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英語興趣班、建愛心文體屋、捐淨水器,這位大學教授用行動給孩子...

2020-12-04 教育信息速報

楊雪,她是大學裡三尺講臺上的教授,是博學宏才的博士後,也是紅河縣垤瑪鄉河瑪小學同學們心中十分喜愛的楊老師。

2017年3月,楊雪主動報名去到了300多公裡外的紅河縣垤瑪鄉駐村扶貧,2年多的扶貧工作中,與丈夫一起在村子裡開辦英語興趣班、建立愛心文體屋、捐贈淨水器改善學生的飲水安全。

楊雪:「離開算是一年多一點。因為我是去年(2019年)7月16號回來的,到今年7月16號算1年嘛,現在1年多一點點。

挺想他們的,因為一開始到我們那去的時候才那麼高,後來到五六年級到升初中就那麼高了,我們教她們唱歌,教她們跳舞,教她們英文……」

雲南 紅河縣 垤瑪鄉

2017年,3月初的垤瑪鄉很冷,楊雪帶著兩個大大的行李箱,從昆明來到了垤瑪鄉河瑪村委會,開始履行扶貧使命。陪她前來的,還有已退休的丈夫白波。一個房間,幾張桌椅,簡易堆疊起來的供學生們下課後前來借閱的書籍和貼牆而掛的衣物,這就是楊雪和他先生在垤瑪鄉的宿舍。

扶貧先扶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楊雪深諳教育對於一個偏遠鄉村的重要性。知識匱乏是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因素,她想為當地開展的教育扶貧盡一點微薄之力。

駐村一個月後,楊雪決定,除了定時參加學校裡舉辦的英語課外興趣小組活動外,每晚在自己的住處辦起一個以六年級學生為主的英語提高小組。學習小組組建之後,她開始糾正孩子們的英語發音,教簡單的英文歌曲、單詞的記法,還用英文歌曲排舞蹈節目。

紅河縣垤瑪鄉河瑪小學六年級學生 段志英:「楊老師上課的時候講得非常仔細,平時對我們也非常照顧,很喜歡楊老師。」

為了豐富孩子們課外生活,楊雪夫婦還在住處建了「愛心文體屋」,屋內放置著愛心人士捐贈的書籍、各種體育用品等供孩子們課外借用。孩子們常來借書、玩拼圖、踢球、畫畫。楊雪總是教導孩子們要愛惜公物,有借有還,教他們知識也教他們做人做事的規矩和道理。

她說,脫貧致富之路會改善這裡的生活,讓孩子們走出大山,但是她更希望孩子們可以自信,陽光,明志懂禮,去迎接新的生活。

能夠把一些美好的種子種在他們心裏面,讓他們也知道外面的美好的世界,繁華的世界不是說等來的,靠來的,要來的。你必須要通過勤奮地勞動、工作,你才會有收穫。當然就把這些教給他們,放在他們心裡,希望他們將來有更好的發展。

2年多的扶貧工作結束後,楊雪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雖然不能常常回去,但是她和孩子們依舊保持聯繫。年幼的孩子們或不能全然讀懂楊雪給予的這份深情,但是他們很想念楊老師。

「孩子給我發微信,老師,我們又來看你住的地方啦,那個你給我們上課的會議室,太髒了,我們又找了抹布去打掃乾淨了……」

我們種下一粒種子,它未必能開出最美的花。和楊雪一樣千千萬萬的扶貧工作者,他們種下的種子,卻真實照亮過某一個孩子的內心,他們臉上的笑容,也溫暖了某一個下午的時光。他們點亮的星星之火,終將燎原成最燦爛的山河!

編導:鄭冰

攝像:王傑

編輯:楊舒涵(實習)

【來源:都市條形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7旬老黨員建起了愛心理髮屋
    每周五,呼和浩特市三順店社區科技小區裡,都會有愛心理髮師為老年居民公益理髮,解決了小區裡老年人的「頭等問題」。發起這項公益行動的是三順店社區退休老黨員敖特根老人。老人今年77歲,雖已退休,但依舊積極發揮餘熱,每天都會在小區黨群活動中心為居民服務,方便居民們讀書看報、溝通交流、文體娛樂,此舉不僅有效豐富了小區各族居民群眾的業餘文化生活,更對關注民生、收集民意、反映民情、匯聚民智發揮了積極作用。
  • 上千人帶著愛心物品趕公益集市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公益記者公眾號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安徽高梵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閒魚於12月9日共同發起「2019暖冬行動」公益活動,一方面,通過閒魚「舊衣回收」平臺呼籲網友捐舊衣,高梵捐新衣,以及本報全媒體組織線下公益集市活動,呼籲市民捐贈二手玩具、書籍等;另一方面,面向陝西山區學校徵集留守兒童,為我省400名留守兒童每人送上一件愛心羽絨服。
  • 歷山吉第幼兒園開展「微愛暖冬,我們在行動」愛心義賣活動
    歷山吉第幼兒園開展「微愛暖冬,我們在行動」愛心義賣活動
  • 李玫瑾教授坦言:沒必要給孩子報的3種興趣班,浪費錢還沒意義
    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看似對孩子好,但其實時常發生父子、母子矛盾,因為很多家長不顧孩子的想法,堅持選擇自己看好的興趣班,甚至盲目的望子成龍等等,這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次巨大的傷害,嚴重者會讓孩子對其它的興趣班也會抱有牴觸心理。
  • 用文體興趣凝聚職工向心力
    作為交通行業國有企業,承擔著繁重的抗疫和正常工作的雙重壓力,而且日常交流少,迫切需要用員工能夠接受的方法減壓,其中開展文體興趣活動是一項投入少、見效快的活動。文體活動能提升職工向心力、凝聚力的基礎。開展健康向上、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文體活動,不僅活躍職工業餘生活,滿足精神需求,還可以使活動中激發出來的積極性轉化成生產工作中強勁的精神動力,促使廣大職工熱愛企業、關心企業、愛崗敬業、共同創業,從而達到企業增效、職工增收、促進發展、共建和諧的目的。另一方面,文體活動的開展是建設和諧企業的有力保證,眾所周知,文體活動是職工喜聞樂見、參與廣泛的一種活動形式,也是構建企業和諧的重要途徑。
  • 傳統興趣班教育無法引起孩子的興趣?了解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可是媽媽還給孩子報了一個奧數班和繪畫班,漸漸地孩子每周除了到學校上課,放學後就要往課外輔導班進行作業鞏固,周末還要上興趣班,慢慢的孩子的興趣就全部被熄滅掉了,每次一到上課孩子不是無精打採就是全臉的哀怨求著媽媽這次可不可以別去。
  • 女子花8999給兒子報英語興趣班,考試只得54分?老師:他沒有興趣
    餘女士的兒子今年九歲,去年餘女士在餘杭區的一家英語學習中心,給孩子報了興趣班,一年8999塊錢。餘女士說,當時約定的教學模式是兩個老師給孩子上課,外教為主,中教為輔。去年上了三個月的課,今年到9月份才複課,之後沒多久她就發現中教老師發音存在不規範的問題。
  • 花了6年的時間,終於知道孩子的興趣班應該要怎麼選?
    三來,硬要逼著學不是不可以,只是這肯定需要耗費我們家長和他自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於一個馬上要升小學的孩子來說,這樣的效果並不好。哪怕以後再撿起來學,這個階段也不適合再繼續了。第四,一個興趣班能夠得以堅持,雖然家長要起到60%以上的作用,但如果孩子特別反感,興趣不大,每次上課就像上刑一樣掙扎痛苦,個人覺得就真的不要繼續了。
  • 渭南桃園學校「暖冬行動」:奉獻愛心 以愛之名傳遞希望
    渭南桃園學校在臨渭區教育局的號召下,開展了為關愛留守兒童和貧困家庭學生的「暖冬行動」。德育處主任毛瑞娟首先發起倡議,號召全體師生要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動員大家捐出自己的一份愛心,為貧困學生排憂。同時,對捐助活動的意義與募捐物資的用途做了詳細的說明,全校師生積極響應,紛紛伸出自己的友愛之手,捐獻自己的一份愛心。
  • 怎麼用興趣點燃孩子的英語學習?你一定想不到!
    最近,有一個媽媽說,自己堅信興趣是學習英語最好的老師,因為興趣,她大學畢業十幾年了,還在堅持學英語。在孩子的英語啟蒙上,她也堅持以興趣為先,讓孩子快樂學習。可是,她坦言自己的「興趣教育」有些失敗。有那麼一段時間,孩子將原版繪本翻了幾下就丟在一邊,原本喜歡的英文動畫片、英語兒歌,也失去了吸引力。想要孩子靜下來學一學,需要採用幾輪談判。
  • 用行動播種陽光 市北區第二實驗小學舉行愛心傳遞活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李霞 青島報導奉獻愛心,收穫希望。2020年12月31日,對於市北區第二實驗小學2018級3班全體同學來說,過得格外有意義。此次「愛心傳遞——用行動播種陽光活動」意義重大。2018級3班學生的共同心願是用自己的點滴愛心,給貧困山區的孩子一片燦爛且溫暖的陽光。這份愛心如涓涓細流,將匯入大海,孩子們用自己的拳拳愛心,為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撐起一片晴朗的天空。責編:曲順初審:曲順【來源:海報煙臺】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在這些好玩的興趣班面前,奧數、英語、鋼琴都不算什麼……
    出門見了同學的家長 都不問:你給孩子報興趣班了嗎? 於是形形色色的「奇葩」興趣班開始出現了 1 博物學興趣班 帶孩子逛菜市場
  • 幼兒興趣班三大怪現象 不少幼兒園變相"創收"
    不上興趣班,孩子受冷落  最近有家長反映,不報讀幼兒園的「興趣班」,孩子就會受冷落,相同興趣班,不同幼兒園收費相差好幾倍。記者日前在廣州市內的天河、越秀等地對多家幼兒園進行調查,發現不少興趣班確實不是家長自願選擇的,而且興趣班的收費標準十分混亂。
  • 興趣班形成一條「鄙視鏈」,這幾類竟排在頂端,家長們還引以為傲
    每個家長都是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希望養育自己的孩子。當今社會,多才多藝的孩子更受到人們的歡迎和喜愛。各式各樣的興趣班也抓住了這個機會大肆宣揚。家長們紛紛給孩子報一堆興趣班,似乎給孩子報的興趣班越多,家庭優越感就越強。
  • 煙臺15歲女孩高考中考連著考 已被少年班錄取(圖)
    「你已提前被西安交大少年班錄取,怎麼還參加中考?」記者問。這位15歲的女孩說:「這是一種很好的體驗,也是一種成長,當然不能錯過。前兩天,我還參加了高考呢,那個就是去感受一下,今天不同,這是我初中畢業的一次檢驗,我是有備而來。」    考完高考迎戰中考    6:40,王妙影的爸爸開車送她到達考點,「家長都要上班,不用陪考。」王妙影說。
  • 20多張「愛心欠條」背後的故事讓人淚奔
    談不上學習榜樣,就是用自己的行動去帶動周邊的人,因為作為老教師,你就應該知道老師應該怎麼做。」   站好「最後一班崗」  一通電話鐵漢落淚   時間回到十年前,2009年的12月17日上午,「原發性肝癌」的診斷書擺在吳老師的面前。
  • 那些年的可愛教師:老師自願捐腎救昔日學生(圖)
    打扮成「蜘蛛俠」給學生授課、大膽「脫衣」為學生講解剖、主動捐腎救昔日學生,這樣的老師們誰不愛!  蜘蛛俠是不少學生黨心目中的英雄,但你想像過一個站在桌子上,給你教授計算機知識的蜘蛛俠嗎?墨西哥就有這樣一位「蜘蛛俠」,年僅26歲的大學老師莫伊塞斯突然靈感迸發,穿著「蜘蛛俠」的紅藍緊身衣去給學生上課。  沒想到,上班的效果還不賴。學生們見到「蜘蛛俠」老師興奮不已,不僅出勤率提高了,上課時也能集中精力聽講了。
  • 瑞思英語打造「最有愛的禮物」 愛心接力用成長致敬母愛
    瑞思英語打造「最有愛的禮物」 愛心接力用成長致敬母愛 2020-05-11 16:38: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羅攀 責任編輯:羅攀
  • 8歲前給孩子思維訓練是關鍵,這2種興趣班,既浪費錢還耽誤了孩子
    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認為你的孩子聰明嗎?我想大部分家長都會回答:「聰明」。的確,每個父母都會認為自己的小孩是最聰明的!從小到大,家長都在為自己孩子的未來而奮鬥著,為孩子報補習班興趣班,希望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尤其是最近兩年,似乎家長們都很「驕傲」地給孩子報興趣培訓班。
  • 高三男生突發罕見病 9歲妹妹要為他捐骨髓
    他在病魔手中勉力掙扎,就連9歲的妹妹都想為他捐骨髓。而他所在的學校,給了最強有力的回應:眾籌20萬,治病!男孩叫劉江林,是鄞州職教中心學校高三數控班的學生,罹患重病而無錢醫治。10月12日,全校師生總動員,為其眾籌「生機」,救命錢正在緩緩匯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