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室外導航格局已基本固定,室內導航成為了下一塊必爭之地。隨著室內導航技術的發展,基於WiFi和iBeacon的導航精度已經可以達到亞米級,加上現在商場WiFi的高普及率,硬體成本可以大幅降低,但從商場、用戶的角度來考慮,室內定位技術如何和現有的商業生態結合,給用戶帶來最大的便利,目前仍沒有一套成熟的解決辦法,這或許也是掌握了技術的科技巨頭沒有急於佔領室內導航市場的一個原因。
作為國內較早推出室內導航技術C端產品的創業團隊「智慧圖」來說,其C端產品「尋鹿」走的是通過線上導航App結合線下互動營銷活動的模式,從趣味性和實用性入手,希望提升用戶的室內購物體驗,實現室內定位技術商業化落地。
「尋鹿」的主要功能為室內導航,即幫助用戶「找路」。新版「尋鹿」(iOS / Android)則上線了「尋寶功能」,在營銷活動期間,用戶可在商場內搜索附近的「寶物」,按導航提示行走到某個特定位置,領取線上優惠券或禮品券,再到指定商店進行消費。這種模式在國外已有類似參照,美國老牌零售商梅西百貨也曾在其多個旗艦商店通過部署蘋果iBeacon來提供商場地圖導航,推送優惠券等服務。
在智慧圖CTO徐連明看來,室內定位技術實現商業化最大的突破口在於O2O,和營銷活動結合是一種很好的落地方式。智慧圖希望通過趣味化、社交化的遊戲體驗,實現線上和線下互相引流,形成O2O閉環。但營銷活動過後,難免面臨用戶快速流失的問題,未來智慧圖希望通過將「尋寶」功能和停車、購買飲料等高頻行為結合起來,提高用戶使用頻率,增加用戶粘性。
"尋鹿"作為服務於C端的產品,商場的前期硬體鋪設的費用由智慧圖自己承擔,平均每個商場的鋪設費用高達40萬~50萬元人民幣。但徐連明覺得高昂的硬體成本背後,是室內O2O的流量出入口,硬體即入口的概念已經為大家熟知,電視機可以免費,冰箱可以免費,室內定位設備當然也可以免費,通過硬體加服務的模式,在用戶使用習慣和市場被培育起來之後,架設在其之上的「尋鹿」系導航應用將有更大想像空間。
[36氪原創文章,作者: icecut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