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在冬日佛羅裡達州的朝霞,細雨,濃霧中跑步的時候,耳機裡單曲循環的都是passengers的主題曲。腦海裡也偶爾會間斷的回放一些鏡頭。有天早上,當忽然想起電影最後一個鏡頭:船員推開艙門發現飛船居然開滿鮮花和綠樹參天,我忽然就哭了。
這部爛番茄新鮮度評分並不是很高的電影在有些地方觸動了我。至少作為類型片,是我喜歡的太空科幻加愛情片類型。故事也講的好。大表姐和男主顏值擔當,機器人和飛船的設計也是亮點。
關於孤獨
以前曾和人聊過什麼是真正的孤獨的話題。
那種最深的孤獨,是在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裡,游離在時代和大家庭人群之外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的孤獨;是雷.布拉特德裡的《濃霧號角》裡那隻深海深處唯一的一隻存活至今的遠古鯨;是劉慈欣的《帶著你的眼睛》裡在狹窄的航道駛向地心深處永遠無法回來的小飛船的那個科學家;是當你醒來,發現你是在只有你一個人的飛行器上,正漂浮在浩渺無際的宇宙之中………
電影《太空旅客》設定的場景就是最後一種。男主角在一艘載著5000個乘客正飛向新移民星球的太空船中提前90年醒來。然後發現其他人都仍在沉睡。船上各種高科技娛樂一應具全,包括可以穿著太空服宇宙漫步。可是,這仍然無法拯救他的孤獨。validation也是我最近才學會的一個詞,作為人類,我們的存在多少都需要同類來驗證吧……
基於這樣一種深刻的孤獨的背景,他喚醒女主角就多少顯得合乎情理。
關於光年之外的愛情
這種跨越時時間和空間的愛情多少都會打動人吧。就如這個我很喜歡的歌名:光年之外。光年字面上是時間概念,其實是空間概念。所以這個詞就仿佛同時包含了時空的概念。
或者說他們之間的關係吸引人。
他們有關於為何選擇移民,關於生命存在意義和幸福的討論。
她寫書,他是她的第一個讀者。而她也充滿欣賞的看他擺弄各種器械,甚至為她變出一束玫瑰花,一顆樹…
當他默默凝視她的時候,隔著銀幕,你都可以感覺到眼神裡的那種愛意;我覺得他對她是一見鍾情吧;而她,我覺得是當他帶著她穿著太空服漫步,讓她看到宇宙的那種永恆的美麗的那刻她才愛上他的吧—想一想,一個人帶你漫步星河帶你飛,簡直是浪漫至死。
最重要的是,他們始終平等的在一起,他捨棄自己的生命拯救整個飛船,而她不放棄,再次穿上太空服,這次,是把已頻臨死亡邊緣的他,從虛無的宇宙中拉回飛船,並憑著智慧將他搶救過來…
他們是真正的實力相當的伴侶,從精神上到現實生活的互相支持……
而不是在中國這種傳統父權繁盛的社會,主流社會或者媒體提倡的社會群體意志或者感情模式:男強女弱,男外女內,男人負擔起整個家庭,甚至負擔起女人的幸福。 但是,結果基本可以說是 幻滅或者最後雙方都會無比 失望 —— 不是男人不想給,而是這樣的社會環境其實也根本做不到。
關於時間,生存和死亡的探索
是乘客,也是時間和宇宙的過客。再沒有比在飛船上這種特殊的時空更能體現時間,生命和死亡的意義了。所以要和你相遇,喚醒你,與你相愛和相守,哪怕只有短短幾十年,哪怕知道等不到飛船著路,前方等待的是死亡,也要在這暫居的家園種滿鮮花和綠樹……在危難時刻也要選擇犧牲自己,如果可以拯救飛船上那些沉睡著的生命…
而大多數的我們,仍然在這個暫居的星球上沒心沒肺或者患得患失的活著,就仿佛我們從來不會死亡一樣,不知道這是我們的幸運,還是不幸……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