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一江碧水,共推長江大保護」線上主題分享會舉行

2020-12-04 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2020年5月9日下午,「守護一江碧水,共推長江大保護」線上主題分享會舉行,來自國家電網、大自然保護協會(TNC)、阿拉善 SEE 生態協會、綠色和平等機構的有關專家圍繞各自工作重點,探討如何共同抓好長江大保護。

在此次分享會上,國網高郵市供電公司輸變電運檢中心變電站值班員、東方白鸛項目負責人王尊輝講述了一個班組共同守護好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的感人故事:「同在藍天下,人鳥共家園」。在嘗試了驅趕、人工築巢等方式不奏效後,他們在電力鐵塔上安裝絕緣板,既不改變東方白鸛喜好在高處築巢的習慣,也確保了電線受到保護。東方白鸛的安全和生活得到了保障,城市的用電安全也得以維護。

阿拉善 SEE 生態協會會員、湖北省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副理事長王利民博士認為,旗艦物種就像傘一樣,把旗艦物種保護好就能夠保護傘下面的水域、生態環境、生態系統。為此,阿拉善 SEE開展「留住長江的微笑」項目,通過保護江豚、中華鱘、長江鱘等旗艦物種,從而保護與此相關的其他物種、水域和生態系統。

綠色和平中國首席代表李雁指出,長江不僅是我們的生命命脈、一條經濟的大動脈,也是生態和生物多樣性走廊。在改善現有環境問題的同時,更要依託未來發展趨勢,更好地進行轉型,使長江大保護能夠可持續地進行。

中國TNC健康河流項目經理劉昊在分享會上介紹了TNC從流域生態健康視角助力長江大保護的有關情況。河流保護不只是保護淡水,不僅僅是保護淡水水質和水量,更多的是要保護和維護整個流域健康,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在長江大保護中,TNC使用的淡水生物多樣性保護修復工具從生物組成、棲息地、連通性、水文情勢、水質5個方面進行考量,分別開發了評估實施效果的規劃方法,幫助各利益相關方進行環境適應監測和管理。

近10年來,TNC 在長江流域識別出一些關鍵水生態系統修復的重點與難點問題,並有針對性地開展具體工作:與三峽合作在三峽大壩和金沙江下遊梯級電站為四大家魚和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釋放生態流量,減緩大壩對水文過程的影響與幹擾;為湖北監利何王廟長江江豚自然保護區編制保護行動規劃,支持長江江豚重要的遷地保護區的保護、修復與管理工作;在長江上遊具有重要保護意義的支流黑水河和赤水河與合作夥伴示範流域綜合生態修復的規劃與實踐;同時為長江大保護試點城市帶來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解決城市面臨的水環境問題等。TNC與政府、企業、科研院所和社會機構一起,助推長江大保護。

本次分享會由MSC諮詢創始人兼CEO譚亞幸主持。

相關焦點

  • 常見水鳥飛 不見漁船行湖北襄陽修復漢江水生態 守護一江碧水
    原標題:常見水鳥飛 不見漁船行湖北襄陽修復漢江水生態 守護一江碧水起源於秦嶺南麓的漢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它綿延1577「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按照黨中央關於長江十年禁漁的部署要求,為保持漢江水生態環境平衡,2019年12月10日,居於漢江中遊的湖北省襄陽市發布了漢江襄陽段十年禁漁令。
  • 生態優先,護一江碧水
    清船清網,禁捕退捕,生物完整性指數不斷回升;騰退岸線,汙染治理,流域生態功能持續恢復……沿江省市推進生態環境整治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了轉折性變化。一江碧水,正滾滾東流。
  • 一江碧水匯湖海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一江碧水匯湖海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曹嫻湖南「母親河」湘江,漫江碧透,又迎來一年中最美的秋季。一江碧水出瀟湘、入洞庭、匯大海。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7月,湘、資、沅、澧四水流域水質均為優,幹流104個斷面水質均達到或優於Ⅱ類標準。
  • 修復長江生態環境已成壓倒性任務——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新進展...
    (長江經濟帶座談會四年間)修復長江生態環境已成壓倒性任務——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新進展新成效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 題:修復長江生態環境已成壓倒性任務——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新進展新成效  新華社記者高敬  漁民收網上岸另謀生路,候鳥組團歸來蹁躚飛舞
  • 兩千公裡江源科考 探尋長江大保護「本底
    高寒無人無路無圖,兩千公裡江源科考探尋長江大保護 「本底」20餘位研究人員,在「無人無路無圖」、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行程2000多公裡,開展了一場艱苦的科學考察莽莽江源,蘊藏著無窮的奧秘。8月11日 直門達站問「天河」2020年江源綜合科考的目的是進一步掌握長江和瀾滄江源區的生態環境變化情況,為長江大保護、長江經濟帶發展及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提供更為豐富的基礎數據和更為堅實的科技支撐。
  • 兩千公裡江源科考 探尋長江大保護「本底」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原標題:高寒無人無路無圖,兩千公裡江源科考探尋長江大保護 「本底」20餘位研究人員,在「無人無路無圖」、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行程2000多公裡,開展了一場艱苦的科學考察莽莽江源,蘊藏著無窮的奧秘。
  • 長三角「壓軸」長江大保護 改過江通道「給江豚讓路」
    記者 張春海 攝 去年1—11月,長江經濟帶優良水質比例達82.5%,優於全國平均水平6.1個百分點。2016年1月5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至今已四年,「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深入人心 日前,「長江白鱘滅絕」引發關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危起偉去年底發表了論文,稱根據模型計算,中國長江特有珍稀物種長江白鱘預計在2005年—2010年時已滅絕。
  • 聚焦「全域II類水」守護一江碧水 株洲河長制工作有名有實有力
    守護一江碧水,需要各方參與。自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以來,我市市、縣、鄉、村四級河長體系已經全部建立,各級河長履職盡責,民間河長、志願者、河道保潔員等力量齊抓共管,河湖管護成效明顯,一江兩水水質持續向好。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南京,不負一江碧水
    從「生產鏽帶」到「生態繡帶」,從靠江吃江到靠江護江,南京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把保護修復長江生態擺在壓倒性位置,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中堅決樹牢「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追根溯源、找準病根,分類施策、系統治療,推動長江南京段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經濟社會發展「含金量」「含綠量」「含新量」不斷增加,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邁向更高水平。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江水向東 滄桑巨變 一江碧水中的「橋林答卷」
    「十三五」期間,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過程中,浦口區橋林街道結合長江江豚保護和濱江岸線利用規劃,緊抓三年時間開展長江岸線整治行動,全力當好先行者,開啟長江綠色發展新徵程,開創治江事業新篇章,堅持「斷腕」與「布新」並重,提升經濟發展的「含新量」「含綠量」「含金量」,譜寫新時代「長江之歌」橋林壯麗樂章。  江水向東,滄桑巨變。
  • 共抓長江大保護 央企綠色發展路
    當日,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全面啟動活動(重慶分會場)在重慶江北嘴執法船舶碼頭舉行。 一個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 通過! 2020年12月26日,歷經三次審議,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長江保護法。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寫入法律。
  • 「聚力重慶·鱘夢長江」阿拉善SEE長江鱘保護項目在渝啟動
    來源:人民網近日,「聚力重慶·鱘夢長江」為主題的阿拉善SEE生態協會重慶項目中心長江鱘保護項目啟動儀式在重慶舉辦。重慶項目中心的企業家會員與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家會員、知名學者、愛心人士齊聚一堂,回顧阿拉善SEE重慶項目中心過去一年工作,共同見證長江鱘保護項目啟動,並以「長江鱘保護」為主題,探討如何進一步推動長江上遊地區的生態保護與建設問題。
  • 探尋長江大保護 「本底」
    處在「世界第三極」,又是長江生態最敏感的區域,江源的一舉一動關係整個流域生態變化,科學界有「江源打個噴嚏,長江都要感冒」之說。同時,江源作為長江流域人為幹擾最少的區域,河流規律和生態指標對長江流域具有指示和參考意義,堪稱長江大保護的「本底」。
  • 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丨一江碧水綠滿瀟湘 唱好新時代「長江之歌」
    編者按: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指明方向:「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五年來,湖南自覺扛起「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政治責任,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倒逼產業轉型升級換擋提速,有力地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 生態環境保護髮生轉折性變化 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5年成效綜述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轉折性變化——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5年成效綜述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 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轉折性變化——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5年成效綜述  新華社記者  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提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勾畫了推動長江經濟帶
  • 劉奇書記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奮力書寫共抓大保護的合格答卷
    奮力書寫共抓大保護的合格答卷劉奇(中共江西省委書記)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全局高度,以對子孫後代負責的歷史擔當,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明確提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導向,為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 一江碧水,兩岸火紅,滿山紅葉似彩霞,快來邂逅長江三峽漫山紅葉
    (如果只有周末兩天時間,可以南北環線挑選一條遊覽)01小三峽·小小三峽景區長江三峽紅葉分布廣泛,而紅葉最集中的地方當數巫山建議遊玩時間:半天03神女景區南環線黃櫨、陡崖、峽江、碧水、遊船、薄霧......
  • 奏響生態文明的長江之歌——長江經濟帶各省市共抓大保護成效顯著
    當2016年《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出臺之時,黨中央、國務院就用生態文明思想為這一新戰略定下了基調。「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環境保護關係到長江流域的社會長治久安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只有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才能讓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
  • 從湘江源到一湖四水,湖南14市州同步開展河流淨灘
    三湘都市報9月19日訊(記者 和婷婷)今天上午9:19,「保護母親河,呵護一湖四水」萬人淨灘聯合行動啟動儀式在永州市零陵區舉行。來自永州官方河長、民間河長、碧桂園業主、媒體記者近200餘人出席了啟動儀式。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拆除沿岸廠房碼頭,植樹造林添新綠 長江...
    作為全省唯一跨江布局的城市,南京長江段擁有幹流岸線約190公裡,佔全省的23%。近年來,南京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思想指引下,工作布局加快展開,工作實踐不斷拓展,各級各部門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綠色生態濱江岸線正在回歸。全長19.08公裡的江寧段長江岸線整治無疑是南京開展長江大保護工作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