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麼沒有高端示波器?

2020-12-08 EDN電子設計技術

示波器作為電測行業最基本的綜合性儀器,設計和製造他所涉及的領域也十分廣泛,從半導體到特種材料,從機加工到電子設計無所不涉及。這就需要強大完善的工業體系作為支撐。但是蘇聯早期無不具有這一切?為什麼蘇聯沒有做起來呢?其實認為市場也是很關鍵的,僅依靠國家力量,可能能在短時間內集中攻關力量解決一個難題,隨後投入其他難題的處理中。有些事情並不能持續的深入研究,唯有市場的持續需求不斷刺激技術進步,就像戰爭那樣,技術才可能有巨大的飛躍。另外,一些其他技術的進步,比如電子計算機,也與儀器的發展相輔而成,這也帶來了思維的全面改觀。bX4ednc

涉及到示波器相關的具體技術,從60年代以前,一般來說我國和外國的差距不是特別的大,因為大家都用電子管,這個東西無非對工業機械設備有一定的要求,主要是衝壓和焊接等等,另外電子管特殊的陰極塗層材料也對性能影響至關重要,不過這一切都不是遙不可及的。此外這個時期的示波器帶寬通常還沒有超過40MHz,確實難度不是特別大,這個階段我們和技術儲備方面沒有太大差距,主要是因為需求也不是太多,導致產品無論從工藝還是結構,都有些落後。bX4ednc


圖:TEK 511示波器的局部,可以看到底板上還印有很多文字提示,比較精細。bX4ednc

順便說一說這個時代的製造工藝,因為電子管本身體積較大,而且多半隨著高壓大電流,所用的器件體積也很大,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都是這樣安裝元器件的,也就是元件安裝在支架上,然後用線相互連接。這種方式國內俗稱搭棚焊接。bX4ednc

進入60年代中期,一些半導體器件開始逐漸取代電子管的地位,此時示波器的帶寬開始達到100MHz。在這個時期電子計算機的應用也開始逐漸推廣開,這導致對示波器有更多的需求。此時(大約1965年),HP公司也發布HP-IB總線,後來這種技術在70年代標準化成為IEEE488也就是GPIB。通過這種控制總線,計算機可以控制電子儀器工作,採集儀器的數據並且進行分析。這使得我們對數據的使用和理解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同時催生了自動化測量系統的概念,他帶來了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精確性。而此時國內仍未太多進步。高帶寬示波管對加工技術和設計提出了十分高的要求,電子計算機更是全國都沒有多少。bX4ednc

bX4ednc

由於電晶體縮小了體積和功耗,印刷電路板技術開始推廣,通過PCB板,電子元件可以被快速有序的安裝,同時減小了寄生參數。於是電路板的製造工業技術也同步跟進發展。bX4ednc

youtubebX4ednc

這段視頻是1969年泰克拍攝的有關PCB板從設計到生產的全過程,可以看看當時是如何做的。可以提示一下,上方圖片優雅的曲線完全都是人工繪製出來的。bX4ednc

bX4ednc

圖片來自一位老前輩DIY,不過當時國內的PCB基本上也就是這樣。看起來粗糙的多。主要方法是給每個元件的安裝點打孔並打鉚釘,然後焊接在鉚釘上,反面相互連接起來。這樣的工藝效率低,安裝密度也低。這些輔助工業也嚴重影響儀器的集成度提高。bX4ednc

進入70年代,我們的浩劫仍在繼續。而美國佬的微波半導體技術突飛猛進,微電子集成電路技術更是日新月異,這個時段常規示波器帶寬到達350MHz,特種示波器可達1GHz。同時半導體技術的更進一步發展使得示波器完全可程控化,也可以進行數位化採集。比如同年代的模擬示波器已經具有微處理器了,可以在螢光屏上直觀的讀出測量參數,又可以將參數和波形傳遞給計算機。直到幾十年後國產的模擬示波器才開始具有這種能力。而此時我們半導體工業止步不前,還只能生產普通邏輯門電路。當然8086一類的CPU也仿製出來過,不過想想也是,1沒人會用,2成本高得嚇人,3利用這些東西去做測量儀器,極大的增加儀器成本和複雜程度,卻沒有足夠的計算機與之相配套。此時的測量需求主要依靠進口滿足(中美關係還湊合)。在此時代,由於儀器以及軍方需求,美國佬開始製作4層電路板,並且使用了早期的計算機進行EDA輔助電路設計。bX4ednc

bX4ednc

比如...不比真的不知道差距有多大bX4ednc

80年代是PC和小霸王騰飛的時代。在此時代得益於眾多行業對超大規模電路的需求,示波器也跟著沾光,進入了數字時代。由於雷達等特殊需求,砷化鎵半導體技術快速成長,同時應用在網絡分析儀,頻譜分析儀等射頻測量儀器內。這些其他領域的技術鋪墊為高性能數字示波器鋪平了道路。而國內由於相關產業稀缺,在此時出現了極大的技術斷層,並且直到今天也未能追上。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80年代的美國各種小霸王,有用各種各樣的CPU的,比如Z80,MC6800,MC68000,6502等等。不得不說市場起了巨大作用,由於製造這些消費電子產品,對於電測儀器自然也有巨大的需求了。在這個時期,元器件密度極大的提高,也促進了SMD表面貼裝技術的成熟,這代表著電路的集成度,穩定性,生產速度的大幅度提高。bX4ednc

90年代初,隨著計算機以及各種網絡系統的日益複雜,對於測量儀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時以HP54600系列和泰克TDS500系列為主要代表的高性能數字示波器登場。經過長期的技術積累,此時的數字示波器融合了先進的半導體技術,比如微計算機,DSP,CPLD,以及專門設計的ASIC和代表核心技術的ADC,觸發控制器等等。在軟體方面也是各種先進測量算法的集合。可以說無論從哪一方面,在那個年代我們的差距不是一點半點。畢竟造個286的零件都不能完全國產化,何談更先進的示波器呢?bX4ednc

所以說題主的問題在我看來其實很寬泛,他涉及到多個領域。雖說可能從一臺儀器儀器本身來看,就主要被限制在幾個關鍵的器件上.但是想要做出這些東西絕非組織幾次全國性技術攻關就能得來相應的成果,他是長期積累和進步的產物,也是智慧的結晶.同時也是順應時代發展和市場需求的必然結果。bX4ednc

以下,通過簡單看看示波器的發展史來更深入的理解技術積累的概念.也順便看看前輩們的腦洞bX4ednc

古時候(90年代以前)。HP尚未被拆分,所以他也生產電測儀器,而且是靠著儀器發家的。拆分以後電測與生化測量叫做agilent (現電測再次拆分叫keysight)。半導體技術叫avago.同樣泰克公司曾經旗下有MAXTEK公司,來設計和製造本公司儀器所需的特殊定製件。bX4ednc

01:史前時代


Oscilloscope history | WikiwandbX4ednc

電子示波器的起點並不容易查證,所以史前時代由示波器的操作特性來劃分。如今我們最常使用的可能是邊沿觸發模式,甚至通常認為這就是示波器的一部分基本功能。實際上在TEK 511之前,示波器並不具備觸發能力。此時的示波器為了穩定顯示波形,採用了一種叫做同步掃描的技術。示波器以固定的頻率進行自由掃描,從而顯示波形。為了使波形穩定,他也具有簡單的比較器控制,來確定何時開始掃描。不過由於掃描時間的不定性,示波管的時間軸也不穩定。這種示波器不能進行精確的時間測量,也不能觀察非周期性信號。bX4ednc

00:現代示波器的起點:Tektronix 511

bX4ednc

bX4ednc

bX4ednc


1947年,泰克發布了他的第一個產品:511型示波器。bX4ednc

與他的前輩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他首次擁有了精確的觸發系統,其實就是我們今日所能見到的每一臺示波器都具有的邊沿電平觸發。當輸入波形滿足觸發比較器設定的極性與門限時,示波器開始按照時基旋鈕所設定的時間完成一次掃描。這樣可以通過調節觸發電平來確定每次掃描在波形上的起點,同時每一次掃描的時間又是已知的,通過數屏幕上的格子就可以對被測信號進行準確的時域分析。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其中簡單的原理已然成為今日每一臺示波器所必需的功能,不得不說他是現代示波器的起點。bX4ednc

01:固態化,小型化

在射頻半導體技術突飛猛進的60年代,像HP和TEK這樣的公司都迫切需要高性能的固態放大器以及各種電子管的替代器件,由於通用器件公司不能提供這些部件,他們分別建立自己的研發部門滿足內需。由於軍方也有巨大的需求量所以最重要的資金自然不是問題。以示波器來說,要把帶寬做高,需要亮度更高,聚焦更精確,擺率更快的示波管,同樣也需要高速的前置放大器/Y軸放大器。從60年代開始,除了示波管以外的其他電子管,都將被電晶體和集成電路取代。bX4ednc

bX4ednc

1959年末期開始面世的泰克555型示波器,帶寬30MHz,使用完全的電子管結構製作,功耗和體積巨大,小推車底部一層是他的電源箱.....顯然這樣的示波器顯得太過巨大,以至於離開他的小車簡直無法使用。bX4ednc

bX4ednc

bX4ednc

bX4ednc

60年代初,隨著電晶體的量產難題被逐漸解決,開始了儀器固態化的進程,此時泰克推出321型示波器。他幾乎全部使用電晶體製作,早期型號內尚有一部分電子管工作在高壓區域,後期型號通過新型的電晶體進一步取代了他們。這個階段的示波器縮小,重量減輕。終於可以從推車上拿下來,放在桌面上,或者輕鬆的移動到一些特殊的測量現場。bX4ednc

巨量的市場需求刺激他們自己開發所需的一切配件,並且帶動了一些其他工業項目,比如玻璃的精密加工設備,金屬的衝壓設備。60年代末期美國佬已經可以製造精密的內刻線示波管。即示波管屏幕上的格子是刻在示波管內部的玻璃面上的。這樣讀數誤差更小。而同年代國產示波器全部都是刻在壓克力片上然後放在螢光屏前邊,從不同角度看就有不同的誤差。再加上沒有實際的需求,一直到80年代後期可能才生產了小部分內刻線示波管,主要用於超聲波探傷儀。bX4ednc

bX4ednc

我手頭的兩個示波管,分別來自TEK 212和2430示波器,兩個管子大約都是70-80年代的產品,有細緻的內刻線,有光照的時候能十分清晰的顯現出來(在示波器上有鎢絲燈泡背光)。bX4ednc

bX4ednc

仍然放在我辦公室的一臺80年代的國產20M示波器,他是亞克力刻線的,距離示波管屏幕足有1cm高度,帶來了十分大的讀數誤差,而且即便有燈光映照,刻線也不容易看清。bX4ednc

bX4ednc

bX4ednc

一臺非常小的TEK 212手持模擬示波器,大約是80年代初期的產物,主要供應軍方需求。帶寬0.5MHz。bX4ednc

bX4ednc

bX4ednc

TEK 2430示波管內精密又漂亮的加速電極,這些電極使得電子束帶有相當高的能量,藉此示波器可以在高掃速下仍然具有足夠的亮度進行觀察。bX4ednc

好了,說的有點遠。回來繼續bX4ednc

02:高集成度與模塊化、自動化、數據分析

到底何時集成電路進入示波器,這點我確實翻了很多資料也難以確定。bX4ednc

不過我司曾經有一臺老前輩留下來的泰克485,他是1972年面世的,公司這一臺是1978年左右生產的,他帶寬350MHz,在當時屬於國產貨望塵莫及的境界。並且內部十分的複雜,製造工藝相當精良。遺憾的時候有一天我在擺弄他的時候,突然就黑屏了,風扇也不再轉動。懷疑是開關電源出了問題(沒錯,1972年的時候已經用上了開關電源)。然後現場拆解準備檢修,拆開發現這也太複雜了。整個機子裡裡外外都被PCB板包裹,電源在中心...於是草草拍了些照片給裝回去了。送回倉庫睡覺。好了不再廢話了,上圖:bX4ednc

bX4ednc

還能開機時候的遺照bX4ednc

bX4ednc

漂亮的面板,有一部分按鈕的背光還是鎢絲燈泡。bX4ednc

bX4ednc

機子後部的埠,可以看出來這個時期就已經有有源探頭了:他有兩個有源探頭供電接口。bX4ednc

bX4ednc

拆掉後邊的螺絲,拔出外殼。密密麻麻的全是板子bX4ednc

bX4ednc

示波管上的產品檢驗籤名。bX4ednc

bX4ednc

TEK當時所定製的奇特的集成電路。bX4ednc

bX4ednc

有一大堆...bX4ednc

bX4ednc

輸入通道部分,也十分的複雜。bX4ednc

bX4ednc

我閒暇之餘收來的個別集成電路,中間那顆外形奇特的就是TEK自己的定製產品。這些東西對於我們當時的技術人員來說就是看天書一般,難以猜透他的具體用途。集成電路以及微處理器的進一步出現給示波器的自動化開了條好路,作為老大的泰克自然不會放過這次狠狠開腦洞的機會~bX4ednc

bX4ednc

bX4ednc

bX4ednc

1970年代中期,各方麵條件具備,時機成熟.泰克推出了7000系列模塊化示波器.再一個主機顯示單元內安裝各種模塊來定義儀器的各種功能bX4ednc

bX4ednc

bX4ednc

而且它具有各種各樣的模塊... bX4ednc

具體可以看這裡,是在是太多了。比如示波器所需的水平與垂直模塊,頻域與時域相交叉的TDR模塊,射頻所需要的頻率計,頻譜分析儀模塊。當時數字電路驗證所需的邏輯分析儀模塊....bX4ednc

當然,無論他如何魔改,他還是模擬示波器。模擬示波器有諸多不便,比如帶寬較低,無法存儲等,在高速數字模擬轉換器尚不發達的70年代,高能物理實驗以及微波和雷達系統的測量迫切需要高帶寬,能存儲的模擬示波器。於是產生了一些真正的黑科技產物(絕對不同於某米宣傳的那些)。先說帶寬,常規的模擬示波器,就是說用人眼看屏幕的那種,最高紀錄保持者是日本巖崎公司的產品(應該也是80年代末)(型號我實在是沒記住),他帶寬高達470MHz!而80年代泰克的產品實際上只能到達400MHz(2467B型)。由於普通臺式示波器的示波管顯示面積較大,電子束行程較長,Y軸驅動能力不可能無限制的加大,因而限制了示波器的總體帶寬,所以有些示波管的帶寬可以達到600MHz,但是驅動電路很難做到這樣的水平。bX4ednc

再說存儲,各位都知道:模擬示波器如果使用單次觸發,波形從螢光屏上一掃而過,經過幾個ms的餘輝以後就永遠的消逝了。於是技術出現了兩種方向,一種是示波器照相機。這種專用的相機安裝在示波器屏幕上並保持快門一直打開,示波器觸髮結束以後再關閉快門完成一次曝光。這是一種機靈的做法,但是每次想看到記錄下的波形都需要衝洗膠片。bX4ednc

bX4ednc

bX4ednc

兩臺安裝了專用照相機的示波器,看起來有點詭異bX4ednc

bX4ednc

C-53相機側面的一些調整選項,比如對焦,光圈,快門速度,走片速度等。bX4ednc

bX4ednc

TEK在1973年的一本小冊子,講示波器相機的應用。bX4ednc

出於示波器相機繁瑣的使用方式,所以還具另一種技術,也就是記憶示波管。這種示波管在螢光屏後方安裝了特殊的存儲柵極,同時示波管內有專用的讀出電子槍。在主電子槍完成一次掃描後,柵極上留下電子空隙。然後讀出電子槍打開,向存儲柵極均勻的發射電子幕,一部分被存儲柵極阻擋,另一部分透過柵極照射到螢光屏上,存儲的波形被復現出來。bX4ednc

bX4ednc

存儲示波管的結構簡圖,可以看出來他多了兩個FLOOD GUNS以及一組置於螢光屏後邊的柵極。不過這種示波管只能存儲幾分鐘,隨後就因為電子洩露而模糊掉。後期代表型號有HP公司的1741A型。這種特殊的電子管也被用於雷達顯示屏和早期計算機的RAM存儲器。這種示波管對機械結構要求更加精密一些,帶寬不高的管子我們國內也能成功生產。bX4ednc

bX4ednc

我的1741A示波器bX4ednc

bX4ednc

此時示波器並沒連接探頭,屏幕上正顯示著剛存儲下的波形。bX4ednc

bX4ednc

數分鐘後,波形開始模糊,最終變成一屏綠光。bX4ednc

bX4ednc

bX4ednc

1741A的示波管,這個角度可以看到具有白色陶瓷後蓋的讀出電子槍。bX4ednc

bX4ednc

這展示了在存儲模式下的低速掃描過程,首先全屏幕綠光,這是進行了示波管"擦除",隨後一次接一次的掃描,首次掃描結束後波形仍然沒有消失。bX4ednc

bX4ednc

bX4ednc

bX4ednc

bX4ednc

我國1973年生產的SC-7存儲管,他將螢光粉換成了電子靶,用於記錄和讀出數據。bX4ednc

到了70年代中期,電子計算機也小型化,他們被更多的應用在測量的控制與分析領域。這就需要電子儀器可以記錄他的測量結果並且數位化。對於示波器這似乎是個難題,因為當時並不能生產出高帶寬高採樣的ADC。此時美國佬又動起了歪腦筋,這次,泰克公司研發出了7912型(大約1973年)數位化儀(Digitizer)。bX4ednc

bX4ednc

7912AD數位化儀bX4ednc

bX4ednc

這類設備的廣告小冊子,著重宣傳了他與計算機的連接能力。bX4ednc

他仍然使用模擬示波管,帶寬高達1GHz,如果等效到數字示波器的採樣率,則大約是2Gsa。同時能夠提供大約12bit動態範圍的數位化波形輸出。他是怎麼做到的呢?泰克使用了掃描變換管技術(Scan conversation tube).這是一種頗為奇妙的示波管,他有兩頭,一頭是示波管,負責波形掃描,另一邊是攝像管,用於圖像記錄(CCD尚未大批量應用之前的產物)。兩個管子的中央是記錄靶。示波管發射掃描電子束到記錄靶,然後由攝像管和低速AD轉換器輸出,完成對於高速信號的記錄。bX4ednc

bX4ednc

7912數位化儀使用的SC108掃描變換管。bX4ednc

bX4ednc

這個玩意長的可以稱之為刷屏神器了~bX4ednc

這相當於一個模擬FIFO。解決了當時的技術難題,這種管子一直被泰克公司應用到80年代末期,用來生產SCD5000系列數位化儀。bX4ednc

bX4ednc

SCD5000數位化儀,這次他有了一個可以選裝的液晶屏,用來查看記錄下來的波形。bX4ednc

後來與SCD5000同樣的技術在01年左右由日本巖崎公司推出TS-80000系列示波器,不過攝像管換成了CCD,LeCroy LA354還是什麼玩意也是這樣的,其實是巖崎貼牌的。而此時泰克的數字示波器早已跨過10Gsa採樣率的大關,並且達到20Gsa(TDS7404/7254)。bX4ednc

bX4ednc

bX4ednc

TS-80000系列的宣傳說明,簡略的展示了一下掃描變換管的結構。其實就是CCD拍示波管,只不過示波管靶面很小,更容易做到高帶寬。bX4ednc

bX4ednc

bX4ednc

TS-80000與他的屏幕截圖。這臺液晶示波器用這樣機智的辦法實現了模擬示波器的效果,又能存儲和測量。bX4ednc

bX4ednc

LA354,其實也是日本人代工的。bX4ednc

bX4ednc

除了數位化儀,70-80年代也有一些結構正統的數字示波器。其中數字示波器的先驅據說是英國的Nicolet公司,他們製造了第一臺數字示波器,使用磁帶存儲數據。不過這些信息並不十分明確,我也沒找到第一臺數字示波器的圖片。上邊這個數字示波器是Nicolet在80年代初期的產物。很時髦的用了一個8寸軟碟機來存儲波形。bX4ednc

03:細分化,各取所需。

經過混沌的70年代,可能這些廠商都發現模塊化設備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他們雜而不精。於是經過長期積累,示波器開始出現各種專用細分目的的變形,來滿足不同測量需求。bX4ednc

bX4ednc

對於泰克而言,通用示波器系列主要是2400系列。他們大多數都是模擬示波器,但是加入了一個新的AUTO功能,也就是示波器內部帶有一些簡單的檢測電路可以測試輸入信號的頻率與Vpp。這樣,只需給示波器輸入被測信號,按下AUTO按鈕,很快示波器就能自動分析並轉換到最佳量程。這為用戶操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性。bX4ednc

bX4ednc

針對高速數位訊號的分析,泰克推出了DSA數位訊號分析儀。其實這就是今天所使用的採樣示波器的前身。他的輸入通道被設計成可更換的,能換成輸入採樣頭或者TDR頭。帶寬可達幾十GHzbX4ednc

bX4ednc

此時期HP公司除了生產模擬存儲示波器,他們的數字示波器主要面向自動測量系統使用。儀器完全受到GPIB總線控制,所以不得不說前面板設計的並不是多麼實用。bX4ednc

剛才說道泰克2400系列多數是模擬的,但是這也存在少數派:再說說其他的模擬FIFO存儲的示波器,80年代高頻的半導體技術已經十分成熟了,所以由出現了一種使用CCD來儲存波形的示波器(沒錯說的就是相機那個CCD,他最早就是作為數據存儲是研發的,感光只是附帶的功能 )。這類示波器代表型號飛利浦PM3310/3311,泰克2430/2431一類。採樣率可達200MHz。其中的CCD部件就像一個模擬信號的串行移位寄存器,在高速採樣時鐘的驅動下將模擬波形快速移入,然後在低速讀出時鐘的驅動下移出到ADC進行數位化。也是一種比較機智的做法,成本相比掃描變換管低得多。bX4ednc

bX4ednc

bX4ednc

bX4ednc

bX4ednc

我的PM3310示波器,最後一圖是他的低速ADC,大約是12KHz的採樣率。藉助CCD存儲器,採樣率可達60M,然而,我多次對照維修手冊,仍然無法確定CCD是其中的哪一部分,或者哪個IC。bX4ednc

04全面數位化,混合信號測量

到了80年代後期,泰克和HP紛紛停產模擬示波器,投身到數字示波器中。其中HP最先推出的是54500系列,採樣率都不是太高,幾百M的範圍。不過對於很多應用場合都能夠滿足記錄要求,隨著90年代初高採樣率ADC的實用化,泰克也推出了十分經典的TDS500系列示波器,並且定義了未來幾十年後的數字示波器基本架構。bX4ednc

bX4ednc

為了與泰克抗衡,HP推出了面板操作類似通用示波器的54600系列。bX4ednc

bX4ednc

bX4ednc

bX4ednc

我開蓋的,TDS500系列第一代ADC,從90年代初生產到94年左右,其中有兩個核心,估測一個是sample/hold,另一個是pipe-line ADC.bX4ednc

例如TDS540型,帶寬到達500HMz,實時採樣率可達1GHz,這代表數字示波器開始真正實用並且擁有良好的適應性,可以在眾多場合取代模擬示波器了!不過這些早期的高性能數字示波器還面臨波形更新率太低的問題,每秒幾十次到數百次,還不能像模擬示波器那樣展現豐富的波形信息,而且不能擁有模擬示波器能展現的餘輝效果(如果你用低檔示波器看過CVBS視頻信號,應該更加有感受)。bX4ednc

bX4ednc

使用模擬示波器觀察視頻信號,它具有細膩的亮度變化,這是因為信號自身的掃描速度不同所引起的。視頻信號的同步周期是50或者60Hz,而寬闊的方塊區域是顏色掃描信號,他的頻率遠高於同步信號周期,而模擬示波器的Y軸帶寬恆定的,不受掃描速度影響,所以可精細的展現這些波形。bX4ednc

而普通數字示波器在較長的時基下一般也會使用較低的採樣率。這導致在波形密集區域發生混疊,最後只能採集到一些錯誤的低頻混疊波形bX4ednc

bX4ednc

左側就是一般數字示波器觀察視頻信號的效果。丟失了大量的細節,右側是數字螢光示波器,他非常接近模擬示波器的效果,這個後邊談到。bX4ednc

目前的低端國產示波器依然如此,從屏幕上無法獲得波形的疊加層次信息,測量開關電源帶有尖峰的振蕩波形,示波器也無法記錄細節。經常看不到細微的毛刺脈衝。這是因為傳統示波器每次觸發以後就停止採集,然後CPU開始讀出採樣內存並且更新到顯存中,耽誤大量的時間。在數據處理的過程中示波器可能錯過大量的關鍵波形。針對這些問題,泰克從1996年開始推出帶有instaVu技術的TDS500B/700A型示波器。他的做法比較簡單暴力,相比以前數字示波器每一擋時基所用的採樣率、instaVu示波器使用更高的採樣率去連續不斷的採集波形,避免混疊,並且疊加在RAM中,然後每30ms更新一次屏幕,這樣經過大量疊加的波形能攜帶更多的偶發信息,進一步接近模擬示波器的效果。到了97年,發布了改進型的instaVu示波器:TDS500C/700C,比起上一代,他每秒最多可以捕獲40萬個波形!而模擬示波器受限於回掃時間,大約可以等效到20萬波形/秒。bX4ednc

bX4ednc

instaVu示波器:他可以顯示大量疊加過得波形信息,卻不能提供波形的三維數據。bX4ednc

此時數字示波器只剩最後一個難點,也就是模擬示波器可以提供的餘輝信息,餘輝可以告訴我們波形出現的頻率和速度,例如模擬示波器不容易看到方波那快速陡峭的上升沿,因為電子束在邊沿駐留的時間不多,無法充分激發螢光粉。於是泰克進一步努力,在1998年發布具有劃時代意義的TDS500D/700D系列數字螢光示波器(Digital Phosphor Oscilloscope).他是instaVu的進一步改進,依託處理能力更強大的DPX螢光處理器,在疊加波形的同時也計算出波形每一處的重疊率,於是數字示波器首次擁有了X和Y軸以外的Z軸,即亮度軸,此時數字示波器也可以從三維角度進行觀察。bX4ednc

bX4ednc

還是上圖那個波形,在DPO示波器上呈現,信號的出現概率均以不同的輝度呈現。bX4ednc

bX4ednc

DPO宣傳小冊子裡的框圖,他有並行數據處理能力,波形採集和更新的同時,CPU和DSP也可以連續計算參數刷新到屏幕上。其中DPX螢光處理器是獨立工作的一部分。bX4ednc

bX4ednc

TDS784D示波器1G帶寬,4Gsa採樣率。這臺是最後期一批產品,2001年出廠,他換裝了最新研發的ADC和DPX控制器,後來這些部件延續到TDS5000和7000系列示波器使用。bX4ednc

bX4ednc

主板bX4ednc

bX4ednc

採集板bX4ednc

bX4ednc

CPU和一塊ASIC。他的CPU是MOTOROLA MC68040,作業系統VxWorksbX4ednc

bX4ednc

採集板上的DPX控制器和大量的採樣緩存。可以看得出來工藝還是很複雜的,國產山寨還是有一定壓力的(實際上41所搞這個6的不行)。但是對於民企就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顯然沒有這個必要,畢竟投入未必有回報。bX4ednc

@MIKA 還提到了模擬輸入的問題bX4ednc

bX4ednc

bX4ednc

bX4ednc

bX4ednc

這是TDS500D系列示波器的前端通道。因為這一代前端功耗很大,是做在陶瓷電路板上的。而且能看到他使用了當時很先進的雷射調整技術,來保證最終通道一致性和穩定性。我也接觸過HANTEK和RIGOL的示波器板卡,基本無一例外通那裡都有幾個可調電容,在進行儀器校準的時候需要去調調。bX4ednc

第一代DPO示波器只有16級輝度,相比模擬示波器幾乎無限多的輝度等級似乎完全沒有用處,實際上他已經十分不錯了,依託數字示波器靈活的測量能力以及強大的分析性能,終於完全取代了模擬示波器。bX4ednc

bX4ednc

一個抖動中的信號bX4ednc

bX4ednc

測試方波,邊沿看起來就像模擬示波器的效果bX4ednc

bX4ednc

似乎有亞穩態的現象。bX4ednc

同年,泰克TDS694C數字示波器的帶寬到達3GHz,實時採樣率突破10Gsa大關...進入新世紀,除了日本人還短期內搗鼓了一下掃描變換管,泰克,hp(此時已經是agilent)以及LeCroy全面的把高端示波器轉向X86平臺,也就是將以前示波器內慣用的MC68000系列或者ColdFire CPU轉換到PC平臺,同時具有輔助DSP來完成波形分析,使得示波器的測量能力以及測量速度進一步提高。bX4ednc

bX4ednc

bX4ednc

我現在業餘使用的TDS7054示波器。他是TEK在01年推出的,用來接替TDS700D系列的pc-based示波器。擁有更好的螢光性能,更快的速度,更強大的分析能力和更加靈活的通訊埠。bX4ednc

以上是90年代泰克示波器的主要發展路線,不過這並不是90年代的全部。在90年代示波器領域出現了一些新的概念,在當時受限於多種技術限制並未能帶來很好的實用效果。不過在近期這些技術重新投入市場,使得示波器的觀測能力進一步擴展。bX4ednc

比如:混合信號示波器bX4ednc

混合信號示波器的概念最早由HP公司提出。主實現方式是將示波器與邏輯分析儀一體化生產,邏輯圖與波形圖同時顯示,相互參考。在數模結合系統或者數字系統的物理層驗證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bX4ednc

bX4ednc

這應該是第一臺MSO,帶有16個邏輯(數字)通道。同時這臺機子開始使用最新推出的MEGA ZOOM採樣技術,是DPO的競爭技術,也能帶來模擬示波器一樣的餘輝效果。那麼?在MSO之前呢?bX4ednc

bX4ednc

在HP推出MSO之前,我們還有這樣一款火星級產品——TLS216.它是一臺有16個模擬通道的示波器...泰克管它叫做LogicScope。具體應該是92年發布TDS500系列架構取得成功以後,利用TDS500的框架設計出來的怪物。他有2Gsa的採樣率卻要被16個通道平分。再加上他沒有協議解析能力,屏幕解析度只有VGA水平。導致他是一個徹底的失敗產物。不過他給HP提供了設計MSO的好思路——即數字和模擬應該分開,要增加協議分析能力,而不是追求大量的模擬通道。bX4ednc

05新世紀:混合域分析

當然不用多說的是,進入了新世紀,示波器的帶寬和採樣率依然沒有停止增長。除此之外,一些示波器也增加了時域測量以外的功能,比如MSO可以分析邏輯信號的狀態與時序。而更進一步的MDO混合域示波器則加入了一個寬帶頻譜分析儀,使得示波器可以從時域/頻域/調製域的角度重新審視信號,為測量人員開闢一片新的天地(然而這麼NB的示波器我並買不起,所以什麼具體評測拆機上圖啥的免了)。bX4ednc

說這麼多,其實是想用實際的設備來看到前輩們是如何一個一個腳印走過來的。其中一些過渡技術早已被淘汰,被人遺忘。但回首這些技術,仍然閃爍著智慧的光芒。bX4ednc

說白一點,除了刻苦鑽研,腦洞和大把資金也是很重要的.可以看出來這些歷史產品未必成功,但是帶來了大量的技術積累.另外受限於篇幅,更多有意思的設備未能完全寫出,再發幾個圖片bX4ednc

bX4ednc

bX4ednc

bX4ednc

bX4ednc

bX4ednc

bX4ednc

bX4ednc

bX4ednc

bX4ednc

這是TEK 222,這個比ip5s稍微大一圈的東西是個10MHz手持數字示波器。80年代的產物,而且他還是兩通道相互隔離的。從圖片可以看出他用了磁隔離器。bX4ednc

大致說下技術上的導致壟斷的原因。

1.材料與器件材料嚴重依賴工業基礎。bX4ednc

高端示波器中高速adc不是常規矽材料,有些是砷化鎵,磷化銦等,比較超前,國內在消費電子的矽材料上補功課,那個量大,這個沒跟上呢。bX4ednc

高速adc不僅應用於示波器,還有飛彈姿態,紅外夜視,跟蹤瞄準等。軍事的限制大家都懂,所以較為嚴格。傳說中某單位買了別人高端示波器拆了幾顆adc,把剩餘的丟了,成為笑談。bX4ednc

另外不只adc,示波器中需要的FPGA也只有少數幾家能做出來,都是在美國。國內做的最好的一家經營不善,貌似在重組,我用過,狠狠得坑了我一次,產品剛做完,它就破產我很傷心π_π現在fpga還不算最嚴重的瓶頸,但是adc有可能國內做出來,fpga可能性很小,被專利和技術難度束縛,雖然近些年fpga符合增長率驚人,但國內技術太不成熟,你給他機會選用它的器件,它就會狠狠的傷你的心……bX4ednc

2.電子技術人才少,技術積累少bX4ednc

大神們都懂,我國受教育數量和質量差強人意,國外從電子管電晶體一路走來技術積累快百年,他們走的路我們都要走,山寨也要改明白,弄通原理,這都要時間。bX4ednc

現實是,留給中國隊的時間不多了→_→我們很少有人懂電路,尤其是模擬電路。舉例來說,示波器信號鏈調整,觸發,時鐘分配都很難。因為儀表體量不大,器件只能選用其他領域的,比如通信的,借用一下,單獨開發不會幹,成本也花不起,所以信號鏈得調整多數時候用的都是管子,不知道有多少知乎大神能用管子搭出來寬帶程控pga,能搭出來請看下一條。bX4ednc

  1. 人工太貴

示波器另一難點是算法,這是一個示波器最高的追求,無論是簡單的算個rms,濾波,還是搞個餘暉,追求波形刷新率,這個算法在fpga上實現,fpga的工程師好貴,比硬體貴多了,一些成熟能幹活的算法工程師在北京房屋公積金是能交夠上限的。bX4ednc

成熟的硬體工程師可能需要至少三五年的工作經驗,工資也不過一萬出頭,還不如網際網路入門工資。bX4ednc

全球電測儀器市場容量大致300~400億,示波器一項更沒多少錢,整個國內示波器廠家市場佔有率粗估不到2%(沒數據支持),拿什麼錢支撐研發成本呢?不能說我供職的公司,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二的公司,銷售額幾千萬而已,低端市場毛利不到5成,所以,做示波器的都是為了情懷,無論公司還是個人。bX4ednc

以上都是具體原因,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也有時代的因素。

1.當年的電視收音機的生產和維修都是嚴重依賴示波器等電測儀器,高速發展中的家電行業給電測輸入了很多推新的動力。得益於數位化的發展,現在用量少了很多,維修減少了,生產用的示波器不多,研發和教育量也沒多大。2.行業的興起與政策關係密切,當年不管是惠普還是fluke都賣給了軍方甚多,這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包括當年的軍備競賽和太空競賽,這些公司都從中撈了一大筆,直到現在很多文檔還在吹各種上過太空的儀器。3.我國公司還年輕,改革開放以來,資本不斷積累,慢慢才有了這些儀器公司,我供職的公司成立還不到20年,成長需要時間,在應用領域,公司的技術會慢慢超過科研機構,比如近幾年科研很火的毫米波,惠普的商用網分都超過1THz了。盈利是資本最大的推動力,假以時日,會發展的,應該1年內,國產示波器就會發布帶寬有較大進步的產品。

(來源:本文轉載自知乎,作者膜人的小妖精和MIKA。)bX4ednc

bX4ednc

相關焦點

  • 示波器沒有眼圖分析軟體觀察眼圖的設置方法
    眼圖是一系列數位訊號在示波器上累積而顯示的圖形,它包含了豐富的信息,從眼圖上可以觀察出碼間串擾和噪聲的影響,體現了數位訊號整體的特徵,從而估計系統優劣程度,因而眼圖分析是高速互連繫統信號完整性分析的核心。
  • 示波器單價超377萬,2020年部分高校採購示波器中標名單
    作為一種基礎的電子測試測量儀器,示波器是高校科研院所電子類實驗室的必備儀器。高校科研院所青睞什麼示波器?
  • 鼎陽科技2019年1-6月示波器出口總量排名第一,中國本土品牌示波器...
    打開APP 鼎陽科技2019年1-6月示波器出口總量排名第一,中國本土品牌示波器出口量首次領先 鼎陽科技 發表於 2019-10-21 10:14:04
  • 國產示波器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
    經過本土企業10年的共同努力,國產低端示波器佔領的市場份額在逐年上升並出口大海外,成功地打破了跨國企業的壟斷,為中國用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通過對普源精電、致遠電子、固緯電子和鼎陽科技的採訪,我們對本土示波器行業的發展狀況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 關於示波器的存儲深度
    工程師們不太願意拿出1個小時聽聽示波器的基礎課程,總覺得這示波器很簡單,但其實對於示波器的ABC的認知還是太少。有些人將這個作為中國工程師和國外工程師的區別之一。這個判斷多少是令人有點憤怒的,但確實在某種程度上真的是這樣。 甚至換一個角度說,一個公司使用示波器的專業程度基本能反應一個公司的研發水平的。
  • 國產示波器能用嗎_國產示波器哪種比較好
    示波器主要三個指標:帶寬、採樣率、存儲深度。 指標越高價格越貴。國內生產低端示波器在技術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而高端示波器其內部的採集卡等核心器件國內是不能生產的,技術相對來說是一個小問題,而配套的生產這些核心器件的設備才是主要問題。設備差生產出的來核心器件不達標,沒法用於高端示波器上。
  • 八合一示波器登場 是德再次為示波器功能擴容
    因此在電子測試儀器功能集成化的浪潮中,示波器依靠最基礎又最通用的功能,成為功能集成化最大的贏家,越來越多的測試儀器和測試功能逐漸集成到單臺儀器中,但這臺儀器的核心名稱還是示波器。從矢量信號分析到波形發生,從協議分析到邏輯分析,甚至從電源表到頻域分析,在各種各樣功能的武裝下,示波器猶如智慧型手機一般兼容並包,甚至可能會出現未來桌面只需一臺示波器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 2020年新款示波器有何亮點?低中高端示波器價格對比
    不知不覺2020年已經走到了5月份,各大測試測量儀器儀表廠商紛紛推出全新示波器。哪家推出的新款示波器令人影響深刻?
  • 我為什麼要在維修摩託車時使用示波器
    自從我偶有興趣在今日頭條發了幾篇使用示波器維修摩託車的帖子後,無意中發現有許多朋友——有的是車主,有的是修理工——對示波器有相當強的抵制思想,不是把它當作高大上的東西望而卻步,就是認為這是個裝逼神器!這讓我感到很震驚,我們這個群體已經對新事物排斥到這種地步了嗎?
  • 簡潔是信號完整性設計的基礎: 示波器硬體架構設計
    該模塊的設計保證了低噪聲和最小化固有抖動,如果從系統設計的角度看,尤其是和三個功能晶片距離較遠,需透過PCB互聯的時候,它帶來的優越性就更明顯一些,因為沒有長距離互聯帶來的反射和傳輸線阻抗難以精確控制等弊端。目前DSP和DBI提升帶寬的示波器,其觸發電路、前置放大器和採樣保持電路是完全分開的,使用網絡分析儀或TDR(時域反射)示波器可以實際測出任意一臺示波器內部前置電路的阻抗控制情況。
  • 示波器,每個電子愛好者都應該至少有一臺
    我已經記不清多少次和我的朋友們講,作為一名電子愛好者,就算是業餘的,也應該搞一臺示波器。因為如今示波器已經算不上是奢侈品了,國產的有些品牌的示波器,無論是從價格還是性能考慮,都很值得購買一臺。2年前我買了一臺麥科信的平板數字示波器,今天我就來講一講,列舉一些理由,為什麼示波器是值得每個電子愛好者應該擁有的眾多儀器之一。
  • 傳統示波器才做功能選擇,黑科技就要all in!
    據是德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大中華區汽車與新能源測試方案市場經理杜吉偉介紹,MXR系列示波器用到了是德科技最高端的UXR系列的技術,比如用於大數據處理的同時,借鑑了經濟型示波器InfiniiVision X系列的集成技術,這樣就形成了MXR系列的特性:既把很多小的臺式機功能集成到一臺儀器中,同時兼具高端示波器模擬通道的性能,填補了多項市場空白。
  • 採樣示波器和實時示波器的比較
    Figure1所示的波形近乎理想,而其他實時示波器則有顯著的過衝。因為實時示波器在上升沿或下降沿要比採樣示波器有更大的振鈴,換句話說,反射更嚴重。Figures6到10顯示了5個示波器上顯示出來的眼圖,所有的實時示波器在邊沿前後都表現出來了過度的振鈴,這也表明了實時示波器的階躍響應不太好。這些實時示波器只具有50ps的解析度,為了克服這個缺點,採用了Sin(x)/x或sinc內插,這種內插可以很好的再現正弦波,但對方波的效果卻不好。
  • 淺談示波器的存儲深度
    IC封鎖,夾縫中生長的國產示波器註定暫時只能走低端路線,這導致了國產示波器同質化比較嚴重、各廠家生產的示波器性能跟質量參差不齊。如果沒有足夠的帶寬,示波器將無法分辨高頻變化。幅度將出現失真,邊緣將會消失,細節數據將被丟失。如果沒有足夠的帶寬,得到的關於信號的所有特性,響鈴和振鳴等都毫無意義。本規格指出示波器所能準確測量的頻率範圍。每位工程師都足夠重視帶寬對測量的影響,所以大家都遵循測量的五倍法則:示波器所需帶寬=被測信號的最高信號頻率*5,使用五倍準則選定的示波器的測量誤差將不會超過+/-2%,對大多的操作來說已經足夠。
  • 打破市場空白,是德科技首推內置「故障獵人」的示波器
    最近,示波器領導廠商是德科技推出了一款具有8個模擬輸入通道的8合1多功能集成示波器Infiniium MXR系列,特別創新的一點是該系列示波器首次引入故障獵人功能,讓工程師查找異常信號的工作變得非常簡單。
  • 普源精電 MSO1104Z 示波器評測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1678.htm  我從大學開始接觸電子行業已經有8年的時間,作為一名電子愛好者在工作之餘經常搞一些電子製作或者開發一些小項目,因為手頭沒有示波器,往往會因為一些很小的問題而耽誤研發進程,為解決問題我也曾多次利用周末時間蹭用公司的示波器,然而這也絕非長久之計,因此購買一臺示波器顯得迫在眉睫。
  • 示波器
    示波器的使用     電子示波器又稱陰極射線示波器。
  • 為什麼我們應該有一臺示波器
    示波器在市面上有各種各樣的型號和配置,要選購到中意的示波器可不像買包方便麵那麼簡單。我們需要考慮到示波器的帶寬、採樣率、存儲深度、通道數量等。同時,也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測量需求,看看選購的示波器有沒有自己要的功能,比如FFT,串行通訊解碼,波形錄製等。
  • 數字存儲示波器原理_數字存儲示波器特點
    數字存儲是在示波器中以數字編碼的形式來貯存信號。當信號進入數字存儲示波器,或稱 DSO 以後,在信號到達CRT 的偏轉電路之前,示波器將按一定的時間間隔對信號電壓進行採樣。然後用一個模/數變換器(ADC)對這些採樣值進行變換從而生成代表每一個採樣電壓的二進位字。這個過程稱為數位化。   數字存儲示波器有別於一般的模擬示波器,它是將採集到的模擬電壓信號轉換為數位訊號,由內部微機進行分析、處理、存儲、顯示或列印等操作。
  • 是德科技Infiniium MXR系列示波器上線:實現3個「更多」
    集高端和經濟型之大成是德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大中華區市場總經理鄭紀峰表示,從性能上看,Infiniium MXR系列示波器是一款中檔產品,此前是德科技推出了性能指標最好的Infiniium UXR高端示波器,被譽為示波器的「封頂之作」,也推出了經濟型的InfiniiVision X系列示波器,Infiniium MXR兼顧了Infini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