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否從閃電中捕獲電能

2020-12-04 小木說世界

可以說地球上每天無時不刻的都在發生著電閃交加的自然現象,閃電他會放出耀眼的光芒,同時也會釋放出巨大的能力與熱量,一道閃電可以把周圍的空氣瞬間加熱到2.7萬度,這相當於太陽表面溫度的5倍,可想而知其溫度有多高,巨大的熱量使得空氣以相當快的速度膨脹和振動,因此發出了震耳欲聾的轟轟雷聲。

據統計,全球各地每年出現的閃電次數高達13-14億之間,每道閃電釋放出的能量約為10億焦耳,這相當於280千瓦時的電量,如此強大的電量會讓一盞30瓦的燈泡亮上一年。因此大概我們得知,全球閃電加起來一年的總功率能產生的能量高達140億億焦耳。不過,更多的閃電只是出現在雲層中,這部分佔比可達四分之三,僅有那麼四分之一的閃電能夠達到地面,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我們可以成功捕獲到到達地面上所有閃電,所得到的電量大約在980億千瓦時,在我們人類目前生活的條件下相比,人類目前全年使用的總電量大約為30萬億千萬時,可以看出閃電最多只能提供給我們的電量僅有0.3%,而且考慮到閃電的出現都是隨機的,他不會一直在某一個地方反覆出現,想要捕獲全球的閃電可想而知是非常非常的困難,而且每一次的功率也不是穩定的,忽高忽低,難以捉摸,所以我們可以確定,想要利用閃電來充能是相當困難且繁瑣的,以我們人類目前的科學技術還是難以實現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不從閃電中捕獲電能?
    從閃電中捕獲電能的想法確實腦洞夠大,但之所以人類一直以來沒有建造起「閃電發電站」,是因為這麼做實際是不可行的。閃電的能量釋放非常巨大,一道閃電可以把周圍的空氣加熱到2.7萬度,相當於太陽表面溫度的5倍。
  • 地球上每天都在打雷,我們人類能從閃電中,獲取電能嗎?
    地球上每天都在打雷,我們人類能從閃電中,獲取電能嗎?打雷下雨這種事情可以說再常見不過了。根據科學家的統計,地球上每年大概要打雷14億次,平均每秒鐘都有40多道閃電劃破長空。那麼既然地球上的閃電現象這麼普遍存在,那麼我們人類能否利用打雷時的閃電,來獲取人類活動需要的電能呢?這樣一來豈不是又能多利用一種大自然的清潔能源?這樣的想法確實足夠大膽,然而基本上也只能停留在設想的階段。雖然地球上的閃電幾乎無時無刻不在落下,但人類想要利用閃電,目前以現有的科技水平來看,還是個天方夜譚,完全不可能實現。
  • 如果把全部閃電轉化為電能,一年能發多少度電,能供人類使用幾天
    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曾經做過收集閃電的實驗,雷雨天時將一把銅鑰匙系在風箏末端,並將風箏升入雷雲層中,當閃電出現時,再利用風箏進行傳導,將閃電收集到萊頓瓶中。但實際上,自然界一年產生的14億次雷擊中,只有25%能夠達到地面,被稱為地面閃電,剩下的75%都是在雲層內部和雲層之間發生的,根本沒辦法利用。
  • 漲知識丨閃電能用來發電嗎?
    經歷了兩年多的投稿經歷,小編已然文思枯竭,每次看到交稿排序表,心情猶如五雷轟頂,就像是上了斬妖臺的孫猴子,面前站了雷公電母一個勁的噼裡啪啦…說到這裡,小編突然想到:我們現在使用水力發電、風力發電,把大自然的能量轉換成電能,中間可有能量損耗不少的轉換過程
  • 為何閃電電不死人?特斯拉如何利用閃電?誰在控制閃電?閃電真相
    科學家計算過,地球上每天大約會產生860萬次閃電。只要捕獲一個閃電的電能,就足夠一個家庭使用50天。到現在,我們根本沒有合適的技術來存儲閃電這種瞬間能量。同時,我們也無法預測閃電會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準時出現。250多年前,班傑明·富蘭克林在雷雨天放風箏,收集了第一瓶閃電,讓人類開始了解閃電,了解電力。100多年前,神一樣男人特斯拉匆匆來過我們的世界,告訴了一些我們聽不懂的話,還留下很多實用的發明。
  • 人類是否能利用閃電?一道閃電能產生多少度電?
    ,很早以前富蘭克林做的風箏實驗就證明了閃電和我們用的直流電是一樣的,他還嘗試把閃電存放在瓶子裡,從那以後就有人在設想能不能把閃電收集起來供人類使用,直到今天人類仍然沒有收集閃電供人類使用,為什麼?其次,閃電電壓太高難以轉換並且無法在短時間內儲存,也不能併到電網上,因為對電網衝擊太大。因此收集成本極高。 如果我們不計成本,那麼可以收集到多少電量呢?從純電荷角度考慮,每次閃電的能量平均只有50億焦耳,假設在傳輸過程中損失為零,這也僅僅不到1400千瓦時的能量,也就是一次閃電釋放的能量只有1400度電。
  • 宇宙奧秘:為何不能利用閃電發電?
    從純電荷角度考慮的話,每次閃電的能量平均只有50億焦耳,假設在傳輸和存儲過程中的損失為零,這也僅相當於不到1400千瓦時的能量。  全球一年的閃電次數約為14億次,其中只有約25%是地面閃電,其他大多數是雲內或雲間的閃電,無法利用。另外,假設可以百分之百利用所有閃電,而且在捕捉、傳輸和存儲過程中沒有任何損失,那麼一年收集的電能為4900億千瓦時。
  • 未來電能隨便用?科學家想出新方法從地球熱量中獲取電能
    近日,科學家解鎖獲取電能新技能!你可能真的想不到,這電能是從地球熱量中獲取的。籠統地說就是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手段,可以將多餘的紅外輻射和廢熱轉化為人類能夠使用的電能!在說這個新手段之前,我們先說說這些多餘的紅外輻射和廢熱是哪來的呢?其實,地球上有很多能量都被浪費了。絕大部分照射地球的陽光被地表、海洋和大氣所吸收。
  • 捕獲大海中的巨大能量
    捕獲大海中的巨大能量2017-12-04 18:56 來源: 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水能在轉換為電能的過程中不發生化學變化,不會排出有害物質,對空氣和水體本身不產生汙染,因此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當然,建造大型水電工程,對自然生態環境多少會有所影響,因此在水電開發的全過程,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得統籌兼顧。
  • 就決定是你了,閃電精靈
    閃電精靈(又名紅色精靈)是在雷暴上方地球大氣層中放電的地方。閃電精靈是地球大氣層中的高放電。它們與雷暴有關,但它們並非與向我們降雨的雲層相同。雷暴-實際上是地球上的所有天氣-都發生在稱為對流層的地球大氣層中,對流層從地球表面延伸到約4至12英裡(約6至19公裡)。閃電精靈-也稱為紅色精靈-發生在地球中層,最高可達天空50英裡(80公裡)。
  • 國際空間站發現「紅色精靈」,已捕獲約70個!常雷暴天出現
    而8月歐洲宇航局(ESA)又捕獲到了一個罕見的現象,也引發了大家的猜疑,甚至聯繫到了地外生命,科技產品等等,這是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不過根據歐洲宇航局(NASA)的描述來看,今年可能遇到的稍微多一點,並捕獲了約70個「紅色精靈」。
  • WiFi可提供電能,那反過來行嗎
    據報導,在該項研究中,當矽整流二極體天線接觸到約150微瓦的WiFi信號時,會產生約40微瓦的電量。  那麼,WiFi信號是如何被轉化為電能的?電能也可以被轉化為WiFi信號嗎?通訊信號與能源之間可否實現直接轉化?
  • 2020年已捕獲約70個,地球上空紅色精靈頻現,類似水母
    而8月歐洲宇航局(ESA)又捕獲到了一個罕見的現象,也引發了大家的猜疑,甚至聯繫到了地外生命,科技產品等等,這是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當閃電朝向地面擊中時,它傾向於釋放正電能,而正電能需要通過天空中其他位置的相等且相反電荷的能量來平衡,所以這樣就形成碰撞模式。根據科學家赫梅爾表示,當風暴越猛烈,產生的雷電越多,產生「紅色精靈」的可能性就越大,這是遵循的是一個原理。
  • 2020年已捕獲約70個,地球上空紅色精靈頻現,類似水母
    而8月歐洲宇航局(ESA)又捕獲到了一個罕見的現象,也引發了大家的猜疑,甚至聯繫到了地外生命,科技產品等等,這是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不過根據歐洲宇航局(NASA)的描述來看,今年可能遇到的稍微多一點,並捕獲了約70個「紅色精靈」。 所以這也說明了今年的大氣條件比較特殊意義,這麼難遇到的現象都能夠遇到,並且是地球上空頻繁出現。該現象不少人也將其稱之為「水母」,從圖像也可以看到類似於「紅色水母」,紅色的垂直光柱,卷鬚向下彎曲,所以也有人稱為「胡蘿蔔精靈」。
  • 壯觀無比:水母精靈漂浮空中,美麗的紅色閃電
    據雅虎新聞網近日報導,如果在暴風雨時抬頭,在天空中看到有一個紅色的水母,不要擔心,你並沒有產生幻覺。這美麗的水母是由無數的紅色閃電構成,並被稱為「紅色精靈」。根據歐洲太空總署(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解釋道,這些閃電在50到80公裡的高空形成,在強大的電流脈衝作用下,發出耀眼的紅色,並向宇宙蔓延伸展。紅色「水母精靈」是一種極為罕見的自然現象,持續時間可能僅僅一秒,並在地面上很難觀測到藏在風暴雲層後面的閃電。
  • 都說水能導電,為什麼閃電打在海裡不會把海水裡的魚都電暈?
    眾所周知,我們生活中經常看到的水是能夠導電的,平常我們在洗完澡或者洗完頭的時候 ,用溼溼的手去碰插頭的話,經常一不留神就會觸電,因水導電而發生事故的事件也時有發生,比如前幾個月佛山、肇慶等一些降水量大的地區就發生了多起雨水導電致人死亡的事件也是讓人堪憂。既然誰能夠導電,為什麼我們在雷雨天氣看到的閃電打在海裡為什麼不會把海水裡的魚都電暈?
  • 金星上有閃電?神秘閃光或將解開謎題
    對於濃雲瀰漫的金星,「我們預料那裡也有閃電」,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行星地質學家、金星探測分析小組的副組長Noam Izenberg說。「曉」號探測器所看到的閃光,是日本北海道大學的行星科學家Yukihiro Takahashi在今年的美國地球物理學會年會上披露的。其團隊推測,這要麼是一次強勁的雷擊,能量約為地球上閃電的約10倍,要麼是一顆大隕石在金星的大氣層中發生了爆炸。
  • 一道閃電是多少度電?
    ,平均每次閃電的能量約為50億焦耳,不考慮傳輸和存儲過程中損失的話,這也就相當於1400度電。 聽起來好像也還行,不過我們得看看總量。有人統計,全球一年的閃電次數大概是14億次,其中只有約25%是地面閃電,其他大多數是雲內或雲間的閃電,無法利用,說白了就是太高抓不到。理想狀態下,一年收集的電能為4900億度。 是個什麼概念呢?
  • 最長閃電破紀錄!一道閃電究竟有多少度電?
    閃電供能:現實遠不如理想豐滿閃電的威力似乎十分巨大,讓人類和動物們避之不及。我們經常會看見樹木或動物被閃電燒焦或擊中死亡的新聞。儘管單次閃電能量小,但如果閃電總量很大呢?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有近14億次閃電發生,但它們分布於世界各地,平均每年每平方公裡閃電超過200次的情況已經是比較少見了,並且其中僅有25%的閃電轟擊大地,其他閃電直接在雲層中釋放。
  • 閃電是怎麼形成的,打雷又是怎麼回事?
    閃電現象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有看見閃電,聽到雷聲,這個是怎麼回事呢?為了知道這個原理,我們需要先了解兩個現象。電荷分布在導體外表面,且大部分電荷會聚集在導體尖端部位電荷分布 了解了上述兩個現象,我們可以說說閃電和打雷具體是怎麼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