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綠色家園建設現盛況:全市野生動物已達500多種

2021-01-15 經濟日報

一隻貉在潺潺山澗旁邊悠閒玩耍,兩隻狗獾「一言不合」便動起手來,一隻野豬忍不住身上的「刺撓」,正使勁蹭著樹皮……您看到的這些場景,是來自北京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外相機裡的畫面。這些野生動物在茂盛的林間嬉戲玩耍,儼然成了保護區的「主人」。

隨著北京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野生動物也越來越頻繁地在城市裡現身,甚至出沒在市民身邊,為首都北京增添一抹「野性氣息」。

178種野生動物在松山「佔山為王」

盛夏,位於北京市延慶區西北部燕山山脈中的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裡正是松濤陣陣,生機勃勃。截至2019年底,在這片總面積超過6200公頃的綠海中,生活著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雕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勺雞、斑羚在內的178種野生動物,全市近三分之一的野生動物種類都能在這裡見到蹤跡。

延慶區野鴨湖溼地成群的野生鳥類

松山自然保護區中具有華北地區少有的保存良好的成片天然油松林,由於海拔高差大,從高海拔的針葉林,到低海拔的闊葉林,還有大片的灌叢和草甸,植被類型特別豐富,包括北京一級保護植物百花山葡萄和北京水毛茛在內的824種野生植物構成了保護區的綠色基底,與野生動物共同打造出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生態系統。為了保護好這些寶貴的資源,松山自然保護區建設了生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監測站,對森林微氣象監測指標、森林環境監測指標、森林水文監測指標、森林土壤監測指標、生物多樣性監測指標等5大類54項指標實時監測,為生態保護工作提供數據支撐。

「在松山,野生動物是真正的『主人』,我們工作人員充其量只能算是人家的『保鏢』。」據保護區管理處主任胡巧立介紹,為了實地了解保護區內野生動植物的情況,每天都有30多名專業巡護隊員,沿著16條精心制定的保護路線巡查,每個月還會有一趟「轉大圈」,用一整天的時間幾乎走遍整個保護區。在巡查時,不光要檢查記錄生物多樣性情況,還要檢查安裝人工鳥巢,救護受傷的野生動物,安裝野外紅外相機等等。據了解,保護區內現在已經安裝了200多臺先進的紅外相機,消無聲息地記錄下林中野生動物的生活狀態。胡巧立告訴記者,隨著這幾年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不斷豐富,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出現在鏡頭之中,豹貓、貉和豬獾已經成為「常駐嘉賓」,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斑羚的「出鏡率」也越來越高。保護區的工作人員把監測視頻剪輯編輯,上傳到抖音,讓大家一起感受野生動物的魅力。

高質量綠化見成效 全市野生動物已達500多種

城市不能是生物多樣性的「荒漠」,人與野生動物分享綠色家園才是首都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的「終極形態」。最近幾年,有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向城市「進軍」,與首都市民「親密接觸」。以往只在房山十渡地區出沒的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鸛的棲息範圍從房山逐漸擴展到海澱、昌平等全市各區,「房山黑鸛」變身「北京黑鸛」。從3月份開始,地處鬧市的亞運村小微溼地陸陸續續迎來了4個野鴨家庭「安居樂業」。6月中旬在北京鳥巢的一個路口,一隻野鴨媽媽帶著鴨寶寶們「招搖過市」,交警叔叔「貼身護送」,過往車輛紛紛停車讓行。北京人的老朋友——長耳鴞,也已經成群「落戶」在城市副中心綠心中。

朝陽區將府公園裡的水面上一隻夜鷺飛入一群鴨子裡 何建勇攝

城市中野生動物的身影越發常見,與近年來首都城市綠化不斷升級密切相關。特別是2018年開始的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建設提出要重塑城市生態環境,提升林地綠地的生態功能,突出「近自然」理念。規劃上力求與周邊綠地實現互聯互動,方便野生動物「走親訪友」,種的樹也都是動物們喜愛的蜜源、食源植物。無論是種進二環內的一處處城市森林,還是嵌入樓宇之間的小微溼地,不但為首都市民帶來了大自然的野趣,也吸引著野生動物到城市裡「定居」。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植物和溼地保護處處長張志明告訴記者,近年來北京的野生動物種類和數量持續增加,陸生脊椎野生動物從1994年461種增加到現在的500多種,其中包括褐馬雞、黑鸛等15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斑羚、大天鵝、灰鶴、鴛鴦等66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北京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野性都市」。

科學關愛 與野生動物「分享」家園

與野生動物打了近20年交道的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救護科科長史洋認為,野生動物在城市中的頻繁現身也得益於近年來首都市民的生態文明意識不斷提升。「我們救護的野生動物,有相當一部分是熱心市民打電話告訴我們的。」在首都市民張開懷抱迎接野生動物的同時,一些「過分親密」的行為也影響了動物們的正常生活。有的攝影愛好者故意晃動樹木,只為拍攝一張鳥兒扇動翅膀的畫面。還有的人通過飼養蟒蛇、猴子等野生動物「異寵」,以彰顯自己的獨特品味,殊不知這些異寵不但失去了寶貴的「野性」,還存在致病風險。而各種不科學的「放生」活動不但會讓動物因為不適應環境死亡而變成「殺生」,部分外來入侵物種還會對首都生態安全帶來巨大隱患。

為了給野生動物營造良好的棲息環境,今年6月1日正式實施的《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明確規定,要制止追逐、驚擾、隨意投食、引誘拍攝、製造高分貝噪聲、閃爍射燈等幹擾野生動物生息繁衍的行為,哪怕是蘆葦收割、植被修剪等生產活動,也要避免影響野生動物的棲息環境。《條例》還明確禁止擅自實施放生活動,但也規定野生動物主管部門可以根據野生動物保護的需要,組織單位和個人開展科學放歸。

大千世界,萬物崢嶸。史洋說,對野生動物最好的疼愛是「不打擾」,要實現與這些動物「鄰居」的和諧相處,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經濟日報記者李佳霖)

相關焦點

  • 豹貓、豬獾、斑羚頻現松山,北京野生動物已達500多種
    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延慶區西北部燕山山脈,總面積6200公頃,保護區內生活著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雕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勺雞、斑羚在內的178種野生動物,全市近三分之一的野生動物種類都能在這裡見到蹤跡。
  • 北京:陸生脊椎野生動物逾500種
    新華社北京7月22日電(記者魏夢佳)近年來,隨著北京城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全市野生動物種類和數量正持續增加。根據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最新公布的數據,全市陸生脊椎野生動物的種類現已增加至500多種。兩隻狗獾在林間嬉戲打鬧,一頭野豬正使勁蹭著樹皮撓痒痒……在位於北京市延慶區的北京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外相機記錄下了野生動物們在林間嬉戲的畫面。
  • 北京實施「史上最嚴」野生動物保護法規 保動物「安居」
    《條例》將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考核體系,規定北京全域全年禁獵,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被稱為「史上最嚴」京版野生動物保護法規。「《條例》的頒布施行,標誌著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事業進入新階段,是今後全市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推進首都野生動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和根本遵循。」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副局長戴明超說。
  • 四川木裡森林覆蓋率60.4%野生動物500多種
    中廣網成都7月10日消息(記者周平 鄭軼) 記者日前從相關部門了解到,經木裡縣政府長期不懈地抓退耕還林、野生動植物保護等重點工程建設。目前,四川木裡縣森林覆蓋率已達60.4%,查明野生動物500多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7種。
  • 截至2017年底北京野生動物種類增至600種
    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記者魏夢佳)記者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首都野生動物種類呈現增長態勢。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野生動物種類已達600種。1日,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在房山區舉行「2018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宣傳活動。工作人員現場放歸了經救護康復的1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和2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隼。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近5年來,北京大力拓展綠色生態空間,全市新增造林綠化面積13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3%,還累計恢復及建設溼地8000多公頃。
  • 猴歸山鳥歸林多種野生動物 放歸白水河自然保護區
    猴歸山鳥歸林多種野生動物 放歸白水河自然保護區時間:2018-11-22 15:38   來源:彭州市府辦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猴歸山鳥歸林多種野生動物 放歸白水河自然保護區 11月9日,由成都市林業園林局組織的保護月野生動物放歸活動在彭州舉行,近百隻(頭)野生動物放歸白水河
  • 北京市野生動物種類達600個
    3月1日,以「依法保護野生動物,確保候鳥安全過京」為主題的「2018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系列宣傳活動在房山區啟動。記者了解到,根據最新的野外監測,全市野生動物種類已達600個。活動當天,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工作人員現場放歸了經過救護康復的1隻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鸛和2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紅隼。活動現場設立了諮詢臺,向遊人發放宣傳材料,並有工作人員在現場接受野生動植物保護方面的諮詢。
  • 「北京生物圖鑑」開始連載,第一期:野生貓科動物·豹貓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北京生物圖鑑」開始連載了!能帶你了解到很多平時不常見的動物。北京市生態環境局首次開展全市域、多類群生物多樣性調查你見過豹貓麼?它是北京市的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主要生活在山區森林地帶和林緣村落附近,是北京現存唯一的野生貓科動物。而在延慶區和門頭溝,北京市開展生物多樣性的調查人員,真的見到了豹貓!
  • 溼地保護|北京:已累計恢復建設溼地8921公頃
    本號訊(9月24日)9月20日是第八個北京溼地日。隨著溼地保護和恢復力度的不斷加大,北京400平方米以上溼地總面積已達5.87萬公頃,佔全市總面積的3.6%。翠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 圖片來源: 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由於氣候變化、城市建設等原因,北京溼地面積一度萎縮。
  • 中國草原分布有野生植物1.5萬種、野生動物2000多種
    「覆蓋我國2/5土地的草原,是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自然生態系統,也是重要的生態屏障,孕育了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及牧草種質資源,對於維護我國生態安全、減緩全球氣候變化、保護地球家園具有重要意義。」農業部草原監理中心主任李偉方說。
  • 瀋陽每年救護野生動物約千隻
    於海洋 攝中新社瀋陽3月11日電 (王藝霖)瀋陽猛禽救助中心11日舉行今年首次大型公益康復野放活動,將收養治癒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禿鷲1隻、蒼鷹3隻和省級保護動物烏鴉1隻攜帶到野外放飛,讓它們重返大自然。參加本次放飛活動的有野保志願者和愛心人士數十人。
  • 北京溼地面積已達5.87萬公頃 溼地生物多樣性持續增加
    本報訊(記者 王斌)每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北京溼地日」。9月19日,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在南海子溼地公園舉辦「北京溼地日」主題宣傳活動。現場放歸了近期救護的6隻紅隼、2隻鴛鴦和1隻小白鷺。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全市400平方米以上的溼地總面積已達5.87萬公頃,佔全市總面積的3.6%。
  • 金雕、勺雞、斑羚……北京松山的野生動物越來越多
    這邊,一隻貉在潺潺山澗旁邊悠閒玩耍;那邊,兩隻狗獾「一言不合」便動起手來;回過頭來,一隻野豬忍不住身上的「刺撓」,正使勁蹭著樹皮……近日,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外相機捕捉到了不少野生動物「佔山為王」的生動鏡頭,並上傳到網上發布。
  • 一起關愛野生動物 共建美好家園
    如果有一天,金錢豹只留下照片,金絲猴只剩下故事,眼鏡蛇只出現在歷史博物館裡……人類與野生動植物共同居住在這個美麗星球,維持著地球生態平衡。很多野生動物已消失不見,只能從影像中看到這些消失的珍稀動物。,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維持著地球的生態平衡。
  • 關愛水生動物 共建和諧家園
    為持續深入開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11月12日上午,2020年湖北省暨武漢市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在武漢東湖海洋樂園舉行。該樂園是湖北省和武漢市漁政部門授牌的水生野生動物救治救護中心。近年來,已接收、救助數百條娃娃魚、鱷龜、胭脂魚等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作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樂園多次開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和救助科普活動。
  • 湖南寧遠九嶷山首次拍攝到多種珍稀野生動物
    九嶷山拍攝到多種珍稀野生動物。紅嘴相思鳥等國家「三有(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保護野生動物。九嶷山拍攝到多種珍稀野生動物。 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供圖肖有鐵說,它們有的單獨行動,有的成雙成對,有的則拖家帶口自由覓食,憨態可掬。
  • 《輝煌中國》第四集觀後感 黨員幹部觀看《綠色家園》有感
    黨員幹部觀看《綠色家園》有感  由中央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的六集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22日晚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第四集《綠色家園》。這集講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總結人類文明發展規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中國綠色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 更加綠色的北京迎回野生鳥類
    印度亞洲通訊社7月3日文章,原題:更加綠色的北京迎回野生鳥類北京市中心一條胡同中的住戶迎來了一群罕見的客人——5隻燕子幼鳥。退休中文教師範連迪(音)說:「我已經有30多年沒見過燕子築巢了。」她住在北京市中心宣武門以南的達智橋胡同。首都師範大學鳥類學家、教授高武(音)說,多年前,燕子等野生鳥類在北京很常見。
  • 南京金牛湖野生動物王國開工建設
    一期將投放500餘種 3萬餘只野生動物  預計2018年5月1日開園 一期將投放動物500餘種、3萬餘只,不但有大熊貓、扭角羚等國寶級珍稀保護動物,更有考拉、食蟻獸等世界級珍稀保護動物;二期還將投放銀背大猩猩、霍加狓等在國內非常罕見的珍稀野生動物。同時,在同品種動物的數量上還將突出規模化,比如,僅長頸鹿一次就將投入40多頭,藍孔雀將達60隻,以及成百上千的海洋魚類等,給遊客以震憾的視覺效果。目前動物引進工作已完成約90%。
  • 北京加強遷徙候鳥等野生動物監測,如有異常將現場處置
    結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市88個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對遷徙候鳥等野生動物開展全天候監測,如出現異常將第一時間現場處置。今春北京迎來近百萬遷飛候鳥,較往年同期增加30餘萬隻據了解,北京地處亞熱帶向亞寒帶的過渡區,是眾多候鳥春、秋兩季遷徙的必經道路,每年過境南遷或北徙的候鳥、旅鳥達三百多種,上百萬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