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沒有人的城市也將是一座空城,沒有川流熙攘的市井氣息,也就沒有打工人一磚一瓦用汗水堆砌起來的摩天大樓,當然一城一人之間是相互關係,雙方互相成就,城市需要人,人在大城市中實現自身的價值,當然隨著城市愈加發達,人口也趨於飽和,不過飽和是相對於城市體量而言的,看上去人很多的大城市香港上海還有一定的發展空間,那我國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是哪呢?
其實在人們印象中的人口大城有上海、北京、香港、廣州等,且不說國內人口最多的城市重慶,在討論這些城市發展是否飽和的時候,都忘了最重要的一點,城市的面積也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上述城市可能出了香港面積較小之外,哪個城市不是體量巨大,就人口密度而言排在第一的是澳門。
確實有點出乎意料,澳門在歷史上也是屬於傳奇都市之一,與香港一起被譽為海岸邊最璀璨的明珠,在以前曾經一度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方,或許澳門相較於上海香港這些大都市來說,面積上的確略遜一籌,人口密度卻排在國內第一,佔地面積僅為32.9平方千米的澳門,有著67.96萬人口,所以澳門的人口密度大約在20656.5人/平方公裡,香港的人口密度才為6799人/平方千米。
香港可比澳門要大的,在土地基數上就有了優勢,而且香港的填海造陸工程也為香港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很大的幫助,還沒有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大的澳門土地技術小,人口數量多,才造就了澳門人口密度大的局面。
就拿澳門的花王堂區來說,面積只有 1.14平方千米的區擁有12.28萬人口,人口密度高達107719人/平方千米,光是這個數值看起來就很誇張,此外,澳門是國內熱門的旅遊地,每年要接待至少800萬人次的外地遊客,當然今年可能會少一些,去過澳門旅行的人可能也見識過人山人海的場面,澳門市的人口密度還被列入《金氏世界紀錄大全》,光是人口密度這一塊位居世界榜首。
也會有有疑問命名澳門的人口密度比香港高,為何帶當地旅行,看起來總是香港比澳門更為擁擠?其實與香港的土地利用有關,香港面積雖然比澳門大,但是人口密度低的郊區佔了香港四成,那裡多是無人居住的公園和自然保護區,剩下的有人區,又多是鄉村,人口密度較低,香港人主要聚集在港島北部海岸、九龍島、新界等繁華地區,這些地區加起來的面積不到香港的十分之一,全都擠在一起自然看起來更擁擠。
而「巴掌大」的澳門,在土地利用上較為合理,整個澳門就是繁華市區,沒有多餘的土地,即使有也被利用起來了,也因為澳門古蹟眾多,出於保護文物的考慮,不適合大興土木搞建設,而且澳門也沒有工農業,娛樂業才是支柱,不需要佔用太多的土地用於工農生產,在合理劃分使用下,即使澳門人口密度大,也分布均勻,不會顯得太擁擠,生活在當地的人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貴為世界四大賭城之一的澳門,得益於酒店業、娛樂業、旅遊業的繁榮,使得澳門成為世界上最發達、富裕的地區之一,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極高,在國內是排在前列的,甚至達到了歐美發達國家的生活水平,我在去澳門旅行的途中看到一家小店貼出的招聘告示,一個服務生的待遇都能過萬,何況是其他更為體面的工作了,不過相對而言物價也是稍貴,一碗麵也快50塊。
在我去澳門玩的時候也確實是感覺人挺多的,特別去大三巴牌坊的那一條路上根本就是人擠人,當然可能是節假日的緣故,不夠總而言之澳門風光確實值得一來,最近澳門過關通道也開啟了,有興趣的不妨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你對澳門有什麼不同的看法?認為澳門比香港如何?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