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位小夥伴私信了我這個問題,讓我解答一下,那下面我就說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先說答案:在我看來,自然界中沒有任何一種動物是被自己「蠢」死的,因此所謂的「蠢」,不過是人站在「上帝視角」給動物貼的一個標籤而已,而且在一些人的大肆宣揚下,這種動物被越來越蠢。下面我們就來看幾種被許多人認為是愚蠢的動物,它們是不是真的蠢呢?
首當其衝的就要屬「傻狍子」了
狍子是鹿科狍屬下所有動物的總稱,從分布的地區看,狍子可以分為兩種:東方狍和西方狍。西方狍主要分布在歐洲地區,而東方狍則主要分布在亞洲部分地區。其中西方狍在歐洲的分布很廣,因此有5個亞種分化,而東方狍的分布較為局限,僅有3個亞種分化,而我們常說的「傻狍子」是東北地區的小夥伴對狍子的稱呼,因此,它特指東方狍的東北亞種。
關於「傻狍子」有多傻?網上有很多的言論,最常見的就是說狍子即使見到人都不會跑,反而會把頭埋在雪裡,而且即使同伴被獵人獵殺了,它們也會返回來看看,這讓狍子成為了最好捕獵的食草動物。
其實,真實的狍子並非如此,它們非常的警覺,一旦有風吹草動就會一蹦一跳地跑開,根本不會有將頭埋在雪裡的行為,而且說狍子好捕獵,只是以前。由於狍子生活在遠離人類活動的區域外,它們甚至沒有見過人類,所以起初確實對人不設防。但是隨著同伴被捕殺,它們現在已經對人類這種動物有了了解,因此,現在在野外看到人類,它們會本能地遠離。
因此,「傻狍子」不過是狍子對人的危險性一無所知才會有的稱號,並不代表它們真的傻。如果真的如傳言所說,它對任何事物都好奇的話,它們早就滅絕了,所以它們只是對未知的事物有一定的好奇心,而人類恰恰是抓住了狍子的這一特點。
其次是渡渡鳥
在許多的影視作品中,渡渡鳥都被刻畫成一種「愚蠢」的動物,甚至在歐洲渡渡鳥被稱為「蠢鴿」、「愚鳩」,而許多人認為,渡渡鳥之所以會滅絕,與自己的「蠢」有著直接的關係。
在網絡和許多資料上,渡渡鳥被形容成一種見了人不但不跑,而且還會主動地靠近,即使人拿著棍棒,它們也絲毫不會害怕的鳥。正是因為這樣,渡渡鳥被過度的捕殺。從歐洲人於1598年第一次在模里西斯島上發現渡渡鳥,到滅絕,僅用了不到70年的時間。
那麼,渡渡鳥真的是被自己「蠢」死的嗎?
答案是否定的。首先,在人類到達模里西斯島以前,渡渡鳥在整個島上過著安逸的生活,沒有能夠捕獵它們的食肉動物,讓它們的翅膀退化,失去了飛行能力,而且充足的食物(植物的果實)讓它們的體型變得臃腫(厚厚的脂肪),並且長期沒有競爭者和天敵的生活,讓它們養成了溫順的性格。
正是因為如此,在見到人類時,它們確實不知道危險已經逼近。這並不是蠢,而是長期安全的環境造成的。而且科學家通過研究和分析渡渡鳥的頭骨得出,渡渡鳥實際上是一種聰明的鳥類,它們的腦容量與我們常見的鴿子非常接近。
而且在許多資料上說渡渡鳥是被人吃滅絕的,其實並非如此,早在1598年歐洲商船上的人是第一批登陸模里西斯島的,而且在當時的船員日記中,確實也記載了由於食物匱乏捕殺渡渡鳥,但是,日記中還記錄了渡渡鳥的肉非常的難吃,脂肪很厚非常的油膩。所以,渡渡鳥並非被人吃滅絕的,而是從1598年後,不斷的有人登陸模里西斯島,人類的頻繁活動再加上船隻上攜帶的老鼠、狗等動物對渡渡鳥的捕殺(老鼠偷吃渡渡鳥的蛋,狗則是直接捕獵),最終渡渡鳥完全滅絕。
因此,渡渡鳥是一種聰明的鳥類,只是它們生存的環境太過安全,以至於它們對事物沒有防備之心,最終慘遭滅絕。
鴞鸚鵡
鴞鸚鵡是紐西蘭特有的一種中型鳥類,與其他的鸚鵡科成員不同的是鴞鸚鵡的翅膀也嚴重退化,所以,它也是一種不會飛的鳥類。從食性上看,鴞鸚鵡是純正的草食性動物,充足的食物讓它們看起來與渡渡鳥一樣,體型都略顯臃腫。鴞鸚鵡有著平均60公分的體長以及2.5公斤的體重,由於本身不會飛,而且體型臃腫,所以,它們的分布非常的局限,僅在紐西蘭南部的白堊島上有分布。
在網上,關於鴞鸚鵡「蠢」的說法也有很多,比如它爬到樹上,會忘記自己不會飛,從而一腳踩空掉下來摔死、受到驚嚇後會呆立當場,忘記逃命等等。
那麼,鴞鸚鵡真的這麼蠢嗎?
答案是否定的。首先,作為不會飛的鳥,鴞鸚鵡體型還比較的臃腫,所以想要爬樹,無疑是「痴鳥說夢」,因此也就不存在鴞鸚鵡爬到樹上摔死的情況,也就是說這是一個謠言。
其次,相信大家已經看到上面圖片中鴞鸚鵡奔跑時的樣子了,沒錯,它們就是這麼行走的。至於說它在遇到危險時會呆立當場其實是一種誤解。為什麼這麼說呢?早在19世紀以前,鴞鸚鵡幾乎分布於紐西蘭的各地,但是,隨著人類的活動範圍擴大,貓和狗這兩種常見的寵物的興起,極大的威脅了鴞鸚鵡的生存,畢竟僅靠張開短小的翅膀奔跑在貓和狗面前,顯然是不夠看的。所以,現存的鴞鸚鵡只生活在沒有任何食肉動物的區域,這也就造成了它們的危險意識較差,因此即使它們遇到貓和狗這種食肉動物,它們也不知道面前的動物能夠對自己產生威脅。
所以,鴞鸚鵡遇到危險不是呆立當場,而是不知道危險。
總結
以上就是幾種被人認為是「愚蠢」的動物,類似於這樣的動物還有很多,比如巨骨舌魚,它的「蠢」體現在對人完全不設防,甚至有漁船經過,它們還好奇的遊到附近查看,因此一根棍子就能輕鬆將它們捕獵。
其實,在我看來,這些動物之所以被人認為「愚蠢」,是因為它們的原生環境中缺少威脅,這讓它們的危險意識較差,所以當面對從未見過的人類時,它們也不知道危險逼近,最後死於人類的棍棒之下。
因此,與其說它們「愚蠢」,倒不如說人類利用了它們的「善良」。