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溼地資源保護情況

2020-11-30 中國文明網

  溼地資源及保護狀況

  根據2014年1月公布的第二次全國溼地資源調查最新結果,中國的溼地總面積5360.26萬公頃,溼地面積佔國土面積的比率(即溼地率)為5.58%,其中,自然溼地面積4667.47萬公頃,佔全國溼地總面積的87.08%。按類型分,近海與海岸溼地579.59萬公頃,河流溼地1055.21萬公頃,湖泊溼地859.38萬公頃,沼澤溼地2173.29萬公頃,人工溼地674.59萬公頃。我國溼地面積佔世界溼地面積的4%,位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中國溼地的主要特點:一是溼地類型全、典型溼地多,共有5類34型,包括了《溼地公約》定義的所有溼地類型。二是溼地總量大,人均資源少,我國溼地率遠低於世界8.6%的平均水平,人均佔有溼地僅有0.04公頃,僅為世界人均佔有水平的五分之一。三是分布廣、區域差異顯著。四是保護力度大,管理體系日益完善。五是資源利用多樣,利用壓力大。

  中國加強了溼地資源的恢復和保護。到2014年,全國共建立溼地自然保護區577處,新建溼地公園900多處,其中,國家溼地公園569處,指定國際重要溼地46處,受保護溼地面積2324.32萬公頃。近10年來,受保護溼地面積增加了525.94萬公頃,溼地保護率由30.49%提高到43.51%。

  溼地的重要功能

  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溼地既是獨特的自然資源,又是重要的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豐富的物質產品和文化產品,在維護生態安全、淡水安全、生物安全、氣候安全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溼地維護著淡水安全。溼地具有強大的淨水功能,被譽為「地球之腎」。當汙水流經溼地時,流速減緩,水中的有機質、氮、磷、重金屬等物質,通過重力沉降、植物和土壤吸附、微生物分解等過程,將發生複雜的物理和化學反應。溼地具有強大的蓄水和調水功能,減少水旱災害發生。中國溼地維持著約2.7萬億立方米淡水,保存了全國96%的可利用淡水資源。

  溼地維護著生物安全。溼地被譽為「物種基因庫」,蘊藏著地球上20%的已知物種。中國溼地共分布有溼地植物4220種,脊椎動物2312種,魚類1763種,是名副其實的「生物超市」、「物種搖籃」。

  溼地維護著食物供給。溼地可以提供清新空氣、潔淨淡水、宜居環境、豐富食物。中國有3億多人直接依賴溼地生活,溼地產品有效改善了他們的生計。中國是淡水養殖大國,養殖總產量居世界首位,2013年淡水養魚產量達2635萬噸。溼地還促進了農田持續穩產高產。

  溼地具有防災減災功能。溼地能夠抵禦和減輕自然災害。如熱帶海濱的紅樹林能抵抗颱風的侵襲,凡是有紅樹林的地方,颱風的破壞力將大大減弱;再如江河湖泊、水庫、沼澤能夠抗澇防旱,洪峰來時它們吸納大量的水,枯水期時再將水釋放。

  溼地關乎氣候變化。溼地與氣候變化之間的關係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作為溫室氣體的儲存庫、源和匯,溼地在緩解氣候變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佔全球陸地總面積8.6%的溼地儲存的碳總量約為7700億噸,佔陸地生態系統碳儲量的35%。中國沼澤溼地碳儲量達47億噸,僅若爾蓋溼地儲存的泥炭就高達19億噸,平均每公頃碳儲量約4130噸。

  溼地具有豐富的文化功能。溼地以其良好的生態環境、優美的自然景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為人們提供了休閒旅遊、親近自然的理想場所。同時也孕育了源遠流長的溼地文化,如豐富多彩的河流文化、稻作文化。溼地以其獨特的美學、教育和文化功能,為人類藝術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源泉,是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

  溼地保護工作措施

  中國政府十分重視溼地恢復和保護工作。2008至2015年每年的中央1號文件和政府工作報告,均對溼地保護提出了要求。包括:「啟動溼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增加溼地保護投入」;「完善森林、草原、溼地、水土保持等生態補償制度」、「開展溼地生態效益補償和退耕還溼試點」;「實施溼地生態效益補償、溼地保護獎勵試點」、「建立健全最嚴格的溼地保護制度」。2015年4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將「溼地面積不低於8億畝」列為到2020年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目標之一。2015年8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也將包括溼地在內的自然生態系統納入責任追究辦法範圍。2015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對溼地保護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包括:探索建立分級行使所有權的體制(中央政府主要對大江大河大湖和生態功能重要的溼地等直接行使所有權)、溼地產權確權試點、健全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建立溼地保護制度、開展退田還湖還溼試點。近年來,中國出臺了溼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退耕還溼試點、溼地保護獎勵等政策,促進了溼地保護持續健康發展。

  今後,中國將重點從四個方面推進溼地保護工作。

  推進建立溼地保護制度體系。建立溼地保護制度、溼地產權確權試點、退田還湖還溼試點等措施,力爭2016年初步形成較為完善的溼地保護修複製度。

  大力推動溼地保護立法。全國出臺省級溼地立法的省份已經達到21個。下一步,將進一步修改完善有關條款,爭取儘快出臺溼地保護條例。

  實施溼地保護規劃。實施《全國溼地保護「十三五」實施規劃》、《長江經濟帶溼地保護工程規劃》,繼續開展溼地保護重點工程建設,實施溼地修復重大工程,推進溼地的整體保護與修復,力爭溼地總量不減少、功能不減退,並逐步改善溼地生態狀況,實現「到2020年全國溼地面積不低於8億畝」的目標。

  進一步落實溼地保護管理各項措施。加強溼地保護工程項目、中央財政溼地補貼項目管理,抓好項目任務落實,及時總結溼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經驗,建立溼地生態效益補償制度。推進溼地調查監測評價工作。抓好溼地公園發展建設,新批准一批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強化對重點建設國家溼地公園指導,提高國家溼地公園建設管理水平。開展《溼地公約》履約與國際合作,向國際社會展示我國負責任大國的良好形象。強化溼地保護宣教培訓,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溼地保護意識。(國家林業局)

  

相關焦點

  • 關於中國溼地保護的思考
    溼地中有各種礦砂和鹽類資源。溼地可以為人類社會的工業經濟的發展提供包括食鹽、天然鹼、石膏等多種工業原料,以及硼、鋰等多種稀有金屬礦藏。中國一些重要油田,大都分布在溼地區域,溼地的地下油汽資源開發利用,在國民經濟中的意義重大。四是能源和水運。溼地能夠提供多種能源,溼地通過航運、電能為人類文明和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約有10萬公裡內河航道,內陸水運承擔了大約30%的貨運量。
  • 保護溼地資源 提高生態功能
    經濟日報訊:天津市日前研究制定《天津市溼地自然保護區規劃》和《七裏海溼地生態保護修復規劃》《天津市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天津市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規劃》《天津市大黃堡溼地自然保護區規劃》。
  • 世界溼地日:貴陽市多舉措加大溼地資源保護
    2017年是第21個「世界溼地日」,今年的主題為:溼地減少災害風險。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而溼地影響著水資源供給安全,可以提高江河沿岸蓄洪防澇能力,減少水澇災害發生的風險,是很多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關係到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程度。因此,溼地有「地球之腎」之美譽。
  • 溼地保護重要舉措 遼寧溼地保護機構成立
    把溼地保護作為生態保護的重要任務    近日,省溼地保護中心在遼陽市掛牌成立。這是繼2007年10月1日《遼寧省溼地保護條例》實施之後,我省溼地保護工作實施的又一重要舉措。     據介紹,溼地保護中心的成立,標誌著全省溼地保護體系建設有了一個新的起點,並將在全省今後的溼地保護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 中國溼地資源
    全國溼地資源調查統計結果表明,我國現有100hm2以上的各類溼地總面積為3848萬hm2(不包括香港、澳門和臺灣的數據)。其中,自然溼地面積3620萬hm2,佔全國溼地面積的94.07%,庫塘溼地的面積229萬hm2,佔全國溼地面積的5.95%。
  • 溼地保護——劍湖溼地
    溼地作為一種土地資源,它不僅可以為作為水源供給農業、工業和周圍居民的日常生活,其在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改善環境汙染方面也有卓越成效。另外,溼地在維護生物多樣性方面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因此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正因如此,保護好溼地對於保護好生物多樣性,完整生物鏈有著重要意義。
  • 貴州省第二次溼地資源調查成果新聞發布會
    歡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下面我就貴州省第二次溼地資源調查情況和成果做個簡要介紹。  一、貴州省溼地資源調查情況  為了進一步摸清溼地資源「家底」,掌握動態變化情況,有針對性地強化溼地保護政策,我國在2003年第一次全國溼地資源調查的基礎上,於2009年至2013年組織開展了第二次全國溼地資源調查,歷時5年。
  • 淮濱:強力保護淮南溼地
    水 雉(攝影彭大國)1月3日,記者走進淮南溼地,遠遠望去清澈的湖水靜靜地流動,數十隻白鷺在岸邊棲息,成群的野鴨拍著翅膀在水面上遊弋,給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感覺。天鵝溼地遊(攝影彭大國)據了解,淮南溼地自然保護區是於2001年12月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3400公頃。
  • 我國溼地生態系統現狀堪憂 美麗溼地亟須法律保護
    那麼,我國有哪些溼地保護的法律法規?為什麼溼地保護效果不佳?國外有哪些保護措施可以借鑑?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張西峰、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檢察院檢察官馬濤。此外,「淨減少量為零」是美國溼地保護立法理念的精髓,其實質內容是:任何地方的溼地都應該儘可能地受保護,轉換成其他用途的溼地數量必須通過開發或恢復的方式加以補償,從而保持甚至增加溼地資源基數。「淨減少量為零」的理念,有效處理了溼地開發與保護間的矛盾,既能保證正常的溼地開發活動有序進行,又能防止不當開發造成溼地損害的現象發生。
  • 《廣東省溼地保護條例》發布
    第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溼地資源調查監測評價制度,組織有關部門定期開展溼地資源調查監測與評價工作,建立溼地資源資料庫並實現共享應用。沿海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適時開展紅樹林溼地資源專項調查。第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溼地確權登記工作。
  • 溼地保護|維繫山水林田湖草的是水
    >王逸群長期從事森林資源調查監測、溼地資源監測評價、生物多樣性保護監測與評價以及自然保護地、重大生態工程、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等工作,主持完成各類項目百餘項,為國家和區域生態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中上遊建起的水庫、水電站,對下遊來水調控能力更強了;河套地區大力發展農業及建設城市景觀水體,加大了對黃河水的利用量;近10年,沿黃大中城市面積平均擴大2-3倍,城市人口增加最多超過3-4倍,對水資源利用、溼地佔用的影響非常大;山西、陝西、內蒙古等地礦產資源佔全國一半以上,礦產資源開發對水資源消耗和溼地保護的影響也十分巨大。」
  • 關於《杭州西溪國家溼地公園保護管理條例》貫徹實施情況的報告...
    2011年10月17日,市人大常委會頒布了《杭州西溪國家溼地公園保護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於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這是西溪溼地保護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裡程碑,標誌著西溪溼地保護管理正式步入了法制化、規範化軌道,為西溪溼地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法治保障,對推動我國溼地資源的保護和利用發揮著重要的引領示範作用。一、《條例》貫徹實施情況(一)積極推進規劃修編。
  • 保護紅樹林 保護溼地生態系統
    我國相關工作人員不斷努力,按照總書記「一定要尊重科學、落實責任,把紅樹林保護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嚴格保護現有紅樹林,科學開展紅樹林的生態修復,擴大紅樹林面積,提高生物多樣性,整體改善紅樹林生態系統質量,全面增強生態產品供給能力。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溼地保護條例
    〉等十二部地方性法規的決定》修正)  第一條 為了加強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和管理,維護溼地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促進溼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開展溼地保護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全社會的溼地保護意識。  鼓勵單位和個人開展溼地保護科學研究,推廣應用溼地保護先進技術。  每年5月25日為自治區溼地保護宣傳日。  第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溼地資源的義務,都有權對侵佔、破壞溼地資源的行為進行檢舉、控告。
  • 「中國最北溼地」首次拍到中國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
    黑龍江南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供圖中新網加格達奇8月2日電(劉曙光 姜輝)2日,黑龍江南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發布消息,該局架設在「中國最北溼地」南甕河溼地內的遠紅外攝像機首次拍到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中國最北溼地」首次拍到中國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
  • 保護紅樹林溼地 建美麗生態湛江
    保護區建立「以站為主體,保護管理科主管,其它科室掛點包片負責」的資源管護工作機制。各科室(站、所)負責人與管理局局長籤訂了資源管護目標責任書,落實管理站資源管護目標責任和科室(所)掛點包片管護責任。配套落實資源管護周報制,各管理站向保護科每周報告資源管護情況,及時處理巡護髮現問題;管理科每月收集的資源管護情況向管理局領導報告。多方位多渠道加強野外巡護,夯實巡護記錄及報告等基礎性工作。
  • 圖視| 海南溼地資源家底知多少?
    溼地裡都有什麼樣的動植物……這一連串的問題,在《中國溼地普查——海南卷》中都可以找到答案。11月13日,在海南溼地保護媒體沙龍活動上,該書首次正式「亮相」,詳實記錄了我省的溼地資源「家底」。統計顯示,海南島溼地總面積為32萬公頃,共有5類25型,溼地類型十分豐富。  據了解,中國溼地資源系列圖書由國家林業局組織編寫,海南卷主編由華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江海聲擔任。
  • 15部門聯手保護鳥類溼地 震旦鴉雀現身白沙河
    為更好地做好野生鳥和溼地保護工作,7月19日,青島市城陽區建立了野生鳥和溼地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明確15個部門的職責範圍,今後每年將定期召開會議並對會議執行情況定期督查,這是城陽區健全野生動植物保護長效機制的一項重要舉措,對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 什麼是溼地,為什麼保護溼地...溼地知識你知多少?戳進來為你科普!
    為什麼保護溼地? 我區溼地資源有哪些? 為什麼要保護溼地 溼地有什麼作用 梁平微發布:溼地不但具有豐富的資源,還有巨大的環境調節功能和生態效益。請你具體介紹溼地保護的重要性。
  • 中國溼地鳥類的主要特點
    水鳥是溼地野生動物中最具代表性的類群,是溼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靈敏和深刻地反映著溼地環境的變遷。據統計,我國有溼地水鳥12目32科271種,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的水鳥有10目18科56種,屬國家保護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水鳥有10目25科195種(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