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圖形教你掌握正常成人腦電圖

2020-11-28 醫脈通

作者: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黃文盛醫生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轉載請務必於文首註明作者和來源「醫脈通」。


之前在醫脈通的公眾號上看到李凱醫生寫的《十分鐘通關肌電圖》,讓原本對肌電圖一無所知的我,對肌電圖有了一定的了解。李醫生寫了肌電圖,本人也難免心癢,想說說腦電圖。本文內容基本都以實際圖形為主,並結合原理簡單進行說明。


先簡單介紹幾個腦電圖常用的名詞


頻率


頻率這個概念大家都能懂,在腦電圖中指的是1s內相同腦波重複出現的次數。例如下面這個圖,假設兩條縱線之間為1s,我們數一數兩條縱線中間一共有多少個波(8個),頻率就是多少(8Hz)。



走紙速度


腦電筆在紙上1s行走的距離稱之為走紙速度,走紙速度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節的,一般採用的標準是30mm/s。



根據頻率的快慢,一般把腦波分為α、β、θ、δ四個主要頻帶。



常見頻帶的波形:



關於頻率的分類,得吐槽一下。有的書本是這麼寫的:



也有的是這樣寫的:



由於從小飽經數學考試的折磨,筆者已經對「<、≤、>、≥」等符號特別敏感,所以不免就總是糾結,例如0.3-3.5 Hz屬於δ波、4-7.5 Hz屬於θ波、8-13 Hz屬於α、14-30 Hz屬於β,那3.5-4Hz、7.5-8Hz、13-14Hz屬於什麼?或許愛鑽牛角尖的同學也跟我有同樣的困惑。


然而我也知道,腦電波是連續且有變化的,判讀波形屬於什麼頻帶,不必糾結某「一個」波形,而是應判讀某「一段」波形的情況,所以上面的糾結根本沒必要。


有些情況用數學思維來思考實際問題確實會引起令人迷茫的情況,例如多少粒沙子算作一個沙堆? 1粒肯定不算,2粒也不算,但是1萬粒或者1億粒就算,問題是究竟是多少粒為界限就由沙子變成了沙灘呢?閒話就說到這,後面繼續說正題。


波幅與敏感性


波幅大家也容易懂,腦電波的波幅就是腦電波波峰到波谷的垂直高度,反映的是兩個電極的電位差。



腦電圖放大器的敏感性用μV/mm來表示,它說明的是在圖上,波幅的高度反映的腦電電位差是多少。例如:在敏感性為10μV /mm腦電圖圖中,如果一個腦電波的垂直高度為7mm,其波幅就是70μV。


在腦電圖中,按照波幅的高度可以分為幾個級別,對於成人腦電圖,<25μV稱為低波幅,25-75μV稱為中波幅,75-150μV稱為高波幅,>150μV稱為極高波幅。



調節與調幅


調節指的是腦波的頻率調節,也就是頻率的變化;調幅指的就是波幅的變化。例如下面這段腦電波,波幅高低起伏如同潮起潮落,這種波幅的變化規律稱之為調幅現象。



電極放置位置


現在頭皮電極腦電圖常規使用的是國際10-20系統。10-20系統包括19個記錄電極和2個耳極參考電極。先在頭部確定4個解剖點,鼻根、枕外隆突、雙側耳前點(耳前切跡處),由這4個點確定矢狀線與冠狀線,並以10%-20%的距離作為電極之間的間距。左邊為奇數,右邊為偶數。具體見下圖:


導聯組合


常用的導聯組合有耳極參考導聯、平均參考導聯、雙極參考導聯。


1、耳極參考導聯。耳極參考導聯採用左右耳垂作為G2端,分別標記為A1、A2。



對於左側大腦半球,分別以Fp1、F3……作為G1端,A1(左耳垂)為G2端,右側也是如此。就形成了Fp1-A1、F3-A1……Fp2-A2、F3-A2……各導聯組合形成的耳極參考導聯的腦電圖。


2、平均參考導聯。將頭皮的每個記錄電極分別串聯一個電阻,再並聯,經過這種處理,頭皮各點的電位被削弱並平均,電位接近於零,作為平均參考電極(縮寫為AV)


分別以Fp1、F3、Fp2、F4……作為G1端,平均參考電極(AV)為G2端,就形成了Fp1-AV、F3-AV……Fp2-AV、F3-AV……各導聯組合形成的平均參考導聯的腦電圖。


3、雙極導聯。雙極導聯是將兩個記錄電極分別作為G1、G2端所形成的腦電圖形。下面這種接法叫雙極縱聯,就是將各個頭皮記錄電極從前向後頭接尾、尾接頭分別作為G1、G2端(Fp1-F3、F3-C3,……Fp1-F7、F7-T3)。



類似的還有雙極橫聯。



下面說說正常成人清醒期腦電圖


α節律


α節律是清醒狀態下在後頭部出現的8-13Hz的節律,一般在枕區波幅最高。注意的是,不是頻率在8-13Hz的腦電波就是α節律。


α節律有幾個要素:

1、頻率,8-13Hz;

2、分布部位,主要分布在後頭部(枕、頂、後顳區);

3、反應性,外界或內源性刺激可使波幅明顯降低或使節律完全消失,最常見的就是睜眼狀態下出現的α抑制。


具體看圖吧(注意下面的舉例都是同一個圖採用不同導聯組合的不同表現):


耳極參考導聯,清醒閉目情況下後頭部(枕、頂、後顳區)11-12Hzα節律(註:此軟體上縱向兩實線之間為1s)。


此後頭部α節律頻率在11-12Hz間波動,頻率的變化稱之為調節;其波幅高低起伏呈波浪形,波幅的變化稱之為調幅。


跟上面為同一幅圖,切換成平均參考導聯。


切換成雙極縱聯(注意T5-O1、T6-O2通道上波幅很低,反而是T3-T5、T4-T6通道上較明顯,因為T5-O1、T6-O2電位同步,相互抵消;T3-T5、T4-T6呢?與耳極參考導聯的圖形仔細比較,結合原理思考思考)


雙極橫聯


大家把各個導聯組合的圖形仔細比較一下。


睜眼狀態下出現的α抑制(αblock)


耳極參考導聯


同一個檢查者,清醒狀態下睜閉眼圖形對比,注意睜眼狀況下α節律抑制。


切換成平均參考導聯


雙極縱聯


雙極橫聯


β活動


β活動是指頻率大於13Hz的快波活動,是正常成人清醒腦電圖的主要成分,分布廣泛,波幅通常在30μV以下。


許多鎮靜催眠藥物(例如巴比妥類、苯二氮卓類、水合氯醛等)可以使β活動波幅增高,因而使β活動數量明顯。


服用地西泮引起的瀰漫性β活動。


μ節律


清醒狀態下出現於雙側中央區的一種腦波活動。同α節律類似,μ節律的特點是:

1、頻率,9-11Hz(屬於α頻帶,但不是α節律);

2、分布部位,常見於中央區(C3、C4、Cz),偶見於P3、P4,可單側或雙側出現,可以遊走性出現(遊走性就是在同一次記錄過程中有時出現在左側有時出現在右側,像在左右遊動一樣);

3、反應性,可被對側甚至同側肢體運動或肢體運動的意念(就是你想著肢體要運動但實際肢體沒動)所抑制。

μ節律受睜眼影響不明顯。μ節律在清醒狀態下出現的概率只有百分之十幾,就是很多情況下都是見不到的,缺如並不是異常的。


要注意的是,由於它的頻率跟α節律的屬於α頻帶,不要將它與α節律混淆(分布部位與反應性不同)。如圖:


大家看到沒,μ節律的波形很像字母「μ」,這就是它的名稱由來。睜眼狀況下α節律受抑制,μ節律就更容易看了(沒有月亮的晚上星星才又多又亮)。



正常腦電圖就暫時說到這裡,最後,請大家簡單思考一下:最後兩幅圖採用的是哪種導聯組合方式?


參考文獻:


1. 劉曉燕. 臨床腦電圖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6.

2. Mark Quigg(原著),元小冬,許亞茹(譯者).腦電圖精粹.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2008.

3. 倫敦衛生科學中心(著),劉興洲(譯).成年人腦電圖譜(第二版). 海洋出版社. 2005.

4. John S.Ebersole,Timothy A.Pedley(著),中國抗癲癇協會專家組(譯).現代臨床腦電圖學(第3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

5. 大熊輝雄(著),周錦華(譯).腦電圖判讀step by step 入門篇.科學出版社.2001.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腦電圖入門攻略,這些「波紋」你能看懂嗎?
    腦電圖的基本原理腦電圖根據電極放置於顱內或顱外,可分為頭皮電極腦電圖、顱內電極腦電圖,本攻略主要介紹臨床上經常接觸到的頭皮電極腦電圖。腦電圖跟心電圖、肌電圖一樣,是利用儀器來記錄電活動,頭皮電極腦電圖是從頭皮上將腦部的自發性電活動加以放大記錄而獲得的圖形。
  • 哪些因素會影響腦電圖結果
    核心提示:哪些因素會影響腦電圖結果?專家表示:影響腦電圖的主要因素有年齡、個體差異、意識狀態、外界刺激、精神活動、藥物影響和腦部疾病等。其中年齡和個體差異與腦生物學特點及遺傳心理因素有關。外界剌激與精神活動引起的腦波改變屬於腦機能活動的一些生理性變化。藥物影響和腦部疾病所產生的腦波變化往往是病理性的,但也可以是一過性和可逆性的。
  • 異常篇:最一目了然的成人腦電圖圖譜丨一鍵收藏
    隨著腦電圖分析技術迅速發展和對腦電圖研究與認識的不斷深入,要求初學者對腦電圖的基本知識要準確掌握,然後在腦電圖專家的指導下對其臨床意義做出判斷。本文將介紹對成人腦電圖異常篇進行介紹,之後還會更新偽差篇,敬請關注……概述腦電圖異常分為背景活動異常和陣發性異常,其中背景活動異常是非特異性異常,與瀰漫性或局部腦功能障礙的嚴重程度有關,陣發性異常是突出於背景活動的陣發性異常波發放,與癲癇類發作性疾病有密切關係。
  • 「怪嚇人的」腦電圖到底是檢查什麼的?有沒有輻射?
    正常的腦細胞都有自發的電活動,專業一些的說法就是,人的大腦神經細胞的活動能產生持續的節律性電位變動,也就是我們說的會產生腦電波。腦電圖檢查就是將金屬製成的電極片貼在頭皮上,電極片連接導線,通過精密儀器的處理,將腦電波最終變成電腦上醫生可以看見的波形。這種被記錄下來的起伏的曲線波形,就是我們說的腦電圖。
  • 淮南朝陽醫院開展腦電圖 + 腦地形圖檢查
    什麼是腦電圖?近日,淮南朝陽醫院電生理室正式開展腦電圖+腦地形圖檢查!腦電圖是通過精密的電子儀器,從頭皮上將腦部的自發性生物電位加以放大記錄而獲得的圖形,是通過電極記錄下來的腦細胞群的自發性、節律性電活動。腦電圖檢查是神經系統機能檢查方法之一。和大家熟悉的心電圖檢查一樣,腦電圖檢查,也是利用儀器來記錄身體電活動的一種方式。
  • 腦電圖準不準?到底該做哪種腦電圖 ?
    對癲癇患者來說,「腦電圖」一定不會陌生。不論是診斷、複診還是術前評估,腦電圖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可以說,腦電圖準不準,直接關係著診療的效果。那麼腦電圖背後有哪些原理、你做的腦電圖究竟準不準,你真的都清楚嗎?
  • 最燒腦的五道智力題,圖一七成人做不出,圖二推理太繞腦
    最燒腦的五道智力題,圖一大概有七成人做不出,圖二的推理太繞腦。這樣撲克牌的題目相信有的小夥伴也遇到過,問:如果紅牌先出,最後讓紅牌贏,該怎樣出牌呢?這道題有七成的人做不出。看到圖中有形狀各異的圖形,問:怎樣組合才能將所有圖形組合成一個大正方形呢?小編還沒有組合出呢!這樣的題目做過的很多了,就是根據完整的式子,進行推理得出最終問號處應該填什麼數字。帶有圖案找規律的題目相對來說,難一些。
  • 沒那麼簡單:讓你學得更好的12條腦科學原理
    沒那麼簡單:讓你學得更好的12條腦科學原理——(帝族智慧) 人腦是自然神奇而又複雜的造化,一直被教育者視為不可捉摸的「黑箱」。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著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腦科學的研究逐漸繁榮,科學家們開始從不同角度揭示人類認知活動的腦機制。
  • 除了診斷癲癇,腦電圖還有哪些用途?
    2組患者腦電慢波增多的模式不同,可提供客觀鑑別依據,即AD患者腦部主要改變是瀰漫性腦皮質萎縮,EEG呈現瀰漫性異常波;VaD由於腦動脈硬化及由此產生栓子脫落,EEG較多出現局限性改變,或兩側不對稱,所以,EEG對AD和VaD的鑑別診斷有參考價值。3.
  • 腦電圖有癲癇波代表什麼
    腦電波的基礎上反映良好的心理狀態,然後,在腦電圖癲癇波代表什麼?   腦電圖有癲癇波代表什麼?癲癇的症狀一般明顯,攻擊我們我們的危害也是**嚴重的,在癲癇的危害,我們必須積極治療,避免癲癇。突然間。錯誤的判斷更多的癲癇癲癇的症狀是**的,**患者的生命**的**措施。
  • 癲癇發作時腦電圖有什麼特點
    在發作期間,腦電圖有如下特徵,背景活動為高峰失律,在瀰漫性不規則中、高波幅混合慢波上,夾雜大量雜亂多灶性棘波、尖波。大腦左右波形呈現出不對稱、不同步的特點,甚至完全失去正常的腦電節律。在強直期之前可能存在棘波、慢波及不典型棘慢綜合波,而更多見的是短程或長程爆發的波形,有時這些異常波形會持續出現。
  • 抗癲癇藥物吃了那麼多,為什麼腦電圖仍有放電?
    、「腦電圖結果是好的是不是說明我毛病好了?」等等成為其來院諮詢的最主要問題。腦電圖作為癲癇診斷的重要工具,對評估其癲癇治療效果等具有重要意義。那麼,癲癇患者用藥後腦電圖就沒有異常放電了嗎?腦電圖結果與藥物之間又存在什麼聯繫呢?
  • 腦電反饋 幫助中小學生提高注意力的有效性分析
    家長提問:我的孩子進行了腦電反饋測試,但是結果我看不太明白,能幫我講講嗎?這位家長提到的問題,也是很多學員家長希望了解的,所以我們今天來為大家講一講腦電反饋數據應該怎樣解讀?優秀學員的數據是什麼樣子的?
  • 腦電圖有異常就是癲癇?| 健康闢謠日曆
    腦電圖有異常就是癲癇?>29十月星期四健康謠言 :腦電圖有異常就是癲癇?>腦電圖檢查只是診斷癲癇的一個輔助檢查和依據,不能僅僅依據腦電圖的異常就武斷地給病人戴上「癲癇」的帽子。在正常人群中有一部分人的腦電圖可以表現為異常,甚至還可以見到癇樣波形。
  • 【健康闢謠日曆】腦電圖有異常就是癲癇?
    【健康闢謠日曆】腦電圖有異常就是癲癇?>29十月星期四健康謠言 :腦電圖有異常就是癲癇?>腦電圖檢查只是診斷癲癇的一個輔助檢查和依據,不能僅僅依據腦電圖的異常就武斷地給病人戴上「癲癇」的帽子。在正常人群中有一部分人的腦電圖可以表現為異常,甚至還可以見到癇樣波形。大多數腦電圖報告中「輕度異常」的結論一般是沒有確定的臨床意義的。即便是「癇樣放電」,也需要進行其他必要的檢查或複查,並結合臨床表現加以判斷。所以,腦電圖有異常不一定就是癲癇。
  • 3種常見心電現象,帶你看透心電圖!
    建議收藏後慢慢享用~ 你想真正學好心電圖嗎? 你想分析起心電圖時頭頭是道嗎? 你想成為病房、辦公室的心電圖分析老大嗎? 如果你想,那你一定要了解心電現象了!
  • CAD繪圖實戰 畫三維圖形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在很多CAD初學者看來,大多數時候CAD處理的是二維圖形,所以會存在一種誤解,如果需要繪製一些三維圖形,是不是應該直接放棄CAD而使用3D設計軟體呢?其實不然,CAD模型空間相比3D軟體的草圖環境,在畫起基礎圖形上更加得心應手,只要再加以掌握幾個3D建模的要點,例如視圖的調整、實體建模的命令等,就可以繪製簡單的三維立體圖形,對想要進階3D設計師的朋友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下面,我們通過使用中望CAD來教大家畫一個日常常見的三維實體——鍋蓋主體部分,如果大家看完學不會,這個「鍋」我背了。
  • 心電監護儀的8大操作要點,你掌握了幾個?
    熟練掌握心電監護儀的操作技能,是每一位醫護都應該掌握的技能。對於心電監護儀的使用,有哪些操作要點不能忽視呢? 以下這些要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要點一:3 導聯和 5 導聯心電導線有何不同?
  • 腦電圖異常一定有病嗎
    若是腦電圖顯示結果異常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健康隱患,這也是患者們都非常擔心的一點,重點是患有癲癇病的人,更容易擔心、害怕,那麼腦電圖異常是有病嗎? 腦電圖的異常放電並不一定是有病,導致腦電圖檢查的結果放電的原因有很多種,特別是年齡比較小的孩子處於發育階段的時候,大腦神經還沒有發育完善。
  • 病例學習:獨特的 Rett 症候群腦電圖表現
    近期,來自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的崔俐教授領銜的團隊報導了一例 Rett 症候群患者,該患者具有獨特的腦電圖表現。該研究發表於 BMC Neurology 雜誌中,一起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