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十年溼地損失面積相當於兩個北京

2020-11-23 第一財經

第二次全國溼地資源調查結果顯示,近十年來,我國溼地面積減少了339.63萬公頃,相當於減少了兩個北京市的國土面積。

在國務院新聞辦1月13日上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宣布了剛剛完成的第二次全國溼地資源調查結果:目前,全國溼地總面積5360.26萬公頃,溼地面積佔國土面積的比率(即溼地率)為5.58%。

張永利介紹,與第一次調查同口徑比較,溼地面積減少了339.63萬公頃,減少率為8.82% 。其中,自然溼地面積4667.47萬公頃,佔全國溼地總面積的87.08%。與第一次調查同口徑比較,自然溼地面積減少了337.62萬公頃,減少率為9.33%。

第一次全國溼地資源調查是2003年完成的。為進一步摸清「家底」,掌握溼地資源動態變化情況,有針對性地強化溼地保護政策,國家林業局從2009年開始組織了第二次全國溼地資源調查。

根據《溼地公約》定義,本次調查將溼地分為5類,其中近海與海岸溼地579.59萬公頃,河流溼地1055.21萬公頃,湖泊溼地859.38萬公頃,沼澤溼地2173.29萬公頃,人工溼地674.59萬公頃。前4類為自然溼地。

從分布情況看,青海、西藏、內蒙古、黑龍江等4省區溼地面積均超過500萬公頃,約佔全國溼地總面積的50%。

我國現有577個溼地自然保護區、468個溼地公園。受保護溼地面積2324.32萬公頃。兩次調查期間,受保護溼地面積增加了525.94萬公頃,溼地保護率由30.49%提高到現在的43.51%。

張永利說,總體看,我國溼地保護形勢依然嚴峻,溼地生態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十分突出。

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溼地資源呈現三個主要變化:

同口徑下溼地面積減少。對兩次調查類型相同、範圍相同和起調面積相同的溼地進行對比,近十年來我國溼地面積減少了339.63萬公頃,其中自然溼地面積減少了337.62萬公頃,減少率為9.33%。此外,河流、湖泊溼地沼澤化,河流溼地轉為人工庫塘等情況也很突出。

溼地保護面積增加。溼地保護面積增加了525.94萬公頃,溼地保護率由30.49%提高到43.51%。新增國際重要溼地25塊,新建溼地自然保護區279個,新建溼地公園468個,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溼地保護體系。

溼地受威脅壓力進一步增大。從重點調查溼地對比情況來看,威脅溼地生態狀況主要因子已從十年前的汙染、圍墾和非法狩獵三大因子,轉變為現在的汙染、過度捕撈和採集、圍墾、外來物種入侵和基建佔用五大因子,威脅因子出現頻次增加了38.72%。主要威脅因素增加,影響頻次和面積都呈增加態勢。

國家林業局介紹,目前,我國溼地資源保護與發展依然面臨著以下突出問題:

溼地生物多樣性有所減退。由於汙染、圍墾等原因,溼地生態系統功能下降,生物多樣性減退。僅從溼地鳥類資源變化情況看,兩次調查記錄到的鳥類種類呈現減少趨勢,超過一半的鳥類種群數量明顯減少。

溼地保護空缺較大。近十年來,我國逐步建立了溼地生態系統的保護體系。我國溼地保護率雖然有所提高,但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溼地候鳥遷飛路線、重要江河源頭、生態脆弱區和敏感區等範圍內的重要溼地,還未全部納入保護體系之中。如: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溼地保護率僅為51.52%,國家重要溼地保護率僅為66.52%。全國溼地保護的空缺還較多,溼地保護管理任務非常艱巨。

管理工作亟待加強。從管理角度看,國家還沒有出臺溼地保護專門法規(但有18個省區出臺了省級溼地保護法規),溼地保護長效機制也未建立,溼地保護的科技支撐還十分薄弱,全社會的溼地保護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張永利表示,應儘快出臺《溼地保護條例》,明確溼地保護職責權限、管理程序和行為準則。制定溼地保護紅線,完善溼地生態補償制度,實行溼地分類管理。

張永利說,在實施生態修復工程的同時,國家將完善溼地保護體系,並研究溼地保護和恢復的關鍵技術,為大規模開展重大生態修復工程服務。

相關焦點

  • 中國溼地銳減誰是禍害? 十年之內面積銳減兩成
    河北唐山曹妃甸國家溼地保護中心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溼地面積比10年前減少339.63萬公頃;十年之內,溼地面積銳減兩成——溼地之殤  2015年6月21日,山谷中最後一注水流已經斷流,山谷中遍地的蘆葦以及半枯萎的水生植物還能讓人看出這是一片曾經的溼地。
  • 我國新增溼地面積300多萬畝
    2021-01-04 05:35:11 來源: 金臺資訊 舉報   本報北京
  • 北京溼地:城、殤、變
    明代時,北京遍布湖沼、坑塘,溼地率(溼地面積佔國土面積的比率)約為33%。到1950年,溼地率仍有15.28%。20世紀下半葉以來,隨著人口增加、城市化進程加快,多種因素疊加影響,北京溼地面積銳減。據統計,1950年至2009年,60年間,北京溼地縮減率達79.5%。
  • 中國最大溼地公園,相當於一個縣那麼大,號稱「亞洲第一溼地」
    據統計,全國有800多處國家級溼地公園。幾乎每個省份都有一二十個,其中溼地公園分布最多的省份有:山東、湖北、湖南、貴州、四川、黑龍江等。全國最有名的溼地公園有:杭州西溪國家溼地公園、鄭州黃河國家溼地公園、武漢東湖溼地公園、無錫蠡湖國家溼地公園、姜堰溱湖國家溼地公園、內蒙古根河源國家溼地公園、湖南東江湖國家溼地公園、黑龍江太陽島國家溼地公園,山東微山湖國家溼地公園等等。
  • 中國面積最大的城市,相當於16個北京那麼大!你知道是哪個嗎?
    那麼,對於中國面積最大的城市,大家知道是哪個嗎?相信大家都比較好奇,那就是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市。呼倫貝爾市不僅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城市,同時它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城市。這座城市有多大?我們不妨可以把它和北京比較一下,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面積相對於其它城市來說也算是大的了,然而呼倫貝爾市的面積卻相當於16個北京那麼大。與此同時,它的面積還相當於江蘇省和山東省兩省面積之和。
  • 我國五年新增溼地面積300多萬畝 溼地保護率達50%以上
    「十三五」期間,我國採取政策、法律、科學等綜合措施,全面提升溼地保護與修復水平。五年來,新增溼地面積300多萬畝,國際重要溼地15處,國家重要溼地29處,溼地保護率達到50%以上。 「十三五」期間,我國持續強化溼地管理頂層設計,進一步完善溼地生態系統保護法律法規體系。
  • 青海溼地面積居全國第一 省內海西面積最大 玉樹排名第二
    6月6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召開的青海省第二次溼地資源調查成果新聞發布會上傳出好消息:青海的溼地面積從之前的全國第四名一躍成為全國第一,高居榜首。  調查結果顯示,全省溼地資源面積為814.36萬公頃,佔全國溼地總面積的15.19%,溼地面積居全國第一。我省溼地資源具有類型多樣、原始生態系統功能強大的特點,是我國乃至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生態調節區。
  • 「十三五」期間我國新增溼地面積300多萬畝
    溼地被譽為「地球之腎」,是生物多樣性富集的生態系統和人類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記者近日從國家林草局了解到,「十三五」期間,我國新增溼地面積300多萬畝,溼地保護率達到50%以上。  國家林草局有關負責人說,「十三五」期間,我國統籌推進溼地保護與修復,增強溼地生態功能,維護溼地生物多樣性,全面提升溼地保護與修復水平。
  • 我國面積最大的鎮,比臺灣省還要大,相當於3個北京
    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我國面積最大的鎮子,它就是新疆的羅布泊鎮,比北上廣深加起來還要大,不知道你有沒有去過呢?別看羅布泊只是一個鎮子,但它的面積卻達到了5.1萬平方千米,比整個臺灣省還要大,相當於3個北京!但因為一些氣候原因,羅布泊十分乾旱,且一天中溫度差異也很大,時常還會颳起大風,氣候非常惡劣。因此,在羅布泊居住的人並不多,分布的也都比較零散,現在大約只有4200人常年定居在此。
  • 北京溼地面積已達5.87萬公頃 溼地生物多樣性持續增加
    本報訊(記者 王斌)每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北京溼地日」。9月19日,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在南海子溼地公園舉辦「北京溼地日」主題宣傳活動。現場放歸了近期救護的6隻紅隼、2隻鴛鴦和1隻小白鷺。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全市400平方米以上的溼地總面積已達5.87萬公頃,佔全市總面積的3.6%。
  • 北京今年將建3大溼地公園 面積相當4個北海公園
    委員建議推動永定河整治2011年起建三大公園相當於4個北海  最大城市公園帶京西3月開建  2011年3月起,北京最大的城市公園帶將在京西開建。今天上午,石景山區政協和區市政管委表示,2011年起將沿永定河蓮石湖由南向北建設三大親水溼地公園,連水域總面積相當於4個北海公園。
  • 「十三五」期間我國溼地面積新增300多萬畝
    2021-01-04 08:13:36 來源: 金臺資訊 舉報   溼地被譽為
  • 鹽城黃海溼地成功躋身「世遺」 填補我國濱海溼地類型遺產空白
    北京時間7月5日15:30,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召開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隨著一聲槌響,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通過將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這塊位於鹽城的自然溼地成為我國第14處世界自然遺產,江蘇首個自然遺產,填補了我國濱海溼地類型世界遺產空白。
  • 「十三五」我國新增溼地300多萬畝 溼地保護率過半
    中國網訊(記者韓琳) 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採取政策、法律、科學等綜合措施,統籌推進溼地保護與修復,增強溼地生態功能,維護溼地生物多樣性,全面提升溼地保護與修復水平。5年來新增溼地面積300多萬畝,國際重要溼地15處,國家重要溼地29處,溼地保護率達到50%以上。
  • 我國最大的平原,面積相當於57個上海,所產糧食佔全國三分之一
    如今我國有很多糧食生產基地,其中最大的就是我國的東北平原,這是我國最大的平原,也是我國最大的糧食生產地。 很多人可能對這35萬平方千米沒有一個概念,這麼說吧,上海是我國經濟第一城,但是面積僅僅只有6340平方千米,乘除法一算,東北平原也就相當於57個上海市,這麼一對比下來,你就知道這裡有多大了
  • 溼地保護|北京:已累計恢復建設溼地8921公頃
    本號訊(9月24日)9月20日是第八個北京溼地日。隨著溼地保護和恢復力度的不斷加大,北京400平方米以上溼地總面積已達5.87萬公頃,佔全市總面積的3.6%。翠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 圖片來源: 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由於氣候變化、城市建設等原因,北京溼地面積一度萎縮。
  • 我國森林、溼地、荒漠及生態系統修復取得重大進展
    近年來,我國人工造林繼續大規模推進,「十二五」期間,全國預計完成人工造林2960萬公頃、森林撫育3880萬公頃。森林面積和蓄積連續30年保持「雙增長」,目前森林總面積2.08億公頃,森林蓄積總量151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21.63%。森林質量及生態功能得到提高,全國森林總碳儲量84.27億噸,年生態服務總價值達12.68萬億元。  二是溼地保護不斷加強。
  • 我國面積最大的省會城市:旅遊資源豐富,人均GDP卻在省會排倒數
    我國是一個國土面積非常廣闊和寬廣的國家,國內有數百個城市,各城市的發展水平和經濟能力也有一些差異,因此對這些城市劃分了等級,等級不同所享受的優勢資源可能會不同,城市的發展潛力和綜合實力也會受到影響。今天我們要談論的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會城市,現在只是一座二線城市。
  • 今天是世界溼地日,溼地的這項功能影響到我們每個人
    在植物生長、促淤造陸等生態過程中,溼地積累了大量的無機碳和有機碳,且在溼地環境中,微生物活動弱,土壤吸收和釋放二氧化碳十分緩慢,形成了富含有機質的溼地土壤和泥炭層,起到了固定碳的作用。比如泥炭地、紅樹林、海草區等,都能夠自然地吸收和儲存大量的碳。其中,泥炭地僅佔全球陸地面積的3%,但其碳儲存量卻是森林生態系統的兩倍,在有效緩解溫室效應、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我國溼地生態系統現狀堪憂 美麗溼地亟須法律保護
    在制定法律的過程中,應統一溼地的概念,明確溼地的主管機關及其在管理溼地過程中的權責,釐清溼地保護與環境、水資源等相關法律的關係。  據《人民日報》7月23日報導,各級政府在溼地保護方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我國溼地生態系統仍然面臨著盲目圍墾與改造、汙染、水土流失、泥沙淤積、生物資源過度利用等多種因素的破壞和威脅,導致面積減少,生態功能下降,生物多樣性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