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為江,北方為河,東北又為江,為何會有這種現象?

2020-11-15 鄂G遊天下

前言

了解中國地理的話,會發現一個比較有探究價值的現象,南方的河流多稱之為"江",北方的河流多稱之為"河"。然而,到了東北地區,卻又不是"河",而多以"江"稱之。由此,從南到北形成一種"江"、"河"、"江"的現象。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形呢?是因為黃河和長江的原因嗎?如果是,那麼東北為何為"江"?如果不是,那麼黃河和長江又為什麼分別被冠以"河"和"江"這種不同的名稱?這一切並非是古來有之,而是由歷史發展而來。

長江和黃河的形象圖

一、"黃河"的由來

《尚書》、《左傳》、《詩經》等戰國之前的著作在提及河流時,多是單字名,比如沔、汾、濟等。由此可見,戰國以前的河流名稱大多是一個字。從《戰國策》、《山海經》等戰國時期的著作中可以發現河流名稱從單字變成了雙字,大多是在早前的單字名後面加個"水"字,比如濟水、漢水、渭水等,黃河的名稱由此也從"四瀆"之一的"河"轉變成"河水"。

經過秦、漢兩朝的發展,關中地區的開發程度遠遠高於關東地區,直接導致關中的植被減少、水土流失加劇。東漢時期,黃河的水就因為泥沙含量高而顯現出一種土黃色,時人常以"黃河"稱之。

繼秦漢之後,又有很多朝代把都城設在關中地區,因此進一步導致關中地區的生態環境惡化,"黃河"之名算是徹底坐實。

黃河改道情況

俗話說,水往低處流。黃河之水由地勢較高的關中地區經地勢平緩的關東地區流入大海,期間在關中地區夾帶的泥沙漸漸地都沉積在了位於關東地區的下遊,主要是因為地緩則水緩。隨著時間的發展,沉積的泥沙越來越多,黃河的河床也越來越高,一旦遇到雨水季節,黃河下遊就會很容易產生水患,甚至發生改道。

據史料所載,兩千多年來,黃河發生了二十多次改道,僅較為嚴重的改道就多達七次。何為改道?就是黃河的水流不從之前的河道流,而從別的河道流。其中比較著名的黃河奪淮就是黃河的水流從淮河的河道流入大海。

不僅是淮河,像泗水、濟水、汶水等處在關東地區的河流都曾經被黃河侵奪過河道。那麼問題就來了,生活在這些河流流域的百姓又該如何面對這種情況?繼續稱舊名嗎?好像又不太合適,河流中流淌的可是黃河之水。時人為了能夠更好地區別這些河流和黃河,就從黃河中取一"河"字,換掉這些河流名稱中的"水"字,如此就有了"漯河"、"淮河"等名稱。

唐朝時期,從民間到官方基本都認可了這種"水"改"河"。

渾濁的黃河水

二、"長江"的由來

"江"和早前的"河"一樣,也是"四瀆"之一,是長江的早期名稱。在"水"字被加入河流名稱中時,"江"也叫"江水"。值得一提的是,從上古到先秦時期,"江"不僅是長江,長江的支流也常常被稱為"江"。《尚書》中有"九江孔殷"一說,意指九條江匯聚成一條。

"長江"之名正式出現應該是在東漢至三國時期,《三國志》中有,"可以據操者,長江也"。唐朝時期,"長江"之名算是徹底落實,比如張籍的"長江春水綠堪染",李白的"唯見長江天際流",崔季卿的"八月長江萬裡晴",杜甫的"不盡長江滾滾來"等。

長江水系圖

很多人說"江"字是起源於南亞語言,由外部而來的,比如古越南語的"Krong"在發音上和古時候的"江"字極為相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難不成華夏先民特地跑到南亞去引進"江"字?這顯然不科學。從上古時期的九黎、三苗到秦漢時期的百越,都是體系龐雜的族群,裡面含有南亞語系的民族並不會太稀奇,因此會發音接近。

南方水系發達,但也不是所有的河流都被稱之為"江",稱"江"的河流除了長江和長江支流之外,主要集中在錢塘江一帶和珠江一帶,而這兩處地方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百越族所聚居的地方。

《漢書》中在描述百越族的生活區域時,提到了交趾郡,而交趾郡在先秦時期是屬於百越族的分支下駱越的勢力範圍,主要覆蓋今天的越南北部一帶。漢武帝平南越之後,在其地設交趾、日南和九真三郡。故而,"江"很難說是從外部引進的。

上古時期,生活在長江流域的三苗族群

三、南方的"江",北方的"河"

從發音上來看,"河"和接近南亞語言的"江"不同,"河"接近的是北方遊牧民族。故而,也有人說"河"字是從外部引進的。黃河自古就是華夏先民繁衍生息的地方,難道給自己的"母親河"命名都需要跑到草原上去學習一番?更多的可能是因為遊牧民族吸收了華夏詞彙中的"河"。

從字形結構上來看,"江"字,三點水為形旁,工為聲旁,"江"在古代不念"jiang",而念"gong",直至現在,南方很多方言依然保留了這種讀音。目前有些專家在說"江"字中的"工"不僅僅是作為聲旁,還有一定的字形意思。

九曲黃河

"滾滾長江東逝水",長江給人的感覺就是"大"、"直"、"寬"。與此同時,南方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季風影響較大,雨水較多,河流之水多急,河道因此也多直、多寬。故而,"江"之名在南方普及開來。

"河"字右邊是個"可"字,從字形上來看,"可"就是彎曲的,而且"可"在字意上也常常有彎繞的表意。"九曲黃河萬裡沙",黃河多曲、多彎、多繞,故而,冠以"河"字正是恰如其分。北方河流多曲繞,和"河"字正好匹配,南方也有曲繞的河流,比如南京的秦淮河、合肥的南淝河等,都有水流量較小和河道較曲繞的特徵。

九曲瀏陽河

四、東北的"江"

東北的河流在古籍中常常以"某水"的稱呼體現,比如速末水(今松花江)、黑水(今黑龍江)等。隨著時間的發展,"某水"開始變成了"某江"、"某河","某河"主要集中在遼寧,"某江"主要集中在吉林、黑龍江。

遼寧相比吉林、黑龍江而言,更靠近關內。周之燕國、漢之遼東,此地和中原文化幾乎如出一轍,所以也就有遼河等被冠以"某河"的稱謂。至於"江",卻是在兩宋時期才正式在東北落地。契丹、女真都是從東北走出,尤其是女真,滅北宋,入中原。適逢中原大地上已經從"某水"發展到"某河"、"某江",遼金也就順理成章地將東北河流變更稱呼。

南方的江、北方的河,常常給人一種江比河大的感覺,而東北的河流不像黃河那般渾濁,水流也大,導致很多遷徙到東北的中原人,或者是到過中原的女真人、契丹人,在面對東北的河流時,自然會想起用南方的"江"字來冠名。

東北河流分布圖

結語

綜上所述,長江和黃河在原本都屬於"四瀆",分別名為"江"和"河"。後來,"河"因為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導致水流變得越發渾濁,繼而人們稱其為"黃河","江"因為流域寬廣、水流豐沛,繼而人們常以"大江"、"長江"稱之,接著在古代文人們的加持下,"長江"之名徹底坐實。

隨著歷史的發展和自然環境的變化,"江"與"河"這種專用名發展成了泛稱,北方因有黃河,而多有"河",南方因有長江,而多有"江",東北因文明的交流與融合,而多有"江"。

參考文獻:《尚書》、《史記》、《漢書》、《山海經》、《水經注》、《戰國策》、《中國地理》等。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中國南方水域稱為「江」,而北方水域被稱為「河」?
    縱觀中華上下5000年歷史,華夏的大江大河起到了鼎足輕重的作用,但我們打開中國地圖,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中國南方的水域基本都命名為「江",如:長江、閩江、錢塘江、怒江、雅魯藏布江、瀾滄江、湘江、贛江等等;而北方則被命名為「河」,如:黃河 、 淮河 、遼河 、灤河、渭河、海河及其五大支流:永定河、子牙河、大清河、南北運河等等。
  • 中國河流:為啥南方、東北多叫「江」,而華北中原多叫「河」呢?
    如果大家打開地圖會有一個清晰的認知,中國南北河流名字不同,而且所有的河流似乎有分類,南方、東北大多稱為江,而北方大多稱為「河」。那麼這種怪異的現象是為什麼呢?一、南北的大江大河我們仔細看一下南北地區的河流名稱,會發現這兩者好像被系統化的給分了類。
  • 我國的河流為什麼北方多叫「河」,南方多叫「江」?
    ,南方的河流多稱「江」,如長江、錢塘江、珠江……北方多稱「河」,如黃河、淮河、渭河、海河等;但到了東北地區,「江」又成了主流,如松花江、鴨綠江、圖門江、烏蘇里江、嫩江、黑龍江。「江」「河」有什麼區別?《史記·殷本紀》引《湯誥》說:「東為江,北為濟,西為河,南為淮,四瀆已修,萬民乃有居。」引文中的「江」在黃河的東邊,絕不可能指長江。此處「東為江」,是指魯西地區的五大湖泊一線水系。
  • 黃河長江有什麼區別,為何北方河流多稱為河,而南方則稱為江?
    如果仔細看看,大家會發現,江河的兩種說法,其實能算是南北的習慣差異之一。按照傳統的南北分界線淮河劃分,北方的河流大多叫做河,如黃河、渭河,甚至西北的塔裡木河、柴達木河等,而南方的河流一般叫做江,如長江、珠江、灕江等。
  • 黃河和長江有什麼不同?為啥北方河流叫河,而南方河流叫江?
    全世界有許多有名的河流,非洲的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而位於南美洲的亞馬孫河是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我們國家幅員遼闊,長江、黃河是兩條最重要,也是兩條大家最熟悉的河流。而西部的雅魯藏布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與橫跨中原多地的京杭大運河相得益彰,一直為各地交通運輸提供便利,成為世界上最長的運河。有趣的是,中國的河流很多,但為什麼有的河流叫河流,有的叫河流呢?
  • 長江為何叫江?黃河為啥叫河?二者有何區別
    ,而河應該寬而闊一些,我們會說去一條河裡抓魚,而不會說去一條江裡抓魚;我們會說去一條河裡摸蝦,而不會說去江裡摸蝦;至於遊泳,我們也會偏向於去一條小河裡,而不是去大江裡。那麼為什麼會造成黃河比較寬闊,而長江比較細長這樣的印象呢?為什麼長江叫江,黃河叫河?二者又有何區別呢?
  • 黃河為什麼叫河,長江為什麼叫江?江和河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我國最長的兩條河是長江和黃河,這兩條河的歷史很悠久,哺育了中華兒女幾千年。以前的城鎮是沿著河建的。因為取水方便,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有幫助。不過我國很多河流的叫法不同。比如說,黃河為什麼叫河,長江為什麼叫河?江河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江與河有何區別?黃河為何叫作河?長江又為何稱為江?
    加之那時交通不便,又有多條河流阻隔,北方人到南方的就少之又少了。到了春秋戰國時代,諸候徵戰頻繁,常年兵慌馬亂,黃河又經常泛濫,南遷逃荒的人越來越多。人們才發現,世界上還有這麼好的地方,這就是江南風光。所以,先有黃河,後發現還有更大的水系長江。
  • 長江和黃河有什麼差別?為什麼一個叫江,一個叫河?
    可是一直以來,人們都有一個疑問,長江和黃河有什麼差別?為什麼一個叫江,一個叫河?是人們隨便起的名字,還是有什麼依據原來,長江和黃河的名字並不是簡單取得,它們的名字由來和地域相關。黃河的河水急湍、洶湧,流經區域被黃河水衝擊,使得兩旁的土質十分脆弱,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後來,人們為了鞏固土質,在兩旁種了許多的樹木,但也沒有多少改善。
  • 長江為何叫江,黃河為何稱作河?兩者有何區別?華夏子孫需要了解
    說到「江」「河」,或許我們中的大多數都會將二者混為一談。為什麼長江叫「江」,黃河叫「河」?今天我們就來將這個問題研究清楚。中國秦漢以後,「江」專指長江,「河」專指黃河。起初,「江河」沒有被區分,統稱為「水」或「河」。
  • 老有人說南方冬天比北方冷,千萬別信,不然去東北凍到你懷疑人生
    隨著來自西伯利亞的一陣陣強冷空氣的南下,中華大地也進入了冬天的模式,北方很多地方已經飄起了雪花,此時人們又開始比較哪的天更冷,而那一句「南方的天氣比北方更冷。」的說法也在南方人群中蔓延。身在杭州的我,此時確實感受到了冷,不過這也才只是冬天的開始。許多來自北方的朋友,確實也受不了這樣的溼冷天氣,但要說南方比北方冷,那也只能算是一句玩笑話而已,我想說:「千萬別信,不然去了東北凍到你懷疑人生。」
  • 我國最長的兩條河,為什麼一個叫江一個叫河,你知道嗎?
    我國最長的兩條河,為什麼一個叫江一個叫河,你知道嗎?長江和黃河是我國最重要的兩條河流自西向東流國國大部分區域千百年來養育了這片土地上的人民,語出了璀璨的華夏文明,被我們尊稱為母親河長江和黃河作為中國境內最長的兩條河流,為什麼一個叫河?而一個較強呢名字的背後是否有不同含義的?
  • 「牙」 「貝」 「江」 居然不是漢語!
    我中華文明歷史悠久,燦爛輝煌,自古為萬邦所共仰,流風餘韻,澤及四鄰,以致有「東亞文化圈」之說。古時,日本、朝鮮、越南莫不以中國為圭臬,習染華風,亦步亦趨。其中尤以日本為甚。周振鶴先生曾在文章中提過一件趣事,7世紀末,日本集兩代天皇之力,營造了其歷史上第一座大都城:藤原京。
  • 地理答啦:人們常說的「川江」在哪裡?川江有什麼特點?
    對於人們常說的「川江」,地理知識與旅行資訊專家——地理答啦,做一個簡單的介紹。眾所周知,長江是我國最大的河流,它蜿蜒6300多公裡,流經我國11個省市自治區。但你不一定知道,長江的各段都還有別名:當曲口至青海玉樹縣境內的巴壙河口,稱通天河;巴壙河口至四川宜賓的岷江口,稱金沙江;四川宜賓至湖北的宜昌,又稱川江;湖北枝江至湖南的城陵磯,又稱荊江;江蘇以下江段,又稱揚子江。川江長約1030公裡,這一段長江基本上處於全國地勢的第二階梯,大部分流程在四川盆地之中。流經四川盆地的川江,大致從西南流向東北,蜿蜒於盆地的南部。
  • 男子為盜採江砂 在執法艇上裝GPS定位
    這個黑色的立柱體GPS定位儀小巧、隱蔽、續航能力強,裡面有一個移動SIM物聯網卡,可以提供4G網絡,實時將信號傳輸到綁定的手機APP上。民警通過該定位儀的品牌,聯繫到其後臺伺服器所在的公司,調取該GPS定位儀的使用人註冊信息。通過黃岡公安局技偵部門的調查,終於鎖定了嫌疑人江某。
  • 中國第一個用河為城市中軸線的城市,被譽為「東北第一水城」
    我不知道我國第一個以河流為城市中心軸的城市的名字,它在我國的哪個地理位置? 這個城市不是什麼一線城市,也不是新的一線城市,是中國的「大城市」鐵嶺凡河新區。鐵岒凡河新區位於鐵嶺縣領土,是鐵嶺市新城區,是鐵嶺市老城區和瀋陽新區之間的地理位置,可以說是正直的北方魅力水城, 鐵嶺凡河新區始於2005年, 鐵嶺凡河新區都是人工挖的天水河中心軸線,是中國第一個以河流為城市中心軸線的城市。
  • 2020年國慶全國天氣預報:北方多冷空氣南方有明顯降雨
    假期期間全國大部地區氣溫總體適宜,無持續性霧和霾天氣;北方多冷空氣活動,南方雨水較多,後期或將有一個颱風影響南海海域。中國天氣網特別推出「十一」假期全國天氣地圖,看看你要去的地方天氣怎麼樣?  北方地區多冷空氣活動 。中央氣象臺預計,今年「十一」期間,北方多冷空氣活動,氣溫總體較常年同期偏低1~3℃。
  • 之江,會是下一個未來科技城?
    是否會成為杭州的下一個未來科技城? 而近年來,之江又以雲棲小鎮等平臺為依託,集聚新一代信息技術龍頭企業,建設全球「網際網路+」數字文化產業中心。 螞蟻集團的到來,將為之江網際網路新經濟產業發展帶來優質資源,注入強勁動力。
  • 引江精神:一種求真務實的創業精神!
    「引江精神」的實質內涵是:人民至上的擔當精神,求真務實的創業精神,團結奮鬥的拼搏精神,永爭一流的進取精神。為響應區委張彤書記提出「要用好江都『紅色資源』,大力弘揚『引江精神』『東進精神』,強化黨性鍛鍊,永葆政治本色」的要求,FM100.7推出系列報導《「引江精神」立潮頭》。
  • 「面瓜魚」在瀾滄江消失了?
    看過傑裡米 韋德主持拍攝的《河中巨怪》系列紀錄片的人應該對這種魚不會陌生。:Goonch Catfish)為輻鰭魚綱鯰形目鮡科魾屬的魚類,因為它的肉質呈橘紅色,就像熟透了的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