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西湖大學是一艘乘風破浪的航船
黨委要做的就是舉旗定向
記者 潘傑
本報訊 昨天,西湖大學黨委正式成立。
杭州市委決定,董清源任西湖大學黨委書記、孫幼幼任西湖大學黨委副書記。此外,杭州市委教育工委決定,楊文鑄任西湖大學紀委書記。
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張仲燦出席西湖大學全體黨員和教職工代表大會並講話,校長施一公和書記董清源分別表態。
勇立潮頭把方向
定位辦學治校的政治核心
教育部在同意設立西湖大學的復函中明確:學校要切實加強黨的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突出公益辦學導向。
加強黨的領導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必然選擇。
校長施一公認為,西湖大學追求的是中國特色與世界一流:「一味照搬西方經驗,是無法辦好中國的大學的,必須遵循中國的實際國情。」
西湖大學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校董會是最高決策機構,在校園規劃、資金籌措、對外聯絡、人才培養、科學合作等方面發揮主導作用。
黨委、董事會、校長三者之間的關係,可以用成語「同舟共濟」來形容。
杭州市委對西湖大學黨委的定位也非常明確,隸屬於市委教育工委,是西湖大學辦學治校的政治核心。同時,要維護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大力支持西湖大學董事會和校長依法依章行使職權、開展工作。
這實際上捋順了三者的定位與分工,各司其職又密切合作。
作為政治核心,黨委將發揮政治引領、思想引領,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和黨對學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話語權的重要作用。具體來說,就是宣傳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確保依法規範辦學;守牢意識形態陣地,激濁而揚清;引導人才和知識分子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增強認同感。
如何加強黨的領導及確保辦學方向正確是一個全新課題。作為管理體制探索的第一步,黨委和董事會實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近日舉行的西湖大學第一次校董會上,董清源當選創校校董會成員,參與學校重大事項的決策與研究。
傾力當好服務員
凝聚師生員工加快學校發展
2017年3月,作為西湖大學前身的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就已成立黨組織,時任黨組織書記就是昨天履新紀委書記的楊文鑄。
如今,西湖大學已有正式黨員31名,具備較好的組織基礎。
對於西湖大學黨委而言,既要當好政治思想建設上的優秀舵手,還要在服務師生員工上當好出色的服務者。
通過靈活多樣的組織形式,把學校的黨員凝聚在一起;把學校黨內政治生活開展好,探索在教學工作、科學研究和社會生活中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像培養科研人才一樣培養黨建人才,成為能為黨委分憂、為學校辦好事、為師生辦實事的「帶頭人」。
根據《西湖大學章程》,黨委領導學校工會、共青團、學生會等群眾組織,支持學校建設與發展,及時向上級黨組織和政府職能部門反映學校的合理要求,幫助解決影響學校改革發展穩定的突出問題。
這就要長袖善舞,以細緻入微的思想政治工作、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建設來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進感情,推動形成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
上接「天線」還要下接「地氣」,關心和維護師生們的正當權益,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激發主人翁意識和工作熱情。董清源表態時說:「大家在科研、生活中有什麼困惑,都歡迎隨時找我溝通。」
西湖大學黨委參與學校改革發展穩定和事關師生員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決策,也是當好服務者的具體表現之一。
在各類人才選拔、培養和管理工作,在教職工考評、職稱評聘等方面都將提出意見建議,不當看客當主人,調動師生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另據了解,西湖高等研究院迄今已累計引進高水平學術人才48名(籤約37名),培育國家「千人計劃」專家7名、省「千人計劃」專家6名、市「521」計劃專家5名,高端人才集聚和培養效果明顯。
在成立西湖大學黨委基礎上,杭州市委市政府、市直單位和屬地部門將在加強學校黨的建設、引進培育高端人才、屬地配套建設等方面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統籌推進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教育國際化等各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