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轉是50年以來最快的一天
今天看到英國媒體的新聞報導,地球的自轉速度相比之前變快了,所以現在的一天可不是24小時。
地球自轉的變化
我們把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稱之為一年,現在一年有365日5小時48分46秒;一天有23小時56分4.1秒;月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稱一月,為27日7小時43分11.47秒。假若沒有其他的作用力來影響地球,那麼這些數字永遠也不會發生改變。然而大量的事實已經證明,地球自轉的周期在經常不斷地變化著。
很多生物表面都有著類似於「樹木年輪」的記錄,清晰地記錄著地質歷史時期滄海桑田的變遷。通過珊瑚的生長線我們可以了解到:
在5.7億年以前的寒武紀,即最古老的化石時代,地球一晝夜只有20.8小時,每年有428天;在5億年前的奧陶紀早期,每天有21.4小時,每年有409天;在3.7億年前的泥盆紀中期,地球上每天有21.6小時,每年有398天左右;在3.2億年前的石炭紀,每年有387天,每天有21.8小時;在2.5億年前的三疊紀,每天有22.4小時,白堊紀則有23.5小時。
由這些觀察到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地球上的時間是在不斷的變化的。
地球產生自轉的原因
經過長期的觀察,人們發現太陽東升西落的現象,不是由於太陽繞著地球旋轉,而是因為地球本身在自轉。地球上的方向是根據地球自轉的方向來確定的。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是東,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西。
地球能有規則的自西向東自轉,必須有一種能量源源不斷地為它提供動力。這個強大的動力來源就是太陽熱能作用於地球大氣,轉化為動能所產生的。因為地球表面總的能源來源於太陽,太陽對地球的輻射,大氣吸收了20%,大氣被太陽巨大的熱能驅動起來,形成了風。
自轉變快的影響
報告上說,雖然現在只有通過原子鐘才能發現這個細小的時間差異,但它對人類生活產生的影響範圍卻很廣。
例如空氣是隨著地面的運動而一同運動的,如果有一個氣團從赤道向北移動,那麼它在赤道上空隨地球轉動的速度就會超過它所移向的那個地區的地面運動速度。於是,它就會不斷超越從西向東運動的地面,向東流動。這種效應使得氣團在北半球沿順時針方向迴轉,形成氣旋擾動,造成熱帶風暴。每年夏季,北大西洋都會有颶風襲擊北美地區,而在北太平洋上則形成颱風,襲擾東亞地區。
地球自轉帶來的另一個巨大的影響就是產生了地磁場,如果地球自轉變慢,可是會真真切切的會對地磁場對人類和動植物的影響產生變化,地磁場是地球保護生物們的屏障,它可以阻擋太陽輻射。
太陽照射的地方,地磁與太陽輻射能量相互作用,就會變強許多,相反的黑夜籠罩的地方地磁就會很微弱,自轉變快的地球會讓生物們分別處於強弱磁場的時間變長。
很多依靠地磁定位方向來進行遷徙的鳥類,將無法得知正確的方向,而不能完成遷徙,鳥類如果不遷徙,必然會在低溫環境下大量滅絕,導致生物鏈平衡被破壞,最終影響到人類。
除此之外,面對變快的地球所帶了一天時間的變短,生物們包括人類不得不應對身體內一系列棘手的變化,比如體內各種激素的分泌,將會因為生物鐘的強行改變而改變,植物會因光合作用的減弱和生長激素的減少,而變得更矮更小。從而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甚至氧氣都會減少到關乎人類存亡的程度。
如何大家有什麼新奇的想法,可以在下方評論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