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乾貨!建議收藏後慢慢享用~
你想真正學好心電圖嗎?
你想分析起心電圖時頭頭是道嗎?
你想成為病房、辦公室的心電圖分析老大嗎?
如果你想,那你一定要了解心電現象了!
心電現象聽起來有些陌生,它就像心電圖這位「美女」臉上的面紗,只有揭下這層面紗,才能真正一睹芳容。很多時候心電圖只展現其表面現象,只有了解心電現象,才能真正從本質上看懂心電圖。
雲南省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心內科餘俊醫生將帶我們認識三種常見心電現象:差異性傳導、隱匿性傳導、蟬聯現象。
差異性傳導
差異性傳導:室上性激動在傳導系統(不包括旁路和雙徑路)某一部位產生與正常傳導過程有差異的傳導(傳導速度、傳導順序、傳導途徑),稱為差異性傳導。
差異性傳導是一種很常見的心電現象,為可逆性的功能性改變,分為心房內差異性傳導(非時相性房內差異性傳導和時相性房內差異性傳導)和心室內差異性傳導(非時相性室內差異性傳導和時相性室內差異性傳導)。
心房內差異性傳導:室上性激動傳導過程中在心房內某一部位產生的差異性傳導,主要表現為P波的改變。
▌心電圖表現:
1. 時相性心房內差異性傳導表現為竇性期前收縮或同源房性期前收縮P波的形態有一部分不一樣或者房性心動過速時,第一個P'波形態與其後P'波形態不一致。
P2、P5竇性早搏,但兩者形態不同,P5合併時相性心房內差異性傳導
2、非時相性心房內差異性傳導又成為鍾氏現象,表現為在一個長代償間期(可以是早搏、傳導阻滯,並行心律或其他各種原因引起)後第一個或者連續幾個竇性P波形態發生改變,又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釋者。
心室內差異性傳導:室上性激動傳導過程中在心室內某一部位產生的差異性傳導,主要表現為QRS波的改變。
▌心電圖表現:
1. 時相性心室內差異性傳導表現為:出現在長-短間期後或心率突然增快時;QRS波寬大畸形,呈典型的束支或分支阻滯圖形;室內差異性傳導具有易變性特點,當出現差異性傳導的QRS波的長短RR間期發生改變時,QRS波的形態時限也容易發生改變,出現寬窄不一。
2. 非時相性心室內差異性傳導表現為:「出現在RR間歇時」;發生差異性傳導的室上性激動QRS波與正常竇性下傳的QRS形態略有差異,這種差異通常不大;QRS波時限仍正常。
左圖:房性早搏伴時相性室內差異性傳導;
右圖:過緩的交界線逸搏伴非相性室內差異性傳導
隱匿性傳導
隱匿性傳導:竇性或異位心律在傳導過程中(順向傳導或逆向傳導),遇到某處傳導組織處於前一次激動後的絕對不應期與相對不應期的臨界期,雖無法完全穿透該傳導組織繼續傳導(前傳或逆傳)形成P波或QRS波,但是卻可以傳入該傳導組織中一部分在該處傳導組織再次引起新的不應期,而影響下一次電激動的傳導或生成的現象。
隱匿性傳導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心電現象,可以發生在傳導系統的任何部位,以房室交接區最為常見,由於它的存在,可以使得心律失常非常複雜,容易引起誤診。
▌心電圖特點:
1. 影響其後激動的形成(例如當房性早搏隱匿逆傳入竇房結後,引起房性早搏後竇房結節律重整從而出現不完全性代償間歇)。
隱匿性傳導引起不完全性代償間歇
2. 導致其後激動傳導改善例如魏登斯基易化現象。
魏登斯基易化現象提示隱匿性傳導
3. 導致其後激動傳導延緩或「中」阻滯(例如房顫伴極快速心房激動導致多數心房激動無法下傳形成長RR間期)。
4. 蟬聯現象
蟬聯現象
蟬聯現象:電激動在下傳過程中,遇到兩條基本平行的徑路,且其中一條徑路處在不應期而發生功能性阻滯時,電激動從另一條徑路下傳過程中同時向對側徑路隱匿性傳導,導致該徑路持續性功能性阻滯的現象。
蟬聯現象實際上是一種隱匿性傳導,可見於房室結雙徑路,房室旁路與正路,左右束支等,它的出現可能使原有的心律失常複雜化,甚至可能會誤診為室性心動過速。
▌心電圖特點:
1. 左右束支蟬聯現象:常出現在心率較快時,表現為QRS波呈連續3次以上寬大畸形的QRS波,寬大的QRS波表現為典型的右束支阻滯圖形或左束支阻滯圖形。
心房撲動伴右束支蟬聯現象
2. 房室結雙徑路間的蟬聯現象:當突然出現室上性早搏或心率增快時,心電圖表現為PR間期突然跳躍式成倍延長或接近成倍延長,且以固定的長的PR間期持續出現。
房室結雙徑路伴快徑路蟬聯現象
3. 房室旁路與正路間的蟬聯現象:正路蟬聯現象表現為一系列寬大畸形的完全預激型的QRS波;旁路蟬聯現象表現為原本有預激表現的心電圖變成δ波消失,QRS波時限完全正常。
除了上面說的三種心電現象,實際上還有另外三種。如果你感興趣的話,請繼續關注我們哦,下期為大家帶來常見心電現象(下)。
以上內容來自於雲南省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心內科餘俊老師精心為大家設計的《臨床必備技能—"戲說心電"系列課程》,餘老師用近5個月時間的精心策劃,約30萬字的備課稿反覆修改,力求大家能夠輕鬆學習避免死記硬背就能掌握心電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