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除臭技術在汙水處理中的應用

2021-01-18 中國水網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其規模也日益擴大,就造成了可利用土地不斷減少,並導致城市汙水廠的位置越來越靠近居民生活區。近年來,各種除臭技術也都相繼在研發、應用、進展當中,而生物除臭作為一種新型綠色環保技術以其經濟,實效,操作性強的優點而得到大力推廣。文章簡要介紹利用生物膜技術脫除汙水處理廠等臭氣的研究進展。

一、汙水處理廠氣味的特徵與危害

惡臭物質是指能引起嗅覺器官多種多樣臭感的物質。在汙水處理工藝過程中產生的氣味物質主要由碳、氮和硫元素組成。只有少數的氣味物質是無機化合物,例如:氨、膦和硫化氫;大多數氣味物質是有機物,比如低分子脂肪酸、胺類、醛類、酮類、醚類、滷代烴以及脂肪族的、芳香族的、雜環的氮或硫化物。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物質都帶有活性基團,容易發生化學反應,特別是被氧化。當活性基團被氧化後,氣味就消失,生物除臭工藝就是基於這一原理。

城市汙水中產生的惡臭分布廣,影響大,對人體主要有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精神狀態等幾個方面危害。

二、生物除臭的基本原理

生物處理臭氣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把溶解於水中的惡臭物質吸收於微生物自身體內,通過微生物的代謝活動使其降解的一種過程。被作用物最終被微生物分解為無機酸,形成不利於腐敗微生物生活的酸性環境,並從根本上降解分解時產生惡臭氣體的物質。

微生物除臭可分為三個過程:

1.惡臭氣體的溶解過程,即由氣相轉移到液相;

2.水溶液中惡臭成分被微生物吸收,即溶於水中的臭氣通過微生物的細胞壁和細胞膜被微生物吸收,而不溶於水的臭氣先附著在微生物體外,由微生物分泌的細胞外酶分解為可溶性物質,再滲入細胞;

3.進入微生物細胞的惡臭成分作為營養物質為微生物所分解、利用,使汙染物得以去除。

三、生物除臭的主要方法

根據微生物在除臭作用中的存在形式,處理方法主要分為生物過濾法和生物吸收法,生物膜除臭技術正是結合了這兩種方法,可以有效的去除汙水處理廠等惡臭物質。

1.生物過濾法

生物過濾法除臭是目前研究最多、工藝最成熟、應用最廣泛的生物除臭方法。該除臭法是在適宜條件下,使收集到的廢氣在通過長滿微生物的填料,臭源物質先被填料吸收,然後被其上的微生物氧化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由此臭味除去。

除臭過程中,固體載體上生長的微生物承擔著物質轉換的重要任務,微生物生長需要足夠的有機養分,所以固體載體中應含

有一定濃度的有機物質。同時,為保持微生物的活性,必須為其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在操作過程中,應注意控制溫度、溼度、pH、養份等指標。

2.生物吸收法

生物吸收法(也可稱為生物洗滌法)多採用活性汙泥的方法,先將惡臭成分轉移到水中,然後,再將受汙染的水進行微生物處理。按氣液接觸方式分為兩種形式:曝氣式和洗滌式。

曝氣式與汙水處理廠的生物曝氣類似,只是用臭氣代替空氣注入活性汙泥中,所用的設備通常是曝氣罐,風量為0.1~1mm/s。該方法適用各種不同的惡臭氣體,效果較好,其去除率與汙泥的濃度、pH、溶解氧(DO)、曝氣強度有關。

洗滌法是利用微生物、營養物和水組成的微生物吸收液來處理廢氣,此法適合吸收可溶性氣態物。吸收廢氣的微生物混合液再進行好氧處理,去除液體中吸收的汙染物,經處理後的吸收液可以重複利用。在生物洗滌法中,微生物及其營養物配料存在於液體中,氣體中的汙染物通過與懸浮液接觸後轉移到液體中被微生物降解。

四、生物膜除臭技術的在汙水處理廠等方面的應用

利用升流式厭氧汙泥床反應器(UASB)能有效的去除蛋氨酸合成時甲硫基丙醇的惡臭,經兩級串聯的UASB處理後,其去除率達100%,而且使廢水的惡臭消失。

利用改進型生物脫臭滴濾塔對硫化氫和氨氣進行處理,考察了汙水處理廠小試規模的改進型生物滴濾塔對NH3和H2S的脫臭效能及兩者的相互影響,試驗結果表明,該裝置對H2S和NH3去除效果較好,在循環液噴淋量為10L/s,氣體流量為400L/s的情況下,H2S容積負荷為68.2g/(m˙h)時,去除率為99.2%;NH3容積負荷為10.53g/(m˙h)時,去除率達到99.5%。而H2S和NH3之間的相互作用對兩者的去除效果沒有明顯的影響。同樣,高質量濃度NH3對H2S去除無影響,甚至高質量濃度H2S對NH3去除也無影響。

利用生物膜法處理惡臭氣體H2S,他們採用PVC彈性立體填料進行了好氧生物法脫硫的研究,結果表明:生物掛膜速度快,馴化時問短,抗衝擊自荷能力較強,在空速為100~200h-1,噴淋水量為1000~1500L/(m˙h),H2S質量濃度<1200mg/m時,脫硫率達90%以上。

針對汙水處理場廢氣進行的生物濾池工藝開發、生物脫臭填料開發、H2S和NH3的處理效率以及工業化應用等。監測結果表明:開發的生物脫臭技術具有工藝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無二次汙染、處理效率高等特點,其中H2S處理效率最高可達到99%以上,NH3的處理效率可達到86%以上。

利用生物滴濾池中生物膜淨化低濃度大風量惡臭氣體,他們採用內裝塑料片、塑料絲、海綿塊的中空魚網狀塑料球為填料的生物滴濾池,對某垃圾壓縮站產生的低濃度大風量的含氨臭氣進行了近1年的連續脫臭試驗。研究了有關的淨化效果與生物膜特性,在進口氨氣濃度0.8~1.5mg/m3,風量8000m3/h,停留時間2.5s,氨氣去除率為90%以上,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水平。系統添加營養液時淨化效果從75%提高到90%。

利用生物滴濾器處理味精廠揮發性惡臭的廢氣,報導了採用以沸石為填料的生物滴濾器淨化處理味精廠內揮發性惡臭廢氣的試驗結果。在一定的試驗條件下,當高強度惡臭廢氣的進氣量<3m3/h時,系統除臭效果顯著,此外,研究表明,在淨化氨氮臭氣取得良好效果的生物膜基礎之上,加入特定菌液能較快地培養出適宜處理味精廠內惡臭廢氣的微生物種群,且能獲得滿意的淨化效果。

採用生物滴濾塔進行了惡臭氣體惡臭成分脫除試驗,探討了填料層高度、營養液噴淋量和停留時間對惡臭成分的脫除影響。結果表明,優化工藝條件為:填料層高度500mm,噴淋量為20L/h,停留時間40s。並在此

條件下進行了連續運行試驗,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生物除臭新技術

1.研製新的填充材料

生物除臭法裝置中的充填材料最初都是採用一些天然材料或經適當加工處理後的天然材料如土壤、泥炭土、沸石、鋸末等。

儘管這些材料具有價格便宜、材料易得等優點,但是大都存在著佔地面積大、保水性不強、pH緩衝性能小、不適於微生物大量著生和不宜商品化等缺點。為了克服上述缺點,許多研究人員努力開發那些適宜微生物大量著生、吸附性強、保水性強、自身不易分解等兼具各種優點的特殊材料。至目前為止已相繼開發出了多種新材料,如利用天然沸石與活性炭進行特殊加工合成的材料、多孔質金屬氧化物、泥炭纖維與塑料進行特殊加工合成的材料、PVA顆粒等特殊材料,這些新材料的開發成功,大大促進了除臭裝置的商品化,同時也促使人們去開發更加新型的材料。

2.篩選高效除臭菌

微生物除臭法中最主要的作用是除臭微生物,篩選高效除臭菌不僅可以達到使惡臭物質分解速率提高的目的,同時也可使難生化降解的物質得到有效地去除。目前這方面的研究大多採用馴化的城市汙水處理廠活性汙泥進行處理。由於大多情況下由臭氣源排放的臭氣往往是一種複合臭氣,即多種臭氣的混合物,單一微生物很難將臭氣全部除去,因此將這些微生物進行分離、培養後進行研究具有較大的科學意義。

3.微生物菌群除臭劑的研製

製備固定化微生物,如海藻酸鈉包埋的固定化微生物對甲硫醇的去除率高達90%;篩選出對生化性較差的惡臭物質具有特殊降解性能的高效廣譜菌;尋找菌株的最佳組合,或存活容易、適應性強及遺傳性穩定的優勢菌株,如分解H2S的黃單胞菌DY44等;通過基因工程改造菌株,把許多降解特性組合在一起,培育超級除臭菌種。

六、結束語

治理汙水廠等方面惡臭的工藝多種多樣,由於地域環境不同,在設計過程中,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除臭工藝系統。由於微生物除臭技術具有其他方法無法相比的優越性,如工藝簡單、操作方便、去除效果好等,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但是,受時間和技術方面的影響,因此還有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如高效率除臭菌株的分離與篩選;高濃度的惡臭氣體、複雜的混合氣體的處理研究;設備的除臭率與工藝參數之間的關係等等,以上這些將是今後科研人員的研究重點,這些研究將為我國的微生物除臭技術實現更大的突破。


編輯:李丹

相關焦點

  • 汙水處理廠幾種除臭技術比較
    因此在建設汙水處理廠的過程中,除了設置必要的汙水、汙泥處理與處置系統外,還需針對汙水處理廠臭氣物質的成分和臭氣的強度,選擇合適的除臭技術,設置經濟有效的除臭系統。對汙水處理廠常用的幾種惡臭處理技術進行技術經濟因素綜合比較分析,以尋找高效率、低能耗、無二次汙染的除臭技術,為城市汙水處理廠選擇除臭系統提供科學依據。
  • 汙水處理中應用膜的分類 生物膜在汙水處理中有哪些優勢?
    處理效果更好好,去除率可達90%以上,其出水可降到25mg/L以下,且出水水質非常穩定。其缺點是佔地面積過大,容易堵塞,影響環境衛生。   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   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是一種新的生物膜汙水處理技術,它介於生物接觸氧化法與生物流化床法之間。能夠解決生物接觸氧化法中濾料堵塞的問題。
  • 汙水處理中生物膜的分類你知道嗎?
    處理效果更好好,去除率可達90%以上,其出水可降到25mg/L以下,且出水水質非常穩定。其缺點是佔地面積過大,容易堵塞,影響環境衛生。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是一種新的生物膜汙水處理技術,它介於生物接觸氧化法與生物流化床法之間。能夠解決生物接觸氧化法中濾料堵塞的問題。此方法的特點:微生物濃度高、食物鏈長,對進水的流量和濃度變化有很強的適應能力。
  • 生物膜汙水處理技術國內領先
    科技日報訊 (記者喬地)一個池子(存入汙水)、一個房子(機房)、一套設備(機房內),就能實現「生物吃髒汙、汙水變清水」。11月19日,河南省科學技術廳組織成果鑑定,認為河南宏立源環保集團自主研發的「生物膜汙水處理技術及裝置」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為社會提供了一種簡便快捷、經濟適應、節能高效、達標排放及回收利用為一體的汙水處理技術及裝置。  該成果核心技術是利用現代生物技術耦合光催化+物化+固液分離+紫外消毒等技術優化組合而成。
  • 生物膜在汙水處理膜技術中有哪些優勢?
    汙水處理中應用膜的分類  生物接觸氧化法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浸沒曝氣式生物濾池,曝氣池與生物濾池相結合產生的綜合性汙水處理工藝,它的優點是抗衝擊的能力強,容積負荷高。處理效果更好好,去除率可達90%以上,其出水可降到25mg/L以下,且出水水質非常穩定。其缺點是佔地面積過大,容易堵塞,影響環境衛生。  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  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是一種新的生物膜汙水處理技術,它介於生物接觸氧化法與生物流化床法之間。能夠解決生物接觸氧化法中濾料堵塞的問題。
  • 臭氧在汙水處理中的應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臭氧工藝有哪些?能夠用於汙水處理的哪些環節?未來的重點發展技術——臭氧汙水處理法臭氧技術如今已被廣泛應用於市政汙水處理領域,臭氧處理法具有佔地面積小、淨化程度高、無二次汙染等優點,是未來的重點發展技術。
  • 工業廢水之生物膜法處理汙水
    ,其處理技術也在不斷發展。生物膜法是與活性汙泥法平行發展的一種汙水處理技術方法,實質是使細菌類微生物和原生動物、後生動物類的微型動物附著在濾料或某些載體上,並在其上形成膜狀生物汙泥,即生物膜。生物膜法是土壤自淨過程的人工強化,主要去除廢水中溶解性的和膠體狀的有機汙染物,同時對廢水中的氨氮還具有一定的硝化能力。生物膜法在處理工業廢水中有著廣泛應用。
  • 廣東汙水處理-幾分鐘了解地埋式汙水處理設備
    傳統的汙水處理設備一般都位於地面上,佔地面積大,集成度低,操作複雜,維護困難,汙水處理效率低,無法適應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該新型地埋式汙水處理設備佔地面積小,集成度高,操作簡單,維護方便,汙水處理效果好,效率高,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 東道水處理:中水處理技術在城市汙水處理中的應用
    廢水回用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比飲用水處理技術靈活得多。處理單元和特定處理流程的組合比飲用更好。還有更多的水處理技術。普通的汙水初級處理技術對汙水中汙染物的去除效果有限。通常,需要對處理後的廢水進行深度處理,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殘留汙染物,使其達到低於回用水質標準的要求。因此,一般的汙水回用技術是基於一級廢水。隨後的處理技術包括凝結和沉澱,生物處理,過濾,消毒和膜處理。
  • 汙水處理加蓋除臭有沒有必要?
    一、汙水處理加蓋除臭有沒有必要?汙水池加蓋不僅實現了企業的環保生產,而且也避免了生產過程中對當地環境的汙染和破壞。特別是汙水處理廠,工業廢水站等,在廢水處理過程中排出的惡臭氣體嚴重汙染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對周邊企業及人民群眾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如不加以治理,環境汙染將一發不可收拾。
  • 廣東汙水處理設備-22個汙水處理技術大全
    該種工藝技術是將汙水有控制地投配到經一定構造、距地面約50cm深和具有良好擴散性能的土層中,汙水緩慢通過布水管周圍的碎石和砂層,在土壤毛管作用下向附近土層中擴散,並利用土壤中的大量微生物,將汙水中的汙染物質過濾、吸附、降解。  地下土壤滲濾淨化系統建設容易、維護管理簡單,基建投資少,運行費用低。整個處理裝置放在地下,不損害景觀,不產生臭氣。
  • 汙水處理工藝技術方法總結
    城市汙水處理工藝應根據處理規模、 水質特徵、 受納水體的環境功能 及當地的實際情況和要求, 經全面技術經濟比較後優選確定。這種方法主要處理無機汙染物, 如重金屬和氧化物的汙染。 利用高健酸御、 液氯、 臭氧等強氧化劑或電極的陽極反應, 將廢水中的有害物質氧化分解為元害物質;利用鐵粉等還原劑或電極的陰極反應, 將廢水中的有害物質還原為無害物質;臭氧氧化法對汙水進 行脫色、 殺菌和除臭處理;空氣氧化法處理含硫廢水;還原法處理含錦電鍍廢水等都是氧化還原法處理廢水的實例。
  • 汙水處理技術分類
    1、物理法物理法汙水處理就是利用物理作業,分離汙水中主要呈懸浮狀態的汙染物,在處理過程中不改變水的化學性質。(1)沉澱(重力分離)汙水流入池內由於流速降低,汙水中的固體物質在中立的作用下進行沉澱,而使固體物質與水分離,這種工藝分離效果好,簡單易行,應用廣泛,如汙水處理廠的沉砂池和沉澱池。沉砂池主要去除汙水中密度較大的固體顆粒物,沉澱池則主要用於去除汙水中大量的呈顆粒狀的懸浮固體。(2) 篩選(截流)利用篩濾介質截流汙水中的懸浮物。
  • 汙水管道生物膜大揭秘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汙水管道生物膜是汙水管道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結構、影響因素以及物質遷移轉化功能的研究對於豐富汙水管道認知、優化汙水管道管理具有重要意義,亦可為科學研究和政府決策提供支撐。」
  • 汙泥堆肥項目中除臭技術的選擇與設計
    摘要:通過介紹汙泥堆肥(生物幹化)項目臭氣治理現狀,闡述了除臭問題是制約汙泥堆肥技術推廣應用的關鍵。對比各種除臭技術,分析汙泥堆肥臭氣成份後,得出結論:化學生物組合除臭工藝與植物液除臭工藝相結合是適合汙泥堆肥項目的選擇。最後介紹了除臭系統設計選型主要參數,並且指明在汙泥處理工藝設計中考慮除臭系統將節省投資和運行成本。
  • 汙水處理的常見技術分類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水處理的任務是釆用各種方法和技術措施將汙水中所含有的各種形態的汙染物分離出來或將其分解、轉化為無害和穩定的物質,使汙水得到淨現有的汙水處理技術,按其作用原理和去除的對象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等。
  • 汙水微生物處理技術大全
    1. 1 傳統汙水處理技術水的汙染通常指人為原因造成的水質惡化,降低水的使用價值,主要汙染物是固體廢棄物和化學物質(需氧有機物、難降解有機物、重金屬、植物營養物質、酸、鹼和石油類物質) 。我國目前常用的汙水處理技術有:(1) 物理法,即不溶態汙染物的分離技術:重力沉降、混凝澄清、浮力浮上、離心力分離、磁力分離等。
  • 國內外有哪些典型的農村汙水處理技術?
    目前,高效藻池已經在以色列、摩洛哥、法國、美國、南非、巴西、比利時、德國、紐西蘭等國家進行了研究和應用。 生物膜法處理生活汙水 生物膜法是一種廣泛應用於分散式生活汙水處理的人工處理技術,包括厭氧生物膜法和好氧生物膜法。
  • 【乾貨】曝氣器技術在汙水處理中的應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由於工業廢水成分的多樣性,往往需要通過幾種方法組成的處理系統才能達到所需的排放標準。汙水處理按採用的方法手段分類,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物理化學法和生物法4種。生物法是利用廢水中的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分解水中可降解的有機物的一種方法,因為具有處理量大,投資省,經濟可靠的特點,它是當今世界最普遍的一種水處理方法。
  • 廣東:《城鎮地下汙水處理設施通風與臭氣處理技術標準》(徵求意見稿)
    北極星VOCs在線訊:日前,廣東發布廣東省標準《城鎮地下汙水處理設施通風與臭氣處理技術標準》(徵求意見稿)。本標準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管理和解釋,由廣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執行過程中如有意見或建議,請寄送廣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通風除臭標準編制組(地址:廣州市環市東路348號市政大廈東梯,郵政編碼51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