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4 13: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從2019年10月下旬起,兩千餘只東方白鸛陸續回遷到天津濱海新區、寧河等區域的魚塘取食,魚塘經營者放炮驅趕東方白鸛,造成取食困難,體力難以補充,南遷受到影響。
去年的12月4日,在天津S103國道潮白河大橋西側魚塘,8隻東方白鸛經公安部門確認被魚塘主使用農藥毒死,另有3隻疑似中病毒死亡。12月29日,一隻佩戴跟蹤器號T159、環志號2a4(國家環志中心環志)的東方白鸛飢餓成疾,趴在地上站立不起後生命垂危,後被救助。
2019年東方白鸛南遷中出現的諸多問題,綠會志願者們向政府主管做了匯報,希望儘快出臺相應保護措施。並與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主管部門,進行了座談,志願者們也當面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建議,但至今未果。
2020年10月下旬,東方白鸛回遷,依然遇到了同樣情況:在曹妃甸溼地(省級保護區),由於春天未能及時補水,致使該溼地保護區乾枯,於是今年大批東方白鸛直接飛到天津市(包括北京清河農場)轄區內的眾魚塘,高峰時達到5000餘只,在魚塘取食。給本來今年多數不賺錢的承包者帶來很大影響,多數魚塘經營者放炮驅趕,造成3隻撞到高壓線,2隻死亡,1隻被救助;另有33隻疑似中毒,最終死亡32隻,僅1隻被成功救助。還有一隻被盜獵者的鐵夾夾住左腳,被志願者成功救助。
疑似中毒死亡的東方白鸛。
因放炮驅趕,誤撞高壓線的東方白鸛翅膀折斷。
綠會志願者在長期地巡護調查中發現,原本對東方白鸛回遷至為重要的天津七裏海自然保護區、北大港保護區,因管理理念落後,在取食方面幾乎完全喪失補給功能。如七裏海溼地退養還溼後,保護區未能按照重點保護對象(東方白鸛)的保育需求來管理溼地,保護區所投放的魚苗,基本以花白鰱魚為主,到了10月份,花白鰱魚苗已經長成兩至三斤以上的魚了,任何鳥都是吃不下的。此外,七裏海保護區的修復工程缺少科學性,沒有充分考慮東方白鸛棲息的條件,加之周圍的村莊使用地籠網偷魚的現象十分嚴重,到了十月下旬,七裏海溼地保護區基本沒有魚了,造成大量的東方白鸛在保護區以外的魚塘取食補給。
七裏海保護區核心區內的地籠網。
七裏海保護區核心區內的地籠網。
而北大港溼地保護區同樣存在水位過高、食物不足、生境退化的問題,造成事實上不適宜東方白鸛來此棲息。
北大港保護區水位過高,東方白鸛無法覓食。
繼天津兩塊重要溼地之後的河北曹妃甸溼地,據志願者長年觀測:每年約能承載3000左右的東方白鸛取食,在2020年初退出承包養魚後,由於保護區管理部門沒有及時補水,造成溼地乾枯,生境迅速退化,迫使無食可覓的東方白鸛今年大量飛往天津寧車沽及津京交界處的清河農場一帶的魚塘,與魚塘主搶食。
曹妃甸溼地沒有及時補水,造成乾枯。
在曹妃甸溼地,綠會志願者在調查中,隨時可看到魚塘養殖戶普遍亂用化學藥物,生活垃圾隨處可見,白色汙染嚴重。
保護區外的魚塘濫用化學藥物。
保護區外的魚塘白色垃圾嚴重。
調查中,綠會志願者還十分擔憂地發現:由於環渤海沿線重要溼地保護區的保育功能幾近喪失,東方白鸛的落腳地被一再擠壓,目前大量集聚的清河農場一帶魚塘,志願者得知,北京首創集團有意要在此處佔地38平方公裡建設容納人口30萬的光年城,這將使以東方白鸛為主的這一小片最後的鳥類棲息地永遠消失,會給東方白鸛造成滅頂之災。
38平方公裡的魚塘將被首創開發成住宅小區,東方白鸛將受到重大影響。
2020年遷徙季,鳥類專家對以上保護區的鳥類實地調查,也證實了綠會志願者的相關判斷。11月16日,綠會志願者配合國家林草局派來的專家錢法文教授對東方白鸛環渤海地區保護區進行同步實地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北大港溼地保護區有67隻東方白鸛、七裏海保護區4隻東方白鸛、七裏海南側至寧車沽以北附近的魚塘中五千餘只東方白鸛。
志願者們為東方白鸛購買了七裏海保護區外邊的魚塘底子(安心魚塘)。
對此,綠會志願者強烈呼籲相關政府部門應儘快舉行研討會,針對此事進行科學研究,加快對現有保護區的科學整改,徹底解決人鳥爭食矛盾,以保護好東方白鸛這一國家一級重要物種。
整理/GONE 審/summy 責編/angel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