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變壓器線圈五種繞線方法

2021-01-09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解析變壓器線圈五種繞線方法

工程師之餘 發表於 2018-10-31 18:39:33

關於變壓器線圈,以字面上的理解就是變壓器上的一個線圈,實際也確實如此。因為在變壓器當中就需要該線圈才能夠完成正常的運轉。變壓器一般分為兩種類別,一種是互感變壓器,另一種是自耦變壓器。 交流電流流過初級線圈,產生變化的磁場,次級線圈在變化的磁場中感應出交流電流。 初級繞組與次級繞組的比率決定了變壓器比。 在整個過程中,線圈將電能轉換為磁能,然後轉換為電能並改變電壓和電流的大小。所以,變壓器線圈也是我們需要注意的細節,下面則來介紹幾種變壓器線圈的繞線方法。

變壓器線圈大致有五種繞線方法:

(1)一層密繞:布線只佔一層,緊密的線與線間沒有空隙。整齊的繞線。

(2)均等繞:在繞線範圍內以相等的間隔進行繞線;間隔誤差在20%以內可以允許。

(3)多層密繞:在一個繞組一層無法繞完,必須繞至第二層或二層以上,此繞法分為三種情況:

a、任意繞:在一定程度上整齊排列,達到最上層時,布線已零亂,呈凹凸不平狀況,這是繞線中最粗略的繞線方法 。

b、整列密繞:幾乎所有的布線都整齊排列,但有若干的布線零亂(約佔全體30%,圈數少的約佔5%REF)。

c、完全整列密繞:繞線至最上層也不零亂,繞線很整齊的排列著,這是繞線中最難的繞線方法。

(4) 定位繞線:布線指定在固定的位置,一般分五種情況 :

a、密繞指定點繞線;

b、均勻疏繞指定點繞線;

c、密繞指定側繞線(出線側);

d、密中繞;

e、密繞指定側繞線(相對側)。

(5)並繞:兩根以上的WIRE同時平行的繞同一組線,各自平行的繞,不可交叉。此繞法大致可分為四種情況:

a、同組並繞;

b、不同組並繞;

c、多組並繞;

d、不同組或同組雙並繞。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高考易錯點:變壓器線圈的繞線問題,會做了就不丟分
    變壓器線圈的繞線問題一直使學生感到頭疼,問題的根源還在於學生沒有形成解決問題時的分析意識,一看到複雜的線圈組合就開始懵圈。其實,只要根據線圈中的電流方向是否一致或是相反,即可判斷出線圈的連接方式。以e、h為輸出端D. b與c相連,以a、d為輸入端;e與g相連、f與h相連為輸出端解析:A. a與c相連,b與d相連作為輸入端;——此種連接方式是雙線繞法、並聯,相當於原線圈變粗了,匝數仍為n1。
  • 2018深圳國際線圈工業、繞線設備及電子變壓器展覽會
    2018深圳國際線圈工業、繞線設備及電子變壓器展覽會 北極星電力會展網 來源:北極星電力會展網 2017-12-29 02:07:24
  • 升壓變壓器線圈繞法介紹與計算
    升壓變壓器的低壓線圈應該比高壓線圈粗。才能承載相對應電流。輸出電壓的線圈數比輸入的線圈數多。才能實現升壓。升壓比按倆線圈數比的倍率算。一臺合格的變壓器要經過科學的計算。升壓比要精確計算。多大的矽鋼片鐵芯配多粗的主副線圈。都是定的。
  • 網絡變壓器的線間電容(CWW)及網絡變壓器線圈分布電容(CD)
    華強盛電子導讀:本文詳述了網絡變壓器的線間電容(CWW)及網絡變壓器線圈分布電容(CD)網絡變壓器匝間電容(CWW)及網絡變壓器線圈分布電容(CD)一,網絡變壓器線間電容及網絡變壓器線圈分布電容(CD)定義 網絡變壓器是由繞在磁環上的線圈組成的,這樣的線圈主要是個電感。
  • 邀請函丨2020深圳國際線圈工業、電源電子變壓器及繞線設備展覽會
    邀請函丨2020深圳國際線圈工業、電源電子變壓器及繞線設備展覽會
  • 【編繩視頻】線圈長繞線的方法—好簡單啊!
    有好幾個美女追問了我長繞線的方法。
  • 線圈燒毀原因與繞線圈方法
    一、線圈燒毀的原因:壓縮機線圈燒機的原因總結可以分為:負載,電源、電機絕緣、缺相等。原因:一般是由於電源缺相(一相未供電或供電電壓不足)或線路中接觸器接觸點未閉合,導線連接點斷開,鬆動或接觸位氧化等原因造成。特徵:繞組中有一相或兩相全部變黑,線圈損壞對稱,有規則為缺相。
  • 淺談變壓器線圈
    因為它基本決定了變壓器的容量、電壓、電流和使用條件。 線圈形式主要是根據線圈的電壓等級和容量的大小來進行選擇,同時還要重點考慮電氣強度、耐熱強度、機械強度、散熱面積和製造工藝的可能性等,以保證製造或修理後的變壓器可靠的運行。一般對電壓低而電流大的線圈,常用多根並聯繞製成螺旋式線圈,而對於電壓等級較高、電流較小,且在縱絕緣上還有其特殊要求的常可繞製成連續式、糾結式。
  • 詳細介紹變壓器線圈的同名端和異名端
    2.2磁棒繞線法:為了使得這個問題明了,我們採用磁棒繞線法分析問題,如下圖是在一根磁棒上繞制兩個線圈,電流i1和i2分別從兩個線圈的繞線端流入,利用"右手螺旋定則"兩個線圈的磁通在磁棒中如圖中"藍色"和"紅色"表示的路徑方向,這裡我們並沒有考慮感應磁場的問題,只是為了說明,何為同名端;(1)同名端:即"源電流或外供電源電流"從不同線圈流入的結果總是起到加強源磁場的作用
  • 2019深圳國際繞線設備、電子變壓器及絕緣材料展覽會
    2019深圳國際繞線設備、電子變壓器及絕緣材料展覽會 舉辦時間:2019-05-08 ~ 2019-05-10 舉辦地區:廣東
  • 空心線圈繞線機使用範圍是怎樣的?線圈匝數計算方法是什麼?
    空心線圈繞線機是把線狀的物體纏繞到特定工件上的機械。凡電器產品大多需要用漆包銅線(簡稱漆包線)繞製成電感線圈,此時需要用到繞線機。使用範圍:凡是電器產品大多需要用漆包銅線(簡稱漆包線)繞製成電感線圈,可以使用繞線機完成這一道或多道加工。
  • 特斯拉線圈的原理及製作方法
    目前,大家基本上討論了兩種方法:1、變壓器,或者調壓器,升壓之後,產生更高電壓和更高電流的電源來破壞電容。2、利用特斯拉線圈、馬克思發生器等方法來實現高壓。那麼我們來看:特斯拉線圈的原理及製作方法以下內容(來源網絡)美國的特斯拉線圈的愛好者所製作的各種各樣的特斯拉線圈,效果真的很絢目!
  • 環形變壓器繞圈的繞制方法及注意事項
    取和原線徑相近的優質高強度漆包線,雙線並繞在「工」字形線梭上,圈數滿足要求後剪下。   3、一層線圈繞好後,刷上一層絕緣漆(有利於線匝定位及絕緣),並用玻璃紙包上一層,再繞第二層線圈。      4、將兩線圈的頭尾相接使其串聯,另兩根線頭用軟皮線焊接引出,並做好絕緣。   在初級統組上加一層層間絕緣紙後,再繞次級繞組,繞制方法與初級繞組繞法類同。
  • 電感變壓器漆包線快速去漆的三種方法盤點
    打開APP 電感變壓器漆包線快速去漆的三種方法盤點 發表於 2018-12-21 14:12:32 電感變壓器如何快速的去漆呢
  • 巧繞變壓器打造高頻逆變電源
    然而,第二種方法導線的表面積大得多(第一種方法導線的表面積為:單股導線截面周長×股數×繞組總長度=2.5×3.14×1×L=7.85L,第二種方法導線的表面積為:單股導線截面周長×股數×繞組總長度=0.41×3.14×38×L=48.92L,後者是前者的48.92L/7.85L=6.2倍),導線有效使用率更高,電流更通暢,並且因為細導線較柔軟,更好繞制。次級75T高壓繞組用3~5根並繞即可。
  • 特斯拉線圈製作系列(一),12V簡易特斯拉線圈製作
    在本文中,主要為大家講解12V簡易特斯拉線圈製作方法。希望通過本文,對大家的特斯拉線圈製作的學習可提供一定程度的幫助。特斯拉線圈又叫泰斯拉線圈,因為這是從「Tesla」這個英文名直接音譯過來的。特斯拉線圈是由一個感應圈、變壓器、打火器、兩個大電容器和一個初級線圈僅幾圈的互感器組成。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下相關內容吧。
  • 無線充電線圈繞制的方法
    打開APP 無線充電線圈繞制的方法 發表於 2017-11-01 10:12:24 測得與電容構成的並聯諧振迴路的空芯耦合線圈的線徑為O.5 mm,直徑為7 cm,電感為47 uH,載波頻率為2 MHz。依據並聯諧振公式得匹配電容C約為140 pF。因此。發射部門選用2MHz有源晶振發生與諧振頻率接近的動力載波頻率。   高頻變壓器是功課頻率超越中頻(10kHz)的電源變壓器。
  • 變壓器設計方法與技巧 教你設計最佳性能變壓器
    例如,一隻35W的電源變壓器,根據理論計算(中矽鋼片8500高斯)每伏匝數為7.2匝,而實際每伏只需6匝就可以了,且這樣繞制的變壓器空載電流在26mA左右。筆者和同行在解剖過日本生產的家用電器上的電源變壓器時發現。他們生產的變壓器每伏匝數比我們國產的變壓器線圈匝數要少得多,同樣35W的電源變壓器每伏匝數只有4.8匝,空載電流45mA左右。通過適當減少匝數。
  • 高頻開關電源電源變壓器的簡析,三大組成要素磁芯,骨架,線圈
    變壓器的磁芯磁導率高,同樣的感量,需要的繞圈數的就小,相當於線圈銅阻損耗就小。但是另外一方面,磁導率高了,很小的電流,就能得到很大的磁感應強度B,容易達到磁芯的Bmax,使得磁芯飽和。B.飽和磁感應強度Bmax,就是磁感應強度不會隨著外加磁場強度的增大而無限增大,它有一個最大值,就是Bmax。高頻變壓器中外加磁場就是線圈電流產生的。
  • 特斯拉線圈製作系列(二),小型特斯拉線圈製作方法
    特斯拉線圈(Tesla Coil)是一種使用共振原理運作的變壓器(共振變壓器),由美籍塞爾維亞裔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在1891年發明,主要用來生產超高電壓但低電流、高頻率的交流電力。特斯拉線圈由兩組(有時用三組)耦合的共振電路組成。特斯拉線圈難以界定,尼古拉·特斯拉試行了大量的各種線圈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