圈,繩子就會「上勁」。待繞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向兩邊拉動繩子,像彈簧一樣來回伸縮,錐慄子在中間快速旋轉,發出「嗚嗚」的聲音。這玩具比橡櫟子的要更好玩,只是錐慄樹不像橡櫟樹那麼常見,因此玩得還是不如橡櫟子多。

彈弓是那時我愛慕的玩具之一,年年都想要做一個來玩。

村中多楓楊,春夏之間,會爬樹的小孩子爬到楓楊低矮處的樹杈上,挑一枝漂亮結實的「丫」字形樹枝折下,再用小刀一點一點修成彈弓。枝丫兩端刻出溝槽,女孩子扎頭髮所用的黃色半透明螞蟥圈,兩三根並在一起,從溝槽上系起,環環相扣至中間,以一塊碎布連綴。彈弓的彈力如要大,用的螞蟥圈就要很多,這十分奢侈,我們捨不得,只有對做彈弓懷有十分熱情的人,才有那樣的豪氣。

彈弓做好,拿著在村子上招搖過屋,地上隨便撿點小石子,左打打,右打打,一頭豬拱在草叢裡找東西吃,他於是去打那豬的屁股,嘴裡一邊輕輕喊:「叭!」豬受了驚嚇,尖叫著四蹄刨灰跑遠了,剩下討嫌的小孩子笑嘻嘻的,覺得自己十分勇猛。

相較而言,做手槍是更考驗興趣的事。

手槍有鐵絲、紙和黑泥制三種,有攻擊性的唯鐵絲所制一種而已。

鐵絲拗成簡單的手槍形狀,上面仍然是繃上女生扎頭髮用的螞蟥圈。與之同理的最簡單的玩法,是在大拇指和食指中間繃一根螞蟥圈,把紙頭對摺搭在螞蟥圈中間,用力一拉,彈射出去。這樣的紙頭打在人身上很有些疼,上學時淘氣的學生躲在後面偷偷拿它來打人,非常得人嫌,一旦被發現,往往要被按住暴打一頓。

紙和黑泥做成的「手槍」都只能觀賞,細心把紙捲成細細的槍筒、方塊形的槍身和長條形的手柄,再組裝到一起去。這樣紙做的手槍做好了拿著要小心翼翼,不要將它碰掉下來,因此拿著的人總是顯得很端然。偶爾盛夏季節,還有男孩子挖來潮溼的黑土,坐在門口階簷上光滑的水泥地上反覆摔打,把土塊摔硬,再捏成手槍形狀。

到再晚一點,小店裡流行起打子彈的玩具槍,自己做的手槍的魅力便一落千丈。每到過年,每個小孩子的手上都拿一支玩具槍,配一盒子彈。子彈圓圈形狀,圓圈上每一個點都是一顆子彈,填進去,「叭叭叭叭叭」,很得意地打完了,再按一圈子彈進去。

抓子所用的工具是石頭。那時我們走在放學路上,或是去河灘邊放牛,或是什麼人家要造房子,運來大堆石子堆在門口,我們經過時,第一反應往往是去找幾顆大小合適、形狀圓潤的石子來裝在荷包裡,回頭用來抓子。

抓子分四顆石頭與七顆石頭兩種,對我來說,到四顆石頭的第三關,也即把第一顆石頭扔到空中,把地上的三顆石頭一把抓起來,再去接住從空中落下來的第一顆石頭,就已經非常困難;而一把抓住七顆石子,則基本屬於幻想,因此我常常只是自己撿幾顆石子自娛自樂罷了。而厲害的人則十分厲害,可以一口氣從頭抓到尾而不失敗,手爪的靈活令人驚羨不已。

石子隨抓隨丟,因為隨處可得,想玩的時候彎腰找一找,總歸是有的。除非有特別好用的一把子,這樣捨不得扔,常常揣在口袋裡。

我們喜歡河裡的石子,尤其是黑色,因為被河水衝過,形狀圓潤,抓起來不會硌手疼,而黑色的格外好看。有一年班上也有女同學用布縫了臭豆腐塊大小的布包來代替石子,裡面灌上沙子,這樣的沙包個頭大而沉墜,不像石頭會滾得四散,因此很容易抓起來,卻也失去了挑戰的快樂,因此在抓得好的同學中並未受到格外的歡迎。

還有大家都喜歡的收集遊戲。

首先流行的是撿糖紙,鄉下吃糖的機會很少,都是人家辦喜酒的時候,發十粒八粒糖,很珍惜地吃完,糖紙洗淨晾乾,放進書頁壓平。花花綠綠的糖紙,最美麗的莫過於折成蓮花形狀,中間用針線繩子穿起來,幾朵成一串,掛在帳鉤上。那太奢侈,八張糖紙不過能折得一朵花,我們輕易不能辦到,簡單一點的隨便把一張糖紙當中在毛線繩上一結,結上幾個,打成一串,掛在帳子上也鮮豔好看。

收火柴盒子。打火機尚未出現的年頭,家家鍋灶底下的火柴洞裡,總有一兩盒火柴放在裡面。一盒火柴用完,盒子兩面的皮子就被我們撕下來拿去打畫子,因為和打畫子的畫片差不多大小。印了圖案的正面要更受歡迎,然而小店裡賣的火柴,賣來賣去都是那幾種,並沒有什麼特別,藍色的躍水而出的龍,上面印著「蕪湖」二字,或是一隻大老虎頭,印著「黃山」字樣的迎客松,諸如此類。偶爾買到不大常見的,捨不得拿出去玩,自己留著,很快便忘了到底放在了哪裡。

而最奇特的愛好莫過於收集煙盒裡面的錫紙,如今想來,難免很奇怪的,因為看不出有什麼用處——大概錫紙是那麼亮光閃閃,又怎麼也沒法用火柴點燃,使我們覺得實在太神奇了吧。大人們一盒煙抽完,我們就把煙盒搶過來,抽出裡面包煙的紙,這張紙有兩層,外一層錫紙,裡面粘一層白紙。我們想方設法把背後的白紙用火柴燒掉,卻很難燒得乾淨,最後往往是得了一張一面黑乎乎的錫紙,或是不小心把紙摳破了。即便這樣,也仍然樂此不疲。

如今偶爾做烘焙,一大卷的錫紙,幾塊錢可以買到,烤什麼東西之前,都要撕一大張墊在烤盤裡。每一回撕的時候,都要忍不住在心裡感嘆:「這要是小時候的我,會高興成什麼樣子啊!」為那時小心地一點一點燒錫紙的我惋惜著,那時我不知道世界上有這麼好的東西。

「螞蟻窩」不知為什麼叫螞蟻窩,大概因為疊好拉開來之後,有一個個很小的窩,覺得那樣小的窩,是只適合給螞蟻來住的吧。我們疊螞蟻窩總是用白茅的葉子。夏天,白茅葉子在塘埂上長得很長,折一片下來,當中九十度角折起,然後將兩邊葉子來回反覆疊加,疊完輕輕拉開,一個「螞蟻窩」就疊好了。

要說螞蟻窩有什麼用呢?好像沒有,只是看看玩罷了,是一個人孤獨地打發時間的遊戲。

與疊螞蟻窩相似的是喊風來,在溽暑難熬的盛夏,挼田埂或是場基邊什麼地方隨便生長的一種「豬玀草」的種子到手心,然後輕輕吹它,一邊喊:「風來哦,風來哦。」好像在那一瞬間,會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溫熱的風吹過。

燠熱無風的夏夜裡,覺得太熱了,乘涼的小孩常常兩個三個地玩這遊戲,仿佛相信冥冥中有神奇的力量,使這咒語可以召喚到風伯,讓他把兜風的袋子往下界這裡放一放。

從前夏天的晚上,和媽媽一起在塘埂上看塘,害怕被抽乾了塘水的塘裡魚被人偷走,媽媽也曾吹動豬玀草的種子來給我看,隔河村子去世人家的鑼鼓隱隱可聽。盛暑放牛的午後,走在田畈裡,打一把黑傘,太陽曬得人火熱,窮極無聊時,我也會扯幾根豬鑼草起來,挼了種子到手心裡吹,一邊回頭張望,看是否有風來的痕跡。

周作人在《幼小者之聲》裡介紹柳田國男的文章,謂從前下雨時,屋簷滴下的水面上浮動著水泡,小孩子在板廊前看著水泡唱:「簷溜呀,做新娘吧!買了衣櫥板箱給你。」

柳田國男寫:「小孩看了大小種種的水泡迴轉動著,有時兩個挨在一起,便這樣唱著賞玩。凝了神看著的時候,一個水泡忽然拍地消滅了,心裡覺得非常惋惜,這種記憶在我還是幽微地存在。這是連笑的人也沒有的小小的故事,可是這恐怕是始於遙遠的古昔之傳統的詩趣吧。今日的都市生活成立以後這就窣地斷掉了,於是下一代的國民就接受不著而完了,這不獨是那簷溜做新娘的歷史而已。

我讀這文章時,想起我們的喊風來,大約也算得一種「始於遙遠的古昔之傳統的詩趣」。疊螞蟻窩和喊風來,是孤獨的放牛時光裡如今想起來仍然覺得溫柔的事,到今天我還記得螞蟻窩的疊法,偶爾當我又回到鄉下,看見塘埂邊高高的白茅葉子,仍然會下意識折一片長長的下來,疊一個綠色的「螞蟻窩」。

日本民俗學家 柳田國男

最熱鬧的遊戲施行於黃昏時,或暑假不用下田的午後,屋簷的陰涼逐漸變寬,可以蔭蔽其下的人們。因為參加的人數總要很多,每到玩這樣的遊戲,整個村子多半的小孩都在,這樣的遊戲是:跨步子、丟手帕、躲貓和撞大龍,而以撞大龍所需的人數為最。

跨步子規則簡單,人數對半分成兩邊,地面上畫一道線,一組人從線後跨一步出去,相互扶攜著單腳站定,另一組選一個個子最高、手臂最長的人,站在線外,由其他人拉著,竭盡全力把跨出去的那組人全部拽回或拽到無法單腳站立,就算贏了。

因此跨步子以個子大為優勢,個子小的人,怎麼也跨不遠,很容易一勾就被勾回來,或是由別人拉著,使了半天的勁,也夠不到前面人的衣裳。但個子太大,卻也別有一個隱憂,便是身體重,當人幾乎要橫著去勾前面人的衣裳時,旁邊人力氣如拉不住,很容易就倒在地上,自己這方就輸了。贏了的那方要再跨回來,下一把再玩時,跨出去的步數就從一步增加為兩步,同樣,捉他們的人也要跨出一步,這時候也要單腳站立著去勾了。

丟手帕我們稱為「丟手捏子」,大概因為手帕常是捏在手上,因此地方上有了這樣聽起來難免有些奇怪的名字。

我們念小學時,手帕還很常見,小孩子流鼻涕,荷包裡多有一條手帕,大多時候髒兮兮的,不好意思在人前拿出來。玩丟手帕要人多才好玩,先剪刀石頭布,選出第一個丟手帕的人,大家圍成一圈在場基上坐下,丟手帕的手裡拿著手帕,雙手背後,圍著圈走一遍,其間偷偷把手絹丟在某人後面。那人如不能及時發現,等到丟手帕的人再次跑到他身後,一把把他抓住,就輸掉了,成為下一個要丟手帕的人。假如什麼時候一回頭,發現手帕已經落在自己身後,趕緊爬起來抓著手帕就去追丟手帕的人,想在他跑到自己坐的空位上坐下之前抓住他。

如今想起來,我們丟手帕的時候,到底唱不唱歌呢?大概是唱的,只是沒有「丟,丟,丟手絹,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後面」這樣城市化的歌曲,而是我們平常在電視裡學來的隨便什麼歌吧。

而剩下的樂趣,大概則在擔心自己被丟了手帕和看人繞圈狂跑這樣的事上。

我們剛上小學時,手帕還很好用,那時街上所賣的手帕,都還是純棉質地,我們並不懂,只知道厚而且軟,洗起來容易吸水,所以用起來舒服而好洗。等到上初中,手帕質量已經變得很差,薄,硬,大概已變成滌綸一類東西,上面印一些花花綠綠碎花。這樣的手帕擦起鼻涕來鼻子也疼,夏天上下學的路上在塘邊沾水洗臉則全不吸水,我們都不喜歡,加上衛生紙的流行,沒過兩年時間,用手帕的風氣便在我們那裡全然斷絕了。

相比起丟手帕來,躲貓的樂趣要更大一些,其中包含著小小的冒險的因子。為了不讓找的人找到,當計時的數字一被喊出,我們於一瞬間在村子的各個角落裡散得多麼杳渺而乾淨——在那之前,我們已經想好了這把要躲去什麼地方,因此急忙奔赴秘密的目的地。有時急急忙忙衝進去,發現裡面已經有了一個不約而同的人,就兩個人一起擠著躲起來。

人家冬天燒火扯了一個窟窿出來的草堆,或是門口角落曬乾的柴火堆起來的巨大柴堆,黑漆漆沒有燈火的廁所,誰家開著的堂屋門背後,或是一道菜園籬笆所能提供的遮蔽,一棵大樹不為人注意的枝杈,一個小孩子,無論是躲起來被人找還是找人的那一個,都必然要對村子裡種種這樣隱密的空間充滿熟悉與了解,才能在這遊戲中感受到非同尋常的樂趣。這名單且在遊戲的過程中不斷擴大與更新,如此遊戲才能在玩過那麼多遍之後,仍然保持著奇妙的引力。

所以,當有一陣子我們喜歡躲在人家黑漆抹烏的廁所裡,小心翼翼不驚動旁邊豬籠裡關著的豬和它散發出來的濃重的屎尿氣,害怕著不小心兜頭撞上某個角落裡的蜘蛛網,借著門縫裡透射的一點微光,聽外面找人的小孩子氣喘籲籲地跑過,心裡的緊張與害怕簡直不可言喻——即便是這樣,也仍然喜歡躲在這腌臢的黑暗裡,享受著不被發現那一刻巨大的喜悅心情。兒童的遊戲的意義,大約正在於這種仿佛無關緊要的樂趣的獲得吧。

撞大龍的遊戲裡有使用蠻力的地方,又被小心地維持在安全的範圍內。一群小孩子,先由兩人年齡較長、個子較高而又較有號召力的人作隊長,商量好分別是「橘子」還是「香蕉」,然後相向而立,高舉雙手搭作拱門,剩下的小孩子一個跟一個弓著身子從兩人中間繞圈鑽過,站著的人唱:「城門城門雞蛋糕(幾丈高),你吃橘子吃香蕉?」歌謠結束,鑽出來的人答:「吃橘子!」「吃香蕉!」然後歸入某隊,兩隊的人數需要相等,遊戲方才開始。

在場基兩邊,兩隊各自緊緊手扣著手,相對遙遙站著,由領隊帶領,一齊向對方大喊:

「天上霧沉沉,地下跑麻龍。麻龍跑不開,你要哪(個)過來?」

對方隊伍就應聲喊:

「天上霧沉沉,地下跑麻龍。麻龍跑不開,就要×××過來!」

×××是對方隊伍中的某個人的名字,一般來說,這人必是隊伍中個子較矮、較為瘦弱和看起來沒有什麼大力氣的。被叫到的人就要出來應戰,站住了定一定,卯足力氣,狠狠朝對方兩人緊緊拉著的手衝去。這進攻當然也挑對方隊伍中看起來較弱的一環,假如能把拉著的手撞開,就能帶回一個人,假如不能,就要留在對方隊伍裡,成為對方的一員。

這遊戲最後以一方的多數人都輸給了另一方為結束,但在玩的過程中,因為要大聲對喊和死命衝撞,雙方都充滿了緊張與熱情。作為一個個子矮小而瘦弱的女孩,我在這遊戲中常常是首當其衝被挑中的那個,每當這時,我也要在心裡暗暗卯足了勁,發誓要把對方的人帶一個回來。這願望時有成功,但也不免有那拼命衝去,到底被對方兩條手臂「咚」地死死兜住的時候。

之前我們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危險,直到有一回村子上另一個小子被挑出來應戰,他也是個矮個子,不知為何卻挑了個子最高身體最強的兩個人中間去撞,結果一頭撞把牙齒撞斷了半顆。他當即大哭,要回去找媽媽告狀,把他牙撞斷的那個人跟在他後面哄他。哪裡哄得住!我們心裡慌慌的,一下也便四散家去。那天晚上這個把別人牙撞斷的到底被他媽媽罵了一頓,然後由他媽媽打了四個糖打蛋,讓他端著到了這個小個子家,哄他吃了,才算道過了歉。

這件事情因此成為我對撞大龍最深刻的記憶,那以後所有再玩的撞大龍,我都想不起來了——事實上,因為出了這樣的事,後來我們也就很少再懷著極大的熱情一起去玩這個遊戲了。

等到離開家鄉以後,曾經熟悉的歌謠也都漸漫漶不清。有一天在網上查,看到湖北有著類似的遊戲,而稱之為「闖麻城」。其歌謠曰:「天上霧沉沉,地下闖麻城,麻城闖不開,河那邊的哪個敢過來?」闖麻城的故事有其本事,安徽與湖北的地域相隔並不遙遠,大概我們從小所念歌謠的差異,是一種字音在流傳中自然的訛誤與變化。

我們逐漸離開村子的路途,雖是沿著相異的分岔,結果卻大致相似或相同。曾經在黃昏的場基上一同玩過的小孩子,極少的幾個上了大學離開,而大多數在初中畢業後,已跟在父母和同鄉後面去城市打工。再往後,小孩子就已經很少,不足以湊成玩耍的隊伍。

離別一旦開始,就不會容易結束,到如今我們只在過年或別的什麼特殊時候回去,偶爾在門口碰見另一個,寒暄著打過招呼,問一聲這幾年在哪裡,完成了社交的禮貌,就各自別過。

更多的人努力在城市——假如不能,那也應當是縣城——買了房子,從此以後就留在那裡,從前的屋子鎖起來,空空蕩蕩,以飛快的速度破舊下去。

因為少有人過,我們小時候經常玩遊戲的那片空地上,逐年長出豐茂的野草,有一年夏天清早,木柴上忽然開出藍色的牽牛花朵。我們偶爾回鄉看見,也只是輕輕驚呼:「啊!這裡開了喇叭花——是以前村子裡沒有過的顏色。」

相關焦點

  • 為清除螞蟻窩男子秀神操作 效果好到「爆炸」
    為解決掉自家後院的螞蟻窩,巴西這名男子的方式堪稱「大爆破」,他先是把螞蟻窩裡噴滿殺蟲劑,然後謹小慎微地往裡面一根根丟火柴,結果,場面非常「轟動」,土地公公都要差點被他給轟出來。雖然監控視頻沒有記錄下聲音,但通過狗子的反應,我們還是可以判斷這次爆炸的威力。
  • 奇遇螞蟻,享受螞蟻窩的雄偉
    螞蟻窩可以塑造成精緻高雅,無與倫比的絕美藝術品。螞蟻窩的藝術品猶如珊瑚異形疊狀,精妙絕倫,舉世無雙。找到一個好的螞蟻窩,就像是尋到了一座水下城堡。螞蟻窩裡的結構非常漂亮,螞蟻洞四通八達,縱深廣袤,橫跨無疆,螞蟻窩的出口不是一個,也不是幾個,而是無數個。
  • 《Grounded》螞蟻窩怎麼打 螞蟻窩打法教學
    螞蟻窩就是挑戰地點之一。有小夥伴在挑戰螞蟻窩的過程中失敗了,那麼就來看看「鐵手」分享的《Grounded》螞蟻窩打... 在《Grounded》這款遊戲中,玩家能夠挑戰許多的生物,根據擊殺他們來獲取各類材料。螞蟻窩就是挑戰地點之一。
  • 80後小學課本 激起50後多少童年回想
    我所居住的山西運城有機場,60年代經常進行跳傘訓練,因當時城裡沒有啥樓房,所以我們時常能看到滿天傘花;我們院中有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帶回了美國降落傘布讓孩子當圍巾,白色的府綢很是漂亮。這些故事對我學這一課很有幫助。
  • 火柴頭和火柴盒側磷面的化學成分是什麼?它們是怎麼點火的呢?
    曾經使用了幾個世紀,給人類帶來生活便利的火柴,我們知道火柴藥頭和火柴盒側磷面的化學成分都是什麼嗎?它們是怎麼點火的嗎?火柴有早期的摩擦火柴(又稱硫化磷火柴)與後來的安全火柴之分,發火原理也略不相同,當然都是利用摩擦生熱原理。
  • 《Grounded》螞蟻窩打法介紹
    螞蟻窩就是挑戰地點之一。有小夥伴在挑戰螞蟻窩的過程中失敗了,那麼就來看看「鐵手」分享的《Grounded》螞蟻窩打法介紹吧。《Grounded》螞蟻窩打法介紹:拿二級斧子注意拉扯走位格擋,或者做毒氣箭自己帶防毒面具能毒死一窩。
  • 男子喜提新車不料螞蟻捷足先登,新車裡藏螞蟻窩讓人哭笑不得
    當4S店維修人員發現螞蟻窩在車裡時他當時很震驚,所以他沒有拍照。據爆料,李先生在橫崗這家4S店,花了328000元買了這輛白色漢蘭達車,6月13日中午他來到車旁,3小時後回到社區停車場,幾個朋友過來看他的新車,他們發現身上到處都有小螞蟻爬行。李先生立即聯繫銷售員,讓他開車回4S店。6月14日下午,李先生開車回到了4s商店。這次它被送到金屬板部檢查。
  • 糖紙DIY漂亮的金紙玫瑰花做法圖解教程
    情人節,春節吃完巧克力糖紙不要扔,發揮想像動手變身金玫瑰 金紙玫瑰花製作需要準備的要材料:巧克力糖紙適量包裝紙一塊吸管。糖紙DIY漂亮的金紙玫瑰花製作所需工具:雙面膠剪刀這是準備的材料,工具首先,把糖紙按照圖中剪開,不要一下都剪到最小,用的時候再剪成最小剪好後粘上雙面膠,雙面膠要注意從三分之一處粘,如圖位置,在上部留出一段不要粘,為了後面花朵不死板修剪花瓣,剪去頂部的稜角把花瓣頂端向後折,壓好拿出吸管,粘上兩個花瓣,把向後折的部分掀起
  • 刺激戰場裡的四大「鬼屋」:P城山上火柴盒,雨林野外蘑菇房!
    這些建築的構造各不相同,這也決定了它們的作用差異很大。新手玩家剛開玩的時候對每一種建築都非常陌生,進房子找物資全靠一步一步的探索。而老玩家可以熟練的掌握每一種建築的內部構造,他們不僅搜索物資的速度非常快,而且還能隨機應變利用周圍的建築打好每一場遭遇戰。
  • 有個叫「螞蟻窩」的皮膚病,相信你一定沒有聽說過!
    汗皰疹,中醫也叫螞蟻窩前幾天,鄰居小張回老家看望叔伯誰知道,他叔伯說:你這是汗皰疹,中醫也叫螞蟻窩。小張心裡一咯噔:我這叔伯是農村出來的,他怎麼會懂這些呢?他叔伯好像看透了他的心思,笑笑說去年他手上就是這樣的水泡,非常癢的,是他在醫院當護士的兒媳告訴他的。汗皰疹的最初表現為手、足的瘙癢、灼熱、刺痛感。
  • 拆解報告:聯想65W PD快充火柴盒電源C65B
    拆解報告:聯想65W PD快充火柴盒電源C65B 充電頭網 發表於 2021-01-06 09:21:15 近日聯想為旗下的筆記本電腦推出了一款65W USB PD快充充電器,官方稱之為火柴盒電源。
  • 我的世界:你的火柴盒安全嗎?給你6種方法,它能殺死所有生物?
    大家最喜歡的房子就是火柴盒,而火柴盒還得保證安全,那麼你的火柴盒安全嗎?地瓜給你6種方法,其中一個能夠殺死所有的生物!我們選用的房子,就是火柴盒,火柴盒非常的簡單,只需要有木頭方塊就行了,對了還需要一扇門,但是這麼簡單的房子如何才能讓它有最好的防禦呢?那麼6種防禦方法送給你!
  • No,是螞蟻窩!什麼樣的神操作?
    「我沒有聽錯吧?你這樣問的意思是你怕螞蟻了?不會吧!」 「你不怕,那是因為你沒有被螞蟻咬過,你要是被螞蟻圍攻過、滿身是包、疼上幾天,就不會如此說了!給你看張照片。」
  • 南寧小夥好奇踩螞蟻窩,結果腳腫頭暈胸悶……
    南寧小夥好奇踩螞蟻窩,結果腳腫頭暈胸悶...醫生:不趕緊送醫可能會死亡!前段時間,紅火蟻傷人的事件是頻頻發生,還有人在邕江邊發現了紅火蟻的蟻窩。而近日,南寧市中醫醫院就陸續接到了3例被螞蟻咬傷的病例,提醒大家要注意防範。
  • 綠蘿佔了「螞蟻窩」,綠得發亮,葉子多得超過999片
    今天花花要給大家說件奇葩事,不要罵我奧,綠蘿佔了螞蟻窩,沒想到葉片卻綠得發亮,還超過999片葉子了。螞蟻窩是螞蟻生活的地下巢穴,包含一系列彼此連通的地下小室,與地面經通道連通。 螞蟻窩由工蟻們負責建築和維護,工蟻們將窩內小顆粒狀的髒東西叼到出口附近,形成常見的螞蟻窩「土堆」。
  • 譚松韻不愧是迪士尼公主,穿玻璃糖紙公主裙,笑容元氣俏皮惹人愛
    8月25日,譚松韻以一身玻璃糖紙公主裙出鏡綜藝《奇妙小森林》,她身穿一襲長裙,戴著夢幻的皇冠,看起來非常的優雅高貴。而當她對著鏡頭甜笑時更是十分的元氣可愛,網友也是紛紛誇讚道:「不愧是迪士尼在逃公主。」
  • 阿里巴巴火柴盒、蘋果UFO總部,都是他設計的
    阿里巴巴在上海的總部大樓,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獨特的方塊設計,讓很多人稱它為「火柴盒」。而設計這個「火柴盒」的設計師,就是世界著名的建築大師——諾曼福斯特。這位建築大師,可不止「火柴盒」這一個著名作品。
  • 巨型螞蟻窩注入10噸水泥後,挖開土壤出現一個如城堡般的都市
    來源:江湖/編輯:古風江湖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你見過科學家們研究生命學、生物學、遺傳學等各種各樣的科學研究,但你見過科學家們為了研究螞蟻的洞穴而毀了一整個螞蟻窩麼。為此,這些物理學家們就想到一個殘忍的方案,那就是找到一個大型螞蟻巢穴,向其中灌入大量水泥,等水泥凝固之後便會呈現出一個完整的螞蟻洞穴結構。於是乎,他們在一個諾大的草原上找到一個大型的螞蟻巢穴,向螞蟻的巢穴中灌入接近10噸的水泥。10噸的水泥,這個毫無疑問是要將螞蟻一網打破啊,估計隔壁「老王」也會受到牽連的吧。
  • 真正的地球霸主可能並非人類,它們有著和我們一樣的社會系統
    在螞蟻世界中除了交配之外,雄性並沒有太大的用處,被選為兵蟻的那些卵將會被餵食的更多,以便它們可以長大並支撐那些大下顎。但是大多數的卵將會成為工蟻,因為它們得從事太多種不同的工作了。現在如果你認為這跟我們人類太不一樣了,那麼你可能會對我將要告訴你的事情感到驚訝,就像我們一樣,螞蟻確保它們的數量能夠增長。
  • 市民賞花時竟遭螞蟻窩扎推!部門回復稱……
    近日,有市民向本社熱線96339報料,市區不少公園草地被螞蟻窩「霸佔」,一到周末很多人到公園裡遊玩,孩子在園區裡滿地跑,「在濱海公園、汀洲公園都能看見螞蟻窩,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也很煞風景。」於是,記者就市民反映的問題前往公園探查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