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要變得多小我們才能感覺到自轉?在此之前它會瓦解

2020-12-04 怪羅科普

地球每時每刻都在旋轉,而但我們卻渾然不知,這是因為我們也在以相同的速度與地球一起旋轉。

1543年,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在《天體運行論》完整闡述了「日心說」理論,其中就包括地球自轉的假設。

這是人類首次認為地球自身是旋轉著的(即自轉)。

1851年,法國物理學家傅科親自設計了巧妙的實驗來證明地球的自轉,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傅科擺實驗。

從此地球自轉成為了人類社會中最基本的科學常識。

既然地球的確是自轉著的,那麼是否存在一種方法讓我們感覺到這種旋轉呢,就像坐旋轉木馬一樣?

如何感知「旋轉」?用眼睛還是身體?

我們想要感覺到地球的旋轉,那怎樣才算感覺到旋轉呢?或者說如何判定旋轉呢?失重的感覺算不算?

我們知道,旋轉也是一種運動,要描述物體的運動,通常需要選取一個可靠的參照點,比如大地。

以旋轉木馬為例,我們之所以可以感覺到旋轉是因為周圍有很多的參照點,無論參照大地還是建築還是觀眾,你都在運動。

這種旋轉可以說是肉眼「看得到的」,很直觀的。那我們能否用同樣的方法看到地球的旋轉呢?

的確可以,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晝夜的交替,你可以想像一下:一個巨大的火球「炙烤」著一個翻轉的水球。

晝夜交替是以太陽為參考點,我們還可以以星星為參考點,在極地用延時攝影可以拍到同心圓型的星星軌跡。

雖然這兩種方法都屬於「用眼睛」看到的,但我們很明顯感覺到這種判斷太不直觀了,都不怎麼有旋轉的感覺。

其實,坐旋轉木馬時候旋轉的感覺並不都是用眼睛看到的,還有身體感覺到的,你會覺得身體有點「不安分」。

這種「不安分」實際上是離心力造成的,因為人的身體是不規則的,所以身體上各個點的離心力不太一樣。

離心力是慣性的一種表現,更明顯的例子是,在汽車轉彎時,你會感覺到身體被甩到了座位上。

相比於眼睛看到的,身體感覺到的旋轉更符合我們對「旋轉」的感知。我們想要的地球自轉就是這種感覺。

圖為:星星軌跡的軌跡

讓大球變成小球?可能先要崩潰瓦解!

為了讓我們足夠感覺到地球的旋轉,必須要將地球縮小到合適的體積,我們假設小到跟旋轉木馬一樣大!

並且,在縮小的過程中我們假設地球的質量是不會改變的,也就是說我們實際上是在壓縮地球。

壓縮地球會使得地球的密度增大,但更重要的一個改變是速度。

我們知道,在空間中做平移運動的物體都遵循動量守恆定律,但當物體本身可以旋轉時,它們所遵循的則是角動量守恆定律。

角動量守恆定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通常也被用於描述天體的運動。

比如,以太陽為參考點時候,地球的角動量守恆,這也是為什麼地球繞太陽公轉時單位時間內與太陽的連線掃過的面積總是恆定值的原因。

不知你有沒有注意過這樣一個現象:芭蕾舞蹈員在旋轉時,如果突然把雙臂收回來緊貼在身體上,那她的整個身子會加速旋轉!

這其實也是角動量守恆的表現:在理想情況下,轉動的質點距離自轉軸越近距,它的角速度就越大。

同理,當我們壓縮地球時,地球的直徑會變小,這意味著地球上各個點距離自轉軸更近了,那地球的自轉速度就會變大。

當地球的自轉速度變大時,我們的離心力也會增大,離心力與重力方向相反,它會抵消掉一部分重力,所以這時我們的體重會減輕。

跟旋轉木馬一樣大的地球,並且在旋轉著,這聽起來跟摩天輪一樣刺激,甚至比它刺激千百倍!

但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地球在縮小的過程中速度也在增大,在它縮小至旋轉木馬大小之前,其實萬有引力已不足以抵抗離心力。

高速旋轉的地球會將一切東西甩出去,其自身也會被甩到散架,也就是說,地球開始瓦解崩潰。

那時我們的確會感受到自轉的威力,但那是我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感受到。

最後

要切身感受到地球的自轉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然壓縮地球只是我們的設想,儘管它難以實行。

但人類有著無窮的創造力,科學也在不斷發展,即使是很異想天開的一件事,也都有實現的可能。

相關焦點

  • 地球每時每刻都在自轉,那麼我們能感覺到嗎?答案你不會想到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 系列徵文網友提問:我們是否能察覺到地球自轉?動物和其他生物能感覺到地球的自轉或者對其作出反應嗎?為什麼我們不會覺得暈眩呢?如果我們能感覺到地球自轉,我們會覺得暈眩嗎?作為一個小女孩的家長我一直問她這些問題,從以確信她能感覺到地球自轉。
  • 地球自轉速度突然加快,一天已不足24小時,這意味著什麼?
    根據資料顯示,去年的7月19日,是地球自轉最短的一天,這一天地球的自轉要比24小時,整整少了1.4602毫秒,而在這之前,地球上最短的一天是2005年,不過2005年保持的距離,卻被2020年被接連打破。那麼,未來有一天,地球的自轉真的持續變快,一天的時間變得越來越短,對於我們來說,又有哪些影響呢?地球自轉變快意味著什麼?
  • 站在南極能感覺到地球自轉嗎?
    但兩極的極點是非常特殊的區域,假設我們將地球比喻成一個完美的球體,那麼處於極點的物體,則不會受到地球自轉所產生的慣性力,那麼假如我們站到了南北極的位置上,是否就能清楚地感受到地球的轉動了呢?而我們都知道,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為24個小時,如果一個人24小時什麼也不幹就為了在南極觀察地球有沒有在轉動,這也未免太過無聊了。
  • 為什麼我們看不到地球的自轉?
    為什麼我們無法觀察到地球自轉?這原因就像你無法看到腕錶上的分針轉動一樣。對於我們來說,它轉動得太緩慢了(但也僅僅是剛剛緩慢到難以察覺)。對於一個足夠大的鐘表,當你距離它足夠近時是可以看到它的分針轉動的。(但要在那種指針持續轉動的鐘表上,而不是到達整分才跳動一下的鐘表。我至今還懷念我那塊秒針持續轉動的腕錶,雖然我知道實際上它看起來的轉動是由無數微小的跳動組成的。)坐在旋轉木馬上,你可以感覺到它在轉動。但若將它的速度減慢到60分之一,你將難以感受到它的轉動。
  • 當小行星撞擊地球時,它會被地球的洛希極限瓦解嗎?結局有多糟?
    其實簡單來說,因為地球的質量太小,洛希極限相對來說很近,不過這個問題比較複雜,所以我們要先來了解下什麼是洛希極限。洛希極限是一個天體對自身的引力與第二個天體對它造成的潮汐力相等時,這兩個天體的距離。說白了就是,子天體能夠平安靠近主天體時最小的距離。當它們距離小於洛希極限時,子天體就會被引力扯碎。
  • 為什麼《流浪地球》中要讓地球停止自轉?
    每座行星發動機下居住30萬人,全球12000座發動機總共可以居住36億人,而現在地球約70億人,只能移居一半,這是一個無情的選擇,為了保留地球文明,只能出此下策!但這已經盡最大努力了,不過地球停轉卻是另外的原因,在了解這個原因之前,我們先來看個動圖。
  • 地球移動速度有多快?若停止自轉會發生什麼?
    但是當你觀察天空時,你可以看到我們在移動的證據。一些最早的天文學家提出,我們生活在一個地心宇宙中,這意味著地球是萬物的中心。他們說太陽圍繞著我們旋轉,導致了日出和日落——月亮和行星的運動也是如此。但有些事情與這個願景並不相符。有時,一顆行星在繼續向前運動之前會在天空中後退。我們現在知道,這種運動——被稱為逆行運動——發生在地球在其軌道上「追趕」另一顆行星的時候。例如,火星的軌道比地球離太陽更遠。
  • 地球為什麼會自轉?有一天會停下來嗎?
    自46億年前形成以來,地球每天都會繞著地軸自轉一圈,因此地球上萬物才能感受到周而復始的日升日落。如果沒有外力的改變,地球將永遠地自轉下去,直到世界毀滅,直到太陽膨脹成一顆紅巨星吞沒地球。但是,為什麼地球會不停地轉動呢?
  • 地球自轉變快,沒想到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這麼嚴重的影響
    地球自轉是50年以來最快的一天今天看到英國媒體的新聞報導,地球的自轉速度相比之前變快了,所以現在的一天可不是24小時。由這些觀察到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地球上的時間是在不斷的變化的。地球產生自轉的原因經過長期的觀察,人們發現太陽東升西落的現象,不是由於太陽繞著地球旋轉,而是因為地球本身在自轉。地球上的方向是根據地球自轉的方向來確定的。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是東,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西。地球能有規則的自西向東自轉,必須有一種能量源源不斷地為它提供動力。
  • 如果突然間失去了月球, 地球會變得怎麼樣? 地球會不會回到冰河時代?
    由於地球轉速更快,地球上將產生東西方向的強大風暴和颶風,地球上將不會出現樹木,因為植物必須緊緊依附在地面上才能生存,動物則需變得更強壯,最好身體形狀符合空氣動力學、身上長著天然甲殼,因為只有這樣它們才能不被狂風颳起———也許統治地球的將會是一些像烏龜和犰狳狀的生物。如果它們能進化成高級智能生物,那麼它們也不會互相說話,因為要在狂風中說話,顯然太困難了。
  • 地球自轉速度越來越快,這對我們將來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對於生活在這顆星球的生物而言,地球的一舉一動都與我們緊密相連,我們也是非常幸運,在太陽系中地球的自轉不快不慢剛好合適,這也是孕育生命的重要因素,而對於離太陽最近的水星而言,一天地球日則相當於水星日58.65天,其表面旋轉速度也是相當驚人,若是水星的水沒有被太陽蒸發乾淨,也會被這種速度全部甩乾淨。什麼是地球自轉?
  • 地球為何會自轉,它逐漸加速的原因是什麼?為何地球自轉從未停止
    要回答這個難題,我們就要回到45億年前剛誕生的地球來提出我們的疑問:「為何地球在誕生之初就開始了自轉?」當我們的太陽系由一種叫做星雲的氣體雲團形成時,在重力的作用下,眾多宇宙塵埃與氣體聚集在一個並環繞著一個中心開始旋轉。
  • 如果地球加速自轉,我們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科學家:極度危險
    小時候,總是覺得地球自轉所帶來的白天與黑夜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當太陽落山,滿天繁星開始映入眼帘,帶給人無限的遐想。月亮上真的住著嫦娥嗎?向流星許願真的會實現嗎?如果自己快點長大,是不是就不會有小朋友們多有的煩惱了。
  • 我們能感受到地球的自轉與公轉嗎?科學家的回答讓人意外
    當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和自轉時,我們真的能感受到它的運動嗎?本文為您描述了我們的移動速度和在天文學上開始新的一年意味著什麼。在香檳的叮噹響聲和夜晚派對後(或像過去那樣,為了不吵醒樓上的小孩而開著很低的聲音在電視上看球),我們開始了2019年,我們或許會問:開始新的一年到底意味著什麼?
  • 一個人站在地球南北極點時,是不是一直在轉圈,能不能感覺到?
    人站在地球上,因為地球時時刻刻都在自轉,所以人也就隨著地球一起自轉了,不過在地球的不同緯度地區,自轉的線速度是不一樣的,在低緯度地區,線速度大,在高緯度地區,線速度小,而在南北極點的時候,自轉線速度為零,但是自轉的角速度無論在地球的哪個地方都是一樣的,不過我們感覺不到。
  • 地球自轉變快,我們要「加速」過新年了?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地球為什麼會有自轉?並沒有證據表明年長(和地球的公轉周期相關)會發生大的變化,因此天數的減少表明在遙遠的過去,地球自轉得更快。此外,日長由寒武紀時的不足21小時,逐漸增加到了現在的24小時。導致地球自轉變慢的因素是潮汐,它是由於月亮、太陽對地球的引潮力造成的。月亮引發的潮汐要比太陽顯著得多。
  • 地球自轉速度逐年增長,誰影響地球運轉速度?會影響人類生存嗎?
    人類作為地球產物,地球的一舉一動會影響人類在地球上生存,可是近一段時間科學家再次提出了一個全新理論,地球的自轉時間正在加快,如果地球自轉時間持續加快的話,會對地球會造成什麼影響呢?科學家之所以會再次提出這一理論源於,2020年的某一天,在7月19日地球自轉頻率竟然減少了1.46毫秒,這是有史以來地球自轉最短的一天,除了2020年的這一天之外,2005年發生過同樣的事情,其實對於我們而言,多一秒少一秒根本沒有任何變化,可是對於地球附近的軌道來說,一旦地球自轉速度發生改變,整個太陽系內的運轉會受到影響,同時在地球上空的衛星探測器會受到波動。
  • 地球為什麼自轉,什麼力量推動它在轉,未來會停止轉動麼
    相信小夥伴們都知道,地球一直在自轉,在小學的地理課上,老師也跟我們解釋了地球自轉的原因,但越長大視界就越寬廣,我們不禁會提出質疑或者生出許多疑惑,就比如地球為什麼會自轉,究竟什麼力量推動它在轉動,會不會停止呢,接下來,我們就跟著西瓜視頻創作人腦洞太陽系來探究一下地球為什麼自轉。
  • 根據地球自轉原理,直升機空中懸停12小時,會到地球另一邊嗎?
    直到1851年,物理學家傅科使用了一個單擺才讓人們看清了地球的自轉,他在巴黎萬神殿的圓屋頂中央,用一根長約67米的鋼絲繩掛上了一個重約28千克的鐵球,鐵球的正下方是一個沙盤,倘若地球不自轉,這意味著該單擺擺動時,其行程經過的角度是不變的,倘若地球在轉動,那麼,該單擺每次來回擺動時,將會產生一個極小的角度變化,當單擺啟動後,人們發現它每個周期會在沙盤格上移動3毫米左右,每小時偏轉11°20
  • 假如地球停止自轉,地球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地球上之所以能夠呈現出這種生機勃勃的活力,其主要還是因為地球自身的原因,地球其實無時無刻都在做著自轉的運動,而正是因為地球的這種自轉運動,才導致我們地球上每一個地方都會產生晝夜交替,這就為我們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假如地球上有一天突然停止自轉,那麼我們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以及各種各樣的生物是否還能夠安逸的生活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