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立長江經濟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2021-01-10 化工網

  11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指出,要加快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讓保護修復生態環境獲得合理回報,讓破壞生態環境付出相應代價。

  自然生態系統既能向人類供應物質產品,又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維護生物多樣性等生態功能,同時具有自然景觀、地質遺蹟等重要價值。對人類社會而言,生態系統的服務價值具有多維性和稀缺性,保護和修復受損的生態系統是保障經濟社會永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2016年以來,財政部、原國土資源部、原環境保護部先後批准3批共25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試點地區大多位於國家「兩屏三帶」和大江大河等國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骨架的核心區域。目前,長江經濟帶共有江西贛州、雲南撫仙湖、四川省廣安華鎣山區、長江上遊生態屏障(重慶段)、湖北長江三峽地區、湖南湘江流域和洞庭湖、貴州烏蒙山區7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各試點地區以「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重要理念為指導,大膽探索實踐,有力推進了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環境質量的改善和生態功能的提升。

  筆者結合調研發現,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不健全是制約當前試點地區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的重要因素。許多地區因缺乏從產業融合發展的視角深入研究生態產品的價值實現,普遍存在生態保護修復投入大、收益小、設施管護成本高,資金供給難以為繼等難題,最終影響項目生態效益整體發揮。

  加快建立長江經濟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有利於推進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促進生態保護修復與經濟協調發展的良性循環,對實現生態環境的高水平保護與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拓寬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途徑,建立健全相關工作機制,筆者建議加強以下幾方面工作。

  第一,深入開展流域、區域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及產業現狀基礎性調查,因地制宜,科學確定各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方向。

  對不同區域自然資源稟賦、生態功能、環境質量、產業結構與布局開展全面調查、分析,掌握生態環境狀況及自然資源底數,準確識別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受損範圍、問題成因,制定生態保護修復的對策措施,評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潛力。統籌研究生態保護修復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結合生態環境保護要求和自然稟賦特點,尋求適宜的發展模式,科學確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方向,引導產業綠色轉型。

  第二,立足地方實際,推進生態保護修復、鄉村振興、地方發展等有機融合,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目前,各試點地區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上努力探索,出現了一批典型經驗。比如,江西贛州因地制宜採用「生態開發型、生態旅遊型、生態修復型」模式開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將崩崗治理與鄉村旅遊相結合,打造集生態休閒、旅遊觀光、科普教育於一體的水保生態示範園。雲南撫仙湖流域通過實施汙染源頭治理,發展清潔種植業等措施,湖泊水質恢復為Ⅰ類。該試點依託生態優勢,爭創撫仙湖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實現生態產品保值升值。長江三峽地區秭歸縣將生態保護修復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引導貧困戶和農民發展經濟林果產業,探索出「生態治理+精準扶貧」的融合發展之路。

  但我們也發現,目前試點地區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還不夠完善,成效還不夠顯著,需進一步結合實際,豐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途徑,積極發展綠色低碳生態經濟,加快推進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產、生活方式。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需協同抓好生態系統修復治理與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一方面,通過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實現自然生態系統保值增值;另一方面,通過適度發展生態產業,實現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助力鄉村振興與區域經濟發展。

  在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中,應全面貫徹落實「三線一單」制度,在嚴格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可通過組合開發模式,推進生態保護修復項目與生態旅遊、綠色康養、生態循環農業、廢棄工礦用地土地整理等項目深度融合。以項目收益支持生態環保項目公益性投入,建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資金回報長效機制。

  第三,建立健全長江流域生態補償和生態破壞責任追究制度。

  長江沿線城市在流域生態補償制度實踐中努力探索,取得顯著成效。以宜昌為例,先後出臺黃柏河、瑪瑙河、柏臨河3條流域生態補償制度,為壓實地方政府治水責任、促進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長江經濟帶目前尚未建立省際間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許多地區在保護修復長江生態環境中投入多、回報少,後續投入捉襟見肘,而破壞生態環境者付出的代價往往不夠。

  筆者認為,加快建立市場化、多元化、跨區域生態補償政策和生態破壞責任追究制度,是打通長江上中下遊城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和轉化的關鍵。

  應加強長江上中下遊城市間生態保護修複合作,支持市場主體積極參與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建立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協同共治、全流域齊抓共管、全社會廣泛參與的生態保護修復長效機制。引導生態服務受益地區向優質生態產品輸出地區供應資金、人力、技術等資源,確保長江流域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可持續推進。

  應研究出臺不同類型生態系統價值核算方法,建立生態服務價值輸出與生態補償資金收入掛鈎的核算體系。重點加大對長江上、中遊及生態環境脆弱地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的資金、政策支持力度。

  此外,應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管理與監管機制、自然生態系統修復責任制度,讓破壞生態環境者切實承擔起汙染治理和生態修復的責任。

【版權聲明】秉承網際網路開放、包容的精神,化工網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要嚴格註明來源化工網;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權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info@netsun.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生態產品具有巨大的生態價值,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將生態產品的價值轉化為經濟效益,不僅能促進生態產品消費者付費、生態保護者收益、保障優質生態產品的持續供給,還可以充分挖掘生態資源潛力,推進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長江經濟帶包括11個省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公裡,生活著近6億人口,貢獻了全國40%的經濟總量,是我國城市化和經濟發展重要引擎。
  • 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生態產品是維繫生態安全、提供良好人居環境的自然要素,是美好生活的需要。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舉措,也是綠色發展的內在要求。  湖南名山大川多,自然風光秀麗,生態基礎好。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做好「點綠成金」文章,是加快湖南綠色發展的重要動能。
  •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轉折性變化
    5年來沿江11省市和有關部門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系統思維,以釘釘子精神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整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了轉折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建設邁出新步伐
    在12月13日的2020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研討會上,國家發改委基礎司長江推進處處長馬上指出,要在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上不斷邁出新步伐,取得新突破。一是通過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擴大優質生態產品的供給;二是通過生態產業化,實現生態產品的價值增值;三是通過完善體制機制,推動生態產品的價值實現。
  • 生態資源「變現」靠什麼——江西撫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調查
    綠色生態是江西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如何走出一條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水平提高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是江西多地在深入思考、努力探索的課題。撫州抓住江西被列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撫州被列為全國第二個長江經濟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城市的機遇,用生態文明建設統領發展,多管齊下拓展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通道,為全國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提供了有益啟示。
  • 長江經濟帶新興產業規模佔全國比重均超過50%
    1月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司司長羅國三介紹,2016年以來,長江經濟帶沿江11省市和有關部門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系統思維,以釘釘子精神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整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了轉折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 生態環境保護髮生轉折性變化 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5年成效綜述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轉折性變化——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5年成效綜述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 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轉折性變化——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5年成效綜述  新華社記者  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提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勾畫了推動長江經濟帶
  • 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南通市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實施規劃...
    資源約束趨緊,生態環境質量尚未根本好轉,環境汙染聯防聯控機制暫未有效建立,生態環境監測預警制度不夠健全,生態環境保護制度仍需進一步完善。       (三)戰略機遇 習近平總書記對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指示,確立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的總基調,統一了思想認識。
  • 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對此,我們要做好戰略謀劃,努力實現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一要加強生態環境系統保護修復,構建綜合治理新體系。把生態修復與環境保護擺在更加重要位置,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水平,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根本要求。
  • 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政府調節兩種作用,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2005年在浙江安吉考察時指出,如果能夠把這些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遊等生態經濟的優勢,那麼綠水青山也就變成了金山銀山。可見,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推動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是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關鍵。
  • 加快推進浙江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工作方案印發
    加快推進浙江省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工作方案  2.省級有關單位名單  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  浙江省應急管理廳  加快推進浙江省長江經濟帶  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
  • 創新探索 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是「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長效機制,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必然選擇,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根本需要。在擴大內需成為戰略新支點的新時期,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探索市場化、多元化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將生態資源有效轉化成生態資產,創造綠色經濟新動能,必將成為一項重要的歷史性課題。
  • 董戰峰:長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建設:框架與重點
    在借鑑全國跨界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加快推進建立長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是長江經濟帶實施生態優先戰略的重要途徑。本文分析了長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與挑戰,提出了長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建設的總體思路和框架,建議長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建設重點處理好八大關係,本文可為長江流域可持續管理提供技術支撐。
  • 生態產品價值及其實現機制的思考
    在明確界定生態產品涵義的基礎上,對生態產品的價值進行分析、分類,根據不同類型生態產品、不同價值屬性,構建相應的實現機制。
  • 奏響生態文明的長江之歌——長江經濟帶各省市共抓大保護成效顯著
    5年來,沿江各省市「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從制度建設、強化治理、注重修復等方面呵護母親河的綠色容顏,共同奏響了新時代生態文明的長江之歌。  建立環保機制,依法守護長江  赤水河,長江唯一保持原生態的一級支流,是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
  • 實現生態產品價值是時代重任
    生態產品是人類從自然界獲取的生態服務和最終物質產品的集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吉考察時強調,在保護好生態前提下,積極發展多種經營,把生態效益更好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因此,探索和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已經迫在眉睫。  優質生態產品屬於供給短缺的稀缺產品,優質生態服務是公共服務中的短板。
  • 「專家視角」王金南,王夏暉: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是踐行「兩山...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明確指出「積極探索推廣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選擇具備條件的地區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會議上強調,要加快建立健全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
  • 修復長江生態環境已成壓倒性任務——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新進展...
    (長江經濟帶座談會四年間)修復長江生態環境已成壓倒性任務——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新進展新成效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 題:修復長江生態環境已成壓倒性任務——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新進展新成效  新華社記者高敬  漁民收網上岸另謀生路,候鳥組團歸來蹁躚飛舞
  • 發揮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務重要作用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圍繞市場主體實際需求,在企業獲得精準法律服務產品上發揮主導作用。新時代新時期,律師行業把「市場主體需要什麼樣的法律服務」作為關鍵課題,以「法律體檢」把脈企業法律需求,以「優秀法律服務產品」滿足企業需求,以「法律顧問」輻射帶動,以「網際網路+」跨界融合,引導律師精準對接企業法律服務需求,研發和創新適合長江經濟帶的法律服務產品。
  • 實現生態產品價值,市場化路徑有哪些
    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本質是如何將生態資源轉化為生態資產,生態價值體現為經濟價值。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