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靈獎得主力推:PyTorch 1.3 今天發布

2021-01-11 機器之心Pro

機器之心報導

參與:一鳴、思

今天凌晨,PyTorch 開發者大會在舊金山開幕,會上發布了最新版本 PyTorch1.3。本次更新最大的亮點在於對行動裝置的支持、挑戰傳統張量的「命名張量」,以及更好的性能改進。

今天,PyTorch1.3 發布了。圖靈獎得主,被譽為「深度學習三座山頭」之一的 LeCun 發推稱讚。

本次 PyTorch1.3 更新增加了很多的新特性,包括無縫行動裝置部署、量化模型以加速推斷、前端改進(如對張量進行命名和創建更乾淨的代碼)。PyTorch 官方同時還開源了很多新工具和庫。

在開發者大會上,PyTorch 官方表示甚至微軟都將其列入了支持的深度學習框架中。

PyTorch 1.3 項目地址:https://github.com/pytorch/pytorch/releases/tag/v1.3.0

茁壯成長的 PyTorch

由於 PyTorch 一直致力於滿足研究者的需求,因此它在不斷地進行版本迭代,現在已經成為開源社區僅次於 TensorFlow 的深度學習框架。

據 Facebook 博客透露,僅在 2019 年,在 ArXiv 平臺上引用 PyTorch 的論文數量就增長了 194%。2018 年,為整個項目貢獻了代碼的人數也增長了 50%,達到了 1200 人。而使用 PyTorch 進行算法開發的公司也越來越多,其中不乏 Uber 等大公司。

在 Reddit 中,研究者統計到:CVPR 2018-2019,用 PyTorch 的論文從 82 篇增長到 280 篇,TensorFlow 從 116 增長到 125;ACL 2018-2019,用 PyTorch 的論文數從 26 增長到 103,TensorFLow 從 34 到 33 反而降低了。其它機器學習頂會也有相似的趨勢,所以 PyTorch 搞定研究,TensorFlow 搞定業界?

當然,隨著 PyTorch 的發展,也有開發者表示他們了解的一些新型初創公司很多都將 PyTorch 作為框架。不過目前看起來,還是 TensorFlow 在模型部署等工程化操作上做得更完善一些。

PyTorch 1.3 是一個新的起點

PyTorch 1.3 的發布帶來了一系列重要的新特性,包括行動裝置的模型部署、Eager 模式的 8 比特整型量化和張量命名的能力。雖然它們目前都處於試驗階段,但看起來真的非常 Amazing。例如張量命名的能力,我們可以給每個張量的不同維度分別命名,例如將 BatchSize 維度命名為「B」,那麼就可以直接用「B」對這個維度的數值進行各種操作。

通過這一系列新特性,我們可以預想到 PyTorch 將會變得越來越好用。

PyTorch Mobile

近來,在邊緣設備上運行機器學習模型漸漸變得更重要了。此外,如聯邦學習那樣的模型也需要對於隱私保護的措施。為了讓行動裝置上的機器學習變得更高效,PyTorch1.3 做了很多改進。現在,它已經支持端到端的工作流,可以從 Python 直接部署到 ios 或安卓系統中。

主要支持的功能如下

支持在行動裝置上進行完整的 TorchScript 推斷;在 JCenter/CocoaPods 上建立了 LibTorch 代碼庫;對於安卓而言,PyTorch 進行了 Java 封裝,涵蓋了常用的推斷場景;在移動 CPU 上可以進行所有的前向計算;(反向傳播還不支持)優化了一些 float32 算子,用於 ARM CPU;(基於 Caffe2Go)優化了一些 int8 算子,用於 ARM CPU;(基於 QNNPACK)不專門為行動裝置創建新的框架,用戶可使用一樣的 API;TorchScript 格式的模型不需要任何格式轉換就可以在安卓/ios 上使用。

官方提供了一個教程:https://pytorch.org/mobile/

命名張量

康奈爾大學的 Sasha Rush 認為,儘管深度學習無處不在,但傳統張量的實現顯著是一個缺點,例如它暴露了私有張量的維度、基於絕對位置的 Broadcasting、在文檔中保存類型新型等等。他提出了一種命名張量,作為規避各種張量「陷阱」的方法。

深度學習框架中的「張量」不好用?也許我們需要重新定義 Tensor 了

如今在 PyTorch 1.3 中,我們可以通過命名直接訪問張量維度。如下傳統的張量,我們可以通過索引訪問不同的維度:

# Tensor[N, C, H, W]images = torch.randn(32, 3, 56, 56)images.sum(dim=1)images.select(dim=1, index=0)

但是一旦我們為張量命了名,那麼就可以直接通過名稱訪問張量的不同維度。

NCHW = [『N』, 『C』, 『H』, 『W』]images = torch.randn(32, 3, 56, 56, names=NCHW)images.sum('C')images.select('C', index=0)

量化

在構建機器學習應用時,合理利用服務端與設備端計算資源都顯得極為重要。為了支持在伺服器和邊緣設備上更高效地部署模型,現在 PyTorch 1.3 支持使用 Eager 模式 Python API 進行 8-bit 模型量化。這種 8-bit 的整型量化方法可以在較低精度的條件下實現計算與存儲佔用,從而大大降低所需計算資源。

目前實驗階段的量化方法能支持後訓練量化、動態量化和訓練期間的量化。PyTorch 在後端會利用當前最優的量化核,即用於 x86 CPU 的 FBGEMM 和用於 ARM CPU 的 QNNPACK。重要的是,儘管後端會根據硬體選擇不同的量化核,但它們共享相同的 API。

PyTorch 相關新工具

Captum

隨著模型變得逐漸複雜起來,為模型交互開發相關的方法也就變得很重要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今天的 PyTorch 開發者大會主要發布了一個名為 Captum 的工具,用於幫助開發者理解模型生成的特定輸出。

Captum 提供了 SOTA 級別的工具,用於幫助開發者理解特定的神經元和層的重要性,同時對這些層或神經元對模型的影響進行預測。這個工具的算法包括:整合梯度、傳導率、SmoothGrad 和 VarGrad,以及 DeepLift。

以下為示例代碼,用於展示在 ResNet 中,每個像素點的可視化屬性。

noise_tunnel = NoiseTunnel(integrated_gradients)attributions_ig_nt, delta = noise_tunnel.attribute(input, n_samples=10, nt_type='smoothgrad_sq', target=pred_label_idx)_ = viz.visualize_image_attr_multiple(["original_image", "heat_map"],["all", "positive"], np.transpose(attributions_ig_nt.squeeze().cpu().detach().numpy(), (1,2,0)), np.transpose(transformed_img.squeeze().cpu().detach().numpy(), (1,2,0)), cmap=default_cmap, show_colorbar=True)

本圖中,特徵屬性使用整合梯度(integrated gradient)進行計算,並通過右圖展示出來。

CRYPTEM

基於雲平臺或 MLaaS 平臺的 ML 實戰應用經常面臨一系列安全和隱私方面的挑戰。特別是,這些平臺的用戶並不希望共享未加密的數據,這很可能會阻礙用戶進一步獲得 ML 工具帶來的好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ML 社區正探索一系列的技術方法,它們的成熟度各不相同,其包括同態加密、安全多方計算、可信執行環境、設備端計算和差分隱私等等。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些技術如何應用到模型之上,PyTorch 團隊發布了 CrypTen 工具,它是一種社區驅動的研究平臺,用來解決隱私保護領域的機器學習問題。

最後除了這些重大新特性,PyTorch 還有更多提升,包括 Python 子語言 TorchScript 的完善、C++前端的優化、TensorBoard 支持的更新等等。不管怎麼樣,PyTorch 肯定是越來越好用的,大家也可以快快更新呀。

參考連結:

https://ai.facebook.com/blog/pytorch-13-adds-mobile-privacy-quantization-and-named-tensors/https://www.reddit.com/r/MachineLearning/comments/dg0a5i/d_pytorch_dominates_research_tensorflow_dominates/https://www.reddit.com/r/MachineLearning/comments/dg2lb6/n_pytorch_130_mobile_support_named_tensors/https://app.releasly.co/releases/pytorch/pytorch/1_3_0

相關焦點

  • 這7位圖靈獎得主
    這7位圖靈獎得主,竟然今日才入選ACM Fellow,他們可是程式設計師「祖師爺」7位圖靈獎得主計算機科學許多基礎研究的關鍵是ACM研究員。要知道,ACM—美國計算機協會是世界著名的重要計算機組織,會員是其重要榮譽之一。計算機領域的諾貝爾獎由ACM頒發。今天(2021年1月14日),當ACM新選出的研究員名單公布時,七位靈魂獎得主的名單令人驚訝。
  • 2007年圖靈獎得主愛德蒙·克拉克因感染新冠肺炎不幸去世
    打開APP 2007年圖靈獎得主愛德蒙·克拉克因感染新冠肺炎不幸去世 新智元 發表於 2021-01-14 10:36:07 【
  • 2019年度圖靈獎得主厲害在哪?
    有「計算機界諾貝爾獎」之稱的圖靈獎2019年度得主揭曉。 當地時間3月18日,國際計算機協會(ACM)宣布,美國計算機科學家艾德文·卡特姆(Edwin E.
  • CAAI頭條丨圖靈獎得主新鮮出爐:迪菲-赫爾曼密鑰算法研究者獲得
    )密鑰交換協議/算法,惠特菲爾德·迪菲(Whitfield Diffie)和馬丁·赫爾曼(Martin Hellman)兩人獲得了今年的圖靈獎。圖靈獎始於1966年,是由美國計算機協會(ACM)承辦,它是計算機領域國際學術性質的團體,也是全球最大的科學和教育社團。同諾貝爾相似,圖靈獎每年都會給在計算機科學領域帶來巨大貢獻的科學家以獎勵,包括硬體、軟體或者理論創新。
  • 全球首位圖靈獎女性得主去世,曾呼籲更多女性學習計算機
    唯一女性圖靈獎得主去世,圖靈獎是什麼?近日,地球上唯一的一位女性圖靈獎得主艾倫去世,享年88歲,不少國外的媒體評論,這是計算界的一次重大損失,那麼艾倫曾經都為計算機行業做出過哪些貢獻呢?所謂的圖靈獎又是嘉獎了什麼?
  • 姚期智:圖靈獎得主
    圖靈獎創立以來首位獲獎的華裔學者。清華大學教授。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印象  文/劉冬梅 圖/高海濤2000年,美國計算機學會把該年度的圖靈獎(公認為計算機領域諾貝爾獎)授予他,使他成為自圖靈獎創立以來首位獲獎的華裔學者。  2004年9月,姚期智正式加盟清華大學,任高等研究中心全職教授。他說,之所以要成為清華大學的全職教授,是因為他對清華有信心,也希望清華人看到他的信心。對自己的清華學生,姚期智只有一個要求:做世界一流的工作!
  • 19位諾貝爾獎、圖靈獎及菲爾茲獎得主
    19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得主,以及7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匯聚山城,展開一場精彩的智慧碰撞。   此次峰會是2019智博會重要活動之一,由重慶市人民政府主辦,重慶市科學技術局、重慶兩江新區管理委員會承辦,上海交通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協辦。
  • NeurIPS 2019讓圖靈獎得主做你的導師
    NeurIPS 2019讓圖靈獎得主做你的導師 滾動企業創業科技品牌商業創新信息商訊行動商業合作:17733203660投稿NeurIPS無門路?
  • 24名圖靈獎得主、81位諾獎得主聯名支持拜登,川普做錯了啥?
    近日,一份由 24 位圖靈獎得主共同籤署的文件曝光。他們共同籤署了文件,以支持前副總統拜登在 11 月的美國總統競選。要知道,當今在世的美國圖靈獎獲得主,也只有 35 位,而已經有 24 位發表集體聲明,其中一些科學家的發明,已經成為全球網際網路基礎的技術。
  • 2009年圖靈獎得主Chuck Thacker
    2009年,圖靈獎頒發給Charles Thacker,以表彰他對第一臺現代個人計算機——施樂帕克(Xerox PARC)Alto的先驅性設計,以及在區域網(包括乙太網)、多處理器工作站、窺探高速緩存一致性協議和平板PC等方面的傑出成就與貢獻。
  • 圖靈獎得主Raj Reddy:要理解AI還要一萬年
    首頁 > 快訊 > 關鍵詞 > 圖靈獎最新資訊 > 正文 圖靈獎得主Raj Reddy:要理解AI還要一萬年
  • 72歲圖靈獎得主姚期智院士創業,建立南京圖靈AI研究院
    雷鋒網獲悉,4月20日,計算機科學最高獎圖靈獎唯一華裔得主(截至2017年)、中科院院士姚期智率領清華團隊組建新型研發機構——南京圖靈人工智慧研究院。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親自出席了研究院揭牌與項目籤約儀式。姚期智於2000年獲得計算機科學領域最高獎圖靈獎。
  • 悼念圖靈獎得主、ML語言之父Robin Milner
    據外媒消息,1991年圖靈獎得主Robin Milner於2010年3月20日(他妻子葬禮後的第三天)在英國劍橋辭世,享年76歲。他是他是英國皇家學會成員,ACM會士,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貢獻他獲得圖靈獎的主要貢獻是:1. LCF,Scott可計算函數邏輯(Logic of Computable Functions)的機械化,可能是第一個基於理論但實用的計算機輔助證明工具。2. ML,第一個具有多態的類型推演和具有類型安全異常處理機制的程式語言。其設計目的就是為了進行LCF證明。
  • 2000年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我對科學創新的一點看法
    2000年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我對科學創新的一點看法 2020-11-25 15: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7位圖靈獎得主確認參會!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朋友圈」再擴容
    新華網上海6月22日電(馮麗)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重磅嘉賓數量較去年繼續增加,已有7位圖靈獎得主確認參會。6月22日上午,在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吳金城介紹了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的籌辦情況。
  • 特邀報告丨圖靈獎得主John E. Hopcroft教授
    圖靈獎得主、美國科學院/美國工程院/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康奈爾大學John E. Hopcroft教授作題為「How would 『CQUPT and Chongqing’s Economy 』be?」第一場大會特邀報告。報告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副理事長、重慶市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長江學者、重慶郵電大學副校長王國胤教授主持。
  • 全球首位圖靈獎女性得主去世,在計算機領域做出了開拓性貢獻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圖靈獎最新資訊 > 正文 全球首位圖靈獎女性得主去世,在計算機領域做出了開拓性貢獻
  • 清華舉行巔峰對話 圖靈獎得主暢談人工智慧—新聞—科學網
    本報北京10月29日電 (記者楊遠帆)29日,2013年圖靈獎得主萊斯利·蘭伯特在清華大學人文圖書館報告廳,與清華大學軟體學院院長劉雲浩等專家進行「巔峰對話
  • 2019重慶全球科學家高峰會召開 19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等...
    在為期兩天的會議裡,來自全球的19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得主,以及7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雲集山城,圍繞化學、物理學、醫學、數學、計算機學等領域,為重慶帶來一場思想的「盛宴」。
  • 華人著名計算機科學家劉炯朗逝世,圖靈獎得主姚期智為其得意門生
    圖靈獎唯一華人得主姚期智為其得意門生。消息稱,臺灣清華大學前校長劉炯朗7日因病過世,享壽86歲。 他是即時系統、電子設計自動化、離散數學等領域的開山祖師爺之一,更被列為國際知名學會IEEE及ACM雙會士及雙教育獎得主,不僅學術成就驚人,更是培育英才,桃李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