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碧水匯湖海

2021-01-10 新湖南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

一江碧水匯湖海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曹嫻

湖南「母親河」湘江,漫江碧透,又迎來一年中最美的秋季。

一江碧水出瀟湘、入洞庭、匯大海。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7月,湘、資、沅、澧四水流域水質均為優,幹流104個斷面水質均達到或優於Ⅱ類標準。

繼續做好長江保護和修復工作,守護好一江碧水。2018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調研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情況時,察看了湖南岳陽市君山華龍碼頭和城陵磯水文站,殷切勉勵湖南。

湖南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守護好一江碧水作為嚴肅的政治任務,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不懈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加快建設天藍、地綠、水清、土淨的美麗湖南。

(2018年6月13日,沅江市漉湖蘆葦場下塞湖矮圍整治現場,眾多施工機械分南堤、北堤等4個戰場同步推進,拆除矮圍泥堤。資料照片 湖南小武哥 攝)

兩年前,一場生態環境整治攻堅戰在下塞湖上掀起波瀾。

益陽沅江市漉湖蘆葦場,被人為分割的湖面上,最多時有129臺大型機械同步進行拆除作業。短短10多天,下塞湖1.8萬餘米矮圍、3座節制閘全面拆除。這顆盤踞浩浩洞庭十餘年的生態「毒瘤」終於得以剷除。

「現在站的這個地方,曾經是三四米高的矮圍。」兩年之後的今天,登上洲灘,在漉湖蘆葦場工作多年的王獻軍對記者說。春暖花開時節,下塞湖的洲灘上,如同鋪了一層鬆軟的翠綠絨毯,紫色、黃色的小花點綴其間。

「漲水時,魚進到矮圍,但出去就難了。為防止魚兒逃走,矮圍不斷加高、加寬、加固,還修建了鋼筋混凝土的節制閘,損害了溼地生態,影響了湖區行洪。」王獻軍說。

經過生態修復,下塞湖重現溼地生態風光。環顧四周,魚兒躍出水面,水鳥空中盤旋,滿眼生機。

在長江經濟帶保護與發展的大棋局中,湖南地處中遊,位置重要。「一湖四水」輻射全省、聯通長江,全省96%的區域在長江經濟帶範圍內。其中,洞庭湖流域面積約佔長江流域面積的七分之一、年來水量佔長江年總水量的四分之一。

2018年5月11日,湖南省委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湖南省委關于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深入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 大力推動湖南高質量發展的決議》。

頂層設計錨定發展方向。《決議》明確,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思想,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嶽陽時強調「守護好一江碧水」的重要指示。

當年6月13日,省裡召開最高規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省委書記杜家毫在會上強調,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動員全省各方力量,全力以赴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奮力開創新時代湖南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

長江岸線湖南段專項整治的持久戰全面打響。39個砂石碼頭、42個碼頭泊位關停,堅決打破「罈罈罐罐」;長江大堤全線實施造林綠化工程,不斷築牢「綠色長城」……一幅「水清、岸綠、灘淨、景美」的生態畫卷,在我省163公裡長江岸線的堤內外徐徐展開。

啃硬骨頭,治生態之患。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核心區,上百萬株歐美黑楊全部「清零」;張家界大鯢自然保護區,86個水電站關停退出,實施水電站生態基流、增殖放流等生態修復措施;湘北的石煤礦區曾經滿目瘡痍,如今重披「綠裝」煥新顏……

至今年8月底,37個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27個已完成整改,今年底前將完成整改36個,剩餘1個確保在明年整改到位。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76個整改任務,已完成整改64個;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的41個問題,完成整改22個,4226件信訪件辦結率達95%以上。

(2020年5月30日,嶽陽市君山區,杭瑞高速、S202省道縱貫於江湖兩邊無盡的綠地之中。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報記者 童迪 攝)

「溼地的燕麥草更綠更美,鳥兒經常來覓食,江豚也出來了,這裡成了動物的天堂。」51歲的鄧鐵牛是土生土長的嶽陽君山人,每天志願上君山華龍碼頭保潔,話語裡滿是驕傲。

誰能想到,人鳥留戀的華龍溼地,3年前還是一個建於長江岸邊的混凝土加工場,高聳的砂石傳送帶佔據了江灘和江面,轟隆的作業聲擾亂了這裡的寧靜,導致綠地消失、砂礫成堆、塵土飛揚,魚禽遠避。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指示精神,長江岸線專項整治、洞庭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全面實施。環境被破壞的華龍碼頭,「變」回了水草豐茂的華龍溼地。

從洞庭湖到湘江畔,「守護好一江碧水」的湖南故事一直在精彩上演。

天氣好的日子,宋偉和劉源就會站在自家28樓的陽臺上,遠眺不遠處的湘江。

2013年,湘潭的環保志願者宋偉和妻子劉源在竹埠港排汙口拍下了婚紗照。雪白的婚紗與排口的汙水,形成鮮明對比。照片中,新人的身後,不堪重負的湘江似乎在無聲吶喊。

湘江是長江的主要支流之一,湘江流域聚集了全省近60%的人口,產生了全省75%以上的生產總值,卻也承載了全省超60%的汙染。保護和治理好湘江母親河,不僅是重要的經濟問題,也是緊迫的民生問題。

就在這一年,湖南將湘江保護與治理定為省「一號重點工程」,連續實施三個「三年行動計劃」,力爭實現湘江流域「江水清、兩岸綠、城鄉美」的美好願景。

7年來,湘江保護與治理狂飆突進,一連串重拳出擊,堵源頭、治沉痾、暢河道、調結構、建制度,治汙力度之大、監管執法之嚴、環境變化之大前所未有。

7年間,湘江流域關閉「散亂汙」企業1563家、涉重企業1200餘家,在33個重點行業全面推進排汙許可證制度;88家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全部配套建成汙水集中處理設施;縣級及以上城鎮生活汙水、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實現全覆蓋;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水質全部達標;所有縣市區啟動農村環境整治,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3.3%……

湘江畔的竹埠港,關停了28家重汙染化工企業,土地汙染修復和新城建設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當年的小兩口「升級」為幸福的一家四口,宋偉一家人常會「故地重遊」,當年的排汙口早已不見蹤影,清清的江水邊是孩子們歡快的身影。

株洲清水塘、衡陽水口山、婁底錫礦山、郴州三十六灣……一個個汙染負荷高、歷史欠帳多的重點區域「脫胎換骨」。

以湘江為突破口,「一江一湖四水」系統聯治。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吹響「集結號」,啟動「三年行動計劃」,十大重點領域、九大重點片區整治全面推進,湘江流域和洞庭湖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項目有序實施。

今年抗擊疫情期間,省委、省政府接連對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和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湘江保護和治理等作出部署與安排。4月2日,省委召開湘江保護和治理委員會2020年第一次全體會議,旗幟鮮明地提出汙染防治攻堅戰腳步不慢、要求不松、標準不降,推動全省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保持戰略定力,三湘人民的生態獲得感不斷增強。今年1-7月,全省14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95%,同比上升6.8個百分點,沒有一天重汙染天氣,創近年我省空氣品質最好紀錄;水質總體為優,全省地表水Ⅰ-Ⅲ類的優良水質斷面比例達95.9%,同比增加0.6個百分點。

(2019年12月20日,不少漁船停靠在嶽陽縣鹿角碼頭。當天起,嶽陽東洞庭湖水域實行全面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暫定10年。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郭立亮 攝)

2020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相繼進入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

實施長江禁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為全局計、為子孫謀的重大決策,是扭轉長江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的關鍵之舉。

今年來,省委省政府多次專題部署長江禁捕退捕工作。省委書記杜家毫、省長許達哲多次召開會議,強調要堅決扛起「守護好一江碧水」的重任,不折不扣推動黨中央這一決策部署在湖南落實落地、見到實效。

全省摸清底數,建檔立卡,不漏一船一戶一人,科學有序做好退捕漁船回收處置補償;開展聲勢浩大的「長江禁捕 打非斷鏈」專項行動。截至9月11日,全省已退出漁船18575艘、漁民26071人,分別完成96%、96.4%。

在洞庭湖上打了幾十年魚的段忠良,響應政府號召離開了水面。9月12日上午,在沅江市為禁捕退捕漁民組織的專場招聘會上,段忠良與沅江市鑫海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籤訂用工協議,成為一名無結網擋車工,「五六千塊錢一個月,兩班倒,工作8個小時,不累」。

目前,我省已幫扶8441名退捕漁民實現就業,確保漁民退得出、穩得住、有保障。

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傳統的、粗放的、汙染環境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要轉變觀念換個「吃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就能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點。

261家企業全部關停退出的株洲清水塘老工業區,不僅創造了全國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試點的「株洲樣本」,更是在「陣痛」後開闢出一條綠色生態的發展道路。

截斷汙染源頭,實施生態修復,清水塘整體退出重金屬汙染重點防控區,湘江霞灣段水質由Ⅲ類提升到Ⅱ類,空氣綜合指數實現「5連降」。

老企業找到新出路。株冶在衡陽常寧水口山工業園的新基地達產達效,今年上半年創近10年來最好業績。新產業、新動能加快布局,三一、綠地等一批「綠色」產業項目、科技園區落子清水塘,一座生態科技產業新城將在未來5年內崛起,株洲迎來華麗蝶變。

在湘江的上遊,東江湖水環境一級保護區念好「生態經」,執行「最嚴格」的準入制度,採取「最嚴格」的保護措施,風景越來越美,遊客越來越多,周邊百姓腰包也越來越鼓。

生態「顏值」轉化為經濟價值,生態資源也可以科學利用。依託東江湖下洩中下層冷水資源,總面積4500畝的東江湖大數據產業園,著力打造全國乃至亞洲最節能環保的「綠色數據谷」。

2019年11月,資興摘得含金量最高的「國字號」生態金牌,被命名為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原載於《湖南日報》2020年9月15日1版)

[責編:姚茜瓊]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婺江首條過江隧道開掘 深藏地下21米處 江底巖層很堅固
    從船到橋,而今金華又迎來了一種全新的過江交通方式——隧道。金義東市域軌道交通01標段江北段,自北而南鑽了近一年的大型盾構機,1月8日終於挺進到婺江北岸的地下深處,開始頭頂婺江的掘進之旅。順著施工通道,進入到地下21米深處,只見南側是一左一右雙線隧道,圓圓的隧道口直徑6米,筆直往南伸向遠處。北側則是站臺,未來這裡與鐵路金華站連通,在此可以實現軌道交通與鐵路的無縫換乘。「左右兩個隧道同時掘進,但為了避免同一層面作業相互幹擾,兩臺盾構機前後約有80米的距離,右側隧道率先掘進到婺江邊,按照每天六七米的掘進速度,左側隧道很快也會趕上來。」
  • 「江上舟傳」一書昨在京發布
    昨日下午,在《中國芯——戰略型科學家江上舟博士傳》新書發布座談會上,來自各科研院所江上舟生前的同學、同事、朋友回憶了和江上舟在一起的日子。「他工作起來,求實,從來都是牢牢把關。開會談數據,侃侃而談,讓人心服口服。」中科院院士、原科技部部長徐冠華說到自己從2003年起和江上舟結識以來對他的印象。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也表示,江上舟有著深厚的學問功底。
  • 長沙將對「一江兩岸」城市照明進行提質
    目前「一江兩岸」城市照明提質工程設計方案已出爐,即將啟動施工,預計年底完成建設。目標:打造長沙城市夜景照明「升級款」夜景是一座城市的魅力之所在。記者了解到,目前長沙湘江兩岸夜景亮化主要以兩岸建築、洲島岸線、山體等為燈光載體,形成城市夜景照明骨架,以暖白光為主,屬於「基礎款」。
  • 錢塘江又將多一條過江隧道 力爭今年年底開建
    錢塘江上又將多一條過江隧道——杭州博奧隧道,從錢江新城的新業路出發,穿過錢塘江底,直通奧體博覽城的博奧路。錢江新城管委會稱,這條隧道將成為錢江新城和奧體博覽城之間最便捷的通道。隧道力爭年底開工,預計亞運會舉行前建成。
  • 江中又一爆品火了,膠原蛋白肽糖速來了解!
    江中作為國內知名品牌,其旗下多款產品具有極高的國民度,近日,江中不負所望,又推出一款新的潛力爆品,那就是江中膠原蛋白肽凝膠糖,這款膠原蛋白肽凝膠糖主要面向女性群體,主要成分就是具有防老抗衰功能的膠原蛋白肽,也因其產品功能精準應對女性群體需求,一經上市,便有爆紅的跡象。
  • 車田江的金錢松黃了
    車田江的金錢松黃了 車田江的金錢松(吳建新供圖)初冬的車田江,金錢松黃了,漫山遍野一片金黃。 車田江的金錢松是野生的。挺拔的金錢松生長在層層疊疊的山巒上,生長在漫山遍野的綠色的杉樹和松樹之間,與紅楓、烏桕、火棘、衛矛、狹葉山胡椒等彩林交相輝映。
  • 南方為江,北方為河,東北又為江,為何會有這種現象?
    前言了解中國地理的話,會發現一個比較有探究價值的現象,南方的河流多稱之為"江",北方的河流多稱之為"河"。然而,到了東北地區,卻又不是"河",而多以"江"稱之。由此,從南到北形成一種"江"、"河"、"江"的現象。
  • 生態優先,護一江碧水
    一江碧水,正滾滾東流。  治汙,從一域到全局2020年12月23日,天微微亮,浙江省德清縣下渚湖街道四都村的青蝦養殖戶沈來根就開始了當天的捕撈。僅需3個小時,剛出水的青蝦就能出現在上海弄堂的普通人家。進入上海市場,德清青蝦靠的是品質。沈來根養蝦23年,有過不少教訓。
  • 黃浦「一江一河」濱水區的城市客廳喊你來體驗→
    黃浦「一江一河」濱水區的城市客廳喊你來體驗→ 2020-11-23 18: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與河有何區別?黃河為何叫作河?長江又為何稱為江?
    江很深,即便是枯水期,也必須藉助工具才能過河,這就是江和河的區別,比如人工開鑿的河道叫運河。江河和清澈渾濁沒關係,和水的深度有關係,河在枯水季是可以涉水而過的,江不管枯水季還是豐水季,都必須坐船而過。河水的邊上這個可,是一個彎著腰的人;江水的邊上這個工,是指木頭或獨木舟。
  • 蕭山這個寶藏江鮮攤,鮮靈靈的刀魚、江鰻、六月黃讓人流口水
    但在蕭山聞堰街道中國海事碼頭的江鮮攤,大家卻絲毫不懼熱浪,頂著大日頭排隊,等買新鮮捕撈的江鮮。聞堰碼頭江鮮攤,原本7月1日禁漁期結束就該熱鬧起來,但受今年超長梅雨季和錢塘江洪水影響,7月初沒熱鬧幾天就被迫停業。最近幾天,洪水退去,雨水暫停,漁民又可以下江捕撈,美味的江鮮再次上市,江鮮攤也熱鬧了起來。
  • 地理答啦:人們常說的「川江」在哪裡?川江有什麼特點?
    對於人們常說的「川江」,地理知識與旅行資訊專家——地理答啦,做一個簡單的介紹。眾所周知,長江是我國最大的河流,它蜿蜒6300多公裡,流經我國11個省市自治區。但你不一定知道,長江的各段都還有別名:當曲口至青海玉樹縣境內的巴壙河口,稱通天河;巴壙河口至四川宜賓的岷江口,稱金沙江;四川宜賓至湖北的宜昌,又稱川江;湖北枝江至湖南的城陵磯,又稱荊江;江蘇以下江段,又稱揚子江。川江長約1030公裡,這一段長江基本上處於全國地勢的第二階梯,大部分流程在四川盆地之中。流經四川盆地的川江,大致從西南流向東北,蜿蜒於盆地的南部。
  • 探秘樓市生態鏈頂端江景豪宅,360度全景江景房嘆為觀止
    不過,每一段江景風情都是不一樣的。近期,樓市有不少江景項目新品推出,基本以200~400平方米的大戶型為主,這個面積段可以滿足想選擇終極住所的購房者,而在江景資源上,則各有特色。日前,記者探秘了擁有洲頭咀 「島尖」視野的天譽半島,測評廣州江景項目的資源水準。
  • 荊州煤港開港運營 輻射「兩湖一江」
    2019浩吉鐵路開通運營後,陝西能源化工產業的骨幹企業陝煤集團於2020年通過靖神鐵路向浩吉鐵路沿線湖南、湖北、江西「兩湖一江」發運煤炭1,675萬噸,佔浩吉鐵路發運量84%。可以說,陝煤集團已具備充沛的運力資源和市場支撐,來保障荊州港後期發展。2019年,省煤投公司已啟動荊州煤港二期工程前期工作,計劃在「十四五」期間全部建成。
  • 江小白不再寫文案了
    似乎只有夜宵攤的地方,只有兄弟情義的時候,才來一瓶江小白。而這種水果味的江小白,就是一個補充。這種體驗建立在兩方面:一方面,江小白有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建設了自己的農莊和酒莊。在產品上投入了更多的研發,以保障質量和口味。另一方面,每個瓶子都有一個二維碼,可以進入到江小白的「瓶子星球」。這是一個圈子,在裡面有消費者的品酒報告。在互動上消費者以酒會友,有了一份獨特消費體驗。
  • 蕭山這裡有個寶藏江鮮攤,鮮靈靈的刀魚、江鰻、六月黃,讓人...
    但在聞堰街道中國海事碼頭的江鮮攤旁,大家絲毫不懼熱浪,頂著大日頭排隊,等買新鮮捕撈的江鮮。聞堰碼頭江鮮攤,原本7月1日禁漁期結束就該熱鬧起來,但受今年超長梅雨季和錢塘江洪水影響,7月初沒熱鬧幾天就被迫停業。最近幾天,洪水退去,雨水暫停,漁民又可以下江捕撈,美味的江鮮再次上市,江鮮攤也熱鬧了起來。
  • 走讀錢江源|一石 一木 一水,讀出一條江的昨天和今天
    正因為這一趟沿河上行,每一位身臨其境的走讀者,都以自己的方式,打開了開化的青山綠水、革命史、茶文化、根雕藝術、造紙技藝……既為走讀——走向一條江的源頭,必然也要讀至生活的根基。從文化的意義上,杭州與開化,因一條江,成為緊密相連的一體。行走於馬金溪畔的村鎮,百裡金溪畫廊的自然與人文,在有聲與無聲的講述中,紛至沓來,在一座美術館的誕生,一株蕘花帶來的轉機中,「浙裡·悅讀」讀書會聯盟,讀出了錢江源過去和今天的關係,這一江水,將這些「讀到」帶向寬闊奔湧的下遊,也帶向未來的生活。
  • 破雲漫畫:嚴峫暗中調查陸成江,江停瞳孔的細節你有注意到嗎?
    江停因為一場車禍,在醫院裡昏迷了三年,沒想到剛醒來不久,就又被捲入了暗潮之中。嚴峫初次見到出院的江停時,江停化名為陸成江,那個時候嚴峫就覺得這個人不簡單,隨後的多次見面,他越發覺得這個人有問題。
  • 之江,會是下一個未來科技城?
    位於杭州之江板塊的杭政儲出[2020]67號地塊昨天出讓,支付寶(杭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螞蟻集團)以269852萬元的總價競得這一地塊,折合樓面價5194元/平方米。 螞蟻集團落子之江的瞬間,震動了整個杭州西南部地區。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南京,不負一江碧水
    從「生產鏽帶」到「生態繡帶」,從靠江吃江到靠江護江,南京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把保護修復長江生態擺在壓倒性位置,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中堅決樹牢「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追根溯源、找準病根,分類施策、系統治療,推動長江南京段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經濟社會發展「含金量」「含綠量」「含新量」不斷增加,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邁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