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學期,巧用冪的有關法則比較大小,這些題目不再是難題

2021-01-10 勤十二談數學

在冪的運算中,有一種比較大小類型的題目,數據很大,計算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會出現幾百、幾千次方,怎麼算?遇到這種題目,不要慌張,巧用冪的有關法則就能比較大小,那麼怎麼使用呢?一般比較大小有兩個法則:(1)底數比較法:運用冪的乘方變形為指數相等,底數不同的形式進行比較;(2)指數比較法:運用冪的乘方變形為底數相等,指數不同的形式進行比較。也就是說,在冪的運算中遇到比較大小的題目,首先想能不能換成同底數或同指數,如果可以的話,基本上問題解決了;如果不能,我們再想其它的辦法。

01指數比較法

解題前先觀察幾個冪的特徵,主要看冪的底數有沒有聯繫,即是不是同一個數的次方;看冪的指數有沒有聯繫,即是不是一個數的倍數。例題1中,發現底數分別為81,27和9,都和3有關,81是3的4次方,27是3的3次方,9是3的2次方,先把81,27,9轉化為底數為3的冪,再根據冪的乘方,底數不變,指數相乘化簡.然後根據指數的大小即可比較大小.

02底數比較法

本題底數是3、4、5,沒有什麼特點,但是指數是30、40、50有特點,都是10的倍數,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冪的乘方將指數都轉化為10,然後利用底數的大小進行比較。這兩種方法是冪的運算中,比較大小最常用的兩種方法。

03作商法比較大小

如果上述兩種方法不能使用,那就先想一下,以前我們所學的作差法和作商法,作差法常用在比較代數式(主要是整式)的大小,作商法也能比較代數式(主要是分式)的大小。比如例題3中,寫成兩個冪比的形式,那我們可以試著用作商法比較大小。

即P、Q(都為正數)比較大小,當P/Q>1時,P>Q;當P/Q=1時,P=Q;當P/Q<1時,P<Q,用它們的商與1進行比較。

04比較指數的大小

當底數為參數時,我們可以找數字之間的關係,一般是乘、除、乘方之間的關係,不能是加減關係,找到後轉化為冪的關係,然後通過同底數冪的乘法、同底數冪的除法或冪的乘方、積的乘方找字母之間的關係。

05比較底數大小

幾個正數的相同次冪比較大小,冪的值越大則對應的數就越大。這也是比較冪的大小一種方法,注意靈活使用。

這是冪的運算中,比較大小的幾種方法,巧用冪的有關法則比較大小,這些題目不再是難題。

相關焦點

  • 指數,對數,冪比較大小
    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比較大小題目難度不大,但涉及到知識點非常多,既有每類函數的性質,還有指數對數的運算變形。1.這其中利用指數函數比較大小和利用冪函數比較大小非常相似。要特別注意。2.若兩個冪底數相同,指數不同,則考察指數函數。若兩個冪底數不同,指數相同,則考察冪函數。
  • 初一數學,二元一次方程組三種比較特殊的解法,特殊題目特殊對待
    但是有些題目比較特殊,如果按照代入消元法或加減消元法來解題的話,可能相對會顯得比較麻煩,那就需要用一些比較特殊的方法來解題,會更加快捷,並且不易出錯。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過程實質上是轉化過程,因此在解方程組時,要觀察方程組的特點,根據方程組的不同特點,靈活運用解題技巧,選用更簡便的方法來解題。
  • 初一下學期,分式的基本概念,這些知識點不要再錯了
    本章突出了類比思想,從分數有意義的條件、為零的條件、正負數的條件、約分、通分、性質、運算法則等,類比引出分式有意義的條件、約分通分等知識點,對比學習收穫會更大。那麼,在分式的基本概念中,有哪些內容需要我們注意呢?這些知識點不要再錯了。
  • 初一上學期,巧解分數型一元一次方程,兩種類型七種技巧
    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時,很多題目都比較正常,我們按照正常的解題思路進行解答即可。但是,有些題目技巧性強,只要在解題過程中注重研究其結構特點和特殊規律,巧妙地運用某些基本性質、法則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不僅計算量大,而且極易出錯。
  • 初一下學期,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七類易錯點分析,你還錯嗎
    但是在做題目時,還要注意不等式左右兩邊乘以(或除以)的式子能不能等於0.本題中,一個數的平方為非負數,即c^2≥0,那麼左右兩邊同乘以的數可以等於0,因此填寫的應該為「≥」。那麼第2小問與第1小問有什麼區別呢?區別就在於第2小問左右兩邊同時除以c^2,由題意可知,既然這個不等式能夠成立,那麼應該默認c≠0,即此時左右兩邊同時除以的為正數,那麼不等號方向不改變,即a>b。
  • 初一下學期,三角形中有關角度的計算,與兩線、內外角、摺疊結合
    初一下學期,還是以代數為主,但是幾何知識也不要忽略。在幾何題中,除了常考查的證明題外,也有計算題,常見的計算題有角度的計算、線段長度的計算、幾何圖形面積的計算。在初一下學期,學習的幾何知識點主要有相交線與平行線、三角形,因此幾何計算中以角度的計算為主,也會與角平分線、高線、內角和定理、外角和定理、幾何圖形變換之摺疊變換等知識點相結合,有些題目的難度較大,可能會作為壓軸題出現在考試中。
  • 七年級下冊數學,第三課時,如何學好冪的乘方?
    冪的乘方是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數學第2課時所學內容,其主要學習目標:(1)理解並掌握冪的乘方法則,(2)掌握冪的乘方法則的推導過程並能靈活運用。上次課我們學習了同底數的冪相乘,底數不變,指數相乘。底數可以是一個數,也可以是一個字母,還可以是一個式子。
  • 學會用冪次法則思考
    最通俗的一種表達,叫「80/20法則」,也叫「馬太效應」。這個法則的真理,記載在《聖經•馬太福音》,原文是這樣的,「凡是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1-冪次法則,說的是「少數人往往會取得極大的成果」,如同愛恩斯坦之於物理界的貢獻,又如同莎士比亞之於世界文學界的貢獻。
  • 北師版初一下學期,期末複習之三角形,重難點知識點多
    北師版初一下學期,期末複習之相交線與平行線,精選40題過關練習初一下學期期末複習,全等三角形動點題與十二大模型,你掌握了嗎因此,在複習這一章時,一定要認真仔細,明確考點,重點突破,基礎知識點要掌握,有難度的題目也不要迴避。
  • 初一下學期,期末複習,與三角形角平分線相關的解題模型 - 勤十二談...
    三角形中比較重要的有三線,分別為角平分線、高線、中線,裡面涉及到的結論較多,最好能自己將結論推導一遍,這樣才能深刻理解,結論也會記得更加牢固。有些結論可能現在用到的不是很多,但是在後面的學習中仍然可以遇到。
  • 用「冪次法則」來改變世界,讓你的公司實現指數式增長
    「冪次法則」指導了彼得·蒂爾的整個投資。其實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也是這樣。我們每個人在分配自己精力的時候,也應該遵循冪次法則。我們很多人常常會去打很多的洞,這兒挖一下沒水,那兒挖一下沒水,實際上我們應該找一個洞專注地扎進去,把這個洞扎出水來。
  • 冪次法則(power law) 在生活中的應用
    當二邊均取對數(log)時,公式成為log(R(x)) = log(a) – b˙log(x)。若以log(R(x))為X軸,log(x)為Y軸,其分布圖呈直線,斜率為負。斜率之絕對值越小,代表規模差異越小。彼得·蒂爾的冪次法則也有大家熟知的另外一種表述:用80%的精力做20%的事。
  • 冪的運算小結+測驗(同底數冪的乘法、冪的乘方、積的乘方)
    三、推導同底數冪相乘法則是利用乘方的意義和乘法結合律推導而來,冪的乘方是利用乘方的意義和同底數冪相乘的法則推導而來,積的乘方是利用乘方的意義和乘法交換律、結合律推導而來。四、推廣三個公式都可以推廣到3項甚至多項五、逆用在較複雜的問題中,逆用公式是經常會遇到的。
  • 七年級下學期,同底數冪的乘法,常見題型分析
    01直接應用同底數冪乘法法則同底數冪乘法法則:同底數冪相乘,底數不變,指數相加。通過這三道例題可以發現,同底數冪的乘法可以推廣到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同底數冪相乘,法則和同底數冪相乘的法則一樣,底數不變,將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指數相加即可。
  • 初一數學整式乘法公式綜合應用,你能做對幾個?助你考試解決難題
    初一數學整式乘法公式綜合應用,你能做對幾個?助你考試解決難題整式的乘法是初一下冊數學的一個重難點,學好整式的乘除對以後學習因式分解、分式計算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對於初一的學生來說,一定要把這一章學好。整式的乘除需要大家掌握的公式及方法有:同底數冪的乘法和除法、冪的乘方與積的乘方、零整數冪與負指數冪、單項式與單項式相乘、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在這裡我們不再說完全平方公式,因為上篇文章中已總結,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整式乘法公式的綜合應用,助你在考試中取得高分。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整式乘法中常用到的公式,如下圖。
  • 南崗區初一一對一輔導價錢_哈爾濱隆遠教育品質出彩
    或巧用排比、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或巧述故事,引人入勝,或巧用題記,揭示主旨,或巧用詩文顯詩意。閱卷老師一般是S型的掃描全文。或精闢議論,深化主旨。要給自己充足的構思時間,不要急於動筆。如果沒記好這些,那麼很可能你就比別人少了6分甚至9分。學好課內文言文的字面翻譯:高考幾乎不考課內,但文言文不同,只要記住每個字的各種意思及用法(必要時要記筆記),課外文言文也會變得非常簡單。多做現代文閱讀,做完要注意總結。
  • 備戰中考有訣竅:蘇教版初一下學期乘法公式基本公式及其變化推導
    毫無疑問,初一下學期乘法公式是初中數學學習中重點中的重點,難點中的難點。乘法公式顧名思義,是公式,也可以說,初中階段除了一元二次方程部分涉及到一個韋達定理公式之外,其餘所有的代數部分公式基本都集中在乘法公式這一塊。這章節毫無疑問是要求重點學習,但為何是難點中難點呢?
  • 初一上期數學有理數:易錯題和難題1-5
    兒子已經上初一了,數學學習目前似乎還比較順利。由於他的數學老師教學經驗豐富,他書寫隨意的壞習慣正在改掉。但是,我還是擔心他難題的訓練不夠。所以,把初一的難題和易錯題再讓他做一做,最好讓他自己講一講。我儘量跟他的進度,把一些初中數學難題都講一講。
  • 數學從小升初的90多分,初一下滑到及格邊緣,大多和這個原因有關
    初一下學期開始,有些同學的數學成績可能從小升初的90分左右滑落到70分左右(滿分120)。這樣的情況還真不是個例。每個人的原因或許不止一個,但有一種情況佔了很大比例。學習態度出了問題,初中還停留在小學階段的學習態度與方法。這種情況不改變,接下來是比較危險,到初二數學不及格是大概率事件。還有一部分是小數學沒學紮實。
  • 孩子到初一下學期或初二英語成績下降是因為這個?
    孩子到初一下學期或初二英語成績下降是因為這個?有種很普遍的現象:剛升入初一的孩子們,尤其是初一上學期,學習英語的熱情高漲,英語成績很好,優秀率90%多,甚至全班平均成績接近滿分的情況都有發生。老師、家長看在眼裡,笑在心裡,對孩子們的表現非常非常地滿意!很是驕傲!經常誇讚老師教得好,認真負責,孩子刻苦聰慧,愉悅的心情難以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