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撰寫SCI的Discussion-護理SCI寫作

2021-01-11 尚輯SCI論文編輯

今天為大家帶來護理SCI討論部分的撰寫。

眾所周知,一篇論文的結果是重點,討論則是讓結果綻放光芒的重中之重,有理有據的討論能夠吸引讀者(和審稿人)的目光。然而,筆者發現,很多人一到討論部分就覺得沒什麼可寫,或者很容易重複結果的部分,要麼就是寫出了討論但是卻很淺顯單薄缺乏厚度。

那麼今天,小編將以具體的文章為例,和大家一起學習如何撰寫科學嚴謹的討論部分,請看下面這篇2018年5月發表的「Emotional distress in haemophilia: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presenc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ymptoms among adults」影響因素調查。

通常我們在撰寫討論部分時,主要闡述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概括本研究的關鍵發現;解釋關鍵發現;分析出現這個現象的原因;同其他研究對比,佐證結果的合理性;研究結果的意義;臨床啟示;研究局限性以及未來的研究方向或啟示。

具體如下圖所示,我們論文前半部分應該是呈現倒梯形(由大到小),而後半部分呈現正梯形(由小及大)。

今天我們主要探討的是討論部分的撰寫,因此我們現在結合具體文章的討論部分學習如何由小及大地對論文結果進行討論。

從上面討論部分的開篇我們可以看出,首先作者首先點名了本研究的目的,其次點名本研究的highlight(亮點部分),然後點明本研究是第一個研究xxx的文章(也是吸引審稿人注意的點,但是要注意「第一」和「首先發現」要慎用,一定要確保沒有一樣的研究才可以撰寫)。在描述完本研究的目的和發現後,就進入重要的引證階段。

我們可以看到文中,作者描述完本研究所用的量表後就開始引證文獻,而且「Most studies in haemophilia field report...」這一段引證用了一般現在時。

So,怎麼撰寫討論?

從上述文字我們可以總結,一般引用文獻都是按照這個模式:

①用一句話寫出本研究的發現;

②和先前相關或類似的研究一致還是不一致;

③若是一致,就接著寫這個「發現」對護理的意義;

④若是不一致就去對比一下引用文獻和本研究哪些因素可能會造成結果的不同,是否需要未來更多的研究去補充這個結果的解釋;

⑤最後再進行一個總結;

⑥上述五個步驟針對研究想要探討的點進行逐一論述。

雖然上述6步看上去簡單,但是在實際撰寫過程中卻很難順利完成。

這裡給大家點出幾點難點:其一也是最關鍵的部分就是,很多人得出結果後,可能有些結果並不好,於是無從下手提煉觀點,還有一個就是,找不到能夠佐證自己觀點的文獻。

l 精看文獻,以往大家對於英文文獻可能閱讀一篇就要花費很長時間,這裡說的精看文獻並非是指對一篇文獻從到尾地看,也不要求每個單詞都認得,而是說對平常接觸到的英文文獻的討論部分做一個思維導圖或者大綱提煉,這一步主要是幫助大家累積寫作邏輯和思路,看一下其他學者是如何分析結果,總結觀點的。特別是有些文章的結果並沒有那麼理想的時候,這些文章的討論撰寫就更值得學習。

l 其二就是善於記筆記,但是很多人又問了,筆記是有記,可是記著記著就忘記自己記了什麼,或者根本找不到自己記錄的東西了。這時候有些筆記軟體就可以很好地幫助到大家,電子筆記的好處就在於搜索功能(當然,也不是要放棄紙質筆記,這兩種類型各有各的優點),同時記筆記的同時也要有意識地按照觀點進行分類。

l 最後一個就是滾雪球式的文獻檢索,通常我們在撰寫introduction的時候會引用很多相關的文獻,那麼從這些文獻中去看它們的參考文獻,也許會有新的發現哦!

最後,我們到了討論部分的最後一段,這一段對討論進行一個高度概括,描述了本研究的「這些結論展示了xxx」以及本研究的作用和對本領域的拓展幫助。

關於護理SCI寫作系列到此就告一段落,大家如果還有其他疑問可以評論提問和私信留言哦!

相關焦點

  • 發表sci論文有哪些規定
    與國際學術交流,證明自己的學術研究能力水準,很多人把目光放在了發表sci論文上。sci論文發表是有難度上,若你寫的論文達不到一定的水準,或者滿足不了發文的規定,哪怕是投稿也是被拒稿。那麼,發表sci論文有哪些規定?
  • 當你的SCI遇到這些難題也別慌張
    當你不知道SCI寫什麼的時候,當你對怎麼寫SCI無從下手的時候,當你想寫作SCI的時候,該怎麼辦呢?如果這些問題一樣困擾著你的話,那麼請認真閱讀下文的內容。當你不知道SCI寫什麼的時候,那麼唯一能做的事情便是查閱文獻,從文獻中確定適當的選題。
  • sci出版周期
    sci收錄的期刊,在刊登投稿的文章後,通常要印刷出版。而一篇文章從投稿sci期刊到印刷出版,需要時間,這個時間我們稱之為出版周期。關於sci出版周期,並不是統一的,因期刊不同而異。首先,sci期刊不同,刊期也有不同。比如月刊,是一個月出版一次的,季刊,是一個季度出版一次的。
  • sci期刊如何選擇
    投稿發表sci論文,可選擇的sci期刊範圍比較廣。不同的論文,不同的目的,選擇sci期刊的標準是不同的,一旦選錯,很難成功發表,或者發表了不被認可。可見,期刊選擇很重要。那麼,sci期刊如何選擇?首先,確定自身對sci期刊的需求發表的sci論文,可能是用來評職稱、畢業、展示科研成果,也可能是其他。不同的目的,面對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評職稱發表sci論文,sci期刊要達到職稱單位認可的標準,比如幾區、影響因子。作者在選擇sci期刊前,需要確認這些標準是什麼,從而圈定自己可選擇sci期刊的範圍。
  • 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英輯學術
    sci論文的發表的,但即便是這些人員對sci論文發表也是存在一定畏懼心理的,更別說大多數普通作者了。  sci對全球的自然科學刊物進行考察,凡影響因子大於某一臨界值的刊物,則可以進入sci系統.進入sci系統的刊物分為兩類,即內圈和外圈,前者的影響因子高於後者,前者稱為sci刊物,後者稱為scisearch刊物.sci刊物還分為影響因子高區(大於)/中區(在和之間)和低區(小於)3類. 衡量期刊特性的,除了影響因子外,還有及時指數(Immediacy Index)和被引用半衰期(Cited Half Life).
  • sci幾區怎麼劃分
    sci幾區怎麼劃分?sci期刊是分區的,總共劃分了四個區,分別是一區、二區、三區和四區。但劃分分區的方法,分為了jcr分區和中科院分區,採用了不同的標準,具體怎麼劃分的,會在本文詳細介紹。首先,sci幾區按jcr劃分jcr分區根據影響因子(IF值),某一個學科的所有期刊都按照上一年的影響因子降序排列,然後平均4等分(各25%),分別是Q1,Q2,Q3,Q4。
  • sci論文的Cover Letter是什麼,包含哪些內容
    向sci期刊投稿論文發表,就必須寫Cover Letter。作為作者不明白Cover Letter代表的含義,就不能準確入手,正確撰寫。那麼,sci論文的Cover Letter是什麼,包含哪些內容?首先,sci論文的Cover Letter是什麼Cover Letter, 即投稿信,是論文投遞時,與論文一起發送給編輯的信件,其目的是讓編輯在閱讀你的論文之前,簡單了解你文章的基本情況。Cover letter是編輯對論文的第一印象,是初步評判你論文是否可以被期刊接收的重要依據。
  • 一篇sci論文可以有幾個第一作者
    sci論文在學術界很有地位,成為sci論文的作者,尤其是第一作者,是一項極大的榮譽。但查閱sci文獻後發現,第一作者人數並不一樣,反而讓我們很困惑,不知道安排幾個第一作者是好。那麼,一篇sci論文可以有幾個第一作者?
  • sci四區多少錢
    眾所周知,sci分了四個區,每個區的期刊影響力是有差異的。當sci期刊向作者收費時,往往會根據本期刊的影響力等實際情況來定價,影響力越大、地位越高,收費標準往往會越高。那麼,sci四區多少錢?發表sci期刊論文,要匹配目標sci期刊,期刊不同,花錢不同,有的作者不花錢,有的作者花錢,花錢多少上,沒有統一標準,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因而,在不確定是哪本sci四區期刊時,無法確定在該本期刊上發表sci論文要多少錢的。一般來說,需要花錢發表sci論文是萬元起步的。
  • sci論文有加急嗎
    發表sci論文需要一定的時間,但很多作者急需見刊甚至檢索的sci論文,若按照正常速度可能已經來不及,為了趕時間,希望能夠辦理加急。那麼,sci論文有加急嗎?這個要看sci期刊相關規定。發表sci論文,可選擇的期刊有很多,有的期刊,可以辦理加急,有的期刊不辦理。
  • sci編輯拒稿原因
    論文投稿sci期刊後,被編輯拒稿是難以避免的一種審稿結果。sci編輯拒稿,有一定的原因,而這些原因,是作者需要了解,並在以後投稿發sci過程中要避免的。關於sci編輯拒稿原因,很多很多,常見的主要是以下幾種情況。
  • 為什麼要發表sci論文,有多難
    sci論文是國際核心論文,隨著學術國際化的發展,發表sci論文成為一項常見的要求。但sci論文發表,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但依舊有那麼多人努力著、爭搶著要發表,肯定是有原因所在。那麼,為什麼要發表sci論文,有多難?
  • sci期刊投稿用哪種語言
    sci期刊,屬於國際期刊,對文章語言有相應的要求,凡是語言不符合要求的,肯定不會被錄用。那麼,sci期刊投稿用哪種語言?以英語為主,其他語言也有,但少見。sci選用刊物來源40多個國家,涉及50多種文字,不同的sci期刊,有不同的語言要求,在意料之中。作者發表sci論文,投稿A期刊可能要求英語,投稿B期刊可能要求德語或其他。不管什麼語言,以所投稿期刊的要求為準。不過在語言使用上,還是以英語為主。首先,國際學術交流不斷的發展,發表sci論文的科研人員也越來越多。
  • 怎麼知道哪個sci期刊在徵稿
    sci期刊為了獲取優秀且符合本刊主題的文章,經常性地發起徵稿活動。有符合徵稿要求的作者,就可以根據徵稿要求撰寫文章投稿發表。但sci期刊太多,徵稿時間不盡相同。那麼,怎麼知道哪個sci期刊在徵稿?sci期刊需要徵稿會發布徵稿的信息,這徵稿的活動,一是會在本期刊官網公布,二是與委託合作方公布。而這官網和委託方,就是個人知道哪個sci期刊在徵稿的渠道。首先,本期刊官網公布sci期刊有很多,每個sci期刊官網都隨時關注,不太現實,也沒有必要。
  • 英文不行怎麼發sci論文
    發sci論文,要匹配sci期刊。大多數sci期刊的語言要求是英文,這讓英文不行的作者很是困惱,擔心自己寫作的sci論文會因自己的英文不行而無法發表。那麼,英文不行怎麼發sci論文?對我國作者來說,英文不行是發sci論文路上的絆腳石,解決不了英文語言問題,就無法保證文章的質量,成功發表就變得非常渺茫。而解決英文不行的方法,一是可以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但這個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來不及;二是找英文好的人來翻譯潤色,比如有過發表sci論文經驗且英文水平高的人。簡單地說,就是自己英文不行,找英文行的人來做。
  • 發表sci論文必須全部是英語嗎
    發表sci論文必須全部是英語嗎?不是。發表sci論文經常遇到英語的要求,甚至很多作者因為英語水平不夠高,影響了sci論文發表。這主要是因為大多數sci期刊要求英語,但不是所有的sci期刊都要求英語。sci中收錄的期刊來自很多個國家,包含很多本期刊,每本期刊都有各自相應的要求。
  • SCI論文多久能發出來-英輯編輯
    sci論文的價值是不言而喻的,我們先來說說sci論文的類型,sci論文一把可以分為綜述性文章、實驗型文章、報告型文章和信件形式的文章幾個類型,作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文章類型進行寫作,sci論文的價值想必大家一定有所耳聞,sci論文是被sci檢索的頂尖學術論文,sci論文通常代表著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與發展方向
  • Scihub永久連結
    scihub是科研人下文獻全文必備的網站,但眾所周知的原因,網址經常有變化,不同網址的網速也有差異,科研工具箱網站-科研者之家(www.home-for-researchers.com)昨晚在其官網上上線了一個
  • sci投稿如何避免認定抄襲
    投稿發表sci,作者寧願文章被拒稿,也不願意被期刊認定為抄襲。抄襲屬於學術不端行為,會給自己以及單位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這是每位作者都應該盡力避免的。那麼,sci投稿如何避免認定抄襲?sci投稿避免認定抄襲的方法,有多種,知實學術在本文主要介紹三種,分別是查重率、引用和翻譯。
  • sci論文審稿一般多久
    sci論文要想成功發表,就必須過審稿這一關。審稿備受sci期刊重視,自然要花費一定的時間辦理嚴格規範的審稿程序。那麼,sci論文審稿一般多久?sci論文審稿要經過初審、審稿人審核、修改/拒稿、返修審核、最終決定幾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