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見證,長江經濟帶「舊貌換新顏」

2021-01-07 新華網客戶端

  五年前的今天,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強調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五年後的今天,長江舊貌換新顏,奏響高質量發展的「長江之歌」。思客通過衛星影像及遙感數據分析,帶你聆聽這條跨越中國的協奏曲。

 

    綠色為底色 一江清水浩蕩奔流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10字道明了長江保護的方向。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江流域經濟社會迅猛發展,然而,長期粗放式發展使長江不堪重負,生態環境的保護和修復刻不容緩。

  五年來,長江保護和修復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成效明顯,兩岸綠色生態廊道基本建成,共抓大保護的體制機制不斷健全。嚴重透支的「母親河」,終於得到喘息的機會。

▲圖為重慶市渝北區銅鑼山礦山公園。幾年前這裡還是一片滿目瘡痍的廢棄礦坑群,在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的理念指引下,廢棄礦坑群變成「網紅小九寨」。

  大江無聲,變革早已悄然發生。

  鄱陽湖作為長江「雙腎」之一,對長江流域生態的重要功能不言而喻。然而20世紀90年代以來,鄱陽湖水質逐漸惡化,總磷、總氮、高錳酸鹽等指數超標,富營養化嚴重,生態環境惡劣。


  要治「長江病」,鄱陽湖得先「退燒」。隨著長江經濟帶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鄱陽湖開始生態環境專項整治,水質明顯變好。從衛星遙感分析中可以明確看到,2020年鄱陽湖中代表藻類存量的葉綠素a比2016年有所下降,湖區的水體富營養化程度明顯降低,實現了一湖清水入江。

▲圖為鄱陽湖水域葉綠素a濃度2016年與2020年對比圖。衛星數據分析:大地量子

  截至2019年11月底,長江經濟帶優良水質比例達82.5%,優於全國平均水平6.1個百分點;劣Ⅴ類比例為1.2%,優於全國平均水平2.8個百分點,一江清水浩蕩奔流。

    金色為引擎 勃勃生機強勁澎湃

  綠色為發展底色。五年來,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有力提升了長江經濟帶對全國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帶動作用。

▲1992-2018年長江經濟帶夜光強度圖。來源: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

  衛星夜光遙感能直接反映一個地區的發展水平。長江經濟帶11省市以20%左右的國土面積承載了全國40%以上的人口,經濟總量佔全國40%以上。1992-2018年長江經濟帶夜光強度的變化折射出這一區域的重要引擎作用。

  三個城市圈,三大增長極連成一條帶,區域經濟發展將呈乘數級提升。2019年,長江經濟帶地區生產總值457805億元,同比增長6.9%,佔全國經濟總量的46.2%。在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城市GDP前10強名單中,長三角經濟帶城市佔據7位,長江經濟帶對我國經濟的支撐作用日益凸顯。

▲2019年長江經濟帶11省市GDP。

  從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到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再到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一場深刻的變革已經開啟,生機勃勃的長江經濟帶激蕩澎湃、舊貌換新顏,正崛起為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

 

    新華社衛星新聞實驗室

    新華網思客

    新華網5G富媒體實驗室

    聯合出品

    總策劃:周紅軍

    策劃:劉娟

    監製:李曉雲

    作者:郭建偉 祁麗君

    製圖:李權 祁麗君

    衛星技術:崔琦遠 郝瑞琛

    數據視頻:舒克凡

    編輯:馬宇聰 崔禕璁

    校對:孫惠

    衛星技術支持單位:大地量子

    衛星數據來源:吉林一號 高分二號 Sentinel-2

    技術統籌:徐佳

相關焦點

  • 菏澤趙王河公園舊貌換新顏,增加多個主題公園、廣場!
    菏澤趙王河公園舊貌換新顏,增加多個主題公園、廣場!如今,趙王河公園景觀舊貌換新顏,更是吸引了我市眾多居民在此休閒、娛樂。11月3日,記者來到趙王河公園探訪新增的兒童公園、運動廣場、牡丹雕塑等全新景觀,感受菏澤之美。
  • 讓「黃金水道」更綠色更順暢——推動長江經濟帶大保護5年間
    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題:讓「黃金水道」更綠色更順暢——推動長江經濟帶大保護5年間新華社記者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召開5年來,沿江各地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黃金水道」活力迸發,生態效益日益彰顯,交通先行棋激活滿盤,一幅生態畫卷正在鋪展。
  • 洞頭區供電電錶箱舊貌換新顏扮靚「美麗鄉村」
    洞頭區供電電錶箱舊貌換新顏扮靚「美麗鄉村」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1-30
  • 舊貌換新顏,健力寶特色新包裝引領「國潮」時代新風尚
    原標題:舊貌換新顏,健力寶特色新包裝引領「國潮」時代新風尚有這樣一個飲料品牌,它是中國第一款功能運動飲料,它是與體育事業密不可分的功能飲料,它是深入國人心中經歷30多年風風雨雨的飲料品牌。
  • 河水村舊貌換新顏
    河水村村史館舊貌換新顏。開封市祥符區萬隆鄉黨委、政府以把村史館的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加強和鞏固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相結合,充分發揮村史館"存史、資政、育人"的積極作用、協調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為目標,將河水村的歷史沿革、名人簡介、古蹟傳聞、地名由來、村規民俗等一一道來,成為人們留住鄉愁、傳承發展鄉村文化的重要方式。
  • 歐亞大陸的鑰匙 絲綢之路 駝鈴聲漫漫,舊貌換新顏
    如今的甘肅也在舊貌添新顏。讓我們走進甘肅,認識甘肅,感受甘肅。在這裡,「絲綢之路」為我們創造了重新認識中國與世界的可能。酒泉衛星fashezhongxin
  • 董瑞宜:帶頭引領 讓昔日貧困村換新顏
    如今,昔日的貧困村早已舊貌換新顏,現有建檔立卡戶157戶459人均已脫貧。幾年來,山南村逐漸培育形成了五大支柱產業:苗木花卉1350畝,中藥材600畝,稻蝦共養基地600畝,350畝農業休閒觀光旅遊,黃鱔溫室育苗150畝。「2020年底,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將達70萬元。」
  • 共抓長江大保護 央企綠色發展路
    長江經濟帶舊貌換新顏 生態環境保護髮生轉折性變化 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中華民族母親河生機盎然 「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為新發展階段的長江經濟帶發展指明方向。 5年來,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一場場生態保護攻堅戰接連打響,沿江省市發展理念深刻嬗變。
  • 長江經濟帶湖泊環境演變與保護、治理建議
    長江經濟帶覆蓋我國西南至東部沿海 9 省 2 市,自然條件分異明顯。1 長江經濟帶湖泊分布和環境現狀湖泊分布和成因類型長江經濟帶東、西部湖泊分布及成因類型具有明顯的區域特色。針對長江經濟帶湖泊環境問題,許多研究者對長江經濟帶東、西部湖泊開展了近現代環境過程的重建工作,在數年至 10 年時間解析度上,揭示了長江經濟帶不同類型湖泊生態環境演化的階段性特徵,探討了全球變化和日益增強的人類幹擾背景下,湖泊生態系統退化的原因。
  • 長江經濟帶岸線資源調查與評估取得進展
    長江岸線既是港口、產業及城鎮布局的重要載體,也是長江的生態屏障和汙染物入江的最後防線。作為整個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核心環節,岸線資源發揮著無可替代的重要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功能,是長江水生態修復和綠色生態廊道建設的關鍵所在。
  • 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對此,我們要做好戰略謀劃,努力實現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一要加強生態環境系統保護修復,構建綜合治理新體系。把生態修復與環境保護擺在更加重要位置,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水平,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根本要求。
  • 過去百年來長江經濟帶湖泊環境變化與生態系統退化原因
    針對長江經濟帶湖泊環境問題,許多研究者對長江經濟帶東、西部湖泊開展了近現代環境過程的重建工作,在數年至 10 年時間解析度上,揭示了長江經濟帶不同類型湖泊生態環境演化的階段性特徵,探討了全球變化和日益增強的人類幹擾背景下,湖泊生態系統退化的原因。
  • 促平衡轉動能 推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證券報長江經濟帶GDP與人口佔比高,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區域之一。但當前長江經濟帶建設面臨區域發展不均衡、新舊動能待轉換等一系列問題。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未來長江經濟帶建設應按照因地制宜原則,轉換發展動力,力促平衡發展,堅守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推進長江經濟帶穩步走向高質量發展。
  •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發生巨變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發生巨變 總書記把脈開方!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發生巨變
  •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轉折性變化
    5年來沿江11省市和有關部門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系統思維,以釘釘子精神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整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了轉折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 人民論壇網評 | 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動人色彩
    5年來,長江經濟帶沿江11個省市漁民退捕上岸,制度法規紛紛出臺,破舊船舶與廠房不見蹤影,母親河重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美景,為新時代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上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生態環境質量是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改善和加強生態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趨勢,既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坐標,深切回應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
  • 2018長江經濟帶城市生態環境保護與綠色發展博覽會
    2018長江經濟帶城市生態環境保護與綠色發展博覽會邀 請 函 各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系列指示精神,促進長江經濟帶沿江城市綠色發展與產業轉型,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落實,由生態環境部指導,中國環境報社、
  • 舊貌換新顏!鍾落潭地鐵便民廣場正式開放
    如今,歷時近5個月,1.3萬平米便民廣場已經初綻新顏。
  • 長三角議事廳 | 長江經濟帶指數分析②協同能力整體弱
    從總體格局來看,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呈現「東中西」階梯式遞減格局。長江經濟帶上、中、下遊城市協同發展能力的空間差異顯著,總體呈現東高西低、省會城市和沿江沿海城市較高的態勢(圖1)。圖1: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分布圖(2020)從得分水平來看,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整體偏弱。
  • 長江經濟帶新興產業規模佔全國比重均超過50%
    1月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司司長羅國三介紹,2016年以來,長江經濟帶沿江11省市和有關部門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系統思維,以釘釘子精神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整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了轉折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