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溼地面積已達5.87萬公頃 溼地生物多樣性持續增加

2021-01-10 金臺資訊

本報訊(記者 王斌)每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北京溼地日」。9月19日,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在南海子溼地公園舉辦「北京溼地日」主題宣傳活動。現場放歸了近期救護的6隻紅隼、2隻鴛鴦和1隻小白鷺。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全市400平方米以上的溼地總面積已達5.87萬公頃,佔全市總面積的3.6%。今年全市還將恢復溼地1600公頃,新增溼地600公頃,實現「十三五」時期的目標任務。

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時期,北京圍繞構建「一核、三橫、四縱」的溼地總體布局,遵循宜林則林、宜溼則溼、林水相依的高質量發展理念,將溼地恢復與建設任務納入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行動計劃,結合河流流域生態綜合治理、中小河道生態治理以及海綿城市建設,進一步加大溼地保護修復工作力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

2016年以來,全市已累計恢復建設溼地8921公頃。其中,新增溼地2452公頃,恢復溼地6469公頃,形成萬畝以上大尺度森林溼地10餘處,溼地面積穩步擴大,溼地景觀不斷提升。得益於生態功能的不斷改善,全市溼地生物多樣性持續增加,成為北京野生動植物的「樂園」。據統計,全市已有369種野生植物,202種野生動物在北京溼地內安家,黑鸛、鴛鴦等國家重點保護鳥類種群數量穩步上升,震旦鴉雀、青頭潛鴨、白尾海雕等珍稀瀕危鳥類在溼地內相繼發現。

截至目前,全市400平方米以上的溼地總面積達到5.87萬公頃,佔全市總面積的3.6%。其中河流、湖泊、沼澤等天然溼地2.79萬公頃,庫塘等人工溼地3.08萬公頃。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植物和溼地保護處副處長黃三祥介紹,今年結合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對超過100畝的造林綠化地塊,結合集水區建設小微溼地。以溫榆河、南苑森林溼地建設為重點,加大溼地恢復與建設力度。2020年全年恢復溼地1600公頃,新增溼地600公頃。全市還將推進《北京市溼地保護發展規劃》出臺,謀劃「十四五」期間全市溼地保護工作藍圖。

相關焦點

  • 溼地保護|北京:已累計恢復建設溼地8921公頃
    本號訊(9月24日)9月20日是第八個北京溼地日。隨著溼地保護和恢復力度的不斷加大,北京400平方米以上溼地總面積已達5.87萬公頃,佔全市總面積的3.6%。翠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 圖片來源: 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由於氣候變化、城市建設等原因,北京溼地面積一度萎縮。
  • 我國十年溼地損失面積相當於兩個北京
    第二次全國溼地資源調查結果顯示,近十年來,我國溼地面積減少了339.63萬公頃,相當於減少了兩個北京市的國土面積。在國務院新聞辦1月13日上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宣布了剛剛完成的第二次全國溼地資源調查結果:目前,全國溼地總面積5360.26萬公頃,溼地面積佔國土面積的比率(即溼地率)為5.58%。
  • 北京溼地:城、殤、變
    明代時,北京遍布湖沼、坑塘,溼地率(溼地面積佔國土面積的比率)約為33%。到1950年,溼地率仍有15.28%。20世紀下半葉以來,隨著人口增加、城市化進程加快,多種因素疊加影響,北京溼地面積銳減。據統計,1950年至2009年,60年間,北京溼地縮減率達79.5%。
  • 冬日來臨,到溼地觀鳥去 長沙溼地總面積達4萬餘公頃
    華聲在線11月22日訊 溼地,被譽為「地球之腎」。記者今天在長沙市林業局獲悉,長沙通過開展植樹造林、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還溼還草、溼地恢復修復等項目建設,2020年已實現全市溼地保護率為76.66%。
  • 我國五年新增溼地面積300多萬畝 溼地保護率達50%以上
    「十三五」期間,我國採取政策、法律、科學等綜合措施,全面提升溼地保護與修復水平。五年來,新增溼地面積300多萬畝,國際重要溼地15處,國家重要溼地29處,溼地保護率達到50%以上。 「十三五」期間,我國持續強化溼地管理頂層設計,進一步完善溼地生態系統保護法律法規體系。
  • 溼地: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生態屏障
    溼地在維持生態平衡、保持生物多樣性和珍稀物種資源以及涵養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汙染、調節氣候、控制土壤侵蝕等方面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被譽為「地球之腎」「物種寶庫」「儲碳庫」和氣候變化的「調節器」,是全球生命共同體溫暖的港灣,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生態屏障。復歸人與自然生命使命的本真位置,維繫主客體的和諧共生關係,進行全面溼地保護是新時代我們要肩負的生態使命。
  • 28秒丨持續加大溼地保護力度!東營2020年新增溼地保護面積近2萬公頃
    播放暫停進入全屏退出全屏00:0000:00 重播 請刷新試試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5日訊 2020年,東營市新建溼地保護小區20處,新增溼地保護面積1.9萬公頃。目前,東營全市溼地保護總面積27.6萬多公頃,溼地保護率60.47%。
  • 新疆阿克蘇新和縣保護溼地生態系統 維護生物多樣性
    央廣網阿克蘇9月29日消息(記者吳卓勝 阿克蘇臺記者陳雄飛 新和臺記者王軍偉)近年來,新疆阿克蘇地區新和縣不斷加大溼地修復力度,增強溼地生態功能,維護溼地生物多樣性,全縣溼地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以前住在五一水庫溼地周邊的農民環保意識薄弱,砍伐樹木等,導致溼地生態環境遭受破壞。近年來,新和縣加強了對溼地生態環境的監管,保護了溼地生態系統。新和縣林業局胡楊林管理站工程師布拉江·努爾東說:「一方面對溼地區域的汙染源進行清理,另一方面對周邊的農牧民和過往的遊客進行宣傳,提高他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加強管理、加強監督。」
  • 中國溼地生態系統破壞嚴重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二十九日電 (記者賈全欣)作為重要的國土資源,中國總面積達六千多萬公頃的溼地正在呈現數量減少、質量下降的趨勢。國家林業局副局長馬福在今天召開的「全國溼地保護工作會議」上指出,儘管中國在溼地保護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溼地喪失和退化的速度仍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各種溼地資源還處於被嚴重威脅之中。
  • 「十三五」我國新增溼地300多萬畝 溼地保護率過半
    中國網訊(記者韓琳) 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採取政策、法律、科學等綜合措施,統籌推進溼地保護與修復,增強溼地生態功能,維護溼地生物多樣性,全面提升溼地保護與修復水平。5年來新增溼地面積300多萬畝,國際重要溼地15處,國家重要溼地29處,溼地保護率達到50%以上。
  • 中國溼地資源保護情況
    溼地資源及保護狀況  根據2014年1月公布的第二次全國溼地資源調查最新結果,中國的溼地總面積5360.26萬公頃,溼地面積佔國土面積的比率(即溼地率)為5.58%,其中,自然溼地面積4667.47萬公頃,佔全國溼地總面積的87.08%。
  • 山西新增3處國家溼地公園總數已達15處
    據介紹,山西稷山汾河國家溼地公園位於稷山縣,包括汾河稷山段及兩岸溼地部分。溼地公園的溼地類型包括河流溼地、沼澤溼地2種,總面積718.23公頃,溼地面積608.14公頃,溼地率84.67%。通過溼地公園的建設,可使溼地水質得到進一步改善,溼地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溼地生態功能得到恢復,使汾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提升。
  • 什麼是溼地,為什麼保護溼地...溼地知識你知多少?戳進來為你科普!
    這個公約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全球各國政府間的共同合作,以保護溼地及其生物多樣性,特別是水禽和它賴以生存的環境。 全市溼地總面積20.72萬公頃,溼地面積佔國土面積的2.51%。其中,自然溼地面積8.77萬公頃,佔全市溼地總面積的42.30%,河流溼地8.73萬公頃,湖泊溼地0.03萬公頃,沼澤溼地0.01萬公頃;人工溼地面積11.95萬公頃,佔全市溼地總面積的57.70%。人工溼地在重慶市溼地面積中比重最大,生態地位高。
  • 中國溼地保護率達50%以上
    中新社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 陳溯)記者23日從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近五年來中國新增溼地面積300多萬畝,溼地保護率達50%以上。溼地被譽為「地球之腎」,是自然界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生態系統和人類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
  • 關於中國溼地保護的思考
    天然溼地(不含河流溼地)約為2594萬公頃,包括沼澤約1197萬公頃,天然湖泊約910萬公頃,潮間帶灘涂約217萬公頃,淺海水域270萬公頃;人工溼地約4000萬公頃,包括水庫水面約200萬公頃,稻田約3800萬公頃,稻田是我國河流溼地之外的最大的溼地類型。
  • 溼地保護——劍湖溼地
    溼地作為一種土地資源,它不僅可以為作為水源供給農業、工業和周圍居民的日常生活,其在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改善環境汙染方面也有卓越成效。另外,溼地在維護生物多樣性方面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因此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正因如此,保護好溼地對於保護好生物多樣性,完整生物鏈有著重要意義。
  • 林草科普|中國林草建設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
    生物多樣性保護逐步納入自然資源保護修復各類規劃和計劃,野生動植物就地與遷地保護網絡不斷得到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監督檢查力度不斷加大,基礎調查及科研穩步推進,宣傳和國際合作不斷深化。中國已初步建立了有關自然保護地配套的法律體系,制定並頒布了一系列有關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成立了中國生物多樣性監測與研究網絡,對中國生物多樣性的變化開展長期的監測與研究。
  • 疊加式管護體系讓溼地生態功能持續增強
    近年來,在遼河口溼地越冬的候鳥數量逐年增加,這與盤錦市持續加大溼地保護力度,為溼地上棲息的候鳥提供了更加適宜的環境有極大關係。 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盤錦生態形象的一張名片。盤錦市把保護好溼地生態環境作為政治任務。2017年5月1日,盤錦市頒布實施了第一部地方性法規《盤錦市溼地保護條例》,為溼地保護提供了法律保障。盤錦加強管護體系建設,初步形成網格化保護管理體系。
  • 北京溼地生態改善 珍稀瀕危鳥類現身
    北京溼地穩步恢復 成野生動植物「樂園」  生態功能改善,北京溼地生物多樣性正持續增加,多種珍稀瀕危鳥類相繼被發現  黑羽白腹、紅喙紅腿,大型涉禽黑鸛在水邊「優雅」捕食的畫面,往往讓觀鳥愛好者「眼前一亮」。近年來,從「中國黑鸛之鄉」房山,到魚蝦豐美、空氣清新的密雲水庫,黑鸛優美的身影出現在北京越來越多的地方。
  • 【地理探究】高考地理如何考查溼地?附中國最美的六大溼地!
    中國溼地面積佔世界溼地的10%,位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在中國境內,從寒溫帶到熱帶、從沿海到內陸、從平原到高原山區都有溼地分布,一個地區內常常有多種溼地類型,一種溼地類型又常常分布於多個地區。 中國1992年加入《溼地公約》,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的溼地已達30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