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水處理技術分類

2021-01-09 水處理轉家

1、物理法

物理法汙水處理就是利用物理作業,分離汙水中主要呈懸浮狀態的汙染物,在處理過程中不改變水的化學性質。

(1)沉澱(重力分離)

汙水流入池內由於流速降低,汙水中的固體物質在中立的作用下進行沉澱,而使固體物質與水分離,這種工藝分離效果好,簡單易行,應用廣泛,如汙水處理廠的沉砂池和沉澱池。沉砂池主要去除汙水中密度較大的固體顆粒物,沉澱池則主要用於去除汙水中大量的呈顆粒狀的懸浮固體。

(2) 篩選(截流)

利用篩濾介質截流汙水中的懸浮物。屬於砂濾處理的設備有格柵、微濾機、砂濾池、真空濾機、壓濾機(後兩種主要用於汙泥脫水)等。

(0)氣浮(上浮)

對一些相對密度接近於水的細微顆粒,因其自重難於在水中下沉或上浮,可採用氣浮裝置。此法將空氣打入汙水中,並使其以微小氣泡的形勢由水中析出,汙水中密度近於水的微小顆粒狀汙染雜質(如乳化油)黏附到氣泡上,並隨氣泡升至水面,形成泡沫浮渣而去除。根據空氣打入方式的不同,氣浮設備有加壓溶汽氣浮法、葉輪氣浮法和射流氣浮法等。為提高氣浮效果,有時需要向汙水中投加混凝劑。

2、生物膜法

使汙水連續流經固體填料,在填料上就能夠形成汙泥垢狀的生物膜,生物膜上繁殖大量的微生物,吸附和降解水中的有機汙染物,能起到與活性汙泥同樣的淨化汙水作用。從填料上脫落下來死亡的生物膜隨汙水流入沉澱池,經沉澱池澄清淨化。生物膜有多種處理構築物,如生物濾料、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和生物流化床等。

(1)生物濾池

生物濾池是以士壤自淨原理為依據發展起來的,濾池內有固定填料, 汙水流過時與濾料相接觸,微生物在濾料表面形成生物膜。淨化汙水裝由提供微生物生長息棲的濾床、布水系統以及排水系統組成。生物濾池操作簡單,費用低,適用於中小城鎮和邊遠地區。生物濾池分為普通生物濾池、高負荷生物濾池和塔式生物濾池以及曝氣生物濾池等。

(2)生物接觸氧化

在池內設填料,使已經充氧的汙水浸沒全部填料,填料上長滿生物膜,汙水與生物膜接觸,水中的有機物被微生物吸附,氧化分解和轉化成新的生物膜。從填料上脫落的生物膜隨水流到二沉池後被去除,汙水得到淨化。生物接觸氧化法衝擊負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汙泥產量少,可保證出水水質。

3、厭氧生物處理法

利用兼性厭氧菌在無氧條件下降解有機汙染物,主要用於處理高濃度難降解的有機工業廢水及有機汙泥。主要構築物是消化池,近年來在這個領域有很大的發展,開創了一系列的新型高效厭氧處理構築物,如厭氧濾池、厭氧轉盤、上流式厭氧汙泥床、 厭氧流化床等高效反應裝置,該法能耗低且能產生能量,汙泥量少。

相關焦點

  • 汙水處理的常見技術分類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水處理的任務是釆用各種方法和技術措施將汙水中所含有的各種形態的汙染物分離出來或將其分解、轉化為無害和穩定的物質,使汙水得到淨現有的汙水處理技術,按其作用原理和去除的對象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等。
  • 技術乾貨|汙水處理中曝氣設備的分類及特點小結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曝氣是汙水生物處理系統的一個重要工藝環節,也是汙水生物處理系統中運轉費用最高的工藝環節,曝氣充氧電耗一般佔總動力消耗的60%~70%。目前的好氧曝氣方法普遍存在效率低、成本和能耗高的問題。
  • 【詳解】地埋式生活汙水處理技術特點和分類
    地埋式生活汙水處理技術 是指將汙水處理設施中的主體構築物埋在地下或半地下的汙水處理技術。其主要有佔地面積小、噪音低、無異味、受氣候影響小、管理方便、處理效率高等特點。本文結合國內學者對地埋式汙水處理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系統介紹了地埋式生活汙水處理技術的特點、分類。
  • 工業汙水處理工藝基本要求、工業廢水的分類
    工業汙水處理工藝要考慮到工業汙水處理處理的特點,工業汙水處理是我國工業發展方面一項重頭,工業汙水處理關係到我國工業發展,關係經濟民生大計,工業汙水處理。1、工業汙水處理工藝技術成熟、經濟合理的原則進行總體設計,力求節能降耗、工程投資低、運行成本低、操作管理方便、工藝技術先進成熟的廢水處理工藝流程。
  • 一體化汙水處理技術-廣東汙水處理設備
    面對快速發展的經濟,廢水的排放也不斷增加,其水質及排放的特殊性給現有處理工藝帶來嚴峻的考驗,提高和改進現有處理工藝,同時研究和開發針對新型特有中小型汙水處理器已經迫在眉睫。汙水處理有哪些技術?1、人工溼地汙水處理技術人工溼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運行的與沼澤地類似的地面,將汙水、汙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經人工建造的溼地上,汙水與汙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動的過程中,主要利用土壤、植物、人工介質、微生物的物理、化學、生物三重協同作用,對汙水、汙泥進行處理的一種技術。
  • 汙水處理氧化技術方法分類及原理
    氧化處理技術作為物化處理技術之一,具有處理效率高、對有毒汙染物破壞較徹底等優點而被廣泛應用於有毒難降解工業廢水的預處理工藝中,已經逐漸成為水處理技術研究的熱點。目前的氧化技術主要包括化學氧化法、電化學氧化法、溼式氧化法、超臨界水氧化法和光催化氧化法等。
  • 汙水處理中的微生物的分類及代謝!
    汙水處理中的微生物的分類及代謝!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一、汙水處理中的微生物分類汙水處理中的微生物種類很多,主要有菌類,藻類以及動物類。1、細菌細菌的適應性強,增長速度快。真菌在汙水處理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3、藻類藻類是單細胞和多細胞的植物性微生物。它含有葉綠素,利用光合作用同化二氧化碳和水放出氧氣,吸收水中的氮、磷等營養元素合成自身細胞。4、原生動物原生動物是最低等的能進行分裂增殖的單細胞動物。汙水中的原生動物既是水質淨化者又是水質指示物。
  • 廣東汙水處理設備-22個汙水處理技術大全
    本文介紹了22個農村汙水處理技術大全,詳情如下:  1、活性汙泥技術:  活性汙泥技術是一種生物法,向廢水中通入空氣,使好氧性微生物繁殖培養形成具很強吸附能力的活性汙泥,生物法逐漸成為汙水處理技術的主流方法。這一方法自1914年由E.Arden和W.T.Lokett在英國曼徹斯特開創。
  • 汙水處理技術篇:碳化矽陶瓷膜處理採油汙水
    汙水處理技術篇:碳化矽陶瓷膜處理採油汙水北極星環保網訊:低滲透油田在油氣田開發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正在成為開發的主體。目前油田多實行早期注水,精細注水是低滲透油田開採的主要手段之一。而迫於水資源的短缺和環境保護的壓力,以採油汙水做為精細注水水源,是實現採油汙水資源化利用的必然趨勢。
  • 汙水處理廠家:光催化降解技術處理汙水
    在全球水資源匱乏日益加重的今天,汙水淨化、回收與再利用受到全社會的普遍關注。當前危害較大且較難降解的汙水主要包括工業廢水、染料廢水和製藥廢水。其中工業廢水通常汙染物濃度高,且排放量巨大,危害最大。染料廢水具有有機汙染物含量高、鹼性大、色度高、毒性強等特點,極難處理。
  • 汙水處理、垃圾分類、溼地修復,建世界級生態島崇明超拼的
    3月26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每月一訪」活動上獲悉,在生活汙水處理方面,崇明區創新工作模式,於2018年底建設完成19.2萬戶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提前兩年實現農村生活汙水處理全覆蓋。除此之外,在生活垃圾分類及東灘溼地生態修復項目上,崇明也不斷探索,取得了較大的成效。
  • 廣東汙水處理設備-農村生活汙水生物處理技術
    四、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技術——生物處理技術由於農村的經濟基礎和管理水平有限,因此農村生活汙水的處理需採用工藝簡單,淨化效果明顯,且投資少,能耗低,便於管理維護的處理工藝。生物處理技術是結合的生物、化學及物理工藝,由處理池、泵及其他機械裝置組成的系統,目前使用較多的為一體化處理設備,即汙水微動力處理設備,該設備為一體化埋地處理設備,處理工藝為 A/O 處理技術,原理:缺氧池中微生物將汙水中的硝酸鹽氮和亞硝酸鹽氮還原成氣態氮氣排除,同時將難降解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易降解物質,具有脫氮、水解和降解部分有機物的作用,在好氧池中大部分有機物被微生物處理
  • 汙水處理主流技術發展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汙水處理的需求是伴隨著城市的誕生而產生的,城市汙水處理技術歷經數百年變遷,從最初的一級處理發展到現在的三級處理,從簡單的消毒沉澱歷經有機物去除、脫氮除磷再到深度處理回用;其中,活性汙泥法的問世更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本文帶領大家一起回顧一下「那些年」城市汙水處理主流技術走過的路。
  • 汙水處理中應用膜的分類 生物膜在汙水處理中有哪些優勢?
    【中國環保在線 汙水處理】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浸沒曝氣式生物濾池,曝氣池與生物濾池相結合產生的綜合性汙水處理工藝,它的優點是抗衝擊的能力強,容積負荷高。處理效果更好好,去除率可達90%以上,其出水可降到25mg/L以下,且出水水質非常穩定。其缺點是佔地面積過大,容易堵塞,影響環境衛生。   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   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是一種新的生物膜汙水處理技術,它介於生物接觸氧化法與生物流化床法之間。能夠解決生物接觸氧化法中濾料堵塞的問題。
  • 化工汙水處理技術與工藝發展
    化工汙水是指化工廠生產產品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隨著化工行業的發展,石油化工需求的增大,化工汙水處理難度加大,康景輝小編和大家聊聊化工汙水處理技術與工藝發展。化工汙水處理技術與工藝發展,是隨著化工生產過程中排出的汙水成分而更新,在化工生產時,排放的廢水中含有很多含量繁雜,具有毒性和很難被降解的物質,對於這類廢水處理技術和工藝是隨著廢水成分而確定。目前化工汙水的處理技術和工藝主要有工藝簡單、管理方便的物理法,利用化學反應的去除轉化法,經濟有效,環保無害的生物法。
  • 含油汙水處理技術研究進展
    我國每年大約需處理10億m3油田採出汙水,其中大慶油田採油汙水年總產量為2.3億m3。油田含油汙水處理是油田礦場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重要課題。鑑於此,本文對含油汙水處理技術研究進展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關鍵詞:含油汙水;處理技術;研究進展引言我國水資源緊缺。同時伴隨工業發展,近些年我國的環保形勢日益嚴峻。為此國家大力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倡導綠色化學。
  • 汙水微生物處理技術大全
    1. 1 傳統汙水處理技術水的汙染通常指人為原因造成的水質惡化,降低水的使用價值,主要汙染物是固體廢棄物和化學物質(需氧有機物、難降解有機物、重金屬、植物營養物質、酸、鹼和石油類物質) 。我國目前常用的汙水處理技術有:(1) 物理法,即不溶態汙染物的分離技術:重力沉降、混凝澄清、浮力浮上、離心力分離、磁力分離等。
  • 做汙水深度處理技術的「NO.1」
    君集股份這一自主核心技術研發的成功,徹底終結了我國近一個世紀以來依賴國外引進汙水處理技術的歷史。CUF工藝組合形式多樣,既可作為深度處理工藝單獨應用,也可與各種類型的沉澱工藝組合實施。例如,針對所處理汙水的特點,以及CUF的技術特點,當汙水懸浮物濃度過高,SS≥300mg/L時,可採取「高效絮凝沉澱池+CUF」聯合運用的方式。
  • 汙水處理技術篇:汙水脫色方法簡介
    北極星環保網訊:近日有媒體報導,內蒙古與寧夏接壤處的騰格里沙漠腹地,有企業向沙漠排放未處理過的汙水,造成了很嚴重的環境汙染事情。這些汙水有黑色、黃色、暗紅色等等,有的排汙池注滿了墨汁一樣的液體,還有刺鼻的氣味。這些五顏六色的汙水,汙水處理廠可以通過汙水處理技術,完全可以做到脫色處理達標排放的,這裡簡單介紹幾種處理方法。
  • 印染汙水聯合處理技術
    北極星環保網訊:印染汙水被公認為是有害、難處理的工業汙水之一,印染汙水特點是水質複雜、色度深、難生物降解的物質含量高。隨著染料工業的飛速發展和後整理技術的進步,新型助劑、染料、整理劑等在印染行業中被大量使用,進一步加重了印染汙水脫色處理的難度。羧甲基殼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簡稱NOCC)由殼聚糖(chitosan)經過醚化反應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