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多種膜過濾汙水 微生物「吞吐」淨化 高...

2021-01-15 南報網

2019-07-21 09:45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多種膜過濾汙水 微生物「吞吐」淨化

高科技,讓治水「如虎添翼」  

湖畔建一體化淨水站,就地淨化汙水;利用生物菌「吃」掉水裡的氮、磷、鉀等導致水源富營養化的礦物質;運用智慧水務平臺,在線監控保障設備正常運行……19日,市政協專項視察運用新材料新技術治汙治水推進情況,記者跟隨市政協委員一起,探訪了我市多個高科技治水項目。

南報網記者 馮芃攝

一體化淨水站,就地淨化汙水

在新莊立交西側的玄武湖畔,記者看到了一座小型淨水站,外觀好似一節節灰色貨櫃,外部穿插著多個不同顏色的管子。負責淨水站安裝運營的是江蘇凱米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介紹,這座一體化淨水站主要處理從紫金山溝、老季亭溝、香料廠溝、崗子村溝上遊來水,處理好的達標水排至神策門附近和平大溝,最終匯入金川河,為金川河流域實施生態補水。這座小小的淨水站日處理能力達2萬噸,出水水質達到V類水標準。

凱米膜公司負責人現場展示了幾款新材料膜,有黃色的絮狀膜,有白色的條狀膜。「這些膜都是企業自主研發的,分別安裝在淨化設備的不同部位,通過它們的作用,可以達到脫氮、除磷、泥水分離等效果。」公司負責人介紹,這套封閉設備採用了生物膜反應器、新型節能MBR等三大專利技術。設備中還有一個生物濾池和天然植物噴淋相結合的工藝,能充分降低汙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臭氣。

據了解,淨水站目前的主要功能是在雨汙分流改造完成前處理汙水,起到截汙作用。未來,汙水實現全收集全處理後,淨水站將成為處理初期雨水的主要裝置,因為初期雨水衝洗地表後攜帶大量汙染物,直接匯入河道會造成很大汙染。

微生物「吞吐」後,水質由劣五類提升到五類

江寧區的鞭鞍河河水清冽,水草搖曳。前年,江寧區就啟動了鞭鞍河整治,截汙、清淤。不過,鞭鞍河水體流動差,加上主要承擔蓄洪排澇功能,水質仍不理想。

「如今水質變好的原因主要歸功於河堤上7個綠色的鐵皮罐子。」南京瑞潔特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採用微生物淨化技術,這7個罐體裡有微生物菌和生物膜,相當於一個小型汙水處理站。

爬上高高的罐體,記者看到,水泵抽來的河道裡的水進入罐體。經過7個罐體7道程序處理後,水中的氮、磷、鉀等被罐體內的生物菌「吃」掉,再排入河道,處理後的水達到準四類標準。該設備運行以來,鞭鞍河水質變化十分明顯。經過微生物的「吞吐」,鞭鞍河的水質由劣五類提升到五類,出現了魚類和藻類生物。  

智慧水務平臺,監控保障設備正常運行

江北新區的鎮南河是城市排澇河道,全長約1.2公裡。記者在河邊看到,排口整治工程仍在進行當中。「因為是一條『斷頭河』,治理難度較大,我們要做的首先是通過設備運轉讓河水循環流動起來。」項目負責人介紹,項目設計上,共設計13個棄流排口,這13個排口分至3座調蓄處理系統,系統有淨水、除臭等功能。 

該項目還有一大特點就是有一個線上智慧水務平臺。項目負責人介紹,平臺連著各個功能數據,平時在手機上就可以監控設備的實時運行狀況、水環境的實時狀況,還能分析設備處理能力,及時了解告警信息,並提供應急預案。

相關焦點

  • 濾膜與生物陰極微生物脫鹽細胞結合用於淨化市政汙水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清華大學左魁昌等人發表濾膜處理汙水方面的文章,將中空纖維微濾膜與生物陰極脫鹽細胞相結合。將汙水連續的流經厭氧陽極與好氧陰極,由中空纖維微濾膜過濾最後到達膜的中部,中空纖維微濾膜-生物陰極微生物脫鹽細胞吸取了傳統的厭氧/好氧過程,膜反應器,電化學脫鹽技術的優點,在105天的運行中實現了有機物,懸浮固體,鹽的高效去除。
  • 華北油田推廣微生物降解淨化汙水
    北極星環保網訊:華北油田公司一份水質監測數據顯示:一種應用特定微生物種群簡化淨化汙水的採出水處理工藝,在該油田哈一聯、寶一聯等低滲透油藏規模應用。經過連續12個月監測,採出水達到注水水質第二級指標,標誌著該工藝破解低滲透油田水處理難題。
  • 微生物燃料電池有望走出實驗室 可淨化汙水
    根據美國國家發展委員會統計,美國每年需要處理330億加侖的生活汙水,處理費用大約為25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為能源成本。因此,又能淨化水質、又能發電的微生物燃料電池一旦出現,將有望把汙水處理變成一個有利可圖的產業。Logan認為,未來汙水處理廠通過使用微生物燃料電池不僅可以滿足自身用電,還能向外輸電。
  • 利用微生物燃料電池淨化汙水及脫鹽
    日前,美國化學會旗下的《環境科學與技術》(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發表了一篇關於利用微生物燃料電池同步淨化汙水
  • 膜技術應用丨無機超濾膜過濾設備在海洋熱採平臺海水淨化中的應用
    目前海洋平臺的生產汙水處理,一般是經斜板除油器、氣浮、雙介質(核桃殼)濾器,經加入化學藥劑和罐沉降後回注到地層。此類處理方法,主要處理的是懸浮物及油氣類,無法做更進一步的精細處理。在旅大21-2WHPB熱採平臺,採用了一種全新的膜法過濾水處理技術,效果大為提升,現介紹如下:  為給熱採鍋爐提供純淨的水源,需要對海水進行純化處理,這就對海水處理提出了更高的淨化要求。不僅需要除垢,還需要除鹽、除氧等,常規的水處理流程不再適用,此時膜過濾就顯示出優越性。膜法處理一樣為物理作業,對環境無汙染,且可再生循環使用。
  • 反滲透膜蕪湖實體廠家設備實用性優點?
    反滲透設備與超濾設備的區別:超濾設備應用的技術和反滲透設備應用的水處理技術都是水處理行業中比較先進的處理技術,他們兩者主要的區別就在過濾精度,並且這兩種設備的過濾效果都相差不大,因為他們為核心的部件都是膜元件,都是經過膜分離處理,下面山東瀚高中聯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就給大家說下這兩種設備主要的區別:區別:反滲透處理技術使用的膜過濾孔徑只有超濾水處理技術膜的,所以反滲透設備能夠去除水中的重金屬、細菌、病毒
  • 碧水源推出新一代智能一體化汙水淨化系統(CWT)
    碧水源推出新一代智能一體化汙水淨化系統(CWT) 2016-10-作為最早進入農村水務市場的碧水源,其在該領域的革命性產品智能一體化汙水淨化系統(CWT)已悄然升級並投入應用。日前,在北京舉辦的第七屆中國國際水技術展覽會暨中國國際膜與水處理技術及裝備展覽會上,碧水源研發中心的核心專家組現場重點推介了其第二代CWT。
  • 新膜材料不用壓力也能淨化水
    近日,福州大學教授徐藝軍課題組報導了一種對二維碳化鈦基薄膜微觀結構和表面性質的雙重調控策略,實現了該薄膜在無壓力驅動的條件下,有效去除水體中的多種重金屬離子。相關論文9月9日刊登於《自然—可持續》。 目前,世界範圍內的水資源短缺和水汙染問題日益凸顯,水淨化被公認為是解決水資源匱乏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
  • 工業高鹽廢水處理設備寧德定製廠家設備過濾系統
    工業高鹽廢水處理設備寧德定製廠家設備過濾系統   工業高鹽廢水處理設備寧德定製廠家設備過濾系統  其中,有色金屬冶煉是種典型的高汙染工藝,冶煉廢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這些金屬流入生態環境中,會對土壤、農作物、水生生物等造成影響,嚴重危害人的生命健康。
  • 淺析MABR膜曝氣技術在汙水處理「提質增效」的前景
    MBR膜主要功能用作過濾,而MABR膜只是用於傳遞氧氣,所以一般情況下不會受到汙染和堵塞,這些保證了MABR的穩定可靠性,膜絲有一個比較長的更換周期,一般來說能夠超過10年。單純從技術的角度進行探討,MABR如何解決汙水處理提質增效的問題呢?
  • 膜法處理汙水回用過程中如何防治膜汙染
    添加阻垢劑的優點是操作簡單,膜前無任何處理步驟,且添加劑量可精確控制;缺點是會增加濃水COD,高回收率下可能失效,阻垢劑含量高或阻垢劑種類選擇不當時仍有可能堵膜。通過調酸,可使碳酸鈣維持溶解狀態。調酸處理的優點是操作簡單,汙水pH不高時,成本低於除硬處理;缺點是調酸處理對Ca、Mg離子無去除作用,濃水側Ca、Mg離子含量仍較高,且對管路防腐要求較高。
  • 汙水微生物處理技術大全
    我國目前常用的汙水處理技術有:(1) 物理法,即不溶態汙染物的分離技術:重力沉降、混凝澄清、浮力浮上、離心力分離、磁力分離等。(2) 化學法,即汙染物的化學轉化技術:酸鹼中和法、化 學沉澱法、氧化還原法、化學物理消毒法等。(3) 溶解態汙染物物理化學分離技術:吸附法、離子交換法、膜分離法、蒸發、冷凍法等 。
  • 探秘漢西汙水處理廠:微生物處理汙水的過程像沸水一樣鼓泡泡
    「這是粗、細格柵,會對進廠的汙水的垃圾進行攔截和打撈,過濾後再進行沉澱並進入化學處理程序」,針對觀察團成員的疑惑,汙水處理廠相關負責人一一作出解答。  「處理後的尾水會排向哪裡?會不會對附近的湖泊、河流造成傷害?」
  • 超濾設備結構特點及過濾原理分析
    超濾裝置是一種能將溶液進行淨化和分離的膜分離技術,超濾膜系統是以超濾膜絲為過濾介質,膜兩側的壓力差為驅動力的溶液分離裝置。超濾膜只允許溶液中的溶劑(如水分子)、無機鹽及小分子有機物透過,而將溶液中的懸浮物、膠體、蛋白質和微生物等大分子物質截留,從而達到淨化和分離的目的。
  • 醫療汙水處理過程中的微生物檢測標準及方法解析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過程中,已於確診病例糞便中檢測到病毒核酸陽性,國家衛健委專家提示新冠肺炎有糞口傳播的可能性,並在某些特殊的條件下才發生氣溶膠傳播。針對這一問題,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汙水和城鎮汙水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醫療汙水和城鎮汙水監管工作,防止新型冠狀病毒通過汙水擴散傳播。
  • 汙水處理中應用膜的分類 生物膜在汙水處理中有哪些優勢?
    此方法的特點:微生物濃度高、食物鏈長,對進水的流量和濃度變化有很強的適應能力。移動床生物膜的結構緊密,因此具有佔地面積小,能源消耗低的特點,很明顯的降低了投資運行維護費用,由於這些優點該技術被廣泛的應用。   生物流化床   生物流化床技術是利用氣體或液體,使附著微生物的固體顆粒狀濾料呈流態化,對汙水進行淨化的技術。
  • 淨化水設備清遠定做廠家原理講解
    它以具有選擇通過能力的薄膜為分離材料,膜壁密布微孔,在壓力作用下,原液中的小分子物質通過膜壁,進入透過液,而分子量較大的物質被膜截留,存留在濃縮液中,從而達到分離或濃縮的目的。電鍍清洗。重視工藝改進要分重視結合新染料、新助劑、新設備情況下地工藝改進。
  • 深水海納介紹汙水處理的方法
    ,通過化學反應等各種方法進行淨化和過濾,隨著排放要求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汙水處理聯合人工溼地技術。人工溼地技術基本原理是在人工溼地填料上種植特定的溼地植物,建立起一個人工溼地生態系統,汙染物質被系統吸收或分解,而使水質得到淨化。其作用機理包括吸附、滯留、過濾、氧化還原、沉澱、微生物分解、轉化、植物遮蔽、殘留物積累、蒸騰水分和養分吸收及各類植物的作用。
  • 汙水處理新技術的發展趨勢和
    四、城市汙水處理新工藝新技術介紹  1、生物化學反應理論基礎  人們過去對於好氧微生物和專性厭氧微生物研究十分充分, 而對兼氧性微生物的研究不夠。各種類型有機汙染物的厭氧(缺氧)、好氧降解反應過程匯總如下。
  • 自生生物動態膜反應器在城市汙水處理中的應用
    由於動態膜是在過濾過程中形成的,主要由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組成,其組成及厚度都可能隨時間及生物反應器運行等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故而稱之為自生生物動態膜(Self-formingdynamicbio-membrane)。  本次試驗利用微生物在孔隙較大(0.1mm)的篩絹上生長所形成的動態膜作為分離膜,構成了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對高濃度城市汙水進行了處理,取得良好的出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