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汙染預警下,煙囪冒的白煙會加重空氣汙染嗎?

2020-12-04 新時報

11月29日20時,濟南發布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同時啟動Ⅱ級應急響應。一場和汙染源的緊張「賽跑」開始了,減排要「跑贏」不利氣象條件下汙染物的累積。

不過有市民發現,在緊張的「戰霾」中,熱電廠的煙囪還在孜孜不倦地冒著白煙,這樣的煙氣不會加劇空氣汙染嗎?

圖片來自「果殼」官方微信

這個問題,有熱心讀者也曾經給濟南時報來過信:「由於本人的工作與電廠打交道較多,只能從電廠方面談談關於霧霾的幾個淺見:霧霾為什麼冬天更厲害,是因為霧的形成。由於霧的存在,難擴散,霾粘浮在氣體上,才形成了大的危害。這裡不得不講到燃煤鍋爐,前幾年政府認識到了環境的汙染問題,對鍋爐排放實施了嚴格的措施,鍋爐都安裝了脫硫、除塵設備,煙囪排放的氣體都由黑灰色、暗白色變成了純白色。純白色是因為排放氣體裡面依然含有很高的熱量,當排放到空氣中時,水蒸氣遇冷凝結成了水珠,和霧的形成道理基本一致。當這些水珠擴散不了時,再沾染霾,即形成了霧霾。對於電廠來說,排放大量『白煙』的一個是煙囪,一個是涼水塔。」

煙囪排放的「白煙」其實是水蒸氣,最近微信公眾號「果殼」也進行了解讀:「大粗煙囪成日往外咕嚕嚕冒著白氣,看著嚇人,其實只是水氣而已,說不定還能給附近的空氣增加點溼度呢。」

「果殼」還提到:「關於大煙囪的排放,還有一點讓人心安的:煙囪頂上有傳感器記錄的煙氣參數,這個數據可是直達省市環保部門的,監測設備也不能想斷電就斷電,所有涉及環保的問題後果都非常嚴重!」

圖片來自江蘇生態環境微信公眾號

再回過頭來看,熱心讀者提的似乎也有道理,水汽增加了空氣溼度,有利於霧的形成,那能否用「風冷」代替涼水塔呢?

首先,咱們先來了解一下啥是涼水塔。涼水塔又被稱作冷水塔,是電廠用來涼水的構築物,利用吹進來的風與由上灑下來的水形成對流,把熱源排走,一部分水在對流中蒸發,帶走了相應的蒸發潛熱,從而起到降低水溫的作用。通俗點說,就是咱們平時能見到的長得「胖乎乎」的雙曲線型「大煙囪」。涼水塔有什麼用途?簡單來說,電廠有很多設備,這些設備需要冷卻,就會用到涼水塔。

新時報記者也曾採訪過業內專家,專家認為,電廠在採暖季是不用涼水塔給設備降溫的,這些不需要被降溫的水會被用來供熱,平常咱們經常提起的「餘熱供暖」就用到這種辦法。從這一點分析,市民建議「取消涼水塔設計」不具備可行性。

那麼煙囪排出的氣體中有大量水蒸氣成分,會加大空氣溼度,汙染物附著後會加重霧霾嗎?對此,上述專家說,煙囪排放的水蒸氣比起環境中空氣的量少得太多,比如1000立方米的空氣中可能只排入了1立方米水蒸氣,融入大氣中簡直是「小巫見大巫」,理論上不會增加空氣溼度。

新時報記者今年6月拍攝的資料照片

在我國西部電廠用風冷的方式替代涼水塔。那麼在濟南試用麼?答案也是否定的,濟南市環保專家認為,西部地區十分乾旱,水資源格外緊缺,因此採用風冷的方式。但是對濟南來說,如果使用風冷,耗電量極大,並不適用。

那麼「安裝熱量回收裝置」是否可行?對此上述專家介紹,讓煙氣排放出去,是通過給煙氣加熱的辦法。比如說,煙囪裡煙氣混合水蒸氣達到50℃,通過高溫加熱達到80℃進行蒸發,讓廢氣外排。不過這種用換熱器加熱的方法早已停用,因為環保標準在持續加嚴,以前的做法雖然能讓廢氣排放出去,但是放在今天,排汙物濃度可達不了標。比如脫硫,需要加入石灰水,如果用加熱的方法,換熱器很快就會堵塞,脫硫系統就會停止運行,廢氣無法排放就會通過煙道迅速瀰漫鍋爐房,不但不安全,低空排放對人體的危害更大。

相關焦點

  • 濟南本輪重汙染天氣成因是什麼?煙囪冒的白煙會加重汙染嗎?你想...
    11月29日晚8點,濟南發布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並同步啟動Ⅱ級應急響應。應急響應期間,濟南將採取工業企業減排措施,即工業企業按照2020年度最新修訂的應急減排清單採取限產停產等。煙囪冒的白煙是水汽「都重汙染天氣了,你看那個煙囪怎麼還在冒白煙?相關部門也不管管!」11月30日一早,北園高架橋上,的哥王先生駕車等待通行時看到了遠處的大煙囪,不免向乘客抱怨。
  • 環保:電廠煙囪冒白煙,是環保嗎?
    大家都會留意到,有的電廠煙囪會冒出很多白煙,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電廠煙囪冒出的白煙是水蒸汽嗎?而那些煙囪卻是冷卻水塔。電廠白煙的成分其實和桑拿房白煙的成分都是一樣的。「白煙」是機組降溫的循環水在散熱過程中形成的蒸汽並不參與燃燒反應所以不存在汙染。
  • 科學解讀|燃煤電廠煙囪冒的「白煙」和「黑煙」
    北極星大氣網訊:一提到燃煤電廠,人們就會聯想到「汙染」。一看到電廠煙囪冒出的「白煙」,有的人會想到很多種空氣汙染物。煙囪裡的「白煙」燃煤電廠的煙囪冒的「白煙」到底是什麼呢?需不需要治理呢?其實,大型燃煤電廠煙囪裡排出的煙氣,經過環保設備處理後,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氣。
  • 煙囪冒出的白煙是汙染物嗎?
    中國氣象報記者徐文彬  入冬以來,經常有人對煙囪中騰空而起的白煙「提心弔膽」,認為可能是有害物質被排進大氣中,有可能加重大氣汙染。事實真的如此嗎?  其實,煙囪中冒出的白煙幾乎可以肯定是水蒸氣。根據環保標準的要求,我國大噸位的鍋爐都有專門的除塵和脫硫設備。
  • 電廠煙囪總冒白煙 這是不是在排放汙染物呢?
    隨著人類的各種活動越來越複雜,環境汙染也成為了當前世界的最大問題,於是保護環境也就被提上了日程,而且深入人心,於是大家就不由得會想起,發電廠總是冒煙的大煙囪是不是在排放汙染物呢?煙囪冒白煙發電廠的煙囪冒白煙其實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想像一個火爐上的水壺,等水燒開後,在壺嘴邊放個小風車,風車就會被水汽頂得轉起來。火電廠就是上面場景的放大版: 用煤、天然氣或者別的什麼燃料燒開水,帶動一個大型「風扇」,風扇動起來後,把動能轉化成電能,就實現了發電。
  • 黃臺電廠的一根煙囪不再「冒白煙」了
    五一勞動節的最後一天,黃臺電廠7號機組按計劃點火啟動,順利併網發電,可是7號鍋爐的煙囪(三根煙囪中最西邊的一根)卻不「冒煙」了,這是什麼情況?其實,這是黃臺電廠最近剛投用煙羽治理蒸汽加熱系統的原因。「那幾根煙囪一直冒『白煙』,會不會對環境有汙染啊?」長期以來,市民多對黃臺電廠高聳入雲的大煙囪排出的汩汩「白煙」有著很大的擔心,認為那是鍋爐燃燒後產生的含有汙染物的尾氣。「實際上,那汩汩『白煙』其實是煙氣脫硫用石灰水中的水受熱蒸發,在煙囪出口遇冷凝結成的水蒸汽。」
  • 電廠煙囪口吐白煙,是在排放汙染物嗎?
    有一次打車去單位,司機大哥一看我的車程終點是火電廠,直接打開了他憂國憂民的話匣子,拋出來一連串的問號:「你看你們廠子那白煙汙染多厲害,國家怎麼就不整治一下你們這種汙染大戶?這煙汙染了我們多少人呼吸的空氣,你們這種電廠什麼時候能關門?」說實話在入行之前,只要路過火電廠這樣大白天明目張胆排放廢氣的企業,我一定會獻上我的「清新口氣」,向他們「口吐蓮花」。
  • 煙囪不斷冒白煙 不強制白色煙羽治理真的可行嗎?
    導讀:近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發布,其中話題較多的當屬「不強制要求電廠白色煙羽治理」。白色煙羽是什麼?在很多政策中提到的煙氣脫白是治理白色煙羽的一種方式嗎?一些帶有藍色、黃色等煙氣的也是白色煙羽嗎?
  • 北方出現空氣汙染過程 多城市啟動重汙染預警
    中國北方出現空氣汙染過程 多城市啟動重汙染預警中新社北京11月11日電 (記者 阮煜琳)根據最新預報結果,11日開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將出現兩次汙染過程,河北省中南部、河南省所有城市已經啟動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
  • 北京首發空氣重汙染黃色預警 3小時PM2.5翻兩番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新京報訊 昨日12時,北京市空氣重汙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啟動空氣重汙染黃色預警,這是自去年10月《北京市空氣重汙染應急預案(試行)》發布以來,首次啟動該級別預警。昨日18時,中國氣象局和環保部首次聯合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汙染天氣預報,預計北京等周邊地區重汙染天氣27日才趨於結束。
  • 看著怕怕:煙囪裡冒的「白煙」到底是啥?
    路過工廠,看到白色的煙柱從煙囪中飄出來——普通人可能會覺得他們看到了嚴重的汙染問題。事實有可能是,但也有可能不是。雖然黑煙通常而言都代表著汙染,但有些白煙是無害的,另一些時候有汙染卻完全看不見。
  • 廠裡大煙囪冒的白煙到底是什麼?有沒有危害?
    北極星大氣網訊:廠裡大煙囪總是冒著煙,白煙、黑煙、黃煙、「火煙」、無煙等等。很多人認為白煙是水蒸氣,沒有汙染;另一部分則認為白煙也是汙染,避之而不及。到底怎麼回事?廠冒的白煙到底有沒有汙染呢?光靠專家嘴皮子講解,可是不可信的!東北大學孫中強教授團隊針對鋼廠白氣,歷時四年找到了答案和解決方法!
  • 重汙染預警來襲,車載空氣淨化設備推薦
    【ZOL汽車電子】近日,北京發布了空氣重汙染橙色預警,1月13日至15日將有空氣重汙染,提醒廣大市民做好健康防護。我們應該怎麼防護呢? 出門戴好防霧霾口罩,家裡打開除霧霾空氣淨化器,那我們的車上應該怎麼辦?購置並更換除霧霾空調濾芯或者購置車載空氣淨化器,都是不錯的防霾除霾利器。
  • 煙囪裡冒得白煙、黑煙、黃煙、彩煙到底是什麼鬼?有何危害?
    現在工廠冒的煙大致分為以下幾類:白煙、黑煙、黃煙、「火煙」、無煙。那麼這幾種煙到底都是怎麼回事呢?都會汙染環境嗎?現在工廠冒的煙大致分為以下幾類:白煙、黑煙、黃煙、「火煙」、無煙。那麼這幾種煙到底都是怎麼回事呢?都會汙染環境嗎?
  • 空氣重汙染來襲 北京今啟動黃色預警
    空氣重汙染來襲 北京今啟動黃色預警  今日為四級中度汙染,明日達五級重度,15日轉為良至輕度,16日改善至一級優劉文華(內蒙古分社)/中新社/視覺中國  今起三天,京津冀迎新一輪中至重度汙染過程。個別城市可能出現短時嚴重汙染,PM2.5小時濃度峰值可能達到250微克/立方米以上。16至18日,受持續強冷空氣影響,擴散條件有利,京津冀區域大部以優良為主。  北京將於11月13日8時啟動空氣重汙染黃色預警。
  • 西安空氣品質良好,為啥還是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
    25日至30日,汙染物持續累積,局部空氣品質可達到中到重度汙染。為保護公眾健康,降低大氣汙染強度,縮短重汙染時長,11月25日上午,西安市發布了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信息,從 11月25日13時起啟動重汙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
  • 漲知識|空氣品質預報、重汙染預警和天氣預報操作有啥不同?
    原因是臨時發布的空氣重汙染預警。市環保局在調研中被該學生「怒懟」:空氣汙染預警你們不能提早一點發布嗎?她希望「空氣汙染預警能夠像天氣預報一樣,預測未來7天。那麼,空氣品質預報、重汙染預警和天氣預報在操作上有何不同?空氣汙染預警最早能提前幾天?準確性多高?
  • 煙囪裡冒的都是什麼東西?
    (莘莘深/編譯)路過工廠,看到白色的煙柱從煙囪中飄出來——普通人可能會覺得他們看到了嚴重的汙染問題。事實有可能是,但也有可能不是。雖然黑煙通常而言都代表著汙染,但有些白煙是無害的,另一些時候有汙染卻完全看不見。
  • 西安市對「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公開徵求意見 重汙染天氣預警擬分...
    近日,西安市對《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2019年修訂稿)》進行了修訂,並形成《西安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2020年修訂稿)》(徵求意見稿),對預警進行分級,並對預警級別的調整與解除、3個等級的應急響應措施進行了詳細規定。
  • 紅色預警沒必要?北京環保局:使汙染降低一個等級
    據《京華時報》12月11日報導,昨天(10日),北京市環保局公布了此次空氣重汙染預警措施初步效果評估。在此次汙染過程中,北京首次啟動了重汙染紅色預警。評估顯示,重汙染預警減排措施將日平均汙染水平降低了一個等級,由6級嚴重汙染壓低至5級重度汙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