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水微生物處理技術大全

2020-11-28 中國水網

1、我國水源汙染及處理現狀

我國水資源短缺,全國目前有400 多個城市缺水,其中100 多個嚴重缺水。由於人口眾多,人均水資源的佔有量僅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25% ,屬世界貧水國之一。由於水源分布不平衡,更存在南多北少,東多西少,夏天多冬天少的時空差異。然而就在不利的條件下,工業廢水和農業汙水不加處理的任意排放,造成水源汙染愈加嚴重,根據環境保護部發布的2010 年全國環境質量數據顯示,中國的地表水嚴重汙染,七大水系(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遼河) 受到輕度、中度、重度汙染,湖泊富營養化問題突出。近幾年來,重大水汙染事件頻繁出現,發生率高達50%。缺水問題日益嚴重。

1. 1 傳統汙水處理技術

水的汙染通常指人為原因造成的水質惡化,降低水的使用價值,主要汙染物是固體廢棄物和化學物質(需氧有機物、難降解有機物、重金屬、植物營養物質、酸、鹼和石油類物質) 。

我國目前常用的汙水處理技術有:

(1) 物理法,即不溶態汙染物的分離技術:重力沉降、混凝澄清、浮力浮上、離心力分離、磁力分離等。

(2) 化學法,即汙染物的化學轉化技術:酸鹼中和法、化 學沉澱法、氧化還原法、化學物理消毒法等。

(3) 溶解態汙染物物理化學分離技術:吸附法、離子交換法、膜分離法、蒸發、冷凍法等 。

1. 2 常用方法存在的弊端

物理方法佔地面積大,基建費、運行費高,能耗大,管理複雜,易出現汙泥膨脹現象;設備不能滿足高效低耗的要求,單獨使用效果不明顯。化學方法運行成本高,消耗大量的化學試劑,易產生二次汙染。多數情況下兩者須結合使用。

2、微生物技術

如何使城市汙水處理工藝朝著低能耗、高效率、少剩餘汙泥量、最方便的操作管理,以及實現磷回收和處理水回用等可持續的方向發展,且所採用的技術必須以低能耗和少資源損耗為前提呢? 微生物技術滿足了以上的要求。

2. 1 微生物介紹

微生物是一類形體微小的單細胞或個體結構比較簡單的多細胞,甚至沒有細胞結構的低等生物,是眼看不見,手摸不著,有生命的微小生物,只有藉助於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等。

2. 2 微生物技術及應用

微生物技術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謝反應過程和生物合成產物(包括酶) 對汙染環境進行監測、評價、整治以及修復的單一或綜合性的現代化人工技術系統。它不僅包含了生物技術所有的特點,還融合了環境汙染防治以及其他工程技術,目前已逐步發展成為一種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俱佳的、能解決日益嚴重的(尤其是水汙染) 環境問題的有效手段之一。

按照微生物降解的過程和產物種類的不同,微生物處理主要分為好氧處理、厭氧處理和兼氧處理。

2.2.1好氧微生物處理

在氧氣充足的條件下,微生物通過有氧呼吸作用將有機物分解。

好氧微生物處理工藝主要有:

①氧化塘,以自然界的池塘、湖泊作為參照物,仿照非流動水具有自身淨化功能的原理,人為構建一個靜態汙水池塘,汙水中有機物主要由塘中細菌降解,細菌所需氧氣由藻類和其他光合微生物的光合作用以及水面上方的空氣提供。方法簡單易行,但只適合於輕度汙染且量少的汙水處理。

②活性汙泥法,具有處理能力高,出水水質好的優點。該方法主要由曝氣池、沉澱池、汙泥回流和剩餘汙泥排放系統組成。廢水和回流的活性汙泥一起進入曝氣池形成混合液。曝氣池是一個生物反應器,通過曝氣設備充入空氣,空氣中的氧溶入混合液,產生好氧代謝反應,且使混合液得到足夠的攪拌而呈懸浮狀態,這樣,廢水中的有機物、氧氣同微生物能充分接觸反應。隨後混合液進入沉澱池,混合液中的懸浮固體在沉澱池中沉下來和水分離,流出沉澱池的就是淨化水。活性汙泥除了有氧化和分解有機物的能力外,還要有良好的凝聚和沉降性能,以使活性汙泥能從混合液中分離出來,得到澄清的出水。

③生物膜法,即利用在固體載體表面附著生長的微生物所形成的生物膜去除廢水中溶解性有機汙染物的一類方法。生物膜法又可分為滴濾池法(或叫生物濾池) 、生物轉盤法、接觸氧化法和流化床生物膜法等。

2.2.2 厭氧微生物處理

在厭氧條件下,厭氧菌通過無氧呼吸或發酵作用分解有機物,有機物最終被轉化為甲烷、二氧化碳、水及少量硫化氫和氨。厭氧微生物處理工藝主要有如下幾種:

①厭氧消化池,主要用於處理汙泥和糞肥,不宜用於生活和工業廢水的處理。

②厭氧接觸法,在厭氧消化池的基礎上,提高處理效率。在厭氧濾器內有固定填料,其上附著生長的生物膜使處理效率得到進一步提高。目前在處理含有易降解可溶性化合物的工業廢水方面得到了大規模的應用。

2.2.3 兼氧生物處理

當好氧和厭氧在同一處理工藝中共存時即為兼氧處理,有時好氧和厭氧的共存反而會使處理效果更好,其中好氧菌起主體作用,但沒有厭氧菌及少量的兼氧性菌種也不可能達到預期的處理效果。

2. 3 與傳統技術對比存在的優勢

與目前採用的物理法和化學法相比,在汙水處理方面,微生物技術具有一系列的特點和優勢:

①具有很強的吸附力和良好的沉降性,具有很強的降解能力,不需要高溫、高壓,溫和的條件下,汙染物經過酶催化即可高效並相對徹底降解,處理水量大,處理費用低廉,僅為物理、化學法的30%~50%。

②微生物物種豐富、資源廣泛、具有多種代謝類型,幾乎可降解或轉化環境中存在的各種天然物質,易培養、繁殖快、對環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易實現變異等特性,一旦新的化合物出現,它們也能逐步通過自發或誘導產生新的酶系,具備新的代謝功能,從而降解或轉化那些新的化合物。適當地對其加以培養繁殖,特別是在一定條件下加以馴化,就能使之很好地適應各種有毒的工業廢水、生活汙水等環境。通過有針對性地對菌種進行篩選、培養和馴化,可以使大多數的有機物實現生物降解處理,應用面寬。

編輯:徐冰冰

相關焦點

  • 廣東汙水處理設備-22個汙水處理技術大全
    本文介紹了22個農村汙水處理技術大全,詳情如下:  1、活性汙泥技術:  活性汙泥技術是一種生物法,向廢水中通入空氣,使好氧性微生物繁殖培養形成具很強吸附能力的活性汙泥,生物法逐漸成為汙水處理技術的主流方法。這一方法自1914年由E.Arden和W.T.Lokett在英國曼徹斯特開創。
  • 盤點| 22個農村汙水處理技術大全
    本文介紹了22個農村汙水處理技術大全,詳情如下:  1、活性汙泥技術:活性汙泥技術是一種生物法,向廢水中通入空氣,使好氧性微生物繁殖培養形成具很強吸附能力的活性汙泥,生物法逐漸成為汙水處理技術的主流方法。
  • 一體化汙水處理技術-廣東汙水處理設備
    面對快速發展的經濟,廢水的排放也不斷增加,其水質及排放的特殊性給現有處理工藝帶來嚴峻的考驗,提高和改進現有處理工藝,同時研究和開發針對新型特有中小型汙水處理器已經迫在眉睫。汙水處理有哪些技術?1、人工溼地汙水處理技術人工溼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運行的與沼澤地類似的地面,將汙水、汙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經人工建造的溼地上,汙水與汙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動的過程中,主要利用土壤、植物、人工介質、微生物的物理、化學、生物三重協同作用,對汙水、汙泥進行處理的一種技術。
  • 汙水處理主流技術發展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汙水處理的需求是伴隨著城市的誕生而產生的,城市汙水處理技術歷經數百年變遷,從最初的一級處理發展到現在的三級處理,從簡單的消毒沉澱歷經有機物去除、脫氮除磷再到深度處理回用;其中,活性汙泥法的問世更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本文帶領大家一起回顧一下「那些年」城市汙水處理主流技術走過的路。
  • 微生物固定化技術及其在汙水處理領域的研究進展
    微生物固定化技術是生物工程中的一項新興技術,其利用物理或化學手段將微生物限制或定位於限定的空間區域,使之成為水不溶性,但仍能保留生物活性且在適宜的條件下還可以增殖。微生物被固定化後具有密度高、反應速度快、耐毒害能力強、產物分離容易、能實現連續操作、可以大大提高生產能力等優勢,因此近幾年微生物固定化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
  • 微生物燃料電池處理汙水發電兩不誤
    近日,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洛根率領的一個研發小組宣布,他們研製出種新型的微生物燃料電池,可以把未經處理的汙水轉變成乾淨用水和電源。 微生物燃料電池(MicrobiologicalFuelCells)並非剛剛出現的一項技術。
  • 雙良商達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牽手院士,以微生物技術處理農村汙水
    浙江雙良商達環保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展望說,雙良商達成立於2000年,公司率先將物聯網技術應用於汙水治理,以自主研發的微生物發酵技術為核心依託,提供從投資到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的第三方智慧治水綜合服務。如今已經成長為中國農村汙水治理解決方案專家。
  • 化工汙水處理技術與工藝發展
    化工汙水處理技術與工藝發展,是隨著化工生產過程中排出的汙水成分而更新,在化工生產時,排放的廢水中含有很多含量繁雜,具有毒性和很難被降解的物質,對於這類廢水處理技術和工藝是隨著廢水成分而確定。目前化工汙水的處理技術和工藝主要有工藝簡單、管理方便的物理法,利用化學反應的去除轉化法,經濟有效,環保無害的生物法。
  • 汙水處理知識篇:汙水的PH值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汙水的PH值,特別是生活汙水的PH有時候會經常被忽略掉,而且我們也很少去關注化驗單裡的那個經常在6~8之間變化的PH值,但pH值其實是汙水中的一個很重要的測量項目。在日常的汙水化驗項目中,PH值是作為一個常規性的化驗進行的,在汙水廠的運行管理中對汙水的pH測量,不僅是監測汙水水質的一個因素,同時汙水的pH也會影響活性汙泥中的微生物的生活環境,在汙水中的大幅度變化的pH值也是汙水作為汙染或一些其它環境因素的判斷的指標之一。
  • 汙水處理廠家:光催化降解技術處理汙水
    針對上述這三種廢水的傳統處理方法成本高,處理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光催化降解技術是一種針對上述排量大、汙染重、危害廣的行之有效的汙水的處理辦法,其原理主要是光催化劑在受到光照後吸收能量,電子躍遷從而對吸附在其上的有機汙染物進行催化氧化,使其降解或礦化。當前研究和使用最廣泛的光催化劑是TiO 及其衍生物。
  • 濾膜與生物陰極微生物脫鹽細胞結合用於淨化市政汙水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清華大學左魁昌等人發表濾膜處理汙水方面的文章,將中空纖維微濾膜與生物陰極脫鹽細胞相結合。將汙水連續的流經厭氧陽極與好氧陰極,由中空纖維微濾膜過濾最後到達膜的中部,中空纖維微濾膜-生物陰極微生物脫鹽細胞吸取了傳統的厭氧/好氧過程,膜反應器,電化學脫鹽技術的優點,在105天的運行中實現了有機物,懸浮固體,鹽的高效去除。
  • 汙水處理中的微生物的分類及代謝!
    汙水處理中的微生物的分類及代謝!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一、汙水處理中的微生物分類汙水處理中的微生物種類很多,主要有菌類,藻類以及動物類。1、細菌細菌的適應性強,增長速度快。真菌在汙水處理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3、藻類藻類是單細胞和多細胞的植物性微生物。它含有葉綠素,利用光合作用同化二氧化碳和水放出氧氣,吸收水中的氮、磷等營養元素合成自身細胞。4、原生動物原生動物是最低等的能進行分裂增殖的單細胞動物。汙水中的原生動物既是水質淨化者又是水質指示物。
  • 汙水處理的常見技術分類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水處理的任務是釆用各種方法和技術措施將汙水中所含有的各種形態的汙染物分離出來或將其分解、轉化為無害和穩定的物質,使汙水得到淨現有的汙水處理技術,按其作用原理和去除的對象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等。
  • 東道水處理:中水處理技術在城市汙水處理中的應用
    廢水回用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比飲用水處理技術靈活得多。處理單元和特定處理流程的組合比飲用更好。還有更多的水處理技術。普通的汙水初級處理技術對汙水中汙染物的去除效果有限。通常,需要對處理後的廢水進行深度處理,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殘留汙染物,使其達到低於回用水質標準的要求。因此,一般的汙水回用技術是基於一級廢水。隨後的處理技術包括凝結和沉澱,生物處理,過濾,消毒和膜處理。
  • 生物膜汙水處理技術國內領先
    科技日報訊 (記者喬地)一個池子(存入汙水)、一個房子(機房)、一套設備(機房內),就能實現「生物吃髒汙、汙水變清水」。11月19日,河南省科學技術廳組織成果鑑定,認為河南宏立源環保集團自主研發的「生物膜汙水處理技術及裝置」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為社會提供了一種簡便快捷、經濟適應、節能高效、達標排放及回收利用為一體的汙水處理技術及裝置。  該成果核心技術是利用現代生物技術耦合光催化+物化+固液分離+紫外消毒等技術優化組合而成。
  • 廣東汙水處理設備-農村生活汙水生物處理技術
    四、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技術——生物處理技術由於農村的經濟基礎和管理水平有限,因此農村生活汙水的處理需採用工藝簡單,淨化效果明顯,且投資少,能耗低,便於管理維護的處理工藝。生物處理技術是結合的生物、化學及物理工藝,由處理池、泵及其他機械裝置組成的系統,目前使用較多的為一體化處理設備,即汙水微動力處理設備,該設備為一體化埋地處理設備,處理工藝為 A/O 處理技術,原理:缺氧池中微生物將汙水中的硝酸鹽氮和亞硝酸鹽氮還原成氣態氮氣排除,同時將難降解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易降解物質,具有脫氮、水解和降解部分有機物的作用,在好氧池中大部分有機物被微生物處理
  • 汙水處理技術分類
    1、物理法物理法汙水處理就是利用物理作業,分離汙水中主要呈懸浮狀態的汙染物,在處理過程中不改變水的化學性質。屬於砂濾處理的設備有格柵、微濾機、砂濾池、真空濾機、壓濾機(後兩種主要用於汙泥脫水)等。(0)氣浮(上浮)對一些相對密度接近於水的細微顆粒,因其自重難於在水中下沉或上浮,可採用氣浮裝置。此法將空氣打入汙水中,並使其以微小氣泡的形勢由水中析出,汙水中密度近於水的微小顆粒狀汙染雜質(如乳化油)黏附到氣泡上,並隨氣泡升至水面,形成泡沫浮渣而去除。
  • 醫療汙水處理過程中的微生物檢測標準及方法解析
    同時,從汙水流向的我們不難看出,糞便最終排到了汙水處理廠,這些可能攜帶新型冠狀病毒的廢水,在汙水處理中形成攜帶病毒的氣溶膠,從而形成了氣溶膠傳播的環境,使汙水處理人員成為感染風險較大的群體,對阻止疫情傳播有很大的影響。因此,醫療機構、汙水處理機構及環境監測部門,都是控制病毒通過汙水傳播的關鍵。
  • 含油汙水處理技術研究進展
    我國每年大約需處理10億m3油田採出汙水,其中大慶油田採油汙水年總產量為2.3億m3。油田含油汙水處理是油田礦場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重要課題。鑑於此,本文對含油汙水處理技術研究進展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關鍵詞:含油汙水;處理技術;研究進展引言我國水資源緊缺。同時伴隨工業發展,近些年我國的環保形勢日益嚴峻。為此國家大力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倡導綠色化學。
  • 生物膜除臭技術在汙水處理中的應用
    近年來,各種除臭技術也都相繼在研發、應用、進展當中,而生物除臭作為一種新型綠色環保技術以其經濟,實效,操作性強的優點而得到大力推廣。文章簡要介紹利用生物膜技術脫除汙水處理廠等臭氣的研究進展。一、汙水處理廠氣味的特徵與危害惡臭物質是指能引起嗅覺器官多種多樣臭感的物質。在汙水處理工藝過程中產生的氣味物質主要由碳、氮和硫元素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