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 記者 黃曉慶
內江市市中區永安鎮下元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養豬場養殖的黑豬遠近聞名,從2018年10月開始運行至今,豬場從未發生一起非洲豬瘟事件,這得益於豬場嚴格的管控制度。
6月5日,內江市啟動了非洲豬瘟聯防聯控「百日攻堅」行動,將持續到2020年9月底。行動期間,將嚴厲打擊有關違法違規行為,整治生豬移動監管行業亂象,保障生豬生產加快恢復,力爭不發生本地非洲豬瘟疫情,確保非洲豬瘟疫情不流行不爆發。
當天,由內江市農業農村局牽頭,市動監所及市動物疫控中心共同參與,對隆昌市境內高速公路出口的臨時檢查站及無害化處理收集點進行了監督檢查。檢查組要求,臨檢站工作人員要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對運輸活豬的車輛必須進行檢查。並對生豬數量、畜禽標識佩戴、車輛備案、生豬運輸臺帳記錄、GPS的運行軌跡等情況進行詳細檢查及核對。無害化處理收集點要及時對病死畜禽進行處理,並如實填寫相關記錄記載,做好收集點及運輸車輛消毒的工作。
規範臨時檢查站設置及現場查驗處置僅僅是此次「百日攻堅」行動的內容之一。
據了解,此次行動內容包括以下七個方面:全面開展大宣傳、大消毒、大監控;充分發揮「卡口」防堵作用;強化生豬調運審批及落地監管;加強生豬產品落地及市場經營環節監管;開展禁止泔水餵豬全鏈條整治;加強動物衛生監管;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養殖戶要注意,嚴禁使用泔水飼餵生豬,餐館等的餐廚儲存剩餘物,不得交由養豬戶處置;嚴格落實病死豬集中無害化處理要求,不得自行處理;運輸、購買、屠宰的生豬,必須持有效《動物檢疫合格證明》。
嚴格種豬仔豬調運落地監管。經審批從省外調入的生豬必須在調入地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監督下,集中隔離飼養21天,保持生物安全距離;21天後由縣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逐頭檢測非洲豬瘟,全部為陰性才能分銷或轉場飼養。
在加強非洲豬瘟防控的同時,為加快推動內江市生豬生產恢復,內江市恢復生豬生產補欄決戰45天行動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重點圍繞解決豬源從哪裡來、生豬養在哪裡的問題開展工作。不斷加快生豬補欄速度,力爭在2020年7月15日前,完成全市全年生豬出欄數補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