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北溼地」首次拍到中國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

2021-01-21 中國新聞網

東方白鸛在覓食。黑龍江南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供圖

中新網加格達奇8月2日電(劉曙光 姜輝)2日,黑龍江南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發布消息,該局架設在「中國最北溼地」南甕河溼地內的遠紅外攝像機首次拍到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

「中國最北溼地」首次拍到中國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黑龍江南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供圖

南甕河溼地位於中國最北部的大興安嶺東部境內的松嶺區,總面積22.9萬公頃,溼地內共有大小河流12條,是嫩江的主要發源地和水源涵養地。溼地內已發現植物資源1046種,野生獸類49種、鳥類216種,是中國唯一一個以寒溫帶森林、沼澤、草甸和水域生態系統及珍稀動植物為保護對象的內陸溼地和水域生態系統類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1年被列入拉姆薩爾溼地公約國際重要溼地名錄。

據黑龍江南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監測科工作人員介紹,近日回收檢查遠紅外攝像機發現了大型鳥類的圖像,經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專家鑑定,認定圖片中鳥類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

「拍照的時間為5月份,發現的是一隻成年東方白鸛,正在沼澤中覓食。攝像機還同時拍下了猞猁、白鷺、駝鹿等野生動物的圖像」。該工作人員介紹說,東方白鸛屬於大型涉禽,主要分布在中國和俄羅斯東部邊界上的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一帶以及中國東部的長江中下遊地區,全球野生數量僅剩2500隻左右。(完)

相關焦點

  • 中國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傷愈在中國北疆被放飛
    6日,一隻中國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在黑龍江省寶清東升自然保護區內被環志放飛。中國鳥類專家為這隻東方白鸛佩戴了GPS衛星跟蹤器,可以實時監測放飛後的情況,為保護東方白鸛提供準確的科學依據。工作人員為東方白鸛環志。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現身泰安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現身泰安2021-01-04 17:08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劉小東 通訊員 語冰/圖 責任編輯:馬琳琳記者從泰山景區森防站了解到,2020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泰山愛鳥協會會員「清渠」「鬍鬚飛揚」「張老貓」等在泰山區域進行鳥類觀測調查時,發現了
  • 鄭州黃河溼地首次觀測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
    大象新聞·新聞事業部記者 王藝楓 通訊員 武蓓 11月24日,鄭州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監測巡護過程中觀測到在灰鶴種群中有一隻體態優美的白色大鳥。經過確認,該鳥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在鄭州黃河溼地屬於首次發現。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現身泰安,50多隻小精靈汶河邊覓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薛瑞1月1日,新年第一天,泰山愛鳥協會會員清渠等在泰山區域調查時,發現了50多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沿著大汶河向上遊飛去。據推測,這一群東方白鸛可能是2020年12月28日左右最後一批離開天津的種群。
  • 「送子鳥」首次起舞九段沙 白鸛為一級保護動物(圖)
    近日,九段沙自然保護區管理署的工作人員和上海野鳥會的志願者在九段沙溼地進行常規鳥類調查時,首次發現並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鸛。這隻白色大鳥正張開著黑色翅膀,優雅地在灘涂上散步起舞。  白鸛一直被人們視為吉祥鳥,素有「送子鳥」之稱。分布在亞洲東部的白鸛全球僅餘3000隻。
  • 東方白鸛
    一周來,一隻遷徙途中落單的東方白鸛每天都會來到福州森林公園水庫邊的溼地覓食,黎明即來,天黑離去。
  • 東方白鸛在這裡逗留
    秋冬交替之際,又到了一年一度候 鳥遷徙的日子。坐落於天津市境內 的清河分局因為生態良好、河湖縱 橫、魚蝦肥美,成為了一些珍稀候 鳥理想的落腳點。東方白鸛,腿長喙尖、體態優美,屬於世界一級瀕危物種,號稱「鳥類大熊貓」,全球存量較少。
  • 守護「鳥界大熊貓」全國第二個東方白鸛保護地在高郵界首成立
    東方白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珍稀程度可以媲美「國寶」大熊貓。每年11月到來年6月,會有超過200隻東方白鸛在揚州市高郵境內築巢安家。近日,高郵「東方白鸛保護地」正式揭牌,這是繼大連旅順後,在全國範圍內設立的第二個東方白鸛保護地。
  • 東方白鸛遭遇氣候危機:退耕還溼才是最有效對策—新聞—科學網
    它們的生存狀態良好,也意味整個溼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 同時,對於溼地植物來說,水鳥在溼地植物繁殖和演替過程中發揮中介作用,它們可以攜帶植物種子,幫助植物擴散、繁殖以及演替。 中國分布有溼地水鳥264種,長嘴高腳、黑白羽翼、體態優雅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就是大型溼地水鳥的典型代表。鄭海峰說,每年的3月,它們從南方越冬歸來,春天正是它們的繁殖季。
  • 商丘古城迎來上百隻東方白鸛
    商丘新聞網訊 東方白鸛素有鳥中大熊貓之稱,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全球共計總數僅約3000多隻,被列為世界瀕危動物。資料記載,東方白鸛越冬於長江下遊及以南地區。而眼下,商丘古城也迎來了上百隻東方白鸛,在這裡棲息越冬。   在商丘古城南湖冰面上,上百隻東方白鸛或悠閒散步,或展翅飛翔,縈繞於古城邊,場面十分壯觀,吸引許多市民和攝影愛好者圍觀、拍攝。
  • ...綠會東方白鸛保護地·天津志願者受邀參加秋季野生動物保護座談會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2020年9月11日星期五,綠會東方白鸛保護地·天津志願者應天津公安食藥環刑警四支隊之邀,來到支隊會議室召開秋季野生動物保護座談會,公安幹警與志願者共同商討秋季到入冬如何更有效保護好野生動物。
  • 淮濱:強力保護淮南溼地
    水 雉(攝影彭大國)1月3日,記者走進淮南溼地,遠遠望去清澈的湖水靜靜地流動,數十隻白鷺在岸邊棲息,成群的野鴨拍著翅膀在水面上遊弋,給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感覺。天鵝溼地遊(攝影彭大國)據了解,淮南溼地自然保護區是於2001年12月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3400公頃。
  • ...對現有保護區的科學整改,徹底解決人鳥爭食矛盾 | 保護東方白鸛
    2020年10月下旬,東方白鸛回遷,依然遇到了同樣情況:在曹妃甸溼地(省級保護區),由於春天未能及時補水,致使該溼地保護區乾枯,於是今年大批東方白鸛直接飛到天津市(包括北京清河農場)轄區內的眾魚塘,高峰時達到5000餘只,在魚塘取食。
  • 東方白鸛遭毒殺調查:職業殺手隨鳥遷徙一路投毒
    東方白鸛,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隸屬鳥綱鸛形目鸛科,體長約1.2米,翼展近2.2米,除飛羽黑色外,餘部體羽白色,喙黑色,眼部裸區和腳為紅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定為瀕危種,同時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及《中日候鳥保護協定》。
  • 東方白鸛遭毒殺調查:職業殺手隨鳥遷徙一路投毒(圖)
    ■ 簡介東方白鸛東方白鸛,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隸屬鳥綱鸛形目鸛科,體長約1.2米,翼展近2.2米,除飛羽黑色外,餘部體羽白色,喙黑色,眼部裸區和腳為紅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定為瀕危種,同時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及《中日候鳥保護協定》。
  • 「尋找東方白鸛」在行動 大江網聯合林業專家已尋找到2隻「鳥界...
    寒風中,江西省林科院野生動物救助中心主任汪志如的帶領下,一行人扛著望遠鏡,尋找半年前放歸大自然的3隻「鳥界國寶」東方白鸛足跡,看看他們的「孩子們」過得怎麼樣?6月17日,佩戴了衛星追蹤器東方白鸛們,正式被放歸大自然。據悉,這也是江西省首次成功救護本地繁殖東方白鸛幼鳥。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落腳 系鄭州黃河溼地首次監測到
    大部分候鳥在我省黃河沿線溼地補充能量後,繼續南飛,一部分候鳥則在這裡停留,選擇在河南越冬。11月24日,鄭州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監測巡護過程中,觀測到一隻白鶴,系鄭州黃河溼地首次發現。「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白鶴以其優雅的體態,走進了中國古代的詩歌之中。
  • 東方白鸛巢湖「跨年」 系其2019年冬天在合肥的第一次停留
    2019年的最後一天,合肥的觀鳥愛好者終於在巢湖邊看到了一隻東方白鸛從天空飛過。這是東方白鸛2019年冬天在合肥的第一次停留。據悉,合肥作為東方白鸛的「加油站」,是它們冬季南遷的必經之地。東方白鸛屬於大型涉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為何東方白鸛每年都會來到合肥?
  • 鄭州黃河溼地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
    2020-11-27 17:11:16 來源: 點讚鄭州 舉報   11月24日,鄭州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監測巡護過程中
  • 南飛過冬的鳥兒抵達南京 罕見候鳥現身沿江溼地
    有意思的是,到了春天,紫翅椋鳥就會「變裝」,黑色的嘴巴變成黃色,這說明它們已經到了繁殖期,該北遷「娶媳婦」了。鳥兒的羽毛在繁殖季和非繁殖季羽色差異是相當大的,這是為了方便它們夏季繁殖,而到了冬天有利於棲息躲藏。「紫翅椋鳥在南京大約停留一個星期就會離開,一路飛往新疆。」專家告訴記者,等到了明年春天,紫翅椋鳥會變得食量大增,幾乎一刻不停地進食,因為它們又將離開新疆,做一次長途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