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聽說過袋熊嗎?
體形粗壯有點像熊,眼睛很小,臉有點像鼠。體重可達35千克,頭骨略扁平,鼻面部相對較短,它們的腳短及肌肉發達,身長約有1米,尾巴也很短,體型比樹袋熊還短粗。
主要生活在溫帶地區適合穴居的開放的森林、丘陵及海岸附近。
如果是第一次見袋熊可能會覺得和考拉有幾分相似,它們看起來又有點像一隻巨型沙鼠和豚鼠的混合體,而且它們是有袋的。
如果它咬東西它們的牙會像齧齒動物的那樣,它們會用牙咬穿樹皮、葉子和根。
袋熊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事之一,就是它們的挖洞能力,它們像這樣張開爪子幾乎就像獾的爪子一樣。
然後它們挖到洞穴的深處,它們在那能找到優質的根。
它們是一種看著和考拉有關係的有袋動物,但是它們並不會爬樹。
雖然不會爬樹,但是這個矮小的動物能以每小時接近二十五英裡的速度移動,短小的四肢、敦實的身體以及不可思議的速度,有時候看起來像一隻土撥鼠。
如果它們被捕食者追趕,它們就會往地下洞穴裡逃,然後把自己的部分背部和屁股從洞外推進來,使捕食者無法抓住它們。
如果說袋熊有什麼特別之處,那麼久一定要說說它們的便便,它們後背有一塊骨頭,如果它們要排便,它就會把它們的便便變成方的!有點像一臺機器。
方形的便便,排出便是那個模樣,確實非常少見。
拉出方形便便也是有一定作用的,因為方形的便便不會滾得很遠,所以科學家認為它們是用來標記領地的。
但是它們不像很多其它動物,幾乎每天都會排便,據了解它們大概每十幾天才大便一次。這個周期確實很長~
因為袋熊吃得是高纖維食物,像樹皮、樹根這樣的。它們的系統要消化所有的樹皮、根和樹葉,所以得花那麼長時間!
那另外一個特別的地方就是袋熊它們是有袋動物,所以有個袋子。像袋鼠和考拉它們的袋子是朝前的,但是雌性袋熊的袋子是朝後的,這個袋叫育兒袋。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它們也會挖洞,雌性袋熊的袋子很多的時候用來裝幼崽,估計是怕在挖洞的時候把泥土刨到袋子裡,弄到幼崽身上了。
這樣的食素動物在自然界中,雖然背部皮厚肯定也少不了有很多敵人,什麼動物會捕食袋熊?
水裡的鱷魚、草原的野狗等都會捕食它們。
據了解國外有一隻叫Wanda的袋熊被救助,它的母親被一輛車撞了,發現她的時候看到袋裡有一隻幼崽,都被成功的救助下來,養在保護區裡。
現在它們都已經長大,每當到天黑, Wanda就會變得很活躍,因為它們是夜間活動的生物。
當然也見證了袋熊的特別之處。
一、方形的便便
二、朝後開口的育兒袋
如果面前有個這樣呆萌的袋熊,你會喜歡嗎?
配圖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本人刪除!在此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