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舟是中國電子信息領域的戰略科學家和管理專家、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批「海歸」、全國第一個博士市長、上海晶片產業奠基人、國家大飛機、新能源汽車等項目啟動者之一。在罹患癌症與病魔頑強抗爭10年後,江上舟於2011年6月27日,在中芯國際董事長任上病逝,時年64歲。
此前的6月27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江上舟印象》也已在上海發布。
昨日下午,在《中國芯——戰略型科學家江上舟博士傳》新書發布座談會上,來自各科研院所江上舟生前的同學、同事、朋友回憶了和江上舟在一起的日子。
「他工作起來,求實,從來都是牢牢把關。開會談數據,侃侃而談,讓人心服口服。」中科院院士、原科技部部長徐冠華說到自己從2003年起和江上舟結識以來對他的印象。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也表示,江上舟有著深厚的學問功底。萬鋼介紹,江上舟當過工人,也當過基層幹部,也許正是這樣的經歷讓他掌握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造就了他獨特的工作方法。「他總結了『三個三』:三句話,三分鐘,三張紙——三句話就要能吸引人,三分鐘就要讓對方聽明白,寫報告三頁紙講清楚。」
「君子之交淡如水,我和上舟,比水深一點,是咖啡。」萬鋼如此說他和江上舟十多年的交情。他說他是除了江上舟的愛人吳啟迪之外,第一個知道他病情的人。
《中國芯——戰略型科學家江上舟博士傳》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作者高陶。現年75歲的高陶是河南新野人,女作家,現任《中國百老匯》雜誌社編審。
當天,高陶和與會人士分享了前後8年採訪了百餘位江上舟親朋好友的故事,「這是我流淚最多的一本書。」 高陶介紹,2005年,江上舟第二次肺癌轉移,她到海南洋浦採訪,沒想到大家都願意來談。「人事部門安排大家排隊,我從早上8點到晚上10點,飛快記錄,除了兩餐飯,基本沒休息。」她說,當時最大的感觸是4個字:感動、震撼。
高陶本來是打算前幾年出書的,但江上舟一直不願意生前出書立傳。
曾是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初創時八博士之一的夏明文昨天說,在2005年,江上舟病情惡化之後才同意,但是他堅持兩條:一是生前不出書;二是將來出書時不搞自費出版,讓出版社選擇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