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中,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河流不僅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也是眾多文明的源泉。全世界有許多有名的河流,非洲的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而位於南美洲的亞馬孫河是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我們國家幅員遼闊,長江、黃河是兩條最重要,也是兩條大家最熟悉的河流。而西部的雅魯藏布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與橫跨中原多地的京杭大運河相得益彰,一直為各地交通運輸提供便利,成為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有趣的是,中國的河流很多,但為什麼有的河流叫河流,有的叫河流呢?若細看,大家會發現,兩河之別,其實可以算得上是南北朝的習慣差異之一。淮河是我國傳統的南北分界線,北方的河流多稱為河,如黃河、渭河,甚至西北部的塔裡木河、柴達木河等;南方的河流一般稱為江,如長江、珠江、灕江等。但是,凡事沒有絕對,總會有一些例外,東北地區的河流,有很多也叫江,黑龍江、鴨綠江、松花江等,大家都很熟悉。
現在問題來了,江和這兩個人到底有什麼不同?有些人說,國外的河流,通常叫river,不像國內那樣有區別。在古代,江一般都是長江的專有名稱,而黃河則專門指黃河。比如,比較有名的有江南、江東這樣的說法,比如,三國時期的孫權,就會把自己的地方叫成江東,這是因為大河的名字叫長江。作為我國古老的母親河,黃河孕育著悠長的中原文化,長江具有現代性的象徵,長江三角洲已成為當今世界的中心。
河流曾是長江和黃河的特指對象,再結合上表層的徑流,除了因南北差異而產生的習慣稱呼外,河流與江流之間沒有明顯的區別,都是人們在生活中約定的習俗。有的話還對此作了其他的解釋,一般來說,江的水量會更大些,河道更寬些,淺灘更少些,水深也會更大些。還有一種說法是,河流一年四季的變化過程中,河流的變化一般不會很大,而在夏天,河流的水量就會很大,但是到了冬天,就會出現斷流的情況,地表徑流的情況就不會很穩定。
就字形的演變而言,「河」最早可見於甲骨文,其本義為「黃河」。從流傳至今的古詩等作品中可以看出,河是用了許多,用來指代河流的一個詞,後來更延伸到天河、銀河的說法。江字從水字旁,聲字從屬「音」,所以江也有疆土之意,表示國境內的水道。從此,許多河流都沒有發生改道,走向比較固定的河流,都會用江這個字來命名,因為南方氣候潮溼,植被豐富,所以南方的河流一般都會形成所謂「江」的特徵。
因此說,江水是歷史的、風俗的不同所帶來的不同說法,現在看來,這兩個詞的差別並不大。長江、黃河,更是華夏文化的象徵,點點滴滴地記錄著歷史。黃河沒有黃河黃,黃河沒有長江長,也許是長江和黃河之間最大的差別,在時間的流逝中,逐漸形成了南北對河流不同的說法,同時也體現了中華文字的小小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