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中考有訣竅:蘇教版初一下學期乘法公式基本公式及其變化推導

2021-01-13 豆爸講數學

毫無疑問,初一下學期乘法公式是初中數學學習中重點中的重點,難點中的難點。乘法公式顧名思義,是公式,也可以說,初中階段除了一元二次方程部分涉及到一個韋達定理公式之外,其餘所有的代數部分公式基本都集中在乘法公式這一塊。這章節毫無疑問是要求重點學習,但為何是難點中難點呢?就在於初中課程義務教育要求的公式極其少,但中高考所考的公式又非常多,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必須拓展乘法公式的數量,加強這方面知識點的深入研究。本文我將以乘法公式課本所要求的幾個基本公式,展開相應的推導變形,以期對初中的學生學習有所助益。

我們先看初中教材要求的乘法公式基本公式,第一個介紹平方差公式,即兩個字母的平方作差,得到一個因式分解式。我們標為公式①,這是一個獨立的公式,並非是有對應的公式存在,即並不存在平方和公式,比較特殊,單獨列出來。

下面介紹一對完全平方式,即完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和公式,我們分別標為公式②和公式③,這是互相對應的兩個公式。即兩個字母差的平方及和的平方,展開即可。特別注意:無論哪一個公式左推右或右推左,即正運算或逆運算都代表是一個公式,餘下皆同。

蘇教版課本上涉及到的乘法公式就這三個,可見少之又少。但考試中要用到的公式又需要掌握很多,這就是義務教育的基礎性和選拔性考試中高考最根本的矛盾所在。義務教育的基本目標是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目的是脫盲。中高考的目標是選拔優秀學生,目的是培養高科技人材。所以我們才時常聽到義務教育天天喊減負,中高考考好學校卻越來越難。我們試想:社會發展高速猛進,科技創新日新月異的今天,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以幾何倍數增長的今天,反而談減負,減輕課本難度,減少知識攝入量,這能是正常嗎?我以為非但不能減少課本知識,而且得擴充課本知識廣度和增加知識難度,不然社會上失業的畢業生將越來越多,低配的工作越來越普遍。我們先補充以下兩個對稱公式。

這兩個公式我們稱為公式④,公式⑤。表示的意思很明白,即兩字母的立方差和立方和公式,化成因式分解乘的形式。因為這兩個公式不僅在初中會涉及到大題技巧性運算,後續也會在高中分數指數冪這個知識點學習中運用到,但三次方難度比較大,就這兩個公式我們只要求小孩牢記掌握,不做拓展。

我們利用公式②和公式③,推導出以上幾個公式變形。通過仔細觀察公式③和公式④,我們可以發現它們之間的差異,得出公式⑥和公式⑦。同樣分別作差和求和,得出公式⑧和公式⑨。切記一定是完全平方和公式減去完全平方差公式,這樣得出的二次項係數為正,當然這只是慣例,在做題中也會出現相反的情況。公式⑩和公式11是一類簡單變形,也很好理解。以上六個公式都是成對出現的,相對比較好記,但因是成對出現,反而可能會應用是用錯公式。

我們對應上述六個公式再做一個變形,字母a不變的情況下,令a的倒數即a分之一代替字母b帶入,可得出以上新的六個對應公式。這六個公式應用比較廣泛,可以說凡涉及到乘法公式技巧性的題目都容易牽涉到。特別是一些一元二次方程的技巧計算題目,嘗嘗考查這幾個變形公式的運用,後續我們將專題進行研究。同樣,這六個公式也是成對出現的,大家可以根據特點記熟。接下來我們研究一些變化形式,如下圖所示:

根據完全平方和公式,我們用兩個字母替代原來的一個字母,即用b+c代替原來的b,可以得到上面公式,運算時時一定要耐心細心,不要出錯。可以發現最終的運算結果是對稱存在的,即得到三個字母的分別平方和加上兩兩乘積的2倍,如果你對比完全平方和公式,你就會發現它們有千絲萬連的相似性。

當然,我們在字母前加上不同的字母替代,可以得到不同的結果。事實上,變化有點多,但理論上確實如此。以下是字母b和字母c前面正負號變化的另三種結果。

如果我們也把字母a前面的正號換成負號。這樣的話,又會得到四種結果。當然,在三個字母完全平方式的前提下,最終也只有這8種結果,因為滿足排列運算,即2*2*2=8。我們分別標註為公式18到公式25,餘下四種情況如下圖所示:

但是,雖然有這8種結果,考慮到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平方相等的原則,我們只需要記住其中的一半,即四個即可。比如公式20和公式22,公式19和公式23,你會發現它們運算的結果是一致的,唯一的區別就是,它們的平方項互為相反數,所以這兩個公式只需記住一個即可。我們規定,學生應該記住前四個公式,即字母a的係數為正的四種可能,但在做題中,如遇到首字母負號為負的情況,一定得經過轉化為其相反數的這類公式變化。現在我們繼續推導另一種變形:

這類公式用到計算題技巧運算中,常用來出競賽題目,數字一般較大,我們在每年的暑假班課程中都會進行專題講解。

上面這個公式是必須要記住的最特殊最常考的一個,但同樣如此,它們一組並非僅有這一個公式,事實上我們依然用前面推導公式的方法進行不同負號的字母替代,可以得出以下幾個公式。

這組公式變化依然滿足排列運算,共八種,以下是餘下四種。

和之前八種只需掌握前四種公式不同,這八個公式並非有相反數關係,那麼就說明,每個公式變形都要掌握,但在實際學習中,我們要求第一個公式和最後一個公式必須掌握,特別是第一個即公式26考查的最多。最餘下的七個公式中,即從公式27-33中隨機會推導其中的三個,一共熟記四個即可,但同樣要求,在不同的題目中,靈活運用這8個公式。

在本篇文章即將結束的最後一部分,我們分別用雙字母分別替代完全平方和公式和完全平方差公式中的單字母,得到上圖和下圖這兩個公式。

你可以對比完全平方和公式和完全平方差公式,以及三個字母的平方公式,可以看出,類似的字母係數為1的平方運算有很多相似的部分。這兩個公式不要求初中的小孩掌握,除非你要有興趣參加競賽類型的考試。常規考試不會見到四個數字的平方運算,但競賽題目屢見不鮮。這種變化適合數學學習方面反應較快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生,如有有意識培養小孩參加競賽性質的家長,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接觸這方面知識點的深入學習。

乘法公式涉及到的公式很多很多,隨著字母的增多,次數的增大,會有無窮無盡個,我們在高中階段還要學習一個章節「二項式」,會研究具體數字的展開公式。本篇文章適合初中學生學習,如小孩能按照要求掌握住這些公式,並且能在後續做題中靈活運用,代數部分將有一個質的提高。

相關焦點

  •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第1單元試卷,小學生就錯1道題,和人教版比誰難
    這是一張蘇教版小學三年級第1單元的數學測試卷,和人教版不同的是,蘇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學期第一單元的學習內容是兩位數乘兩位數,人教版的小學三年級數學,如果沒有記錯的話,應該考核的是位置和方向。下面這位三年級小學生開學之後估計轉發了錦鯉,整張數學試卷就錯了一道選擇題,數學老師笑開了花。
  • 初一數學完全平方公式及其推導公式的題型總結,請你拿起筆做一下
    初一數學完全平方公式及其推導公式題型總結,請拿起筆做一下整式乘除中最難和最易忘的公式就是完全平方公式,完全平方公式不僅在初一上冊整式乘除中佔有一定的位置,而且在後期所要學的因式分解中也佔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初一剛開始學整式乘除的時候,一定要掌握完全平方公式並且能夠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導公式
  • 寒假中考備戰,整式及冪的運算,掌握法則是關鍵,乘法公式要記牢
    這個寒假對於學生來說,過的也不舒心,尤其是初三的學生,沒有辦法外出補習,只能自己在家裡進行學習,好在各地也出臺了各種政策,保證停課不停學,今天我和同學們繼續學習交流中考備戰的知識點,今天主要學習整式的運算,冪的運算。
  • 2021年初中物理公式:推導公式及其適用條件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物理公式:推導公式及其適用條件,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1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
  • 中考數學考前輔導:和差化積公式推導
    中考數學考前輔導:和差化積公式推導   和差化積公式推導   首先,我們知道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cosa*sinb   我們把兩式相加就得到sin(a+b)+sin(a-b)=2sina*cosb
  • 2021年中考數學知識點之和差化積公式推導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數學知識點之和差化積公式推導,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和差化積公式推導   首先,我們知道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cosa*sinb   我們把兩式相加就得到sin(a+b)+sin(a-b)=2sina*cosb   所以,sina*cosb=(sin(a+b)+sin(a-b))/2
  • 初一下學期,期末複習,與三角形角平分線相關的解題模型 - 勤十二談...
    三角形中比較重要的有三線,分別為角平分線、高線、中線,裡面涉及到的結論較多,最好能自己將結論推導一遍,這樣才能深刻理解,結論也會記得更加牢固。有些結論可能現在用到的不是很多,但是在後面的學習中仍然可以遇到。
  • 基本求導公式
    ··本來導數是想過幾天講了極限之後再講的,想了想求導的公式可以先整理列出來,要用的同志可以先學到,也為後面講解做個鋪墊。個人還是主張的是知道其然還要知道其所以然是最好,但是偶爾的實用主義,不求甚解的學習在解決問題時是有好處的。在有時間的時候還是可以了解一下原由,一是可以加深對公式的理解,二是可以更加的活用這些公式。比如提個問題:韋達定理根與係數的關係在有實根的時候可以用,那麼韋達定理在沒有實根的時候,方程的復根是否也應該滿足韋達定理根與係數的關係呢?
  • 初一數學整式乘法公式綜合應用,你能做對幾個?助你考試解決難題
    初一數學整式乘法公式綜合應用,你能做對幾個?助你考試解決難題整式的乘法是初一下冊數學的一個重難點,學好整式的乘除對以後學習因式分解、分式計算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對於初一的學生來說,一定要把這一章學好。整式的乘除需要大家掌握的公式及方法有:同底數冪的乘法和除法、冪的乘方與積的乘方、零整數冪與負指數冪、單項式與單項式相乘、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在這裡我們不再說完全平方公式,因為上篇文章中已總結,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整式乘法公式的綜合應用,助你在考試中取得高分。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整式乘法中常用到的公式,如下圖。
  • 中考數學輔導:三倍角公式推導
    中考數學輔導:三倍角公式推導   三倍角公式推導 tan3α=sin3α/cos3α =(sin2αcosα+cos2αsinα)/(cos2αcosα-sin2αsinα) =(2sinαcos^2(α)+cos^2(α)
  • 圓與圓的位置關係,弧長公式、扇形的面積公式及其應用
    疫情期間,備戰中考的初三學生複習受到較大影響,為了幫助同學們能更好地進行中考衝刺複習,將本套資源提供給有需要的師生選用。 本套微課,多數經過團隊成員多次研討,相信對初三複習有一定的價值。
  • 初一學生改編中考版《卡路裡》,歌詞「神梗」讓人拍案叫絕
    導讀網紅神曲《燃燒我的卡路裡》相信大家已非常熟悉,近日,杭州高新實驗學校初一學生竟把此歌改編成了中考助威曲,不僅歌詞「神梗」讓人拍案叫絕,還唱出了無數爸媽的心聲!沒聽清歌詞?《走進重高》快刷起《作業本》和《BFB》《孟建平》裡有真題來來記錯題歷史社會要牢記單詞語法得記齊不達目的不放棄為了考出好成績天天聽課都仔細三態變化必考題比熱公式寫不膩代數方程難自棄兩點相遇是大題努力我要努力
  • 初中數學的一大攔路虎,教你妙招分分鐘降伏,韋達定理的詳細推導
    韋達還致力於數學研究,第一個有意識地和系統地使用字母來表示已知數、未知數及其乘冪,帶來了代數學理論研究的重大進步。1965年弗朗索瓦·韋達在著作《論方程的識別與訂正》中建立了方程根與係數的關係,提出了這條定理。由於韋達最早發現代數方程的根與係數之間有這種關係,人們把這個關係稱為韋達定理。
  • 高等數學入門——基本導數公式的推導
    在內容上,以國內的經典教材」同濟版高等數學「為藍本,並對具體內容作了適當取捨與拓展。例如用ε-δ語言證明函數極限這類高等數學課程不要求掌握的內容,我們不作過多介紹。本系列文章適合作為大一新生初學高等數學時的課堂同步輔導,也可作為高等數學期末複習以及考研第一輪複習時的參考資料。文章中的例題大多為紮實基礎的常規性題目和幫助加深理解的概念辨析題,並適當選取了一些考研數學試題。
  • 初二數學整式的乘法,掌握乘法公式結構特徵是關鍵,運用有技巧
    初二數學中,整式的乘法與因式分解這一章,一直是中考的主要考點,也是初二比較重要的知識點之一,對於整式的乘法,掌握同底數冪、冪的乘方、積的乘方、單項式與單項式相乘、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等的法則是解決這部分題目的關鍵,只要同學們掌握了對應的法則,熟練的運用,這部分的題目基本上沒有太大的難點
  • 中考數學備戰034-中考提分小絕招之中線長定理的巧妙運用
    無論是應對中考還是平時考試,知識面廣對我們解題都有很大的好處。掌握一些課本之外的平面幾何基本定理或公式可以大大提高我們做題的計算速度和正確率,而且這些定理或者公式本身也可以給提供解題思路。對於一些課本裡沒有詳細講解的定理或者公式,非必要情況下,不建議在解答題裡使用,即使需要使用也需要經過加工,儘量少扣分。
  • 初中數學知識點大全:三角函數公式推導過程
    初中數學知識點大全:三角函數公式推導過程 萬能公式推導 sin2α=2sinαcosα=2sinαcosα/(cos^2(α)+sin^2(α))...... 同理可推導餘弦的萬能公式。正切的萬能公式可通過正弦比餘弦得到。
  • 歐拉公式的證明_歐拉公式推導過程
    打開APP 歐拉公式的證明_歐拉公式推導過程 發表於 2017-11-28 19:59:14   歐拉公式推導過程   用拓樸學方法證明歐拉公式   嘗歐拉公式:對於任意多面體(即各面都是平面多邊形並且沒有洞的立體),假 設F,E和V分別表示面,稜(或邊),角(或頂)的個數,那麼F-E+V=2.試一下用拓樸學方法證明關於多面體的面、稜、頂點數的歐拉公式。
  • 蘇教版高一數學學情分析
    核心知識點蘇教版高一數學主要包括集合、函數、三角函數、平面向量、數列以及數列的應用等部分。集合:主要包括集合的概念與表示、集合的基本關係、集合的基本運算。函數:主要包括函數的概念、三要素和單調性、最值、奇偶性、零點等性質;還有指對冪等初等函數及其圖像、性質,函數模型的建立及應用等。三角函數:主要包括三角函數的概念,誘導公式、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正切公式,二倍角公式,降冪公式等簡單的三角恆等變換,及正弦、餘弦、正切函數的圖像與性質等。
  • 淺析最美數學公式——歐拉公式之推導歸納
    本文是基於作者在高等數學和複變函數這兩門課程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思考, 整理並總結了有關於大家熟知的歐拉公式在不同數學分支裡的詳細推導方法和推導過程, 以便為相關學者提供參考和借鑑。學習過高等數學的的人都學過歐拉公式, 還知道歐拉公式是指以歐拉命名的諸多公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