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工業歷史悠久,早在建國前就有了很多有規模的企業,新中國成立之初,工業經濟更是得到了巨大的發展,誕生了一批名揚海內外的國有企業,如錦州紡織廠、錦州陶瓷廠、錦州印染廠、錦州石英玻璃廠、錦州釀造廠、錦州造紙廠、錦州橡膠廠、錦州製藥廠等。尤其是當年錦州製藥廠,讓錦州名動四海,家喻戶曉。這些企業在計劃經濟時代曾經鑄造過錦州工業經濟的輝煌,然而實行市場經濟以來,由於舊思維、舊體制、舊框框的約束,絕大多數國有企業步履維艱,停產、半停產,職工放假等現象比較普遍。

儘管錦州市的老牌國有企業在現代化進軍的號角中通過轉換機制、產權制度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等一系列措施,讓部分國有老企業煥發了青春活力,但也相當多數的國企成為了歷史,永遠存留在了老一代錦州人的記憶裡,錦州紡織廠便是其中之一。老錦州人愛錦州,也忘不了這座城市曾經創造的輝煌。

昔日「錦州紡織廠」是錦州屈指可數的大企業,坐落在解放路二十八號,佔地二十多萬平方米土地,擁有十幾萬平方米的建築和印染生產線,在新中國成立之初便已經存在,是一家聞名全國的國有大二型企業。據稱,巔峰時期的錦州紡織廠曾擁有職工8000多名職工,是我國東北地區紡織行業的著名企業,計劃經濟時期有過令人羨慕的輝煌歷史,曾經國內第一個合成出錦綸的地方。

據老人們講述,當年錦州紡織廠的工人,各個神採奕奕,舉手投足之間,都透著一股為新中國發展做出傑出貢獻的自豪,渾身上下洋溢著作為大國企職工的榮譽感。曾經去錦州紡織廠的職工,也是很多錦州機關事業單位「聯姻」的理想對象。然而,隨著市場經濟到來,錦州紡織廠和東北很多國企一樣,日漸失去了元氣,並最終走向了破產,至此,被很多痛心的老錦州人稱為錦州城市發展中的一個「傳奇」。

破產後錦州紡織廠曾經一度閒置,讓無數錦州老人嘆息不已。如今的錦州紡織廠舊址已經變成了碧桂園的樓盤小區,成為了錦州最高檔的小區之一,房子賣的那是一個好。好在還能在網上找到相關圖片,讓我們依舊可以尋覓但曾經無比輝煌的企業的相關「遺蹟」,它曾經是屬於錦州人的驕傲,感謝網友們給我們留下了記錄,也給老一輩的錦州人留下了一份情感慰藉!

(圖片源自網絡,感謝分享!如有侵權,刪圖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