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化學會旗下的《環境科學與技術》(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發表了一篇關於利用微生物燃料電池同步淨化汙水、產電和脫鹽的技術報告。這一技術是由清華大學和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聯合開發的。這種微生物脫鹽池(Microbial Desalination Cell)為低能耗的海水和苦鹹水淡化提供了一個新途徑。文章發表之後受到國際同行的高度關注,多家科學媒體給予了報導和評述。
在清華大學環境系黃霞教授、梁鵬博士的指導下,博士生曹效鑫、肖康、周穎君、張瀟源組成的科研團隊在微生物燃料電池的現有陰陽兩室間加入一組陽、陰離子交換膜(可選擇性地分別讓正離子或負離子通過),形成中間脫鹽室,從而將微生物燃料電池改造成微生物脫鹽池實現上述功能。在這種三室型的微生物燃料電池中,陽極產電微生物消耗汙水中的有機物,產生電子並向水中放出質子時,由於這些質子無法穿過緊鄰陽極的陰離子交換膜,中心脫鹽室鹹水中的陰離子則會轉移到陽極室;另一方面微生物燃料電池陽極產生的電子通過外電路到達陰極消耗水中的質子,脫鹽室鹹水中的陽離子則會通過緊鄰陰極室的陽離子交換膜移動到陰極室,這使得脫鹽室中的鹽水在沒有任何加壓或外加電場的條件下得到了淡化。在實驗室條件下,鹹水含鹽量高達35g/L時,該微生物脫鹽池的脫鹽率可仍可達90%以上。
《環境科學與技術》是環境領域的頂級期刊,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多年來影響因子在環境領域SCI中高居首位。(來源:清華大學)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