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技網】我科學家實現三參數同時達到海森堡極限的量子精密...
【中國科技網】我科學家實現三參數同時達到海森堡極限的量子精密測量 記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與香港中文大學袁海東教授合作
-
中國科大同時實現「超海森堡極限」與海森堡極限的量子精密測量
該團隊教授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與香港中文大學教授袁海東在量子精密測量實驗中,首次實現了兩個參數同時分別達到「超海森堡極限」和海森堡極限的最優測量。2月18日,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並被選作該期的封面文章。
-
中國科大多參數量子精密測量獲得重要進展:達到海森堡極限最優測量
來自中國科大的消息顯示,近日,中國科大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與香港中文大學袁海東教授在多參數量子精密測量研究中取得重要實驗進展,完全解決了量子比特么正演化算法中三個參數之間的精度制衡問題,實現了三個參數同時達到海森堡極限的最優測量。
-
【科大新聞】中國科大同時實現「超海森堡極限」與海森堡極限的量子精密測量
目前這三種不同的精度極限在單參數量子測量實驗中已經分別得以實現,但是海森堡不確定性關係是量子力學的根本限制,「超海森堡極限」是否真的是超海森堡仍存在爭議。項國勇等人採用近年來著力發展的多參數量子精密測量平臺[Nat.
-
:同時實現「超海森堡極限」與海森堡極限的量子精密測量
中國科大郭光燦院士團隊在多參數量子精密測量研究中取得重要實驗進展。該團隊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與香港中文大學袁海東教授在量子精密測量實驗中,首次實現了兩個參數同時分別達到「超海森堡極限」和海森堡極限的最優測量。該研究成果2021年於2月18日在線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並被選作該期的封面文章。
-
【中國科學報】中國科大等實現多參數同時最優量子精密測量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團隊的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與香港中文大學教授袁海東合作,在量子精密測量實驗中同時實現3個參數達到海森堡極限精度的測量,測量精度比經典方法提高13.27分貝。相關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科學進展》。 多參數量子精密測量中,每個參數的最優測量方案一般不兼容,參數之間存在精度制衡。
-
中科大郭光燦院士團隊實現量子精密測量新突破
2月23日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在多參數量子精密測量研究中取得重要實驗進展。該團隊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與香港中文大學袁海東教授在量子精密測量實驗中,首次實現了兩個參數同時分別達到「超海森堡極限」和海森堡極限的最優測量。該研究成果2021年於2月18日在線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並被選作該期的封面文章。
-
【解放軍報】我國科學家研究量子精密測量獲重要進展
新華社合肥1月5日電 (記者徐海濤)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與香港中文大學袁海東教授合作,近期在量子精密測量實驗中同時實現3個參數達到海森堡極限精度的測量,測量精度比經典方法提高13.27分貝。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進展》日前發表了該成果。
-
測量精度提高13.27分貝!我國科學家研究量子精密測量獲重要進展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與香港中文大學袁海東教授合作,近期在量子精密測量實驗中同時實現3個參數達到海森堡極限精度的測量,測量精度比經典方法提高13.27分貝。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進展》日前發表了該成果。
-
中科大在量子精密測量領域獲重要進展
本報合肥1月4日電 (記者徐靖)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與香港中文大學袁海東教授合作,在量子精密測量實驗中同時實現3個參數達到海森堡極限精度的測量,測量精度比經典方法提高13.27分貝。該成果1月1日在線發表於《科學進展》。 單參數量子精密測量是量子精密測量中最簡單的問題,近年來在引力波探測等問題中有了重要應用。
-
華中科大提出量子傳感新方法 為突破海森堡極限測量精度提供可能
量子科學與技術是二十一世紀的重要研究領域,引領著物質科學和信息技術的巨大變革。量子傳感與精密測量作為量子信息領域的重點研究方向之一,在現實世界有著極富前景的應用。如何利用量子資源突破標準量子極限測量精度是這一研究方向的關鍵科學問題。
-
中國科大在分布式量子精密測量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據了解,分布式傳感是一種可用於同時執行遠程空間多個節點上精密測量任務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生活、科學研究和工程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例如橋梁、飛機等大型結構的應力場分布和溫度場分布的有效監測。隨著量子技術的不斷發展,傳感技術也邁進了量子化時代。量子網絡作為量子信息和量子計算的重要組成,在執行各類遠程多節點任務中起著重要作用。
-
今日科技話題:資源三號衛星、重力儀、船用低速機、量子精密測量...
今日科技話題:資源三號衛星、重力儀、船用低速機、量子精密測量、耀斑、真菌 2021-01-06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國量子科技又一突破!分布式量子精密測量取得重大進展
分布式傳感分布式傳感是一種可用於同時執行遠程空間多個節點上精密測量任務的重要手段隨著量子技術的不斷發展,傳感技術也邁進了量子化時代。量子網絡作為量子信息和量子計算的重要組成,在執行各類遠程多節點任務中起著重要作用。當對多個空間分布的參量進行測量時,分布式量子傳感能夠實現超越經典統計極限的測量精度。然而,分布式量子傳感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如何選擇並製備能夠實現對多個參量最優的測量精度的量子糾纏態。研究表明,對於某類分布式的最大糾纏態,理論上能夠達到最優測量精度,即海森堡極限。
-
科大量子精密測量取得重要進展
10月20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陸朝陽等與國外學者合作,在同時具備高純度、高不可分辨、高效率的單光子源器件上觀察到強度壓縮。這是自從2000年實現量子點單光子源後,科學家通過20年的努力首次在該體系直接觀測到強度壓縮,為基於單光子源的量子精密測量奠定了基礎。
-
潘建偉團隊在分布式量子精密測量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上觀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及其同事陳宇翱、徐飛虎等利用多光子量子糾纏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分布式量子相位估計的實驗驗證,這為將來構建基於量子網絡的高精度量子傳感奠定基礎。該成果於11月30日在國際學術知名期刊《自然·光子學》上在線發表。
-
中國科大在分布式量子精密測量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分布式傳感是一種可用於同時執行遠程空間多個節點上精密測量任務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生活、科學研究和工程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例如,該項技術可用於橋梁、飛機等大型結構的應力場分布和溫度場分布的有效監測。隨著量子技術的不斷發展,傳感技術也邁進了量子化時代。量子網絡作為量子信息和量子計算的重要組成,在執行各類遠程多節點任務中起著重要作用。
-
中國科大量子精密測量取得重要進展
央廣網合肥10月19日消息(記者劉軍)記者19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陸朝陽等與美國普林斯頓大學Marlan Scully、德國維爾茲堡大學Sven Hofling等合作,在同時具備高純度、高不可分辨、高效率的單光子源器件上觀察到強度壓縮。
-
完美單光子源「助力」量子精密測量
,在同時具備高純度、高不可分辨、高效率的單光子源器件上觀察到強度壓縮,為基於單光子源的量子精密測量奠定了基礎。量子信息科學的發展,為精密測量技術提供了新的物理資源。單光子源是光量子信息技術中的關鍵器件,不僅可以應用於量子通信、量子計算,也是量子精密測量的重要資源。
-
中國科大在分布式量子精密測量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審稿人稱是「重要...
分布式傳感是一種可用於同時執行遠程空間多個節點上精密測量任務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生活、科學研究和工程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例如,該項技術可用於橋梁、飛機等大型結構的應力場分布和溫度場分布的有效監測。隨著量子技術的不斷發展,傳感技術也邁進了量子化時代。量子網絡作為量子信息和量子計算的重要組成,在執行各類遠程多節點任務中起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