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衛報報導稱,香港是全世界最擁擠繁華的大都市之一,燈紅酒綠人頭攢動,但這是屬於生命的景象。屬於死亡的,是一座座雖擁擠不堪但靜默無言的墓碑山。對於中國人來說,入土為安是最好的歸宿,所以中國人都想要在自己死後葬入大地。然而香港這個繁華都市,留給死亡的土地十分有限。從飛機上俯拍將軍澳公墓。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小塊領地,但就是這麼小的地塊要買下也需要3萬美金。
如今香港人正在使用的墓葬地,是80年代遺留下來的,也是香港目前僅有的墓地。四十多年來,墓碑從山腳,逐漸爬上半山腰,現在整座小山幾乎都被墓碑覆蓋。每到清明節,掃墓的人們都會聚集到這裡,緬懷逝去的親人。
每個墓碑都像是一扇門,裡面代表著一個人的曾經。城市的迅速擴張,帶來的不僅是大量湧入的人口和車輛,對於逝者的安置問題在很多城市也逐漸出現。
柴灣公墓裡,墓碑一座挨一座。在這裡,連死亡也可以如此壯觀有序。四十多年來逝去的人們,一排排地延伸到山頂。
重陽節,人們來為親人擦洗墓碑。擁擠的墓碑之間,透出一些綠色植物。想古人喜歡在墓周圍種些蒼松翠柏,現在也是不可能了。
遠處的高樓住著活著的人,近處的碑群埋葬著死去的人。前者後者都擁擠,也許有一天,前者一樣的樓蓋起來,用來安放墓碑。
墓碑已經佔領了山頂。這樣的墓碑山,在香港不止一兩個。現在已經有些人找不到地方可葬,那就只能等到五年之後,公共骨灰存放區建立起來。
位於香港西面的薄扶林私人墓地,這裡也是碑滿為患。
如今香港人正在使用的墓葬地,是80年代遺留下來的,也是香港目前僅有的墓地。四十多年來,墓碑從山腳,逐漸爬上半山腰,現在整座小山幾乎都被墓碑覆蓋。每到清明節,掃墓的人們都會聚集到這裡,緬懷逝去的親人。
每個墓碑都像是一扇門,裡面代表著一個人的曾經。城市的迅速擴張,帶來的不僅是大量湧入的人口和車輛,對於逝者的安置問題在很多城市也逐漸出現。
柴灣公墓裡,墓碑一座挨一座。在這裡,連死亡也可以如此壯觀有序。四十多年來逝去的人們,一排排地延伸到山頂。
重陽節,人們來為親人擦洗墓碑。擁擠的墓碑之間,透出一些綠色植物。想古人喜歡在墓周圍種些蒼松翠柏,現在也是不可能了。
遠處的高樓住著活著的人,近處的碑群埋葬著死去的人。前者後者都擁擠,也許有一天,前者一樣的樓蓋起來,用來安放墓碑。
墓碑已經佔領了山頂。這樣的墓碑山,在香港不止一兩個。現在已經有些人找不到地方可葬,那就只能等到五年之後,公共骨灰存放區建立起來。
位於香港西面的薄扶林私人墓地,這裡也是碑滿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