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南京,不負一江碧水

2021-01-21 南報網

鐵腕治理,不留死角;綠色發展,不遺餘力。

三橋、大勝關鐵路橋橫跨長江,凸顯南京濱江風光。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攝

三橋、大勝關鐵路橋橫跨長江,凸顯南京濱江風光。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攝

行走長江南京段兩岸,昔日的生產碼頭正變身濱江公園,「對水質極其敏感」的江豚活動明顯增多……大江舊貌換新顏,綠色發展正在南京擁江發展中激蕩澎湃新動能。

從「生產鏽帶」到「生態繡帶」,從靠江吃江到靠江護江,南京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把保護修復長江生態擺在壓倒性位置,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中堅決樹牢「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追根溯源、找準病根,分類施策、系統治療,推動長江南京段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經濟社會發展「含金量」「含綠量」「含新量」不斷增加,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邁向更高水平。

2021年南京「兩會」,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成為代表委員們的關注焦點。

【報告原聲】

三汊河口閘位於外秦淮河入江口處,其將自然生態環境與周圍人居環境融為一體。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 董家訓攝

三汊河口閘位於外秦淮河入江口處,其將自然生態環境與周圍人居環境融為一體。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 董家訓攝

「深化生態文明建設,加快展現美麗古都更高顏值。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持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系統推進長江生態保護修復。持續抓好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問題整改。深入實施『4+1』環境汙染治理工程,確保28條入江支流水質穩定達標。推進『百項提升工程』和沿江特色示範工程,高質量打造綠博園、上元門、三橋溼地公園等城市客廳。堅決貫徹長江『十年禁漁』部署,實施『拯救江豚行動』,提高水生生物多樣性。持續開展飲用水源地達標建設。」

【代表委員熱議】

強化法治保障,推進全流域綠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將「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寫入法律。該法將於今年3月1日起施行。

風光秀美的南京江北新區長江段。南報融媒體記者姚強 馮芃 董家訓攝

風光秀美的南京江北新區長江段。南報融媒體記者姚強 馮芃 董家訓攝

法治是「大保護」的有力武器。2018年,南京已出臺《南京市長江岸線保護辦法》,這是全國首部長江岸線保護的地方政府規章。在此基礎上,建立統一的執法信息平臺,配強聯合執法隊伍,切實把水上和水下、岸上和島上各方面環境資源管起來、護到位。在江北新區建設法治園區,支持推動最高法院第三巡迴法庭、「一帶一路」國際商事法庭、南京海事法院、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南京環境資源法院「兩庭三院」入駐,配套建設法律服務園區,開展環境普法和公益訴訟,營造共抓大保護的法治環境。

「十裡造船帶」地塊復綠後恢復生機,草木蔥鬱。南報融媒體記者 杜文雙攝

「十裡造船帶」地塊復綠後恢復生機,草木蔥鬱。南報融媒體記者 杜文雙攝

「長江保護工作涉及面廣、任務艱巨,是全市各級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和人民群眾的共同事業,需要全社會齊抓共治。」市人大代表王慧建議,要進一步加強長江的保護,適時啟動制定《南京市長江保護條例》,以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承接和落實好長江保護法。

王慧認為,《南京市長江保護條例》應結合有關要求和南京具體情況,從規劃布局、綠色發展戰略、資源開發利用、資源保護、汙染防治、生態環境修復、生態環境保護資金投入、生態保護補償、保障與監督、法律責任等方面系統性設計,統籌協調、科學推進南京長江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工作。

推動低碳發展,不斷加快南京「碳達峰、碳中和」進程

現象在水裡,根子在岸上。代表委員在熱議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時,將目光放得更加長遠。

萬景園綠意盎然,沿江生態環境優美。南報融媒體記者 姚強 馮芃 董家訓攝

萬景園綠意盎然,沿江生態環境優美。南報融媒體記者 姚強 馮芃 董家訓攝

市政協委員徐震中建議,加快南京低碳發展,助推美麗古都建設。他說,綠色低碳發展,是針對傳統發展取向和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資源瓶頸與環境容量而提出的新理念。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下,加快碳達峰、碳中和進程,也是南京推進「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建設的必由之路、必然選擇。

徐震中建議,加強頂層設計,健全體制機制,組織編制南京市「十四五」低碳發展規劃,規劃形成用地集約、功能混合的空間布局,高效低碳、循環再生的資源能源利用體系,通暢便捷的綠色交通體系,布局均衡的綠色基礎設施以及生態宜居的綠色建築與社區。

金陵石化公司6號至7號沿江碼頭變身綠色生態風光帶。通訊員 徐捷 南報融媒體記者 崔曉攝

同時,深化路徑研究,確定目標願景,細分2025年、2035年、2060年三個不同時間節點,量身打造南京碳達峰、碳中和的實現路徑和年度行動計劃;優化產業結構,推進示範引領,推動工業、能源、建築、交通、環保等專業領域低碳試點,推動全市各類產業低碳化;倡導低碳生活,樹牢低碳理念,通過線上線下植樹公益活動、健康體檢、積分兌換等多種激勵形式,促進市民轉變出行方式、增強節能環保意識。

【部門回應】

「全市生態環保戰線將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過硬的工作作風、更昂揚的奮鬥姿態,歸零再出發,全力投入生態文明建設中。」

長江六合龍袍段水清岸綠。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攝

長江六合龍袍段水清岸綠。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攝

市十六屆人大四次會議列席代表、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錢鋒介紹,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他們將全力推進綠色發展,緊扣「碳達峰、碳中和」,科學制定並落實減碳規劃和方案,實施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政策,推動傳統行業實施能效提升、清潔生產、循環利用等技術改造,加快推動南京提前實現碳達峰。

保護修復長江生態,推進「一江兩岸」入江支流整治,鞏固入江支流水質提升的成效;深入開展長江岸線排口實施規範化整治,確保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環境安全,加強沿江溼地及生物多樣性保護,持續打造長江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的「南京樣板」。

位於棲霞區燕子磯長江畔的市民廣場煥然一新。這裡曾是化工廠的碼頭,而眼下卻轉變為一座以休閒娛樂和濱江溼地觀光為主的綜合性開放公園,成為市民休閒遊憩的好去處。南報融媒體記者 段仁虎攝

位於棲霞區燕子磯長江畔的市民廣場煥然一新。這裡曾是化工廠的碼頭,而眼下卻轉變為一座以休閒娛樂和濱江溼地觀光為主的綜合性開放公園,成為市民休閒遊憩的好去處。南報融媒體記者 段仁虎攝

與此同時,深入開展治氣攻堅,加強PM2.5與臭氧汙染的協同治理,加快鋼鐵、石化、化工、建材等行業深度治理和VOCs專項治理;壓實工地揚塵汙染管控,持續淘汰老舊高汙染車輛,強化餐飲油煙、汽修、秸杆焚燒等其它面源汙染管控,讓老百姓感受到更多藍天幸福感。

全面鞏固治水成效,做好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的「三水」統籌,深入實施外秦淮河、北十裡長溝東支等重點流域斷面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強化工業汙染集中排放和深度處理,提升工業水資源循環利用水平,完善城市生態補水和流域補償,守住水環境質量全省最優的位置,讓群眾身邊的水環境越來越好。

【百姓期盼】

陳龍:讓長江更好走進城市、走近市民

傍晚時分,江心洲長江大橋(長江五橋)流光溢彩的索塔與橋面交相輝映,如彩色長龍橫臥江面,與城市夜景融為一體。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 徐琦攝

傍晚時分,江心洲長江大橋(長江五橋)流光溢彩的索塔與橋面交相輝映,如彩色長龍橫臥江面,與城市夜景融為一體。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 徐琦攝

來南京上學並留在江北發展的陳龍,最喜歡拍攝大橋,從大橋、二橋,到最近剛剛通車的五橋,他帶著相機拍了個遍。

他說,橋在變化,橋下的江水、江岸的風景也在變。江水變得越來越清,兩岸變得越來越美。「以前拍一次大橋,得兜很大的圈子,靠江但沒有辦法近江,現在無論是江南還是江北,都修建了濱江步道,可以散步也可以騎行,拍照變得很享受,我越來越喜歡這條江、這座城了。」陳龍說。

陳龍希望,未來能夠在切實做好大保護的前提下,增加一些「遊覽長江」的項目,增加從江中觀城、觀橋的視覺維度,讓長江真正走進城市、走近市民和遊客。


相關焦點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拆除沿岸廠房碼頭,植樹造林添新綠 長江...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拆除沿岸廠房碼頭,植樹造林添新綠 長江江寧段系上「綠絲帶」 2019-08-05 09:26:26 來源: 南京日報 萬裡長江進入江蘇省的「第一站」就是南京,而江寧是南京的首站。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江水向東 滄桑巨變 一江碧水中的「橋林答卷」
    「十三五」期間,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過程中,浦口區橋林街道結合長江江豚保護和濱江岸線利用規劃,緊抓三年時間開展長江岸線整治行動,全力當好先行者,開啟長江綠色發展新徵程,開創治江事業新篇章,堅持「斷腕」與「布新」並重,提升經濟發展的「含新量」「含綠量」「含金量」,譜寫新時代「長江之歌」橋林壯麗樂章。  江水向東,滄桑巨變。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聚焦「大腦研究」 南京腦觀象臺在江北...
    龍虎網訊(通訊員 王彤 記者 戴小淞)12月10日下午,南京腦觀象臺揭牌儀式暨江北新區腦科學高端論壇在南京市國際博覽中心舉行。作為「2020世界生命健康大會」的分論壇之一,本場活動吸引了100餘位海內外腦科學領域專家學者齊聚南京,共同探討科技新知。活動現場,江北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陳潺嵋與中國科學院院士程和平共同為「南京腦觀象臺」揭牌。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常州:穩步發展公用事業,助力人居環境不...
    用氣高峰期,常州港華還積極與上遊公司聯繫,儘量爭取計劃外供氣量支持;提前聯繫並確定多家LNG供應商,氣源緊張時不計成本採購,儘量減小天然氣供應缺口,讓廣大企業在寒冷冬季能夠放心用氣。在東經120景觀塔、西太湖攬月灣開啟照明「節日模式」,在奧體中心等大型公共設施開展「助力新冠抗疫」、「地球熄燈一小時」、「關注自閉症兒童」、聯合國糖尿病日「藍光行動」等公益活動,2020年獲評省「學雷鋒示範點」。「龍城小桔燈」綜合空間建成一年來,積極打造文明實踐陣地,開展文明實踐活動200餘次,獲評常州市「3211黨員教育實境課堂」「科普基地」「社科基地」。
  • 生態優先,護一江碧水
    一江碧水,正滾滾東流。  治汙,從一域到全局2020年12月23日,天微微亮,浙江省德清縣下渚湖街道四都村的青蝦養殖戶沈來根就開始了當天的捕撈。僅需3個小時,剛出水的青蝦就能出現在上海弄堂的普通人家。進入上海市場,德清青蝦靠的是品質。沈來根養蝦23年,有過不少教訓。
  • 黃巖:高質量譜寫「永寧江時代」發展新篇章
    「『十四五』時期,黃巖發展進入新階段,我們要走深走實『三立三進三突圍』新時代發展路徑,打造『千年永寧、中華橘源、模具之都』金名片,高質量譜寫『永寧江時代』發展新篇章,為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區努力奮鬥。」
  •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上交大「水熱魔法師」日吞一百噸溼垃圾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上交大「水熱魔法師」日吞一百噸溼垃圾 澎湃新聞記者 臧鳴 實習生 吳旭童 2019-07-09 18:22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無人機燈光秀、水幕電影、薰衣草燈海 來...
    晚上7時左右,星星點點的燈光逐漸點亮,形成一片花的燈海,將整個香草谷輝映得美輪美奐。伴隨著夜幕降臨,景區大門處長達近200米的「愛情隧道」率先成為人流聚集地。一串串紫藤花絮懸掛半空,在燈光的照射下顯得五彩斑斕,緊鄰紫藤隧道的邊上,長達100米由數十萬個LED燈組成的燈光帶璀璨奪目,吸引不少情侶前來拍照。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江蘇句容:以民為本「繡」好文明城市畫卷
    在創建進程中,江蘇句容崇明街道堅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理念,在環境衛生、基礎設施、管理服務等方面精準發力,將創建工作作為回應群眾現實需要和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舉措,以管理有序、乾淨整潔、安全和諧的生活環境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家門口不斷得以攀升。
  • 人類進化新篇章:洞穴驚現石器時代人類新分支
    ,這項發現將開啟人類進化歷史的「新篇章」。  這些人類骨骼化石發現於兩個洞穴,他們屬於石器時代,擁有不同尋常的遠古人類和現代人類的混合特徵。他們被命名為「紅鹿人」,是因為他們在14500-11500年前主要捕獵紅鹿,這是在亞洲發現最年輕的人類化石。之前科學家認為早期人類在亞洲大陸很少存在進化競賽。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庫爾諾伊教授說:「『紅鹿人』的發現對於研究亞洲早期人類具有深遠意義。」
  •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光明日報記者 趙秋麗 李志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優秀傳統文化影響力顯著提升,文物保護全面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文化旅遊業戰略性支柱產業地位充分彰顯……」日前,《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
  • 央視一套用1分30秒講述將樂龍棲山秘境中的小可愛~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
    還有一個消息,龍棲山新購置的50多臺紅外線攝像機已經布置到山中的各個區域。工作人員在巡山途中傳來消息,已經發現了黑熊的糞便,相信過不久將會拍攝到這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的影像。近年來,將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提高群眾愛護綠水青山,保護生態資源,營造人與野生動物植物和諧相處的良好環境。
  •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凝聚奮進力量 譜寫新時代新篇章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凝聚奮進力量 譜寫新時代新篇章 2020-11-20 1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起點 新徵程 新作為
    1月4日,孝南區三汊鎮中學舉行了以「新起點、新徵程、新作為」為主題的2021迎新年升國旗儀式活動,1000餘師生參加了此次活動。校國旗護衛隊隊員們邁著鏗鏘的步伐護衛著國旗入場,激昂的《義勇軍進行曲》響起,全體師生莊嚴肅立,向國旗行注目禮,伴著莊嚴嘹亮的國歌,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 時節如流 千峰競秀 奮鬥新時代 韶華不負 四海爭春 禮讚新中國...
    江蘇南京挹江門春聯。葛小明攝江西撫州市資溪縣鶴城鎮大覺山村,貧困戶領到了免費春聯。每逢春節,中國人都會在門上貼一副喜慶祥和的對聯,這一傳統年俗延續千年、傳承至今。短則幾字,長不過十數字,春聯以獨特的方式傳遞著喜悅,也訴說著百姓的心裡話。歲月不居、時光交替,春節常過常新。如今,春聯的內容不斷演化升級:或溫情脈脈,或喜氣洋洋,或文辭雋永,或大氣恢弘……風格各異的文字裡,展示著新時代人民不斷增強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多種膜過濾汙水 微生物「吞吐」淨化 高...
    2019-07-21 09:45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多種膜過濾汙水 微生物「吞吐」淨化高科技,讓治水「如虎添翼」  湖畔建一體化淨水站,就地淨化汙水;利用生物菌「吃」掉水裡的氮、磷、鉀等導致水源富營養化的礦物質;運用智慧水務平臺,在線監控保障設備正常運行……19日,市政協專項視察運用新材料新技術治汙治水推進情況,記者跟隨市政協委員一起,探訪了我市多個高科技治水項目。
  • 一江碧水匯湖海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一江碧水匯湖海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曹嫻湖南「母親河」湘江,漫江碧透,又迎來一年中最美的秋季。一江碧水出瀟湘、入洞庭、匯大海。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7月,湘、資、沅、澧四水流域水質均為優,幹流104個斷面水質均達到或優於Ⅱ類標準。
  • 乘風破浪 四川作家筆耕新時代書寫新篇章
    這部2019年4月出版的著作,在過去一年半裡,獲得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摘得「收穫文學排行榜」長篇小說榜榜首,入選「2019中國好書」……之前,阿來更已是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等重量級大獎加身。  與人民同行,與時代同行,努力攀登文學高峰。近年來,四川作家奮力書寫新時代的新篇章,全省文學事業成果豐碩,捷報頻傳。
  • 常見水鳥飛 不見漁船行湖北襄陽修復漢江水生態 守護一江碧水
    原標題:常見水鳥飛 不見漁船行湖北襄陽修復漢江水生態 守護一江碧水起源於秦嶺南麓的漢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它綿延1577「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按照黨中央關於長江十年禁漁的部署要求,為保持漢江水生態環境平衡,2019年12月10日,居於漢江中遊的湖北省襄陽市發布了漢江襄陽段十年禁漁令。
  • 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丨一江碧水綠滿瀟湘 唱好新時代「長江之歌」
    編者按: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指明方向:「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五年來,湖南自覺扛起「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政治責任,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倒逼產業轉型升級換擋提速,有力地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