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智庫今日(18日)發表今年最新版本的《全球城市生活成本調查報告》(2020年全球城市生活成本),香港再度成為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瑞士的蘇黎世以及法國的巴黎則取代昔日的新加坡及日本的大阪,和香港並列生活成本最高城市的榜首位置。
這次城市生活成本調查涉及全球的130個知名城市,比較138種商品及服務的價格。調查結果顯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截止今年9月,調查中城市的商品及服務的價格比過去一年平均水平只上升約0.3個百分點。美洲,非洲及東歐等城市的生活成本自去年起開始回落,而西歐城市的生活成本則越來越貴,部分反映了歐洲貨幣相對美元上升的影響。
疫情影響全球各地,香港的生活成本仍處於全球第一的位置,生活成本指數高達103,和瑞士的蘇黎世及法國的巴黎同列全球榜首,成為全球生活成本最貴的城市,也是唯一的一個亞洲城市位列榜首。至於上次在生活成本排行榜中和香港並列榜首的新加坡及日本的大阪,最新排名分別下降至第4位和第5位。這份報告分析還指出,因疫情影響導致當地外地務工人員的離開,新加坡整體人口自2003年首次出現下降,整個城市的生活整體需求下降。日本的大阪也出現類似的趨勢,消費價格指數遲滯,以及日本政-府補貼公共運輸等緩和生活成本的下滑。
全球各大城市排名方面,澳大利亞的雪梨排在第15名,英國的倫敦排在第20名,俄羅斯的莫斯科則排在遠遠的第106名,印度的新德裡則排在第121名。過去一年的生活成本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德黑蘭,生活成本排名上漲了27位至第79名,分析指出因伊-朗受美國制裁影響商品供應和價格。而澳大利亞的珀斯和中國的廣州則為漲幅第二大城市,排名上漲了12位至全球第62名。
根據跌幅最大的城市則為冰島的雷克雅未克,排名由下降27位至全球排名的第56名。跌幅第二大的為巴西國內的兩個城市,包括裡約熱內盧和聖保羅,分析可能因為巴西疲軟的貨幣和貧困程度上升。
經濟學人智庫的分析報告指出,新冠狀疫情影響全球生活成本的最終包括貨幣兌換,供應鏈,政策,居民可支配收入減少,以及生活模式改變等。展望明年商品價格變動很大程度仍在損害疫情的發展,在2022年前,全球經濟看來不大可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開支將會繼續緊縮,而商品價格仍將有下調壓力,建議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可優先考慮購買必需品,至於奢侈品及戶外休閒娛樂活動將可能會繼續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