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的SCI遇到這些難題也別慌張

2020-12-06 BMCSCI

當你不知道SCI寫什麼的時候,當你對怎麼寫SCI無從下手的時候,當你想寫作SCI的時候,該怎麼辦呢?如果這些問題一樣困擾著你的話,那麼請認真閱讀下文的內容。

當你不知道SCI寫什麼的時候,那麼唯一能做的事情便是查閱文獻,從文獻中確定適當的選題。

查閱文獻從教科書開始-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查找相關綜述,你會發現書上一些所謂的成熟觀點,在綜述中是「推測」,然後找原始文獻,你會發現,有許多實驗證據是在當時條件不夠的情況下的初步探索。如果你發現這樣的問題,一個流行觀點沒有使用目前、最新技術驗證,你去驗證一下,會有兩種結果:證實,那你就是用最新技術驗證一個很正確的觀點,給他提供了新證據,這屬於好工作,另外你發現前人的觀點有錯誤,那你就找到一條將來的科研方向,繼續做下去,搞定!這邊是選題的來源,那麼查閱的文獻從哪裡來呢?

A精研資料庫,對於文獻資料庫和專業資料庫應該深入研究。重要的如ISI,Medline,Ncbi等了。因人而異添加資料庫到你的收藏夾。

B了解與自己研究方向有關的機構,密切關注在該研究領域和方向的頂尖group所發表的論文並認真研讀。對於本研究領域的國際領袖人物和實驗室,應該多花一點時間去研究他們的主頁。

C可以在google上免費訂購你所感興趣的alert,他24小時更新,會不間斷的向你信箱發送網上出現該話題的文章。

D經常上網看看最新的資訊說不準會激發你一時的靈感。

E定期讀幾篇cell ,nature,science還是很重要的,不要認為和自己專業無關的就不關心,其實目前生物醫學界的許多方法和思路是相通的,nature,science上最新的方法用到自己的領域上完全可能豁然開朗。

F對於你從事的領域的重點雜誌(NO.1)(<<國外醫學>>各個分冊每其都有許多可讀的綜述,注意自己專業的核心刊的專輯,增刊,很重要!),應該是每一期的每一篇文章都閱讀一下,然後是重點閱讀。如果沒有那麼多的時間,至少每篇的TITLE & ABSTRACT應該閱讀的。

G特別要注意中文綜述文章後的英文參考文獻,可以用回顧性的方法查找該問題的最初起源及奠基性文章。查閱大量外文文獻,然後從文獻的文獻再去查找,如此往復循環,你的idea不知不覺中就被啟發開來。看文獻,最重要,最有權威,也最有深度的是什麼,就是你查找的文獻的文獻。讀文獻一定要注意文章後面列出的參考文獻,按圖索驥,就很易找到更多文獻,而且被引次數越多的越重要!!通過搜索參考文獻的作者,期刊目次找到更多該領域的文章。

當你對怎麼寫SCI無從下手的時候,那麼唯一能做的是先從探究的結果出發,即對探究所得的數據進行整理。

在SCI論文中數據(或資料):除非要列舉一定數量的精確數據,否則就不要使用表格.如果數據較少(如只有1行)或數據的變化規律明顯,就在(SCI論文)正文中直接表述。

為簡潔並突出重點, 應忽略不必要的數據(如有關實驗室的數字、簡單計算的結果以及沒有顯著變化的變量等). 應避免大量列舉不重要的數據或具重複含義的數據, 以免誤導讀者在數據精度方面產生假象, 並且也使數據的比較變得困難。

要確保sci表中數據的精確, sci表中的算術錯誤(如「總和」的計算應準確)會影響到論文中假設的可信度. 如果涉及百分比時, 一定要倍加注意, 如果百分比或其總計不是100%, 應在腳註中加以解釋, 否則不僅反映出作者的不嚴謹, 同時讀者也無法判斷數據的真實性。

列舉數據時應儘量確保同組數據縱向排列(由上向下閱讀), 以方便讀者對比閱讀. 只保留數字中小數點後面有效位數(保留多餘的數字會令讀者對數值的真實精度產生誤解); 數值的個位數和小數點等符號應分別對齊。

sci表格的形式:表格的形式一般採取三線表(3條水平線, 沒有垂直線). 不同期刊對表格中水平線的規定略有差異, 如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在表的開始使用雙橫線, 結束時則使用單橫線; British Medical Journal則在通用的三線基礎上, 在"總和"(overall)前再加一條橫線。

如果sci表格過大, 也可考慮將其作為論文的附錄列出, 以免打斷行文的流暢性. 同一表格要儘量安排在同一版面上, 並使內容的布局清楚、合理, 並且一定要遵循相關期刊的排版習慣。

實驗數據的整理直接影響到我們論文的結果,而且作為論文重要的一部分,實驗的數據要禁得起其他人反覆實驗,所以更是不容小覷。

當你想寫SCI的時候,那麼唯一要做的便是先了解一篇SCI需要包含哪些內容?

1、摘要(abstract)。論文告訴我們什麼(通常<250字)?摘要是論文要點的濃縮,應在文章各主要部分完成後再寫,這樣有利於文章要點的提煉。優秀的摘要能有效抓住讀者興趣。寫作要求:用含有必要詞彙的短的簡單句,以使摘要清楚而簡潔?避免使用縮寫詞和晦澀難懂的詞句;用小標題敘述研究論文的各部分;用過去時(但問題的陳述和結論可用現在時);強調研究的創新和重要方面。

2、前言(introduction)。本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是什麼?試圖回答的關鍵問題是什麼?基本寫作要求:本研究之目的和重要性;簡要複習文獻。

3、材料和方法(methods and materials)。做了什麼和怎樣做?材料和方法是文章開始寫作的最理想部分,這部分的內容作者最了解。寫作要求:用過去時,儘可能按實驗的先後順序描述。

4、結果(results)。發生了什麼?基本寫作要求:可用圖、表或文字表達,三者間儘量減少重複。在正文部分敘述主要結果和意義,用圖或表給出較詳細的數據,用過去時。

5、討論(discussion)。所得結果是否為「前言」提出的關鍵問題的答案?結果是如何支持答案的、如何證實假說的?基本寫作要求:集中討論與本結果有關的問題,突出本研究的創新及重要性,;與相關研究結果進行比較分析;給出結果所支持的結論;指出前景、不足和改進。用現在時敘述已知或被證明的事實,用過去時描述本研究結果。

6、參考文獻(references)。在一篇科研論文的末後,均應按照有關規定正確地列出參考文獻。然而,在目前的一些醫學論文(包括論文手稿和已刊出的論文)中,參考文獻部分存在的問題可謂最多。

歸納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①對論文中「參考文獻」一項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

②文獻條目的書寫質量較差;

③對列出文獻的重點和數量掌握不好;

④文獻條目的書寫格式不夠標準。

相關焦點

  • 配戴角膜塑形鏡初期,遇到這些問題先別慌張
    (點擊圖片進入在線測試)配戴角膜塑形鏡初期,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是家長先不要慌張,先耐心閱讀下這篇文章。
  • 高考遇到難題時該怎麼做?班主任:只需3種「秘訣」,還不快學?
    那高考時如果遇見難題應該怎麼做呢?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介紹3個「秘訣」,如果學會了,困難自然「迎刃而解」。在高考時遇見難題,無非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忘了(過度緊張導致),另一種是根本不會。當你考試時遇見一時想不起來的題,就先跳過它,先做其他會的而且容易得,先把應該拿的分數拿到手,千萬別「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當你把會的題全部做完且確定正確時,再回來做這一時忘了的題,很有可能後面的知識點就包含了你前面的題,這豈不美哉?或許在做完其他題之後,你就不再那麼緊張,很有可能想起這道題的解決方法。
  • 出現胃反酸,打嗝,燒心別慌張,做好幾件事,胃或會「謝謝」你
    很多人遇到這個情況的時候會很慌張,也會很害怕胃出了很嚴重的問題。其實這樣的症狀,並不需要去吃胃藥,也是可以變好的,就是把下面的這些事情做到位了,胃想不舒服都很難。怎麼做可以讓胃變舒服呢?還有,不管是這些肉做成包子還是煎餃,或者是熬成補湯都不能食用。人們要想胃健康舒服,補充蛋白質和脂肪,就要儘量吃雞肉和魚肉,是身體方便吸收的營養物質,也能起到養胃的作用。不過,最好要少喝湯水這樣的食物,一般油脂含量都高,也不利於胃健康恢復。
  • 如何搜索sci一區論文
    發表一篇論文,哪怕是一篇普刊,對於選題的創新性也是有要求的,更別說檔次很高的sci一區論文。所以,在定sci一區論文選題或者日常閱讀研究領域發展狀態文獻時,免不了要搜索sci一區論文。那麼,如何搜索sci一區論文?
  • sci論文翻譯怎麼收費
    我國科研工作者或碩博畢業生等發表sci論文,往往會面對語言的難題,不知道每年有多少篇論文因為英文使用和表達不規範,而被sci期刊拒稿。為了解決這一難題,許多作者選擇找專業人翻譯,就是不知道收費高不高。那麼,sci論文翻譯怎麼收費?
  • SCI論文發表過程中常遇到的7個問題
    在SCI論文發表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以下七個問題 1、如思路或意思表述不充分 長期從事科研與論文寫作的一線醫學工作者的經驗告訴我們,如思路或意思表述的不充分多半就是源自文獻閱讀量不夠。
  • 遇到這些車,千萬別嘚瑟!盤點看似廉價卻能輕鬆秒你的「狠車」
    1*銀耳朵的奧迪如果當你在街上,看到一輛銀色耳朵的奧迪,那請你千萬小心了。外表和善的它,雖然掛著與其他奧迪相同的四個圈,但其實它很有可能是奧迪高性能的RS或者S系列。這些車動輒幾十萬,貴則數百萬。當然,別以為銀耳奧迪就算完了,部分的RS車型還有可能採用碳纖維黑耳!且不說他們那昂貴的車價,就是那他們那澎湃的動力,也足以輕鬆秒殺你街上絕大多數車了。如果沒有個500馬力的動力性能,還是別在它們面前嘚瑟的好。所以,總結下來:但凡耳朵和車身不同色的奧迪,都要小心避讓!
  • sci期刊如何選擇
    投稿發表sci論文,可選擇的sci期刊範圍比較廣。不同的論文,不同的目的,選擇sci期刊的標準是不同的,一旦選錯,很難成功發表,或者發表了不被認可。可見,期刊選擇很重要。那麼,sci期刊如何選擇?首先,確定自身對sci期刊的需求發表的sci論文,可能是用來評職稱、畢業、展示科研成果,也可能是其他。不同的目的,面對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評職稱發表sci論文,sci期刊要達到職稱單位認可的標準,比如幾區、影響因子。作者在選擇sci期刊前,需要確認這些標準是什麼,從而圈定自己可選擇sci期刊的範圍。
  • 別慌張,多用3種中藥煮水喝,子宮一天天變好
    經常出現痛經宮寒,先別慌張,多用3種中藥煮水喝,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溼氣排出,子宮一天天變好,適合女性養生。3種中藥:1、藏紅花水:藏紅花的使用歷史相對來說,比較長遠,在養生的領域應用範圍也比較廣。藏紅花性平味甘,是一種珍貴的中藥材,特別是小小的柱頭部分,尤為珍貴。
  • Sci-Hub最新可用網址
    相信各位科研小夥伴都已經習慣用Sci-Hub來下載文獻了,不過,科研小助手也關注到,國內各個網址貌似不是特別穩定,所以特別進行了測試,用移動的寬帶打開比較慢,基本下載不了文獻,用手機熱點(聯通或移動都可以)打開比較穩定,所以各位有遇到類似情況的不如試試手機熱點
  • 發表sci論文必須全部是英語嗎
    發表sci論文必須全部是英語嗎?不是。發表sci論文經常遇到英語的要求,甚至很多作者因為英語水平不夠高,影響了sci論文發表。這主要是因為大多數sci期刊要求英語,但不是所有的sci期刊都要求英語。sci中收錄的期刊來自很多個國家,包含很多本期刊,每本期刊都有各自相應的要求。
  • 火星逆行,雙子座要多加小心,做事不要慌張,三思而後行
    雙子座如果遇到這些問題之後慌張,那就會讓事情變得更糟,不如一點一點捋清思路,想想解決的辦法。在火逆期間,雙子座應該注意什麼呢?感情遇到阻礙雙子座是一個非常重感情的人,他們在感情中無比專一,即便愛人對自己有什麼誤解,他們也會拼命的解釋,拿出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去陪伴對方,可是進入火逆時期,雙子座會感覺工作壓力很大,沒有太多的時間去向愛人解釋,往往會造成誤會。
  • 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
    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sci論文是國際學術界的頂尖論文。你說你的學術水平在某一領域達到國際水平,卻沒有sci論文來證明,是缺少說服力的,是很難得到學術界圈內人士認可的。足見,sci論文地位之高。國際核心論文,常見的就是sci論文。可以說,sci論文的級別比國內核心還要高。當然這並不代表,國內所有的科研機構,對sci論文認可度比國內核心高。但在國際舞臺上,國內核心論文,是不被認可的。sci論文它可以代表本專業在全球的最先進技術以及發展趨勢。凡是在sci期刊發表的論文,都屬於sci論文。
  • sci論文中圖片上傳注意事項
    寫sci論文,少不了要用圖片來展現相應內容,就無法避免會遇到上傳圖片的問題。為解決上傳圖片問題,避免因圖片上傳出錯誤,被退回反覆修改,我們需要了解sci論文中圖片上傳注意事項。1、要注意sci論文圖片上傳的方法發表sci論文的期刊不同,對圖片上傳的要求和格式有差異。可能所有圖片單獨放在一個word文檔中上傳,可能是一個圖片一個文檔,也可能是以圖片格式單獨上傳,系統自動把圖片生成在pdf文件中。每個作者應該根據所投期刊的要求完成圖片上傳。
  • 幫幫團|螞蟻多得家裡到處都是,你有沒有遇到同款月季養護難題?
    5月初,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聯合杭州市路橋集團推出了「母親節,說出你的故事」活動,50位說出心裡話的讀者得到了兩盆杭州市高架同款月季花。高架同款月季花,在杭州市民家裡養得怎麼樣?有幾位熱心讀者發來了他們養月季的心路歷程,聽完真的是一邊深深心疼一邊忍不住覺得好搞笑。
  • 侶行夫婦:開啟備用人生,從不慌張的旅行開始
    他們十年大大小小的旅行途中遇到過不少意外,比如錢包被偷過,遭遇搶劫……當遇到這樣的情況時,他們如何解決物質上的金錢問題,讓旅途能夠順利進行?在充滿未知的探險當中不斷增加自己的抗風險能力才是最核心的支撐。
  • 你上的SCI-HUB可能是「假」的!認準這3個官方連結!
    因為,你上的是冒牌的Sci-hub網站!目前sci-hub官方,只有以下三個:http://sci-hub.twhttp://sci-hub.sehttp://sci-hub.si至於其他域名(如:sci-hub.shop,sci-hub.ren等),也許可用,但均為偽裝或釣魚網站
  • 初一下學期,巧用冪的有關法則比較大小,這些題目不再是難題
    遇到這種題目,不要慌張,巧用冪的有關法則就能比較大小,那麼怎麼使用呢?一般比較大小有兩個法則:(1)底數比較法:運用冪的乘方變形為指數相等,底數不同的形式進行比較;(2)指數比較法:運用冪的乘方變形為底數相等,指數不同的形式進行比較。也就是說,在冪的運算中遇到比較大小的題目,首先想能不能換成同底數或同指數,如果可以的話,基本上問題解決了;如果不能,我們再想其它的辦法。
  • sci論文多久能發表
    一篇文章不是投稿sci期刊就能夠立刻安排印刷出版,不僅要經過期刊編輯的審核,還要根據期刊周期和版面進行排期。因而,不花時間,花幾天時間完成sci論文發表是不現實的。那麼,sci論文多久能發表?首先,sci論文發表要匹配期刊,期刊不同,完成論文發表所需要的時間有差異,可能是3-6個月,可能是一年,甚至更久。作者在投稿前,先了解期刊的大概發表時間,著急發表的,優先考慮所需時間短的期刊,以免sci論文不能及時發表。
  • sci出版周期
    sci收錄的期刊,在刊登投稿的文章後,通常要印刷出版。而一篇文章從投稿sci期刊到印刷出版,需要時間,這個時間我們稱之為出版周期。關於sci出版周期,並不是統一的,因期刊不同而異。首先,sci期刊不同,刊期也有不同。比如月刊,是一個月出版一次的,季刊,是一個季度出版一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