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的暗物質取經之路

2020-09-03 科學網

作者:沈春蕾

愛因斯坦曾說過:「宇宙中最不可理解的事是宇宙是可以理解的。」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目前能被人類觀測到的部分只有5%,還有95%看不見摸不著的部分是暗物質和暗能量。

2015年12月,「悟空」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發射升空,這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的首發星,也是中國發射的首顆天文衛星,由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抓總研製,中科院多家科研院所共同參加有效載荷、科學應用系統等工程項目研製工作。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以下簡稱紫金山天文臺)是「悟空」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的首席科學家單位和項目發起單位。

「我們探索暗物質的道路才剛剛開始,還會有越來越多的好消息傳來。」這是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首席科學家、紫金山天文臺臺長、中科院院士常進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來自中國的建議

太陽繞銀河系中心旋轉一周所需的時間是2.3億年,要把太陽固定在這樣的圓周運動的軌道上需要向心力,產生這樣的向心力需要太陽軌道內包含大約1011倍太陽質量的物質,而可以觀測到的恆星和氣體的質量只有大約一半。

「由此可見,還有一些不可見的物質貢獻了更強的引力,這些物質可能是暗物質。」常進以太陽的運行為例向《中國科學報》介紹道,「暗物質是宇宙的主要組成成分之一,約佔宇宙總份額的1/4,對暗物質物理本質的認識將突破現有的物理學框架,打開新的物理世界大門。」

近年來,探測暗物質粒子已成為一項重大科學問題,世界各國正在不遺餘力地通過各種手段開展暗物質探測研究。

早在20世紀末,紫金山天文臺的空間天文團隊就開始從事空間間接探測暗物質的研究。1997年,美國宇航局在南極開展了一項名為ATIC(先進薄電離量能器)的氣球探空項目,用來觀測宇宙線。當年,常進從這個項目中驚訝地發現:「ATIC只觀測宇宙線,有點浪費呢!」

於是,遠在中國的常進給ATIC項目首席發出一封建議郵件,並通過自己的反覆演算和證明,最終說服對方使用自己團隊研發的觀測高能電子和伽馬射線的新技術方法。2000年底,重達兩噸的ATIC觀測設備在南極升空,在距離地面37公裡的高空,成功實現了對高能電子的觀測。

在常進的建議下,ATIC項目誕生了一項最有價值的發現——宇宙射線正負電子在高能段超出天體物理背景模型。

2008年11月,一篇題為《3000-8000億電子伏特能量區間的宇宙射線電子「超」》的文章發表在《自然》上,報導了科研團隊第一次發現宇宙高能電子異常,常進是論文的第一作者。

隨後,常進發現:「氣球實驗觀測時間短,數據量較小,殘餘大氣導致的系統誤差也比較大,因此對該正負電子『超』的本質無法給出準確的答案。」為此,他帶領團隊想到發射空間衛星進一步改進測量,以期在電子觀測以及暗物質探測方面取得突破。

將想法變成現實

基於南極氣球實驗以及前後開展的載人航天、探月等一系列項目中積累的技術經驗,在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的支持下,2011年12月空間科學先導專項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正式立項,2015年12月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成功發射。常進帶領中科院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和科學研究團隊僅用了4年時間就將想法變成現實,實現了中國空間天文衛星零的突破。

常進從小喜歡物理,本科選擇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專業。自1992年來到紫金山天文臺後,他開始從事空間探測研究,為何要「轉行」?他的回答是:「空間探測是以近代物理的研究為理論基礎,只是把實驗從地面搬到太空。」

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研究員李華旺是暗物質衛星系統總設計師,他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暗物質衛星絕大部分工作由國內科研單位完成。

其中,暗物質衛星的探測器研製單位包括紫金山天文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和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衛星平臺由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研製;載荷所用的BGO晶體材料由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製。

在國際合作方面,瑞士日內瓦大學和義大利佩魯賈大學參與了矽徑跡探測器的研製。當前正在從事的數據分析和科學研究工作,也由中國、瑞士和義大利等數家單位的科研人員組成的分析團隊聯合開展。

紫金山天文臺是有效載荷總體及科學應用系統所在單位,負責有效載荷的總體設計和研製,具體承擔了4個子探測器中的2個,BGO量能器和中子探測器的研製(BGO量能器主任設計師單位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並且承擔了地面科學應用系統的建設等工作。

「悟空」發射升空後,常進感嘆道:「所有這些工作都離不開載荷研製單位的支持和合作,大家一起保證儀器運行正常,數據刻度準確,科學成果可靠。」

「延壽」平穩運行

2019年9月,「悟空」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第二批科學成果正式公布。「悟空」獲得TeV-100 TeV(1 TeV=1萬億電子伏特)能區精確的宇宙線質子能譜,並發現新的譜結構。這是「悟空」繼電子能譜觀測後取得的又一項重要發現。

「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是我國首顆專門用於科學研究的衛星,很多工作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照搬,需要大家『小心而又大膽』地摸索。」常進解釋道,「小心」是指做任何一件工作都必須高度負責,十分謹慎,考慮周全;「大膽」則是在沒有先例的情況下要敢想敢做敢試。

在研究過程中,擺在科研團隊前面的現實問題是,我國的空間科學研究跟國外比起來,起步晚了很多年,能夠用於空間項目的投入也相對較少,這樣的情況下如何能夠在國際競爭中取得優勢,是非常大的挑戰。

常進介紹道:「我們採用了獨闢蹊徑的設計思路,不貪大求全,在某些指標方面做到國際領先。」事實表明,「悟空」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以遠低於國際上其他同類設備的價格,實現了能量解析度、觀測能段覆蓋和粒子鑑別能力等幾項指標世界最優,為取得最好的科學成果奠定了基礎。

空間工程項目特點是投資大,風險也大。一個衛星送上天了也沒有辦法維修,一個小的毛病就可能導致這個衛星「報銷」。常進經常打比方說:「一塊錢的電阻可能使幾百億的衛星『報銷』,所以我們的責任很大。」

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是一個團隊的工程,最多時有300多人參與研製。「衛星研製過程中遇到了好多問題,其中有些問題光靠年輕人是不夠的。」常進回憶道,「我大學已退休的老師們也參與其中,無償的幫助我們解決難題,很讓人感動。」

李華旺透露,如今「悟空」號各探測器完好如初,已經進入「延壽」運行階段。

目前,常進團隊的主要任務是保證暗物質粒子衛星平穩運行,採集更多的數據用於科學研究,並對儀器的性能進行進一步的準確刻度,提高測量精度,減小系統誤差。常進說:「我們正在積極開展下一代暗物質粒子探測器的設計和關鍵技術預研究,期望在不遠的將來,我們能在天上找到暗物質粒子。」

相關焦點

  • 「悟空」的暗物質取經之路|「率先行動」計劃
    2015年12月,「悟空」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發射升空,這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的首發星,也是中國發射的首顆天文衛星,由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抓總研製,中科院多家科研院所共同參加有效載荷、科學應用系統等工程項目研製工作。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以下簡稱紫金山天文臺)是「悟空」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的首席科學家單位和項目發起單位。
  • 「悟空」的暗物質取經路 |「率先行動」計劃
    2015年12月,「悟空」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發射升空,這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的首發星,也是中國發射的首顆天文衛星,由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抓總研製,中科院多家科研院所共同參加有效載荷、科學應用系統等工程項目研製工作。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以下簡稱紫金山天文臺)是「悟空」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的首席科學家單位和項目發起單位。
  • 西行紀38集大結局:悟空戲耍三眼,踏上陰間之路,小羽再出場
    在本周三迎來《西行紀》第二季大結局第38集的劇情,悟空順利擺脫三眼神將的糾纏,最後與唐三藏師徒重逢,並且踏上了陰間之路;「奇經」小羽再次化成人身正式宣布第二季完結。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內容吧!悟空大猿魂對戰三眼神將,戲耍三眼與師兄弟重逢在大結局的開頭,悟空大猿魂狀態與三眼神將對戰進入最終階段。被釋放的孫悟空妖魂附身白狼身上,本身實力已經遠遠不足16年前的巔峰時刻,所以在與悟空對戰中,三眼神將也沒有全心全力來對付孫悟空。不過經過這次大戰之後,三眼神將也是看到了孫悟空的厲害之處,多次壓制於他。
  • 西遊取經路上,靈山上打死的是悟空還是六耳獼猴?你聽如來怎麼說
    有很多人在看到真假美猴王這一集時,有說其實打死的是真悟空,那麼究竟是誰呢?一起來看看吧。 就連手中的兵器如意金箍棒也是如出一轍,悟空會的地煞七十二變、筋鬥雲和法天象地等法術,六耳獼猴也都會。
  • 菩提有12字輩徒弟,可取經路悟空為何一個都沒見到?他們去了這裡
    但令小編疑惑的是,這老菩提的學堂規模也不小,可是除了悟空,後來再也沒見過其他的學員 ,他們都去哪兒了呢?當初,悟空千裡迢迢的來到了老菩提居住的山中,用自己的誠心打動了他老人家,於是順利地進入了這個學堂 。
  • 孫悟空成佛後才明白,觀音為何選擇打醬油的沙僧去取經
    起初,悟空也是這個想法,但是,當他成佛之後,才明白了觀音的考量。 沙僧會引起讀者的強烈不滿不是一朝一夕的,取經路上,讀者們只看到悟空和八戒同妖怪作鬥爭,而這個所謂的捲簾大將只知道蹭他們的勞動成果,再加上他在取經路上打死一隻妖怪的「戰績」,更激起了讀者的怒氣值。
  • 西行紀:第二季完美落幕,悟空,我們如果有緣,第三季再相會啦!
    面對實力強勁的悟空,三眼神將被逼無奈,只好拼盡全力去戰鬥,又將絕招盡數使出,而正當悟空敗退之時,神將以為自己得勝,他最後才發現,他的對手竟然不是悟空的真身。原來與神將打得不分伯仲的,只不過是孫悟空的一個分身而已,而孫悟空真身,早在變幻出三千分身時早已遠去了,得知這個結果後,這讓三眼神將極為失望!
  • 鎮元子和三清是朋友,只供奉天地,那為何還「巴結」悟空呢?!
    鎮元子和三清是朋友,只供奉天地,那為何還「巴結」悟空呢?! 在取經之路上,那些有勢力有後臺的妖怪,悟空就算想要打死,也要看靠山的面子,留下她們一命,而沒有後臺的妖精,反而都被打死了,可見在西遊中,背景勢力有多重要,因此神仙之間也會拉幫結派,壯大自己的勢力。
  • 西行紀之再見悟空:一部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國漫佳作!
    在第二季完結之後,本月4號這天,於騰訊視頻獨家上映了劇場版(也可以叫做電影版)《西行紀之再見悟空》,也就是西行紀的前傳。來源:骨朵數據作為一部兩季都在豆瓣達到了接近8分的高分國漫,此次的劇場版《西行紀之再見悟空》在上映之後,評分卻仿佛偶遇到了「阮經天」一般,只得到了6.4分(有6.1%的人打了1星的低分)。
  • 陰陽西遊基友萌妹來合體 取經之路更精彩
    該遊戲融合了西遊、三國、封神榜、民間傳說等故事中的經典人物,全明星陣容的數百位英雄夥伴,穿越來襲陪你踏上新奇取經之路!官 網預約活動,正在火爆進行中!請點擊http://yyxy.y0game.com/,即可贏取iPhone7等豪禮!
  • 中國第一顆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號「取經」記
    中國科學家在暗物質研究上逐漸走到了舞臺中央悟空號「取經」記悟空號衛星工作530天得到的高精度宇宙射線電子能譜(紅色數據點),以及和美國費米衛星測量結果(藍點)、丁肇中先生領導的阿爾法磁譜儀的測量結果(綠點)的比較。
  • 取經路上死的是孫悟空還是六耳獼猴?困擾三十年的謎團,真相來了
    取經路上,出現了一個與孫悟空一樣無差的猴子,名叫六耳獼猴,由於他與孫悟空一模一樣,所以,許多人認為死掉的是真孫悟空,而假孫悟空六耳獼猴則活了下來。為何?因為真孫悟空不聽話,假孫悟空則是如來培養出來替換他的,如來身為佛教領導,開展取經項目,為的就是想讓佛教發揚光大,但如來不喜歡吵鬧的孫悟空,就暗地培養了一個假孫悟空,來個偷天換日! 真的是好一個陰謀論!妙哉!
  • 《西遊記》悟空戲耍金角和銀角大王,為何自己寶瓶不能用?
    八戒來花果山尋悟空救回師父,悟空身在花果山心隨取經人,隨八戒一道去了黃袍怪洞中。悟空變成百花公主的樣子吞了黃袍怪的舍利子,與黃袍怪打了起來,黃袍怪不敵,打著打著突然黃袍怪不見了,悟空說想必不是凡間的,是天上的,這時天上眾位神仙正在找灰目狼,說玉帝有旨,宣你返回天宮,原來黃袍怪真的是天宮的神仙。且說悟空到了皇宮之中,把唐僧變回來,唐僧與悟空道歉說錯怪了他。
  • 這13部和悟空有關的電影,估計網友都看膩了吧
    一部《西遊記》,讓猴子神通廣大、活潑可愛的形象深入人心,猴子擬人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和悟空相關的電影人物也是層出不窮,下面這13部,有沒有你喜歡的?《大話西遊》系列《大話西遊》由《月光寶盒》和《大聖娶親》兩部組成,講述了一個跨越時空的愛情故事。
  • 唐僧的白馬,八戒的耙子,悟空的棒子,下一部主角是沙僧的禪杖嗎
    謝霆鋒飾演的唐三藏為了嶽美豔大鬧天宮,然後為了懲罰冒犯天規的嶽美豔,也為了讓凡心未定的唐僧繼續取經之路,唐僧心愛的嶽美豔變成了白龍馬,對,就是馱著唐三藏跟著三徒弟的白龍馬。在周星馳電影《西遊降魔篇》和《西遊伏魔篇》中,段小姐用自己的生命換了玄奘的領悟,唐詩三百首變成了大日如來經才降服孫悟空,之後孫悟空頭上的緊箍咒是段小姐的遺物,唐僧看著緊箍咒幻想面前的段小姐。
  • 難怪悟空沒分人參果給他
    所以悟空就沒有分人參果給他。不過筆者並不這麼認為,下面帶大家了解一下白龍馬,揭開他的神秘面紗。白龍馬,是西遊取經團隊的重要角色之一,他因馱唐僧上西天取經有攻,修成正果,被封為南無八部天龍廣力菩薩;後在化龍池得復原身,盤繞在大雷音寺的擎天華表柱上。其實他本是西海龍王三太子,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被西海龍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玉帝將其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誅。
  • 《少年悟空》新服「冥河老祖「10月30日開啟
    《少年悟空》新服「冥河老祖「10月30日開啟 作者:GM 來源:CP 發布時間:2019-10-30 00:00:00手機訂閱
  • 《大航海之路》瓷質的八角星獲取攻略 瓷質的八角星位置介紹
    導 讀 「《大航海之路》瓷質的八角星在哪,瓷質的八角星位置介紹」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文章。
  • 西行紀第18集:悟空堅守正義救下奇經,他和三眼神將誰更厲害?
    狼妖詢問有關於他們十年期取經之後的故事,三藏開始娓娓道來。原來,當初他們眾人將奇經送到天界之前,悟空就曾做了一個夢,有人告訴他不能將這個奇經交給帝釋天。眼看著,奇經即將落入帝釋天之手,悟空一把將奇經搶了過來。如今天界的領導人是帝釋天,但是悟空就只相信如來,如果如來在的話,自然會交出手中的奇經,但是如來並沒有在這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