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生態文明的長江之歌——長江經濟帶各省市共抓大保護成效顯著

2021-01-07 中國經濟網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當2016年《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出臺之時,黨中央、國務院就用生態文明思想為這一新戰略定下了基調。「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環境保護關係到長江流域的社會長治久安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只有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才能讓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5年來,沿江各省市「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從制度建設、強化治理、注重修復等方面呵護母親河的綠色容顏,共同奏響了新時代生態文明的長江之歌。

  建立環保機制,依法守護長江

  赤水河,長江唯一保持原生態的一級支流,是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然而,這條連接雲貴川的「英雄河」卻曾經面臨生態難題:上遊水土流失嚴重,中遊煤礦遍布,下遊酒廠排放超標。囿於管理權限,三個省很難形成保護合力。

  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出臺後,中央財政開始向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傾斜。貴州省抓住這一契機,主動和四川、雲南兩省磋商協調機制,建立了環保補償基金,三省籤訂了《赤水河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使環保補償有了法規依據,形成了合作共治、責任共擔、效益共享的流域保護和治理長效機制,極大調動了沿赤各地的環保積極性,赤水河水質發生根本性好轉。目前幹流穩定達到Ⅱ類水質,徑流斷面水質優良率100%,魚類達到149種。

  赤水河的治理凝聚著貴州省依法保護母親河的制度創新探索。截至目前,貴州省實施了大氣汙染防治和水資源保護條例等30餘部配套法規;設立了生態環境保護法院,推動公檢法配套的環境資源專門機構實現全覆蓋,建立了由檢察機關提起環境行政公益訴訟,環境資源案件歸口審理和跨行政區劃集中管轄等機制。

  為實現金沙江流域生態環境的依法治理,雲南省積極建立區域性工作機制,先後建立了雲貴川渝省際協商合作機制、赤水河流域水汙染生態補償機制、瀘沽湖生態補償機制、跨州市生態補償機制等,還在全國率先建立了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執行案件「四合一」審執模式,取得了明顯成效。雲南還創新性地建立完善了生態環境問題的發現機制、預警機制、解決問題機制、政企會商機制、問題整改與開發利用結合機制等。

  據了解,目前沿江各省普遍建立了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建立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和修復治理機制,強化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硬約束,長江經濟帶的生態環境正在實現依法依規保護。

  強化汙染整改,杜絕環保隱患

  2019年,金沙江流域中的雲南祿豐縣企業宗勝磷化工被查出違規建設、廢氣汙染等嚴重問題,雲南省有關部門先是督促整改,後改為對該企業廠房全部拆除,還當地一片藍天白雲。

  「雲南首先對金沙江流域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進行認真整改,2018年至2019年國家移交雲南的34個問題,已經整改了31個,投入資金90億元;雲南自查了248個問題,目前已經完成整改205個,其中汙水垃圾汙染問題比較突出。」雲南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連利軍說。

  貴州省狠抓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及「回頭看」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深入推進汙染防治「五場戰役」,持續抓好「雙十工程」,大力開展長江經濟帶「三水共治」和「百千萬」清河行動;開展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行動,持續深化草海、烏江、清水江、南明河等水環境綜合治理;對磷化工企業嚴格執行「以渣定產」的限制措施;在烏江等重要河流上拆除網箱3.38萬畝,實現全省「零網箱」,河流出境斷面水質優良率保持100%。

  2020年的最後一天,重慶涪陵榨菜集團的生產車間裡一片繁忙。集團副總經理吳曉容介紹:「2019年我們投入5000萬元,在行業內率先探索引進MVR技術,將榨菜鹽水中的鹽分蒸髮結晶,形成濃鹽水和清水循環利用。」據介紹,涪陵榨菜集團堅持綠色發展,從源頭、生產過程及末端減少汙染物產生,並不斷提升醃製液及生產過程排水的綜合利用率。他們先後投入5億元,在所有生產廠建立汙水處理站9座,確保公司所有廢水處理達標。

  注重環境修復,永葆綠水青山

  隆冬時節,站在江西省湖口縣的石鐘山上,遠眺長江和鄱陽湖交匯處,但見水天一色,候鳥飛,江豚躍,一幅水美、岸美、產業美、環境美的生態畫卷映入眼帘。

  近年來,江西省遵循生態發展規律,把鄱陽湖流域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來保護修復。他們以30個專項行動為抓手,紮實推進重點汙染防治攻堅,對全省54個化工園區開展排查整治,取消6個園區,對528家問題化工企業和7478家「散亂汙」企業完成分類整治;梳理長江幹流江西段及贛江幹流入河排汙口3830個,均按「一口一策」進行治理;對全省國控、省控和縣界斷面進行系統綜合治理。同時,堅持科學統籌,優化「大保護」的空間範圍,形成覆蓋上下遊、幹支流、左右岸和水陸面的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格局。

  截至目前,江西的優良天數比例為95.9%,全省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96%,長江幹流江西段水質斷面全部達到了Ⅱ類標準;生態環境狀況綜合指數(EI值)76.7,列全國第4位,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3.1%,列全國第2位。

  2020年12月15日,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等單位聯合發布《四川省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範圍和時間通告》,這意味著四川全省45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和長江幹流、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大渡河將在2021年到2030年的10年間停止一切天然漁業生產,這一舉措將徹底恢復該省的水生物環境。

  四川省是長江上遊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全省96.6%的水系屬於長江水系,地表水資源佔長江水系徑流的1/3,流域面積接近長江經濟帶總面積的1/4。四川各地不僅僅滿足於環境的治理,更注重通過生態修復項目為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探索出「生態修復+」新模式。

  有「萬裡長江第一城」之稱的宜賓展開了「三江六岸」生態修復工程,系統謀劃區域生態修復,把水汙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水土流失治理等統籌實施,形成綜合生態效益。曾經亂石成堆、垃圾遍布的「三江口」如今已經成為美麗的生態公園。

  在貴州,除了國家法定的植樹節以外,還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每年春節後上班第一天省委書記都要上山種樹。這天也成為全省五級幹部職工開展義務植樹勞動的日子。貴州在經濟增速連續10年位居全國前列的同時,堅決守住生態底線。2020年,全省綠色經濟佔比達44%,森林覆蓋率超過60%,生態環境不斷優化,縣城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98.5%,地表水水質狀況總體優良。完成營造林420萬畝,治理石漠化1000平方公裡、水土流失2520平方公裡。

  (光明日報綜合各地1月4日電 記者呂慎、張勇、胡曉軍、李曉東、張國聖、周洪雙)

  《光明日報》( 2021年01月05日 02版)

(責任編輯:苗蘇)

相關焦點

  • 生態環境保護髮生轉折性變化 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5年成效綜述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轉折性變化——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5年成效綜述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 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轉折性變化——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5年成效綜述  新華社記者  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提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勾畫了推動長江經濟帶
  • 修復長江生態環境已成壓倒性任務——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新進展...
    (長江經濟帶座談會四年間)修復長江生態環境已成壓倒性任務——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新進展新成效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 題:修復長江生態環境已成壓倒性任務——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新進展新成效  新華社記者高敬  漁民收網上岸另謀生路,候鳥組團歸來蹁躚飛舞
  • 衛星見證,長江經濟帶「舊貌換新顏」
    五年前的今天,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強調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五年後的今天,長江舊貌換新顏,奏響高質量發展的「長江之歌」。思客通過衛星影像及遙感數據分析,帶你聆聽這條跨越中國的協奏曲。
  •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發生巨變_新聞中心_中國網
    長江是中華民族母親河。五年前,習近平總書記為長江經濟帶提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要求,5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沿江省市推進生態環境整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了轉折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 長江大保護,繪就高質量發展新畫卷——寫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
    全面築牢共抓大保護思想根基  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3次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從「推動」,到「深入推動」,再到「全面推動」,一以貫之的是「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更加明晰地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系統保護修復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 共抓長江大保護 央企綠色發展路
    5年間,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三次座談會,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謀篇布局,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5年間,沿江11省市推進生態環境整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轉折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中華民族母親河生機盎然。
  • 央視新聞頭條重磅播出:長江經濟帶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
    1月5日,央視《新聞聯播》在頭條位置重磅播出《長江經濟帶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這篇報導由九江市廣播電視臺協助拍攝,新聞以彭澤縣大力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拒絕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落戶為例,大篇幅介紹了九江市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要求,積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實施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攻堅行動的綠色實踐,使九江沿江生態環境發生了轉折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一起來看看。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 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對此,我們要做好戰略謀劃,努力實現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一要加強生態環境系統保護修復,構建綜合治理新體系。把生態修復與環境保護擺在更加重要位置,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水平,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根本要求。
  • 應勇:以釘釘子精神推動湖北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召開五周年之際,1月7日上午,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和生態保護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觀看國家《2020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進一步研究部署我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重點任務和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
  • 生態保護+產業提升 蘇州壘起長江經濟帶新高地
    一邊是生態保護,一邊是產業提升,如何答好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選擇題?蘇州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戰略部署,主動扛起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歷史責任,沿江各地積極開展環境整治、改造提升,推動一批資源環境友好、高端產業鏈項目。滾滾長江,最美岸線。
  • 長江經濟帶岸線資源調查與評估取得進展
    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座談會上鮮明指出長江經濟帶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優化已有岸線使用效率,把水安全、防洪、治汙、港岸項目階段研究成果取得了較好的應用與較大的反響,將有力地為實施長江經濟帶大保護與綠色發展戰略提供科技服務與支撐。
  • 加快建立長江經濟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目前,長江經濟帶共有江西贛州、雲南撫仙湖、四川省廣安華鎣山區、長江上遊生態屏障(重慶段)、湖北長江三峽地區、湖南湘江流域和洞庭湖、貴州烏蒙山區7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各試點地區以「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重要理念為指導,大膽探索實踐,有力推進了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環境質量的改善和生態功能的提升。
  • 2018長江經濟帶城市生態環境保護與綠色發展博覽會
    各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系列指示精神,促進長江經濟帶沿江城市綠色發展與產業轉型,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落實,由生態環境部指導,中國環境報社、
  • 生態環境部:長江經濟帶一些湖泊水生態系統失衡
    5日上午,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取得的成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同志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副司長趙世新在發布會上表示,儘管長江保護修復成效顯著,但長江生態環境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水生態保護修復任重道遠。趙世新指出,長江經濟帶一些地方工業、城市基礎設施欠帳仍然較多,違法排汙的現象還時有發生。城鄉面源汙染短板亟待突破,一些重點湖泊的水生態系統失衡,藍藻水華居高不下。
  • 人民論壇網評 | 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動人色彩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明確指出:「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這為長江經濟帶發展從「大開發」轉向「大保護」指明了方向、劃定了禁區。
  • 雲南抓實長江大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
    中國環境報記者 蔣朝暉 1月12日昆明報導 記者從雲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今日召開的雲南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五年來,雲南省標本兼治推進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突出重點推進生態環境系統修復、破舊立新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健全機制凝聚共抓大保護合力,全省生態環境保護髮生新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
  • 生態環境部:長江經濟帶一些湖泊水生態系統失衡 藍藻水華居高不下
    封面新聞記者 代睿1月5日,國家發改委就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取得的成效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副司長趙世新在發布會上表示,儘管長江保護修復成效顯著,但長江生態環境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水生態保護修復任重道遠。
  • 生態環境部:長江經濟帶一些湖泊水生態系統失衡藍藻水華居高不下
    1月5日,國家發改委就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取得的成效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副司長趙世新在發布會上表示,儘管長江保護修復成效顯著,但長江生態環境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水生態保護修復任重道遠。
  • H5丨長江經濟帶這五年有什麼巨大變化?來看這份手繪長卷!
    2016年1月5日,重慶2018年4月26日,武漢2020年11月14日,南京五年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主持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從「推動」到「深入推動」再到「全面推動」,跨越五年的這三次座談會,成為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的重要裡程碑。
  •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轉折性變化
    5年來沿江11省市和有關部門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系統思維,以釘釘子精神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整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了轉折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